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社會文化設施,承擔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傳播知識和提供閱讀服務的重要職責。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不僅關系圖書館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更關系人類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數字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需要積極轉變圖書資料的保存形式和載體,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推動公共圖書館圖書管理模式的優化。本文講解了數字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長期保存的必要性及難題,并對保存路徑進行了淺析,期望可以為公共圖書館館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數字化背景;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長期保存;路徑
在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信息技術、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現代化科技被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促進了許多行業的改革創新。公共圖書館在經營與發展過程中需要重視現代化改革的執行,將數字技術應用于管理和服務中,以提升內部管理的實效性與外部服務的優良性。在公共圖書館中,圖書資料的保存是開展圖書服務的基礎要素。為了讓公共圖書館充分發揮社會職能,圖書館館員必須重視圖書資料的引入與保存。此外,公共圖書館內還儲存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和重要資料,這類資料更加需要精心整理保存,以實現其保護和傳承。因此,每一個地區的公共圖書館都應該對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方式進行深度研究,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優化保存方法和保存技術。現代化技術能夠將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資料以數字形式儲存在大數據庫中,大數據庫中的數據能夠長時間維持原樣,同步傳承、同步更新。公共圖書館館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了解數字化資料的保存方式,積極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
一、數字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長期保存的必要性
(一)保障文化傳承的連續性
在數字技術誕生以前,公共圖書館大部分的圖書資料都是以紙張作為載體進行保存。紙張具有物理損壞與遺失的風險,因此,很多圖書在長期保存中會出現被蟲啃食、潮濕、印刷字體風化等問題,對圖書內容的呈現產生不利影響。數字技術被廣泛應用后,公共圖書館中的圖書資料可以數字化形式儲存于線上系統,物理因素對其影響較小。無論是歷史文化還是現代文化,都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避免遺失或被損壞的風險,長期傳承下去。數字化儲存方法能夠保障文化傳承的連續性,應在各地公共圖書館廣泛實行。[1]
(二)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公共圖書館只有不斷豐富自身的館藏資源,才能夠讓讀者在抵達后都能夠找到想要閱讀的書籍和資料。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的數量是決定其服務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數字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擴充館藏資源,以便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公共圖書館會將圖書資料以數字化形式儲存于線上服務平臺,無論是數字圖書館還是移動圖書館、線上資料儲存系統,都能夠滿足讀者通過系統檢索數字化圖書資源,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閱讀的需求,通過線上系統的人工智能服務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體驗,滿足不同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大幅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三)促進知識創新與科研發展
紙質資料能夠呈現的文化內容和數據信息非常有限,且不具備直觀性。在數字技術被應用于公共圖書館資料保存后,館員會積極收集數字化資料資源,除了現有的紙質資料外,許多圖形、視頻、模型、圖片等資源也被儲存于線上數據庫,促進了知識呈現形式的創新。讀者登錄公共圖書館線上系統后,就可以了解形式多樣的知識內容,提升對信息和資料的理解程度。同時,許多科研人員會通過公共圖書館了解基礎或原始數據信息。紙質資料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閱讀和整理,才能找出有用的數據信息,而數字化資料則可以通過篩選、檢索等方式,快速整合科研人員需要的數據表格或數據圖形,為科研發展提供助力。這也體現了數字技術在圖書資料長期保存中的應用價值。
二、數字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長期保存的難題
(一)數字資源的易損性和依賴性
數字資源能夠通過互聯網傳遞,并且具有易傳播、易復制的特性。雖然數字資源的儲存能夠在大數據庫中得到良好的表現,但是,一旦出現數據遺失、數據損壞等狀況,許多沒有備份的數據即無法還原,這體現了數字資源易損性的特征。公共圖書館在保存數字資源或資料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這一特點,并采取特定措施來規避這一問題。另外,數字資源的展示依賴互聯網和信息化設備,只有在數字設備的支持下,數字資源才能夠得到很好的展示。而在缺少數字設備的地方,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就無法實現直觀的閱讀。此外,不同的數字資源有不同的格式特點,需要運用不同的網頁和軟件來打開,這會造成部分資源不可讀,因此,兼容性問題是影響數字資源閱讀的主要問題之一,也形成了數字資源的依賴性。
(二)版權與知識產權的復雜性
部分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在引入數字資源時,沒有考慮到數字資源所屬網站或平臺的版權問題。同時,在大部分新媒體平臺,數字資源都是公開的,所有登錄平臺的用戶都能夠看到數字資源的具體內容,這也導致數字資源的版權管理、知識產權管理難度較大。一方面,公共圖書館無法有效保護自身產權,一些登錄公共圖書館線上數據庫的用戶會自行下載數據庫中的信息并隨意傳遞,導致其獨有版權的信息被傳遞至其他網站,影響了公共圖書館讀者的穩定性;另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在引入資源時,并不了解版權的歸屬,很多數字產權沒有經過授權就被引入公共圖書館的館藏體系,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識產權與版權,有可能引發糾紛問題,甚至影響到公共圖書館的聲譽與形象。[2]
(三)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挑戰
在數字化時代,數據的安全和隱私保護是各個組織在應用數字技術時必須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一旦出現系統被病毒或黑客入侵,網站、平臺、軟件中的數據安全就無法得到高度保障,很多數據會遺失甚至泄露。公共圖書館在應用數字技術長期保存圖書資料的過程中,也同樣面臨這一問題。從目前大部分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經營狀況可以了解到,公共圖書館在搭建、運營線上平臺的過程中,往往只考慮了資料的展示,卻沒有考慮到資料的保護與隱私安全,用戶登錄公共圖書館平臺就可以隨意瀏覽平臺內的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拍照、復制、傳播,導致很多公共圖書館中的數據被非法獲取、泄露,這不僅會影響到公共圖書館的運營效果,還可能引發社會安全問題。
三、數字化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長期保存的有效路徑
(一)制定科學有效的圖書資料保存機制
在圖書管理制度和相關規范的約束下,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會按照特定的流程和要求完成保存工作,有效避免主觀意識影響圖書資料保存效果的狀況。因此,為了實現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公共圖書館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圖書保存機制,將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作為常態化、系統化、全面化工作逐步推進,進一步保障圖書資料的安全性與完整性。公共圖書館需要將圖書按照類目進行管理職責的劃分,由不同館員負責不同類目的圖書管理。明確的分工能夠提升館員對圖書保存工作的認真程度,公共圖書館還需要同步規定不同類型圖書和資料的保存方式,館員要具備良好的專業能力,能夠按照不同圖書的載體和特性選擇正確的保存方法,規避保存不當的問題。另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鼓勵讀者積極參與圖書資料保存工作,使讀者既可以在日常閱讀中做好圖書保護,又可以在接受閱讀服務的同時督促館員的工作行為。在全民監督的支持下,公共圖書館館員的圖書保管行為會嚴格按照流程及規范逐一推進,提升資料保護的實際效果。[3]
(二)應用數字化技術實現圖書資源的長期保存
1.搭建信息化的圖書資源保存平臺
公共圖書館需要積極接入互聯網信息技術,將圖書資源管理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利用線上系統儲存現有的圖書資源,避免紙質資源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做好資源的管理與保護。公共圖書館應當組織技術隊伍或與技術企業合作,搭建線上數字平臺,將館內現有資源全部轉化為數字形式,并上傳至平臺。每名讀者都可以登錄平臺檢索、查詢自身需要的資料、書籍,既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又能夠實現數字資源的長期保存。
2.利用云計算技術實現數據備份和恢復
云計算技術是一種高效的數據備份和恢復手段,可以為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提供有力支持。為了避免線上數據庫遭遇數據遺失或病毒侵入,公共圖書館可以在上傳數據的同時將數據同步至云空間,利用云計算技術實現數據的備份。在數據被破壞或信息泄露時,可以迅速恢復原始數據,以此來提高線上圖書資料的安全性,降低信息資源的存儲成本與管理難度。
3.采用先進的存儲技術和設備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存儲技術和設備也在不斷更新換代,公共圖書館館員需要隨時關注儲存技術的更新、優化狀況,不斷引入先進的儲存設備,如光盤、固態硬盤、磁帶庫等。磁帶、光盤、固態硬盤都能夠在不同的信息設備中展示數字資源,既具備便捷性,又能夠讓數據儲存具備更強的穩定性。不將所有數據儲存于同一個系統數據庫中,也更有利于保障數據安全。在應用儲存設備儲存圖書資料的同時,公共圖書館館員還需要定期進行設備的保養,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并在更新儲存設備的同時做好數據的傳遞、傳輸。[4]
4.開發智能管理系統
公共圖書館可以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圖書資料的保存進行深度關聯,由技術隊伍對系統進行智能化開發。在智能管理系統中,館員不需要手動對信息、數據進行整理,系統會根據資料、書籍的關鍵詞及類目將資料分類,儲存在不同的大數據庫,并在云端進行同步備份。在智能化系統的操作下,圖書資料保存的安全性更高。同時,智能管理系統還可以應用于公共圖書館紙質圖書資料的管理,在公共圖書館采購了人工智能機器人、自主借閱設備等智能化設施后,系統可以對智能化設施進行同步管理,將人工智能機器人與自主借閱設備的每日工作數據上傳至線上系統,由系統對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了解紙質圖書資料的儲存狀況及借閱狀況,便于管理人員對圖書進行補充,同時有效避免圖書資料無端丟失的問題。
(三)加強圖書資料保存專業人才培養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離不開人力資源的支持,公共圖書館在提升圖書資料長期保存效果的過程中,需要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與建設,積極引入優質人才,不斷提高館員的數字技術應用能力,將現代化技術、數字技術充分應用于圖書資料保存過程中。公共圖書館需要定期對現有館員開展專業培訓,培訓內容不僅需要包括圖書資料的整理方式、圖書資料的類目分類依據等基礎性內容,還需要包括數字資源的保護方法以及先進技術在資源保護中的應用流程等內容,讓館員對全新的工作模式有深度的了解,并在工作過程中遵循保護圖書資料的行為規范,做好先進科技的應用。另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通過社會招聘、校園招聘的方式吸引新型人才,在應聘人員考核中增加現代化技術應用能力考察,為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的管理注入新鮮血液,用新型人才優化整個管理隊伍,為圖書資料的長期保存奠定人才基礎。
(四)促進圖書館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
每個地區的公共圖書館都有特色館藏資源或獨家圖書資料,不同圖書館之間可以通過合作、資源共享的方式將資源儲存在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磁盤中。即使某地公共圖書館的資源出現泄露、被損壞等狀況,其他公共圖書館也可以通過傳輸、復制的方式保障該圖書館資源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完整性。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加強與其他圖書館、文化機構之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開發更多引入圖書資料的途徑,了解其他文化機構對數字技術的應用程度和應用方式,找到更合適公共圖書館長期保存圖書資料的路徑。在不同圖書館的聯合保護下,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不僅會更加完善,還能夠有效降低管理難度和保存成本,促進公共圖書館之間的協同發展。[5]
四、結束語
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服務場所,需要不斷引入圖書資料,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海量圖書資料的保存對于公共圖書館的經營與管理來說是巨大的難題,公共圖書館館員需要了解科技發展現狀,積極引入數字技術,將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先進技術應用于圖書資料保存工作,將圖書資料轉化為數字資源進行長期保存,優化圖書資料的保存機制和保存方法,為公共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任小霞.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3,52(09):170-172.
[2] 徐建建.數字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長期保存策略[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2(19):156-157.
[3] 席姣.論公共圖書館如何長期保存圖書資料[J].傳媒論壇, 2021,4(10):141-142.
[4] 陶泓羽.數字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長期保存策略研究[J].參花(上),2021(02):127-128.
[5] 張雪艷.公共圖書館如何在數字環境下長期保存圖書資料[J].辦公室業務,2020(0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