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對敵軍的宣傳工作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央蘇區時期宣傳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分化、瓦解敵人的重要途徑。《紅色中華》在中央蘇區時期充當蘇維埃政府的“喉舌”,起著宣傳動員的作用,其所報道的內容正是中央蘇區對白軍進行宣傳動員的充分反映。主要內容有:深刻揭露國民政府的罪惡行徑,打破白軍士兵對國民黨的幻想;大力宣傳對白軍俘虜的優待措施,表達對白軍普通士兵的同情,引發白軍士兵對紅軍的向往,啟發其政治覺悟;鼓動宣傳白軍士兵起義投誠,瓦解敵軍意志。這些宣傳報道在對敵宣傳中發揮了重大政治作用,使白軍士兵的階級意識、民族意識得到最大限度的覺醒,使敵人的力量得到有效的分化瓦解,紅軍政治影響力不斷擴大。
【關鍵詞】對敵宣傳" 中央蘇區" 《紅色中華》
1931年12月11日,《紅色中華》在江西瑞金創刊?!都t色中華》是黨和蘇維埃政府輿論宣傳的主陣地,在中央蘇區發行量最大時多達四萬多份,是蘇維埃政府的“喉舌”。作為中央革命根據地影響力最大的報紙,《紅色中華》重視從思想上對敵軍展開攻勢,力求動搖敵軍陣營、瓦解敵軍意志。中央蘇區時期黨和蘇維埃政府對白軍的宣傳工作,從《紅色中華》中可見一二。《紅色中華》深刻揭露了國民政府的種種罪惡行徑,大力宣傳蘇區對白軍俘虜的優待,鼓動號召白軍士兵起義投誠,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喚醒了白軍士兵的階級覺悟,吸引其加入紅軍隊伍,削弱了敵軍勢力,壯大了紅軍革命力量。
一、深刻揭露國民政府罪惡行徑
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漸上升為國內主要矛盾,中華民族面臨嚴重危機。國家危亡之際,國民政府卻采取不抵抗政策,集中力量圍剿紅軍,還借“攘外必先安內”來欺騙全國人民,致使民族危機不斷加深。國民黨軍隊中的白軍成員構成相當復雜,除了那些因受到壓迫、生活貧困而不得已參軍的人外,還有很多受到國民大革命“打倒列強,清除軍閥”號召而選擇參軍的熱血年輕人,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而成為新軍閥的士兵。揭露國民黨的罪惡行徑,打破國民黨反動派的欺騙宣傳,有助于這些白軍士兵提高政治覺悟和階級意識,轉到革命的隊伍中來?!都t色中華》深刻揭露了國民政府出賣民族利益的惡行,向白軍士兵揭露了國民黨的反動本質,從而促使覺悟的白軍士兵打倒出賣中國、阻礙革命的國民黨反動派,加入紅軍隊伍。
(一)報道蔣介石政府賣國行徑
國家危亡之際,國民黨卻對帝國主義卑躬屈膝,大行賣國之舉。為喚醒白軍士兵的民族意識,《紅色中華》刊載了大量文章報道國民政府的賣國行徑,向白軍士兵揭露國民政府的罪惡本質。1932年5月25日,《紅色中華》刊登了《江西省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擁護臨時中央政府對日宣戰宣言》,痛批“國民黨各派軍閥已完全成為民族革命的敵人”“企圖消滅中國革命而便利其出賣中國民族利益,更便利帝國主義瓜分中國”。[1]作為帝國主義的清道夫,國民黨還接受著帝國主義的意旨,壓迫一切群眾的反帝運動,“嚴禁群眾反日的一切集體游行示威,及其他有礙帝國主義在華利益的群眾運動”[2]。
1933年5月31日,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協定》,規定中國軍隊撤出長城以南大片地區,對此,《紅色中華》刊載《蘇維埃中央政府為國民黨出賣平津宣言》,指責國民黨在出賣了滿洲、熱河之后,又將平津一帶出賣給日本帝國主義,辛辣諷刺道“這就是‘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實質”“萬惡的以蔣介石為罪魁的國民黨,這樣無恥的,這樣大膽地把數千萬方里,數千萬人口的整個滿蒙與平津奉送給了日本帝國主義”[3],以富有感染力的語調發出對國民黨的譴責。《塘沽協定》簽訂之后,國民黨繼續出賣民族利益,對此,《紅色中華》刊載《為“中日直接交涉”告全國民眾》,指出中日的談判“必然是南京國民政府進一步的投降賣國,以中國承認華北為日本勢力范圍,日本幫助南京政府以金錢武器,伸長他的反動勢力”[4]。1934年6月23日,針對國民黨出賣了平津之后,又把整個華北出賣給日本帝國主義,《紅色中華》發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為國民黨出賣華北宣言》,批判國民黨“允許‘滿洲國’在華北增設關卡征收捐稅,而日本帝國主義的商品則可以毫無障礙的通行華北”,并且揭穿了國民黨無力抗日的謊言,寫道:“國民黨有著二百萬軍隊,但國民黨說‘無力抗日’。國民黨有著大批的武器,但國民黨說‘無力抗日’。國民黨有著數萬萬元的借款和歲收,但國民黨說‘無力抗日’。”[5]掀開了國民政府的遮羞布,點醒白軍士兵所謂“無力抗日”只是國民黨反動派賣國的借口。
《紅色中華》揭穿了國民政府的謊話和賣國陰謀,這些宣傳報道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使有革命意志的白軍士兵認清了國民黨的本質,成功地動搖了敵軍軍心,削弱了敵軍力量,對國民黨軍隊的戰斗意志產生很大的沖擊。1933年2月19日,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第二混成旅旅長任焯章全體武裝三千余人加入紅軍,并在《紅色中華》上發表宣言,指出“帝國主義強盜們,更進一步的完全瓜分中國及奴役整個中國的侵略”,批評無恥的國民黨“不但不出兵抵抗,反拼命集中一切力量進攻中國工農紅軍和壓迫工農的反帝運動與義勇軍”,這表明這些白軍士兵在黨和蘇維埃的宣傳之下已認清國民黨反動派的真實面目,因此他們“堅決宣布脫離反革命二十九軍的系統,加入紅四方面軍,在中國共產黨與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領導之下誓追隨廣大工農之后推翻帝國主義國民黨的統治”[6]。
(二)譴責國民黨集中力量“圍剿”紅軍
值此日寇進攻的國難當頭之際,國民政府非但不集中精力共同抵御外侮,反而把槍口對準內部,繼續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加大力度圍剿紅軍。《紅色中華》對國民黨不抵御帝國主義侵略卻集中力量“圍剿”紅軍的行為進行了深入報道,向白軍士兵揭示了國民黨不顧民族大義的卑劣行為。1933年1月28日,《紅色中華》刊載《開展民族革命戰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出賣中國民族利益的國民黨統治》,指責國民黨以“抗日必先剿共”“剿共不忘抗日”為借口,妄圖掩蓋其賣國罪行,實際上卻將槍口對準紅軍,百分之百的執行反革命,“瘋狂的進攻蘇維埃區域紅軍,厲行白色恐怖,壓迫中國革命,以圖鞏固帝國主義削弱中國民族的基礎”[7],深刻揭露了國民黨的抗日謊言。
為了集中力量圍剿紅軍,國民政府甚至不惜以民族利益和民眾生活為籌碼。國民黨挪用大批軍力財力卻不顧百姓生活,導致貧苦百姓生活更為困苦。1933年6月,華北地區發生水災,而國民黨“為了要維持他的進攻蘇維埃和紅軍的費用,不惜連各地修堤的經費也都挪用了”,以至于河北省內水災嚴重,淹沒了數百村莊,不計其數的群眾受災而亡。[8]1934年3月20日,《紅色中華》刊載朱德的談話,指出“蔣介石目前施政治的方針,即是犧牲中國的一切民族利益,取得帝國主義的直接援助,來繼續他對蘇區與紅軍的五次‘圍剿’”。[9]為了圍剿紅軍,國民黨還大借外債,作為進攻蘇區和進攻紅軍的經費,“因為國民黨政府財政恐慌,已經沒有方法進行他的血腥的統治,不得不竭盡一切力量,進行任何無恥的賣國的勾當,以求得到借款,進攻蘇區和紅軍,以維持地主資產階級垂死的統治”[10]。5月16日,《紅色中華》又發文譴責國民黨為了集中力量圍剿紅軍,寧愿將駐在華北的軍隊全部撤走進攻鄂豫皖蘇區,導致“華北防務無人接管,日本軍隊隨時可以侵入”。[11]
《紅色中華》的報道條縷分析了國民黨對外卑躬屈膝投降帝國主義,對內卻犧牲各種利益來集中力量圍剿紅軍的種種令人不齒的行為,深入地揭示了國民黨的反動本質,促使白軍士兵重新審視理想與現實中國民黨的區別,并啟發白軍士兵思考未來的方向,從思想上打擊了白軍的軍事力量。
二、大力宣傳蘇區對投誠白軍的優待
由于國民黨極力詆毀共產黨的虛假宣傳,白軍士兵最初對紅軍較為反感。但事實上,中央蘇區時期黨和紅軍十分重視對白軍士兵的發動工作,一方面對白軍俘虜和嘩變士兵采取了優待措施;另一方面宣傳白軍士兵與紅軍親如一家,喚醒白軍士兵的階級意識。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曾提出“對敵軍的宣傳,最有效的方法是釋放俘虜和醫治傷兵”[12]。為了改變白軍士兵對蘇區和紅軍的敵對立場,消除白軍士兵對紅軍的誤解,突破其心理防線,引起白軍士兵對蘇區的向往,《紅色中華》對紅軍優待白軍俘虜的活動進行了一系列的報道,同時號召紅軍去啟發和爭取白軍士兵。
(一)優待白軍俘虜
國民黨軍隊內的底層士兵同樣過著非人的生活,白軍官長不僅普遍克扣士兵的軍餉,也不顧及士兵的生活,據《紅色中華》報道,白軍士兵每天“天明起床號一吹,被官長好像牽牛馬一樣帶到山上去,如士兵有病或偷懶立刻會受到官長軍棍,有的士兵竟被官長活活打死”[13],“連士兵的傷病生活費、醫藥費、診治費等一概沒有,年老體弱退伍的更休想津貼”[14]。這些報道描述出了白軍士兵的苦難生活,促使白軍士兵思考他們苦難的來源,思考如何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時,自從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叛變革命,就始終致力于對紅軍進行妖魔化和污名化宣傳,在國民黨的有意散播下,諸如“共產共妻”和“紅軍殺人放火”之類的謠言廣為流傳。由于國民黨的大肆污蔑,白軍內對紅軍有不少錯誤的認知,以為紅軍對待俘虜就像官長所說的那樣見俘就殺,對俘虜剝皮抽筋,可見國民黨欺騙宣傳破壞性之強。只有打破反動派的欺騙宣傳并進行回擊,才能破除誤解,將廣大群眾與有識之士吸收到黨的旗幟之下,最大程度地團結革命力量。
《紅色中華》作為當時重要的宣傳陣地,對我軍優待白軍俘虜的舉措進行了大量宣傳,使他們明白紅軍是維護自身利益的唯一出路,從而從思想上動搖和吸引敵軍。《紅色中華》刊載道“我紅軍對傷病兵,甚為優待,收容醫治,給藥發錢,并用船將他們送回”[15]。受到優待的白軍俘虜現身說法,“這次我們繳槍過來,備受紅軍中弟兄們的優待,不但是我們身上的衣物跟錢沒有一點損失,而且送香煙茶水給我們吃及安慰我們,尤其是白軍中受傷了的同志,紅軍同樣收容上藥醫治。說紅軍俘虜的殘忍也就充分證明是造謠欺騙了?!盵16]1933年2月19日,《紅色中華》還報道了紅軍為三千白軍俘虜開歡送大會的熱烈景象,會上“這千余俘虜兵,亦均喜形于色”“爆竹聲,口號聲,歡呼笑語聲,綿延里許”。[17]9月24日,冠山群眾熱情地迎接白軍四千多個俘虜,“每家門戶都插了一面歡迎旗幟,上面寫著‘歡迎白軍士兵參加革命,來當紅軍’等革命口號,紅紅綠綠多么燦爛呵!”[18]種種熱烈景象吸引著白軍士兵加入紅軍隊伍。白軍俘虜和傷病士兵在蘇區受到的優待和慰勞,是他們當白軍多年來從沒有見過的,“他們不但深深地感謝我們,而且大大地興奮和覺悟起來了,都說:‘我們回去好了以后,一定要領導我們的弟兄們暴動起來,拖槍來當紅軍!再不要受蔣蔡賣國賊的玩弄了!’”[19]通過紅軍的宣傳,國民黨士兵中流傳的各種謠言不攻自破,成功瓦解了國民黨的一切欺騙宣傳。
(二)啟發白軍政治覺悟
中國共產黨認為,國民黨軍隊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士兵來自經濟困難的農民,他們飽受軍閥的欺凌壓迫,因而具有一定的革命潛質。若能有效地啟發他們的政治覺悟和階級意識,將有助于他們加入紅軍革命隊伍中來。為此,黨和紅軍對白軍士兵給予了極大的同情。1932年1月31日,《紅色中華》刊登了《中共中央告鄂豫皖工農群眾書》,親切地稱白軍士兵為“兄弟們”,指出“白軍的士兵兄弟們,是在國民黨軍閥壓迫下的失業失地的勞苦兄弟,只要他們懂得蘇維埃政權的好處,他們是會站到我們方面來的”,指明了白軍士兵與紅軍同樣出身于貧苦工農,同樣擁有追求民族解放的目標,從而從心理上拉近紅軍與白軍士兵的距離,啟發白軍士兵的階級意識和革命意識。同時呼吁蘇區工農“我們大家都要與白軍中的兄弟親近,要告訴他們蘇區的真正情形,幫助他們組織起來反抗自己的長官投降紅軍來”。[20]9月20日,《紅色中華》刊載了中央執行委員會的訓令,指出“紅軍的來源應該是:(一)蘇區廣大工農勞動群眾。(二)白區的工人群眾,受國民黨軍閥地主剝削的廣大農民和災民,反帝反國民黨義勇軍和一切勞動群眾,以及白軍中的革命士兵?!睂讌^工農群眾以及白軍革命士兵作為紅軍兩大來源之一,可見蘇維埃對于爭取白軍士兵的重視。訓令還要求“爭取白軍中的革命士兵”[21],幫助白軍逐漸走向革命化,投誠于紅軍。在《瓦解白軍,是每個工農的責任》中,充分肯定了白軍士兵的抗日情緒和革命力量,強調要“像進行擴大紅軍突擊一樣,用廣大的宣傳鼓動,艱難的解釋工作,特別在邊區地區,發動所有的男女老幼,來進行瓦解白軍的工作。”“白軍士兵唯一的出路,只有不打紅軍,投到紅軍方面來,打帝國主義和漢奸國民黨,每個革命的人,應當向白軍士兵解釋,這是唯一的出路。”[22]
中央蘇區對白軍士兵的啟發以不可抑制之勢瓦解著白軍,從心理上攻破了白軍的防線,成為插入敵人心臟的有力武器,并且有力配合了紅軍的軍事斗爭。受到感召的白軍士兵逐漸對統領他們的國民黨產生懷疑,紛紛擁護紅軍和共產黨,認可黨和紅軍的主張,“紅軍同志辛苦犧牲,把我們從軍閥鐵蹄下解放出來……我們一定要留此與老紅軍同志們一齊去打倒壓迫剝削我們的國民黨軍閥,及帝國主義?!薄败婇y拿我們的汗血,又來欺騙我們,我們不要再回去受地主豪紳軍閥的壓迫剝削,我們的出路只有參加紅軍革命。”[23]
從《紅色中華》的報道可以看出,黨和紅軍不僅優待白軍俘虜,還大力宣傳白軍士兵與紅軍是一家人的思想。這些宣傳報道從白軍士兵的切身利益出發,對白軍士兵極具吸引力,引起白軍士兵對紅軍生活的向往,促使白軍士兵階級意識覺醒,意識到加入紅軍是唯一的出路,起到了分化白軍官兵關系、吸引白軍加入紅軍隊伍的積極作用。
三、宣傳鼓動白軍起義投誠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步步緊逼,國民黨卻仍然實行不抵抗政策,集中力量圍剿紅軍,對此,《紅色中華》擔當起對白區軍民進行抗日反蔣宣傳的重任,呼吁國民黨統治下的白軍士兵中的一些愛國志士打倒國民黨,投誠紅軍,北上抗日,通過有力的呼吁號召,啟發白軍官兵的民族意識。不少白軍士兵中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國民黨的反動本質,且受到紅軍的感召,紛紛揭竿而起進行兵變,掀起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斗爭。因此,《紅色中華》還對白軍中的反抗嘩變進行積極宣傳、廣泛報道,以此打擊敵軍的囂張氣焰,瓦解白軍意志,使其軍心渙散。
(一)號召白軍士兵反抗國民黨
為瓦解敵軍意志,黨和蘇維埃采取了多種方法對白軍進行喊話,呼吁其打倒反動派,加入紅軍隊伍,與紅軍守望相助,共同抗日,從《紅色中華》中可見一斑。1932年4月21日,《紅色中華》刊載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對白區工農群眾和士兵喊話,“白軍的兵士要暴動起來,打倒反動軍官,自動對日作戰,成立工農紅軍”[24]。同時,《紅色中華》還大力號召白軍士兵同紅軍守望相助,共同抵御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并喊話道,“士兵不打士兵!反對你們投降帝國主義的長官,調轉槍頭殺死這些賣國賊,這些漢奸,嘩變到紅軍中去,同紅軍在一起,去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與一切帝國主義!”[25]“拒絕同你們在紅軍中的兄弟作戰!要求對日本侵略者作戰!”“全中國的白軍弟兄們!把槍指向賣國賊漢奸,同紅軍聯合起來打日本去!”[26]這些直接面向白軍的話語刺激著白軍士兵,強化著白軍士兵的責任感,激發其加入紅軍隊伍、同紅軍一同保家衛國、抗日救國的意志。
《紅色中華》還運用了口號、歌謠、戲劇等多種宣傳形式。1933年4月23日,《紅色中華》刊載了戲劇《我們自己的事》,講述了白軍士兵被其長官逼迫殺害工農民眾,而在群眾的鼓動號召之下轉到正確的立場上來,殺死白軍長官,拖槍當紅軍去的故事,生動感人且富有號召力,在戲劇最后,白軍士兵大喊:“弟兄們,為了我們自己的事,全體向后轉,殺死國民黨軍閥,大家當紅軍去!”[27]詩歌《回南昌》:“肥的拖瘦,瘦拖死,趕快拖槍當紅軍去!白軍的動搖與瓦解,紅軍卻邁步向前壯大與發展。”[28]據報道,歡送白軍士兵時還有小朋友們跳著“可憐白軍”的歌舞,“唱到那‘官長發財了,官長升官了白軍你的生命呢,你的生活呢’?!盵29]多種宣傳方式使宣傳工作更加生動,增強了對白軍反抗投誠宣傳的實效性。
在紅軍的動員號召下,許多白軍士兵及一些中低級軍官逐漸態度搖擺,他們對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維埃政府及紅軍產生了更深的向往,紛紛投誠加入共產黨和紅軍隊伍,轉而將武器指向國民黨,加速了國民黨軍隊的內部崩潰。據《紅色中華》報道,“每天都有白軍士兵一個或三五成群甚至于一排一連以致一營帶槍嘩變投降紅軍,每次作戰中都能看到白色士兵不肯向前,任他們的長官怎樣下前進令,吹沖鋒號,士兵總是不理?!薄笆勘坏匠鄥^看見蘇區紅軍的情況,常在群眾大會上自動自首,對群眾報告受他們長官欺騙的情形,并將白軍的軍事行動盡行宣布,寧愿在紅軍中干事,不愿再回白軍,這樣的事實,已經有了四次?!盵30]白軍中的官兵關系成功被分化,可見黨和蘇維埃對白軍的宣傳工作產生了強大的政治威力。這些白軍士兵的加入為紅軍補充了兵源,壯大了紅軍革命力量,擴充了中央蘇區的軍事實力,同時對國民黨反動派造成了沉重打擊。
(二)宣傳白軍中的嘩變投誠
由于國民黨的種種惡行和蘇區的宣傳感召,不少白軍士兵認清形勢舉行暴動且投誠于紅軍,《紅色中華》作為中央機關報,迅速捕捉到這一信息并進行宣傳報道,以動搖白軍軍心,這在中央蘇區的對敵宣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32年6月16日,《紅色中華》報道了“白軍三十三師葛云龍五月二十九日至坼水蔡家河,被其部下響應紅軍,士兵用機槍掃射,葛泅水潛逃?!盵31]7月28日,又記載撫州白軍士兵暴動加入紅軍的情形,“二十五師七十五旅第一團全團士兵,于七月七日在撫州暴動,打死反動長官,拖搶來當紅軍,該旅當即調動幾團兵力追擊,發生激戰,現有一團三營九連一部分走到赤區,投入紅軍?!盵32]1933年2月13日,《紅色中華》第52期報道了上饒與萍鄉的敵軍因不愿再受國民黨軍閥的壓迫而拖槍加入紅軍,“整團向我紅十六軍投誠,愿意與工農紅軍一同進行民族革命戰爭,反對國民黨,反對帝國主義?!盵33]可以想象,當白軍士兵看到大批士兵倒戈紅軍時,難免產生動搖,思考自己何去何從。2月19日,國民革命軍二十九軍三千余人嘩變加入紅軍時,在《紅色中華》上發表的宣言痛批了白軍士兵生活的痛苦和遭受的壓迫,“我們在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軍閥剝削壓迫下,真弄到要生不能要死不得了”,并號召“全中國工農群眾們武裝同人們一致起來吧,幸勿再為軍閥做爪牙當炮灰,我們應該自己保護自己,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利益和解放而斗爭,我們一致來參加紅軍,打倒一切的帝國主義強盜與國民黨,爭取全國工農解放的成功。”[34]這些宣言吸引著受到壓迫和具有革命意志的白軍士兵,引導他們共同加入起義投誠的隊伍中來。
《紅色中華》用多種方式呼吁白軍士兵起義投誠,同時大量報道白軍中的嘩變暴動,使白軍內部軍心動搖,意志瓦解,有力地打擊了敵軍,促使大量國民黨軍隊倒戈,加入紅軍隊伍,增強了紅軍的政治影響力,壯大了紅軍革命隊伍。
四、結語
革命的勝利靠的是黨的堅強領導和紅軍的英勇作戰,而對敵軍的分化瓦解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中央蘇區時期,國共兩黨處于對立狀態,不僅在“圍剿”與反“圍剿”的戰場上針鋒相對,還在宣傳領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黨和蘇維埃政府把對白軍的宣傳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開展了廣泛的對敵宣傳實踐,逐漸深化了對白軍宣傳的認識。作為中央蘇區的官方權威媒體,《紅色中華》承擔起紅色媒體的責任,在對白軍的宣傳動員方面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為保證紅軍軍事勝利和擴大我黨政治影響提供了重要保障?!都t色中華》的報道對白軍基層士兵的思想和情感產生了強烈的沖擊,越來越多的白軍士兵受到紅軍宣傳的影響而嘩變倒戈,便是宣傳動員效果的有力見證,這對削弱敵人力量、壯大革命隊伍、發展黨和紅軍的革命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黨刊黨報都承擔著重要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當前,中國面臨著更為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更為多樣化的問題以及更加嚴峻的挑戰。盡管時代背景與受眾有所不同,但《紅色中華》的宣傳報道中蘊含的基本規律以及其歷史經驗,對新時代黨的宣傳工作仍然具有寶貴的啟示價值。因此,回顧中央蘇區時期黨和蘇維埃政府針對白軍的宣傳實踐,提煉該時期中共對白軍宣傳的歷史智慧,具有極為重要且深遠的意義。
【本文系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治理體系研究”(批準號:20BDJ046)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江西省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擁護臨時中央政府對日宣戰宣言[N].紅色中華,1932-05-25(1).
[2]國民黨嚴禁反帝運動[N].紅色中華,1932-09-27(6).
[3]蘇維埃中央政府為國民黨出賣平津宣言[N].紅色中華,1933-06-04(1).
[4]為“中日直接交涉”告全國民眾[N].紅色中華,1933-11-17(1).
[5]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為國民黨出賣華北宣言[N].紅色中華,1934-06-23(1).
[6][34]我們要想翻身只有堅決起來:打倒帝國主義和國民黨[N].紅色中華,1933-02-19(1).
[7]開展民族革命戰爭反對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出賣中國民族利益的國民黨統治[N].紅色中華,1933-01-28(2).
[8]華北各地又鬧水災[N].紅色中華,1933-06-17(4).
[9]朱德同志的談話[N].紅色中華,1934-03-20(2).
[10]國民黨又大借外債[N].紅色中華,1934-04-10(4).
[11]國民黨駐軍南移[N].紅色中華,1934-05-16(4).
[12]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
[13]廣東軍閥鐵蹄下的廣東白軍士兵的痛苦[N].紅色中華,1934-01-16(4).
[14]白軍士兵的悲慘生活[N].紅色中華,1934-10-20(4).
[15]俘虜白軍高呼:打倒國民黨!擁護共產黨![N].紅色中華,1933-02-07(1).
[16]俘虜兵口中的紅軍[N].紅色中華,1933-03-18(4).
[17]紅軍歡送俘虜兵回去[N].紅色中華,1933-02-19(4).
[18]冠山群眾歡迎白軍過來的弟兄[N].紅色中華,1933-09-24(2).
[19]歡送白軍傷病士兵回去[N].紅色中華,1933-09-21(2).
[20]俘虜士兵愿當紅軍[N].紅色中華,1933-02-19(4).
[21]中共中央告鄂豫皖工農群眾書[N].紅色中華,1932-01-31(6).
[22]中央執行委員會關于擴大紅軍問題訓令[N].紅色中華,1932-09-20(2).
[23]瓦解白軍,是每個工農的責任[N].紅色中華,1934-09-06(4).
[24]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宣布對日戰爭宣言[N].紅色中華,1932-04-21(1).
[25]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反對帝國主義國民黨第四次“圍剿”告民眾書[N].紅色中華,1932-07-14(8).
[26]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青年團中央委員會告中國勞動群眾書[N].紅色中華,1934-05-28(6).
[27]我們自己的事[N].紅色中華,1933-04-23(4).
[28]歡送白軍士兵回白區[N].紅色中華,1933-08-01(6).
[29]歡送白軍士兵回白區[N].紅色中華,1933-10-18(2).
[30]從肅反勝利后到四次“圍剿”[N].紅色中華,1933-05-11(2).
[31]白軍葛云龍部嘩變[N].紅色中華,1932-06-16(2).
[32]白軍二十六路高樹勛部全團士兵暴動[N].紅色中華,1932-07-28(4).
[33]白軍一團投誠紅軍十六軍[N].紅色中華,1933-02-13(1).
作者簡介:郎茜茜,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23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唐國平,南昌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王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