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形式,二者的融合為幼兒美育提供了有效路徑。音樂游戲化教學并非簡單地將游戲與音樂疊加,而是通過游戲引導幼兒感知、體驗和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讓幼兒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幼兒園以審美教育(Esthetic)為核心,結合文化(Cultural)、合作(Cooperative)、創造(Creative)和表達(Communication)四個維度,構建了“E+4C模式”,并通過跨界融合、經典滲透、角色扮演、模仿編創、群體合作的“五角行動”開展實踐。橫向創造“四美”環境—文化、環境、關系、課程之美,縱向培養健康、尚美、樂探、悅納、慧言的新時代兒童。
音樂教學的現狀與困境
基于筆者的教育經驗及對近30所幼兒園的問卷調查,當前幼兒園音樂教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師音樂素養普遍不足,缺乏系統學習,音準、節奏、曲式等基礎知識比較薄弱;二是音樂活動開展頻率較低,且音樂風格單一;三是教學組織方式以重復、機械化的練習為主,難以激發幼兒興趣;四是音樂教學所需的樂器、設備等資源配備不足;五是填鴨式教學盛行,過分強調標準化表演效果,限制了幼兒的自由表達與個性發展。
音樂游戲化教學實踐
跨界融合,培養幼兒高雅審美情趣。審美是“E+4C模式”的前提,是人類感知、評價和創造美的過程。在幼兒教育階段,培養審美能力實質上是一個系統性的發展過程,需要著重培養幼兒的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判斷力和鑒賞力等核心素養。著名音樂教育哲學家貝內特·雷默在其代表作《音樂教育的哲學:推進愿景》中強調,音樂教育的根本目標應當立足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這一觀點不僅適用于音樂教育領域,更為整個幼兒審美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雷默認為,審美能力的培養應當突破單一藝術形式的局限,通過多元化的藝術體驗來豐富幼兒的審美感知。
首先,音樂與美術的融合能增強音樂的形象性,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視覺體驗。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線條和點的組合,幫助幼兒感受音的長短變化。其次,音樂與戲劇的融合能激發幼兒的創造力。例如,在大班音樂活動《胖廚師與小老鼠》中,教師通過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創編臺詞、設計動作,并通過合作表演展現不同角色的音樂形象。最后,音樂與文學的融合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迅速融入教師營造的故事氛圍中。借助優秀繪本,選擇與故事主題相關的歌曲,讓幼兒在演唱中體會故事情感,從而提升其音樂表達和語言表達能力。
經典滲透,促進幼兒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文化是幼兒園音樂教學模式的核心。音樂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通過旋律、節奏、和聲、音色等元素,能夠生動地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與內涵。在3-6歲幼兒發展階段,文化教育不僅是幫助幼兒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更是培養其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徑。
中國傳統音樂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教師可以通過“民歌隨口唱”“民族樂器隨手玩”“說唱音樂創意編”“戲曲經典演”四種策略,將傳統音樂融入活動。例如,在“民歌隨口唱”中,選擇經典的勞動號子、小調、山歌,讓幼兒感受傳統民歌的魅力。《加油干》改編自勞動號子《軍民大生產》,教師與幼兒共同改編歌詞,并結合拔蘿卜場景,在音樂游戲中體驗“一領眾和”的力量感。
故事演繹,激發幼兒內心表達欲望。表達是幼兒音樂素養的重要體現,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提高幼兒的音樂表達能力,以兩種方法促進繪本故事演繹與音樂的融合:一是根據音樂主題尋找相關繪本角色;二是在優秀繪本中選擇經典橋段創編音樂律動。例如,在大班音樂游戲《水族館》中,教師通過海底世界繪本引導幼兒感受小調旋律和連續下行音階,在此過程中,孩子們還想出了用晃動的水草來表達音階變化的辦法。其次,通過音樂與表演的結合,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促進其語言、情感和音樂理解能力的全面發展。
模仿編創,培養幼兒藝術創造思維。創造是幼兒音樂能力的源泉。音樂創造是幼兒通過音樂表達獨特想法和感受的過程。模仿與創編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重要方式,幼兒通過自主選擇音樂元素、編排樂曲結構和創作歌詞,在創造中體驗精神愉悅,提升音樂能力和創意思維。例如,在音樂《理發師》中,幼兒通過模仿理發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節奏;在奏樂活動中,幼兒可以創編與職業相關的聲音,如外賣小哥騎摩托車的聲音或建筑師蓋房子的叮當聲。
美好關系,打造群體合作磁場。合作是幼兒園音樂游戲化教學實踐的生命線。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幼兒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合唱、一首樂曲的演奏、一段律動的表演都是在進行合作,這有助于提高幼兒的社交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和認知學習能力。師幼互動是建立平等、尊重、合作關系的基礎。教師應支持幼兒在音樂活動中自由表達,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幼兒之間的合作也能夠增強其自我認同感。例如,在舞蹈《美麗之門》中,幼兒穿過呼啦圈之門并合作完成造型,體驗助人之美,在音樂中提高共情能力。
“E+4C”模式下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實踐為幼兒提供了游戲與美育相結合的“玩美教育”方案,這不僅有助于園家社共同構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生態圈,也為塑造時時、處處、人人浸潤美育的精神家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廳2021年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項目成果,課題名稱:幼兒園音樂活動游戲化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批準號:2021YQJK571。
(作者單位:深圳市南山區純水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