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學校主要招收中重度智力殘疾學生,這些孩子大多伴有語言障礙、行為障礙、情緒障礙等。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家長的溺愛,很多孩子沒有養成用眼衛生的習慣,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導致近視,進而影響生活和學習,因此近視防控顯得尤為重要。
用眼衛生是中低年級學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運動與保健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將課程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四個學習方面。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的發生,基于《課程標準》及培智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校從二年級開始引入眼保健操教學內容,并逐年深化與拓展。通過系統的教學安排與創新的教學方法,我們致力于將近視防控落到實處,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從中受益。
細化目標,確定分年級學習內容。《課程標準》在低年級段的課程內容中要求:初步掌握運動的衛生保健知識和方法,與運動相關的飲食、用眼等衛生常識。運動與保健教研組在研讀《課程標準》的基礎上,根據特殊學生認知緩慢的特點,將近視防控的目標定位為著重解決特殊學生用眼衛生常識和眼保健操規范這兩方面的問題。一、二年級的學生著重對用眼衛生常識進行學習,依據學生特點以教學正確的生活方式為主要學習內容。一年級用眼衛生常識教學內容是不用臟手揉眼睛、讀書寫字要坐姿等;二年級護眼知識的教學內容是用眼的時間、亮度、距離等;三年級開始設置相關眼保健操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和規范眼保健操的動作和穴位。
基于學生,確定眼保健操分層教學。在培智學校,每個班學生的障礙類型多,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明顯。為了提高每位學生預防近視的能力,我們分析學情,進行分層教學,落實分層目標。以三年級《眼保健操(第一課時)》為例,該班共有7名學生,學生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教師按照學生保護眼睛的認知基礎和精細動作基礎等情況將他們分為三組。A組學生能了解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和保護眼睛的方法,在精細能力方面有著較好的基礎。B組學生認知和精細運動方面稍弱,在教學時需要他人的輔助。C組的學生整體能力較弱,需要一對一指導。根據以上情況我們對教學目標進行了分層,A組:學習眼保健操第一節,能準確找到穴位,使用正確的手法按揉;B組:在老師的幫助下找到穴位,模仿老師的動作完成第一節;C組:在老師的幫助下,手指能點一點、動一動,眼睛閉一閉。通過分層教學,每一位特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有收獲。
課例研究,突破眼保健操教學瓶頸。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手指動作的靈活度是做好眼保健操的重要前提條件,而特殊學生的手指靈活度不夠,部分有肢體障礙的學生手部有一定的缺陷,給教學帶來了困難。為了突破瓶頸,教研組開展課例研究,將每一節眼保健操進行步驟分解,有針對性地設計了一系列鍛煉手指精細活動能力的游戲、手指操等活動,將康復手段融入教學活動,通過不斷的課例研究,老師們逐步突破教學瓶頸,提高了學生學習眼保健操的有效性。
家校聯動,共筑預防近視的防線。預防近視的工作不僅要在學校中進行,還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我們深知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強家校聯動,共同構筑預防近視的防線,是我們工作的重要一環。首先,我們通過家長會、家校聯系冊等方式,向家長普及近視防控知識,讓他們了解近視的危害和預防措施,提高他們對孩子預防近視的重視程度。然后,我們會定期向家長推送學校預防近視的工作進展和成果,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用眼情況,鼓勵他們在家庭中繼續監督和指導孩子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此外,我們還開展了“愛眼護眼家庭行動”,鼓勵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到預防近視的活動中,如共同制定用眼計劃、一起進行戶外活動等,讓家長成為孩子預防近視的伙伴和引路人。通過家校聯動,我們成功地將預防近視的工作延伸到了家庭,讓家長成為我們預防近視工作的重要支持者和參與者,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切實提高預防近視的技能。我們將近視防控的內容落實到每個年級的《運動與保健》課程中,通過系統、扎實的課堂教學,使學生從低年級開始,逐步掌握近視防控的健康行為和疾病預防技能。學生不僅了解了近視的危害,還學會了如何科學用眼,有效減少了近視的發生率。
在預防近視的教學過程中,運動與保健教研組積極開展了《培智學校保健資源建設的實踐研究》課題,并積累了豐富的課例資源。這些資源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為其他一線教師和班主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近視防控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通過家校公眾號、家校聯系冊、微信群等途徑向家長宣傳近視防控知識和方法,提高了家長幫助孩子預防近視的意識。通過推送相關教學資源,我們有效提高了家長指導孩子預防近視的能力,進一步推進了學生預防近視的工作成效。
學校在不斷地推進中扎扎實實地開展預防近視的工作,將近視防控納入課程,致力于提高特殊學生用眼衛生和預防近視的技能。通過細化目標、分層教學、課例研究和家校聯動等做法,我們有效推動了預防近視工作的開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預防近視工作,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上海市嘉定區成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