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

2025-03-21 00:00:00豐雷李聰
中國土地科學 2025年1期

摘要:研究目的:考察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政策效果,為實現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議。研究方法:理論建模、固定效應模型。研究結果:(1)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具有顯著影響,土地制度綜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越高,越有利于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2)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政策主體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的配套度提高,都能顯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3)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效應具有區域異質性,對東、中部地區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效應比西部地區更大。研究結論:進一步完善政策主體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整合土地、勞動力、社保以及資金等要素配套,有助于促進土地增值收益的全民共享,縮小城鄉收入分配差距。

關鍵詞: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政策主體配套;政策工具配套;城鄉收入差距;固定效應模型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158(2025)01-0050-10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217420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21YJA630014)。

縱觀我國四十余年波瀾壯闊的經濟體制改革進程,土地制度改革在其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而土地制度與戶籍、社保等相關制度之間又存在著錯綜復雜的內在聯系。例如,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使得農村勞動力無法實現真正的進城落戶并公平分享改革成果,造成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離土”機制難以啟動,進一步影響了農業規模經營、土地流轉以及土地利用效率。又如,農村社保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農村土地不得不承擔一部分農村社會保障的功能,這又影響了農村土地生產功能的有效發揮。目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特別是以單項制度為主的改革創新邊際效應遞減,改革成效下降。土地制度與相關制度的綜合配套改革已成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和發展難題的關鍵。

中央政府也越來越重視土地制度及相關制度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2007年6月,國家發改委《關于批準重慶市和成都市設立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通知》正式提出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并將其作為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2014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強調“注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戶籍、財稅、社保、金融等相關領域改革的協調和緊密銜接,注重改革的協同性和耦合性,提高改革的系統性和完整性”。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提出“農村改革綜合性強,必須樹立系統性思維,……從全局上更好地指導和協調農村各項改革,加強各項改革之間的銜接配套,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的綜合效應”。2021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的通知》中指出,“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各領城要素市場化配套改革舉措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提高不同要素資源的組合配置效率”。試點地區依托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優先權和自主探索權,在明晰產權關系、提高土地資產價值和轉戶農民社會保障等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積累了諸多現實經驗。

本文所稱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是指以土地制度改革為中心,圍繞土地制度改革,以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相結合的方式,協同配套推進諸如戶籍、社保等相關制度改革,以取得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突破,提高土地要素的利用效率以及相關各要素資源的組合配置效率。廣義地講,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既包括土地制度與戶籍、社保等土地制度外部的其他制度之間的綜合配套,也包括土地制度內部各子制度(如流轉制度、確權制度、三權分置等)之間的綜合配套。本文重點研究的是前者。簡要來說,土地制度和其他領域的制度單獨推進與綜合協同推進的關鍵區別在于,綜合配套改革注重制度系統的聯系性和整體性,將土地制度及其相關制度視為整體制度系統中的有機部分,其中任何一項子制度都不可能獨自發揮作用,必須考慮各子制度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在進行土地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協同推進戶籍和社保制度改革,完善居住證制度,破除阻礙農村勞動力轉移和進城落戶的門檻限制,并提升農民的社保標準,消除農民流轉土地的后顧之憂,這樣,通過權利開放[1]在各子制度間利用整合型捆綁[2]建立權利聯系[3],形成農村土地、勞動力之間的權利相互強化和補充的正向反饋關系,促進了制度互補的形成,不僅提高了土地制度改革的績效,也提高了相關制度乃至整體經濟體制改革的績效。

然而,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實踐成效特別是其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尚需進一步研究。首先,有關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成效的研究,一些學者提出應把不同層面的制度改革放在一個系統中進行總體考慮和整體設計,注重配套改革的廣度、力度、速度、梯度,以實現戶籍—土地—財政—社保等制度的良性聯動[4-6];有學者提出基于農業戶籍而享有的土地權益的分配,以及非農業戶籍享有的社保權益如何向農業戶籍的農村人口配置,是戶籍制度與土地制度聯動改革需要解決的兩個關鍵問題[7];也有學者認為,對農村要素自由流動的管制影響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成效[8]。其次,已有文獻對城鄉收入差距問題進行了廣泛研究。一般認為,城鄉要素價格扭曲、地區間人口戶籍轉換受限、城市偏向的政策主導等是造成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大的主要原因[9-10]??s小城鄉收入差距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通過土地流轉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和權益保障,改善農戶家庭福利水平[11-12],緩解農村收入不平等狀況[13-14]。二是進行戶籍制度改革,破除城市偏向性的經濟政策、勞動力市場歧視,降低農村勞動力轉移成本[15]。此外,還可以完善財政支出結構,加強農業生產投資和貸款力度,增加財政支出中的教育支出比重,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等[16-18]。也有學者開始提出可以通過進行土地綜合配套改革來縮小城鄉差距。例如土地與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制度塑造的城市偏向的政策安排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19-20];改革征地制度的同時,建立農民在土地和城鎮社會保障之間的自由選擇權,有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21]??傊?,既有關于土地政策與城鄉收入差距的研究選擇將單項或多項政策視為獨立的存在,缺乏對政策配套效應的關注,目前有關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成效的相關研究較少,對其改革成效的評估也多為描述性和總結性分析,特別是關于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政策的量化研究很少,更缺少基于統計數據的嚴謹的計量檢驗分析。

本文初步構建一個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理論模型,并重點嘗試解決政策配套難以量化的難題,應用2005—2020年全國31個省份(不含港、澳、臺地區)的面板數據,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對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效果進行實證檢驗,為深化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實現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提出政策建議。

1 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說

推動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是解決城鄉不平衡發展的突破口,實質上需要利用權利結構的變動實現改革利益的產生和重新分配,特別是在土地與戶籍、社保等子制度間沿著權利明晰和權利開放的改革取向,逐步細化和保護土地、勞動力等要素的產權關系,優化城鄉土地、勞動力等要素的流動性和市場化配置,改善城鄉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狀況,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1.1 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理論框架

具體而言,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通過政策主體配套和政策工具配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此間,圍繞權利開放形成的作用機制分為兩個層面:一是逐步剝離土地的保障功能。以成員權界定承包權,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降低土地保障功能對農村土地、勞動力在城鄉間有序流動的束縛。二是強化土地的生產功能。放活土地經營權,改革戶籍制度,降低轉移勞動力落戶門檻,健全農村轉移勞動力權利清單,帶動農村土地流轉,激發土地、勞動力要素的生產功能。由此,實現土地、勞動力要素的城鄉流動,增加農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改善城鄉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回村有土地,進城享福利”“流轉有途徑,進城得發展”的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格局(圖1)。

1.2 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研究假說

實現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關鍵在于通過細化產權關系在相鄰子制度之間建立權利相互聯系的正向反饋關系。其中,權利的聯系不僅存在于基本權利或發展權利之間,而且需要在基本權利和發展權利之間建立有效聯結。例如,在保障農民地權穩定性與轉移勞動力生存權的前提下,促進土地經營權的放活與轉移勞動力的落戶和發展,進而形成圍繞土地、勞動力基本權利向發展權利過渡的權利正向反饋機制。具體而言,通過成員權界定承包權,推進確權登記頒證改革,放活土地經營權,健全土地流轉形式,穩定農民土地權益,消除農村勞動力轉移后可能產生的失地風險,推動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當農民進入城市之后,降低城市落戶門檻,保障農民享受平等就業、教育和住房福利的權利,讓農民在城中安居樂業。即使轉戶農民在城市遭遇困境,可通過為其提供社會救助、保險等形式,而且轉戶農民擁有穩定的土地承包權,也可通過回流保障其生存權,由此形成“回村有土地,進城享福利”“流轉有途徑,進城得發展”的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格局。這樣,一方面,可以剝離土地之上的社會保障功能,通過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保證城鄉居民平等享受社會保障,深化社會保障的水平,提高社會保障的收入分配效應,矯正社會保障的經濟屬性,著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讓社會保障制度回歸保障功能的本質。另一方面,隨著土地、勞動力要素保障功能的降低,其生產功能得到強化,提高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在城鄉之間的流動和配置效率。使得城鄉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更好地反映供求關系,提升農民收入水平,改善城鄉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格局,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1:土地制度綜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越高,越有利于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

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表現形式主要通過政策工具配套和政策主體配套來實現。首先,政策主體配套指多元化的政府部門之間相互聯系,共同參與政策制定。本文涉及的政策主體包括國家立法、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等權威機構。政府通過政策協調,集成多個實施主體的協同治理,實現從單一主體向多元主體綜合配套的轉換,有助于構建一個信息共享、風險共擔的整體性治理空間,從而保持主體間的一致行動,防止行為沖突,降低土地制度中的政策實施成本。實踐中,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更加復雜,土地制度及相關制度的改革目標日益多樣化,依靠單一部門或行政主體發布的政策無法系統解決突出矛盾[27],土地制度及其相關制度配套改革實質上是政策制定過程中多元部門相互博弈、動態協同的過程。例如針對土地制度改革、城鄉發展等問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與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在正式規則的制定中時常聯合發文。

其次,政策工具配套指政策內容中包含不同領域且多樣的政策措施,共同達成政策目標??蓪⑼恋刂贫雀母镏械恼吖ぞ吲涮追譃橥恋刂贫葍炔恳约芭c相關制度間的配套,其中,土地制度內部的工具配套多表現為完善土地規劃、確權登記等數據信息,為土地出讓、租賃市場配置提供決策依據;健全土地法律法規為征地補償等土地管理提供指導原則和操作框架。土地政策工具外部的綜合配套體現在土地與戶籍、社保等政策工具之間,推動土地與戶籍政策的工具配套降低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成本和門檻限制,促進土地與社保政策的工具配套擴大農村社會保障覆蓋度和保障水平,降低依附在土地之上的保障功能,由此保證土地制度改革中政策工具的完備度,激勵土地、勞動力等資源要素的結合和有序流動,形成城鄉要素優化配置格局,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谏鲜龇治觯岢鲆韵录僬f:

假說2: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主要包括政策主體配套以及政策工具配套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的配套度提高,都有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進一步分析,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會因區域差異表現出不同的影響。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在東、中部地區,更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但在西部地區效果并不明顯。之所以從東、中部和西部層面進行異質性分析[28],是因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經歷諸多調整。1978—1984年,以安徽鳳陽小崗村為標志,通過包產、包干到戶、到組等形式推動土地所有權制度改革,并形成“統分結合”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2018年,針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實踐中存在的農地細碎化、土地糾紛等問題,實施以“不得調地”、確權登記頒證為重點的農地使用權改革,改革試點區仍然以安徽、河南、江蘇、浙江、廣東等東中部省份為主??梢哉f,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不同地區的改革進程存在差異,東、中部地區不管在改革基礎、具體實施方式和時間上均領先于西部地區。特別是,東、中部地區在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方面能夠得到的政策支持和投入更多,是我國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和經驗總結的主要來源。同時,省域層面的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治理能力具有不同特質,相較于西部地區,東、中部地區經濟相對發達,城市化水平和土地市場化程度較高。以上條件導致了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區域異質性特征。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說:

假說3:土地制度綜合改革的政策配套度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具有區域異質性。

2 數據、變量與模型設定

2.1 模型設定

此外,其他因素也會對城鄉收入差距產生影響。參考于井遠和王金秀、熊凱軍等研究[31-32],加入可能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控制變量,包括經濟特征、人力資本、財政支出和社會保障等幾個方面。(1)經濟特征選取了經濟發展程度、對外開放程度、市場化程度3個方面的變量。其中,用人均GDP和第一產業占比代表經濟發展程度,用國有控股企業工業產值占比代表市場化程度,用進出口總額代表對外開放程度。(2)人力資本采用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口規模衡量。(3)人、錢、地等要素在城鄉間的配置會對城鄉收入差距產生影響,故選取了財政支農投入、社會保障支出總額、農村勞動力轉移率和農地流轉面積4個變量。此外,模型還加入了省份和年份固定效應,以控制無法觀測的地區特征和時間特征對估計的影響。上述變量的定義及描述性統計見表1。

2.3 數據來源

選取2005—2020年31個省份(不含港、澳、臺地區)中央、地方政府出臺的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政策文件1 327份,經剔除關聯度較差或重復的政策文件,共得有效樣本文件851份,其中中央政策文本191份,地方政策文本660份。政策文本主要來自國務院及其各部委網站、北大法寶法律數據文庫、國務院政策文件庫以及“政眼通”政策大數據分析服務系統。城鄉收入差距及其相關經濟變量面板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勞動年鑒》、國家統計局網站,對部分缺失數據采取線性插值法進行補全。

3 實證結果與分析

3.1 基準回歸結果

土地制度政策配套度對城鄉收入差距影響的計量模型估計結果見表2。其中,模型(1)和模型(3)只包括中央或者地方政府綜合配套一個解釋變量,估計結果表明系數顯著為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土地綜合配套度每提高1個單位,城鄉收入差距將下降0.062和0.013個單位。模型(2)和模型(4)均控制了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對外開發程度、市場化程度、人力資本水平等影響城鄉收入差距的因素,分別顯示了地區—時間雙固定效應的估計結果。模型(2)結果顯示,中央政策配套度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影響顯著,政策配套度每提高1個單位,城鄉收入差距將降低0.025個單位。模型(4)結果顯示,地方政策配套度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影響顯著,政策配套度每提高1個單位,城鄉收入差距將降低0.006個單位??梢哉f,中央政府反復強調、不遺余力推動制度改革整體性、綜合性、配套性的政策立意在于,通過成體系的制度安排提升制度結構的效率。在土地與戶籍、社保等制度之間建立相互聯系、彼此互動的運行機制,降低制度運行成本,是實現土地制度的綜合配套改革,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關鍵。

進一步聯系實際進行分析。2005—202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中的政策實施雖有波動但整體較為同步,意味著關于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政策內容在經歷不斷試點、完善以后,中央和地方形成了一定共識。而且,中央層面出臺的配套政策效力層級較高,以國務院規范性文件居多,部門及規范文件、黨內法規制度次之,地方政策文件主要涉及地方規范性文件(332件)和地方工作文件(328件)。中央層面已經由最初的單一政策形式逐步發展為以中央法律、國務院規范和部門規范文件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政策配套形式,但地方政府實施的政策形式相對單一,尚需進一步豐富。

政策工具、政策主體配套度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的模型估計結果見表3。模型(5)和模型(7)結果顯示,政策工具配套度的提高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具有顯著影響,中央和地方的政策工具配套度每提高1個單位,城鄉收入差距將分別縮小0.100和0.015個單位。理論上,不同制度安排之間的相互聯系形成的激勵體系并非完美,著眼于制度性激勵體系的不完美特征,引入權利開放,在土地內部(征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等)或土地外部(戶籍、社保、財稅等)子制度之間,形成權利關系的逐步細化,或在不同要素之間權利的橫向聯結,增強制度結構的激勵強度和適應性效率。進一步聯系實際進行分析,中央和地方政府頒布土地制度工具配套的政策數量均呈現“倒U型”分布。其中,中央政府頒布的綜合配套政策中僅包含1個政策工具的文件數量占比21.76%,2個政策工具配套的政策文件占比最高,分別為31.09%(中央)、38.94%(地方),包含5個政策工具配套的政策文件在中央和地方層面的占比都相對較低。顯然,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中,需要減少包含單一政策工具的配套政策數量,推動建立更高層次的工具配套。

模型(6)和模型(8)結果顯示,政策主體配套度的提高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具有影響,中央和地方的政策主體配套度每提高1個單位,城鄉收入差距將分別縮小0.072和0.014個單位。但是,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層面對政策主體配套度的關注主要以中央政府、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等政策主體頒布綜合配套政策為主,單一主體頒布的綜合配套占較大比重,隨著政策主體數量的增加,土地制度綜合配套的文件數量則逐漸減少,涵蓋更多主體配套的土地政策文件仍顯不足??赡艿脑蛟谟?,代表中央政府改革信念的潛在利益與強勢群體的利益訴求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有限理性的地方政府作為執行中央政府改革信念的實施主體,其自利行為通常難以徹底清除,特別是在承擔轉戶農民財政支出、農民社會保障健全等方面,使得中央政府推動的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政策效果受到影響。因此,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有效實施應該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主體相互協同、一致行動的結果。

3.2 穩健性檢驗

進一步進行穩健性檢驗。第一,更換模型估計方法,采用穩健普通最小二乘法、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回歸。兩種模型估計結果系數均顯著為負,與基準回歸結果基本一致。第二,以泰爾指數替換被解釋變量城鄉收入差距之比進行回歸。政策配套度系數顯著,與基準結果保持一致,主要結論穩健。第三,改變年份區間。將樣本時間變更為2010—2020年,重新進行回歸,再次證明本文的研究結果穩健。

3.3 區域異質性檢驗

如表4所示,中央層面的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無論在西部還是東中部地區都有助于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同時,相對于中央層面而言,地方政府對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政策實施存在地區異質性,經濟發展狀況更優的東中部地區,綜合配套政策能夠顯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但是,在西部地區,綜合配套政策并未實現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目標??赡艿脑蛟谟冢阂环矫妫鞑康貐^相較于東、中部地區而言經濟較為落后,地方政府多數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義,由于綜合配套改革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程度具有一定的稟賦要求,而且地方政府的“攫取之手”會阻礙中央政府發起的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另一方面,在地方實踐中,東、中部地區相對于西部地區推動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政策安排更加靈活、多樣,在改善土地權利結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人地關系調整方面走在前列,而西部地區由于經濟條件和政策資源的限制,實施相同程度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難度更大,因此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在西部地區的影響并不顯著。與此同時,不同地區對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接受程度和實施時間可能存在階段性差異。東、中部地區較早地開始了土地制度改革,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探索。而西部地區尚處于配套改革的起步階段,并未達到對土地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進,產生的改革效果較微弱。

4 結論與建議

探究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成效,特別是從收益分配角度,評估其對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政策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證依據。本文嘗試構建一個初步的理論分析框架,并基于2005—2020年31個省份面板數據構建固定效應模型,實證檢驗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結論:(1)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能夠顯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2)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政策具有政策主體配套和政策工具配套兩種形式,政策主體配套和政策工具配套均能夠顯著縮小城鄉收入差距;(3)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政策效應存在區域異質性,東中部地區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政策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效應要比西部地區高。

為保障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的政策制定和有效實施,具體政策建議有以下方面:(1)綜合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制定一體化的政策配套實施框架,明確土地內外部各項政策間的關系和作用方向;及時跟蹤配套政策執行情況,靈活調整和優化配套內容,確保實施情況和政策目標的適應性。(2)暢通政策部門間的信息渠道,成立跨部門協調小組,降低多元政策主體推動配套改革的信息成本,及時掌握和化解可能存在的政策沖突;引入農民、企業和社會組織等更多非政府主體參與政策制定,提升政策的實際接受度。(3)利用土地、戶籍、金融和財稅等多層次、立體化的政策工具,健全轉戶農民土地權益、退地農民社會保障;聚焦區域差異化,針對東、中、西部地區土地制度綜合配套改革基礎,形成多樣化的政策工具組合形式。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劉守英,李昊澤.權利開放與農民的共同富裕[J] .學術月刊,2023,55(8):41 - 60.

[2] 青木昌彥.比較制度分析[M]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218.

[3] 徐忠國,卓躍飛,李冠,等.論農村集體成員權與土地財產權分離與聯系的制度邏輯[J] .中國土地科學,2024,38(7):12 - 21.

[4] 陶然,史晨,汪暉,等.“劉易斯轉折點悖論”與中國戶籍—土地—財稅制度聯動改革[J] .國際經濟評論,2011(3):120 - 147.

[5] 董祚繼. 農村土地改革的協同性和系統性——關于統籌推進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 . 中國土地,2016(12):11 - 13.

[6] 袁方成,陳澤華. 邁向均衡發展的新型城鎮化——一個“人口-土地-財政”要素耦合協調模型的分析[J] .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57(3):1 - 16.

[7] 朱識義. 戶籍制度與農村土地制度聯動改革機理研究[J] . 求實,2014(12):86 - 91.

[8] 韓立達,史敦友,韓冬,等. 農村土地制度和戶籍制度系統聯動改革:歷程演進、內在邏輯與實施路徑 [J] . 中國土地科學,2019,33(4):18 - 24.

[9] 陸銘,陳釗. 城市化、城市傾向的經濟政策與城鄉收入差距[J] . 經濟研究,2004,39(6):50 - 58.

[10] 陳斌開,林毅夫. 發展戰略、城市化與中國城鄉收入差距[J] . 中國社會科學,2013(4):81 - 102.

[11] ZHANG L, FENG S Y, HEERINK N, et al. How do land rental markets affect household income Evidence from rural Jiangsu, PR China[J] . Land Use Policy, 2018, 74: 151 - 165.

[12] 關江華,張安錄. 農地確權背景下土地流轉對農戶福利的影響[J] .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143 - 150.

[13] LIU S, XU H, DENG L L. Does land transfer help alleviate relative poverty in China An analysis based on income and capability perspective[J] . Applied Economics, 2024: 1 - 13.

[14] 黃祖輝,杜語. 農戶土地流轉有助于農戶群體“提低擴中”嗎 [J]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6):87 - 99.

[15] 蔡昉,楊濤. 城鄉收入差距的政治經濟學[J] . 中國社會科學,2000(4):11 - 22,204.

[16] 王文波. 財政支農、人力資本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J] .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3(3):109 - 125.

[17] 陳安平,杜金沛. 中國的財政支出與城鄉收入差距[J] .統計研究,2010,27(11):34 - 39.

[18] 宋科,劉家琳,李宙甲. 數字普惠金融能縮小縣域城鄉收入差距嗎 ——兼論數字普惠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協同效應[J] . 中國軟科學,2022(6):133 - 145.

[19] 曾國安. 論工業化過程中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自然因素與制度因素[J] . 經濟評論,2007(3):41 - 47.

[20] 李停.農地證券化、勞動力轉移與城鄉收入分配[J] .中國土地科學,2016,30(6):52 - 61.

[21] 陶然,徐志剛. 城市化、農地制度與遷移人口社會保障——一個轉軌中發展的大國視角與政策選擇[J] . 經濟研究,2005,40(12):45 - 56.

[22] MILGROM P, ROBERTS J. The economic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J]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0, 80(3): 511 - 528.

[23] AMIR R. Supermodularity and complementarity in economic theory[J] . Economic Theory, 2019, 67: 487 - 496.

[24] 楊曉花,羅云峰,吳輝球. Bertrand模型與超模博弈[J] .中國管理科學,2009,17(1):95 - 100.

[25] 張東昱,盧曉軍,黃永生. 福建省自主創新政策工具的互補性研究[J] . 東南學術,2016(2):146 - 151.

[26] AOKI M. Strategies and public propositions in gam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comparative historical cases[J]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17, 45(1): 171 - 187.

[27] 毛壽龍,鄭鑫.政策網絡:基于隱喻、分析工具和治理范式的新闡釋——兼論其在中國的適用性[J] .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8(3):4 - 13,126.

[28] 鄧楚雄,趙浩,謝炳庚,等. 土地資源錯配對中國城市工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 [J] . 地理學報,2021,76(8):1865 - 1881.

[29] 彭紀生,仲為國,孫文祥. 政策測量、政策協同演變與經濟績效:基于創新政策的實證研究[J] . 管理世界,2008,24(9):25 - 36.

[30] 趙晶,遲旭,孫澤君. “協調統一”還是“各自為政”:政策協同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影響[J] . 中國工業經濟,2022(8):175 - 192.

[31] 于井遠,王金秀. 區域性優惠政策有效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嗎 ——基于西部大開發的準自然實驗分析[J] . 經濟問題探索,2019(8):53 - 65.

[32] 熊凱軍. 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有助于縮小地區城鄉收入差距嗎?——基于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準自然實驗[J] .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3):123 - 136.

The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Land Institution Reform on Urban-rural Income Gap

FENG Lei1,LI Cong2, 3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3. Postdoctoral St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nomics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amine the policy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land institution reform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to provi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deepening the fair distribution of land revenue. The research methods involve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fixed-effects models based on panel data from 31 provinces between 2005 and 2020.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comprehensive land institution reform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suggesting that higher degrees of policy support for the reform are more conducive to narrowing this gap. 2) The reform primarily operates through two mechanisms, i.e., the alignment of policy tools and the alignment of policy subjects, both of which help reduce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3) There i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policy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land institution reform, with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experiencing stronger impacts on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compared to the western region. In conclus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 for policy subjects and policy tools, to integrate supportive factors such as land, labor, social security and capital, to focus on adjust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tribution relationship, and to promote the sharing of incremental land revenue among all peopl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land institution reform; supporting policy subjects; supporting policy tools; urban-rural income gap; fixed-effect model

(本文責編:郎海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91|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系列| 99人妻碰碰碰久久久久禁片|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狠狠|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中文bt天堂| 免费高清a毛片| 四虎亚洲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久久毛片基地| 成人亚洲视频| 午夜欧美在线| 九一九色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欧美爱爱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国产95在线 | 国产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 91精品国产情侣高潮露脸| 免费xxxxx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狼人色|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看| 国产偷国产偷在线高清| 狠狠操夜夜爽|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亚洲精品色AV无码看|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 无码人妻热线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丝袜人妻|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午夜天堂视频|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久久人体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国产成人av大片在线播放|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com| 日韩美毛片| 一本色道久久88|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热码亚洲av每日更新| 免费高清毛片| 99re在线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国产视频大全|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在线免费观看AV|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91久草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日韩av手机在线|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九色国产在线| 国产免费羞羞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