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情況:講好中國故事類金獎
申報單位:騰訊集團
項目簡述
Future Close-up“智見青年行”項目在中國二次開放及向多國施行免簽政策的背景下,吸引主動自費報名參與的、自帶國際影響力的Z世代國際青年來華,圍繞“中國式科技創新”“科技普惠”“新質生產力”等議題,精心策劃活動議程,創造別具一格的傳播物料,并實現的國外廣泛傳播、國內引爆傳播的雙語境聯動。用議題撬動的方式,網羅政府側、企業屆、行業側、高校圈的廣泛參與,實現“伙伴式”營銷格局,在G端、B端、C端均獲得廣泛積極的影響。
項目需求
為深入貫徹落實“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和加強中外青年交流”的重要指示要求,充分發揮科技企業與外宣部門的國際傳播綜合優勢,中國外文局和騰訊集團共同發起“智見青年行”項目,為中國科技形象的塑造發展并培育更多“國際青年發言人”項目的目標是對海外青年人的“中國印象”的影響和塑造,消除他們既往對中國的刻板誤解,把“中國故事”的宏大敘事,轉化為富有科技感的可感可驗證的“切身故事”。
項目調研
國際青年關注中國發展,特別是科技發展,但是也存在很多疑慮。一直以來中國科技發展故事在海外群體中感知力弱(受眾分散、友好度弱),當前我們在海外缺少輿論界牢固的“密友”(有影響力的友華人士)。因此,本項目更加聚焦新時代中國的科技發展,同時也在行程中增加部分文化活動,讓國際青年們體會到中國的傳統和現代的結合。
Z世代是世界的未來,通過他們的體驗,不僅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經濟韌勁,也能培育更多知華友華的生力軍。本項目招募的海外有影響力的青年代表對新事物接受程度高、自帶流量,可以對官媒的國際傳播進行一定的補充。作為各個國家的優秀青年代表,他們可以進一步影響到身邊的Z世代青年。
項目策劃
項目基于騰訊多年耕耘的海外優質青年社群,在長期的運營和維護中,選拔主動愿意了解中國科技的代表,用獨特的議程吸引其報名參加并貢獻其自身的傳播資源。
項目從發布、招募、路線規劃、選拔,到實際一周落地,總共歷時一個月。緊扣“科技與新質生產力”的主題,以科技企業面對面、數字生活真人秀挑戰、東北老工業基地科技振興、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前沿及交叉科技探訪、雄安新區城市建設規劃為5條支線,從多維度呈現“科技感的中國”。
項目執行
第一天騰訊北京總部沉浸式探訪,和骨干員工面對面交流科技創新的案例故事;第二天+第三天抵達遼寧沈陽,深度參觀工業基地的科技改造工程,并獲得省長接見;第四天數字上的中國,衣食住行數字化挑戰真人秀;第五天 參觀清華大學未來實驗室,了解中國前沿科學與交叉學科的實踐;第六天前往雄安新區,參觀智慧城市的ING形態,了解中國式的智慧城市規劃路徑;第七天結營論壇,與國內外行業專家、大咖共同交流學習心得與體會。
項目評估
七天的行程中,幾乎每一天都有讓海外青年驚嘆的素材,并堅持每天傳播至其海外的傳播渠道上;期間項目成員還接到了遼寧省省長的接見,并獲得了高度的評價與贊賞。與此同時,宣傳部門領導也親自蒞臨項目的結營儀式,并對項目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
該項目通過青年群體自發的傳播,在海外獲得近百萬社交媒體正面內容的曝光量,并且先后被CNBC電視臺、泰國民意報等青年所在國的主流媒體報道;在國內的傳播覆蓋了央視、人民日報、新華社等重要傳播渠道,還獲得了新華社的頭版專報;與此同時在社交媒體上臉上7次熱搜,累計閱讀量超7000萬。來自23個國家和地區的27位青年,在結束時親筆書寫了致中國的萬字留言,情真意切,影響深遠。
項目亮點
1.區別于贊助式的“請客吃飯中國行”活動,該項目邀請的是本身對中國感興趣、愿意自費參與的優質海外青年,并且自帶傳播渠道,可以大大縮短從項目到傳播之間的路徑,真正實現“傳出去”。
2.項目在議程設計上,區別于“觀光旅游”,而是注重每一個參與者對“中國式科技創新”的真切體會和理解,更加聚焦和垂直,因此,沒有走馬觀花的環節,均是特種兵式的腦力激蕩,這樣便于產出真正有價值的傳播物料。
3.項目通過立意和設計,撬動了30多家主流媒體的主動報道,以及社交媒體超過7000萬的熱度,實現了巨大的傳播杠桿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