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主要發生于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臨床表現以靜止性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和平衡障礙等運動癥狀為主,同時伴有非運動癥狀,如認知障礙、情感障礙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該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帕金森病的病理過程與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等相關。帕金森病患者及時改變不良飲食習慣、針對性調整飲食結構,補充特定的膳食營養素,不僅能夠滿足日常營養需求,還有助于抑制氧化應激、炎癥反應,延緩病情發展。
帕金森病患者的
飲食原則
1.飲食營養均衡,熱量充足
帕金森病患者多有吞咽困難、食欲減退、消化功能紊亂等癥狀,容易發生營養不良,變得消瘦。因此,患者的飲食必須含有足夠的熱量,才能讓患者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
2.少食多餐
為減少消化負擔,患者可以少食多餐,一天進食5~6次。
3.食物性狀好入口
多數患者存在吞咽困難、肢體顫動、行動遲緩等癥狀,無法正常使用餐具,無法咽下整塊、質地較堅硬的食物。因此,家屬為患者準備飲食,應將食物切碎、煮爛,制成糊狀或液體,并為患者準備特制的餐具。受病情、藥物和自身心理等因素影響,患者的食欲有所減退。部分喪失吞咽功能的患者,要接受腸內營養支持。
4.食物應色香味俱全
對于可以自主進食的患者,家屬要在符合營養原則的基礎上,選擇患者喜歡吃的食材,用心烹飪,保證飲食色香味俱全,提高患者食欲。
帕金森患者的飲食
“紅綠燈”
1.“綠燈”飲食
(1)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蛋白質對于維持肌肉質量、神經功能至關重要,帕金森病患者必須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不過,患者應遵醫囑合理食用蛋白質類食物。這是因為,蛋白質可能影響帕金森病治療藥物——左旋多巴的治療效果。
(2)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Omega-3脂肪酸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于深海魚類、堅果、藻類等食物。它具有調節血脂和抗炎作用,能夠減輕炎癥反應,同時有助于改善認知功能。
(3)水
許多患者可能由于運動障礙或認知障礙而導致飲水量不足,引起便秘、脫水等癥狀。家屬要注意為患者喂水,多為其準備富含水分的食物。
(4)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有研究認為,帕金森病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與健康人群存在明顯差異,適量攝入膳食纖維有利于維持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緩解病情。全谷物、豆類、蔬菜、水果、堅果等富含膳食纖維。但這類食物通常難以咀嚼、消化,家屬應控制這類食物的食用量,將其制作成蔬菜泥等好食用的菜肴。
(5)含有維生素D的食物
維生素D具有抗氧化、調節神經遞質、抑制神經炎癥反應等作用,患者可通過深海魚類補充維生素D。
(6)具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
研究發現,飲食中的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和多酚類化合物可以中和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從而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氧化損傷,有助于降低帕金森病的發生風險。藍莓、草莓、柑橘等水果,番茄、菠菜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物質含量都很高。
2.“紅燈”飲食
(1)高脂食物
高脂飲食會加劇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從而誘發、加重帕金森病癥狀。同時,脂肪會影響帕金森治療藥物左旋多巴的吸收。家屬應控制患者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以及進食與用藥之間的時間間隔。
(2)高糖食物
高糖飲食可能導致血糖波動,加劇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加速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死亡,從而加快帕金森病的發展進程。家屬應避免給患者食用糕點等高糖食物。
(3)酒精
長期、過量飲酒會對肝臟和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增加帕金森病的發生風險。帕金森病患者所服用的部分藥物,如美多巴(多巴絲肼片),與酒精同時服用會加劇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效果,引起嗜睡等不良反應。因此,患者必須嚴格戒酒。
患者可以嘗試
這兩種飲食方法
1.地中海飲食模式
(1)特點
地中海飲食模式起源于地中海沿岸國家,其主要食物組成為:豐富的植物性食物;橄欖油是主要脂肪來源;適量蛋白質,以魚類、海鮮和家禽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少量紅肉和加工肉類;適量乳制品;適量葡萄酒;以香料代替鹽來增加食物的風味。
(2)對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益處
地中海飲食中,豐富的植物性食物提供了大量的抗氧化物質和膳食纖維,可抑制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深海魚類提供了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延緩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經退行性病變。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同時,地中海飲食所含脂肪水平較低,所含膳食纖維水平較高,這有助于調控血脂、血糖和血壓,保護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2.DASH飲食
(1)特點
DASH飲食是一種專為防治高血壓而設計的飲食模式,強調多攝入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肉、低脂乳制品、豆類、堅果,限制攝入高脂食物、糖分和鹽。
(2)對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益處
DASH飲食模式所含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比例較低,含有足量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質。這種飲食模式有利于保護神經細胞,抑制氧化應激,對改善帕金森病的病情有一定好處。同時,這種飲食模式有利于促進腸道蠕動、調控血壓,有助于緩解帕金森患者常見的便秘問題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3.結合自身飲食習慣進行食譜“改造”
不同患者的口味偏好、病情、基礎疾病等有所不同。因此,家屬不應照搬任何一種飲食模式,可先咨詢醫師建議,根據患者的營養需求、吞咽功能、用藥方案等基礎條件,結合這兩種飲食模式的特色,為患者制定飲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