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主體:中國人壽雙雄會系列概念片《滇中引水》
執行主體:中青旅聯科(北京)數字營銷有限公司
2024年3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為支持公司品牌建設,展現ESG實力,前往所投資的云南滇中引水項目,拍攝品牌形象片。云南滇中引水工程是一個重大的水資源調配項目,把云南西部的水運到中部,工程于2018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總工期8年,線路起點為麗江石鼓(長江第一彎)、終點為紅河新坡背。中國人壽心懷“國之大者”,為滇中引水項目投資90億,以金融源頭活水優化改善區域金融生態,與云南攜手并肩,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注入強大動力。
“讓雪域高原的水涌向滇中的千家萬戶”作為本項目策劃主旨,工程實拍并輔以AIGC技術加持,充分展示中國人壽作為央企的在ESG方面的品牌社會責任感與影響力。
項目于2024年3月拍攝執行完畢,并與2024年4月于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公司微信視頻號、微博新媒體端發布。本項目作為首次實拍與AI共創的嘗試,首發即成功,在視頻號端播放量高達22.2w,愛心贊1.1w,拇指贊2.9w,轉發2.1w,視頻制作引入當下大火的AI技術,內容形式自帶高流量,是一次傳統形象片與新興技術的融合。形式新穎,符合平臺高質量的內容調性,獲取平臺用戶喜好,獲得平臺官方流量助推。
項目背景
2024年3月,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為支持公司ESG建設,展示品牌形象,提出前往云南拍攝首支雙雄會概念片——《滇中引水》。
云南省受到地形和氣候的影響,導致水資源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西部,而中部地區常年干旱缺水少雨,因此滇中地區急需解決缺水問題。早在1950年,云南省副省長就提出了滇中引水的宏偉設想——把云南西部的水運到中部,1960年,國務院就把滇中引水列入規劃,但云南地形復雜,該工程需要面臨很多挑戰和世界級的難題。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是一個重大的水資源調配項目,把云南西部的水運到中部,工程于2018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計劃總工期8年,線路起點為麗江石鼓(長江第一彎)、終點為紅河新坡背,中國人壽心懷“國之大者”,為滇中引水項目投資90億,以金融源頭活水優化改善區域金融生態,與云南攜手并肩,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注入強大動力。
項目調研
中國人壽+云南股權運營公司即為本片“雙雄”。項目投資是響應國家政策,項目工程是政策落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本次講述的項目——滇中引水工程,是保障相關區域各民族生態用水、生產用水、生活用水“三生用水”的民心工程,為水資源緊缺地區實現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
而中國人壽講政治、敢擔當,以“險資股權投資入滇”做出行動表率,以金融源頭活水優化改善區域金融生態。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可持續發展理念,力促綠色金融與生態文明建設雙循環,為云南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努力在促進共同富裕中展現更大作為。
項目策劃
主旨詳解:讓雪域高原的水涌向滇中的千家萬戶,運用神話畫面、多層次畫面、AI技術、拼貼動畫、賽博朋克、以水元素貫穿始終,以獨特視角打開雙雄會概念片新篇章。
視頻脈絡:本片首先以神話傳說故事講述人與自然關系,再引入滇中引水工程與中國人壽投資理念,隨后具體講述滇中引水工程困難點、亮點與成效,最終升華結合中國人壽投資項目產生的價值與意義。
1.從神話傳說到超級工程,從依賴水資源到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用智慧和拼搏推動著歷史進程。
2.早在1960年,滇中引水的概念就列入到了國務院的規劃里,直到2018年,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超級工程滇中引水正式啟動,中國人壽積極落實國務院部署要求,心懷“國之大者”,為滇中引水民心工程投資90億,助力工程向諸多困難發起挑戰。
3.滇中引水不僅解決了城市用水問題,也解決了水資源治理問題,是保障云南地區生態用水、生產用水、生活用水“三生用水”的民心工程,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邁出重要的一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項目執行
開篇。畫面內容: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神話傳說故事作為切入點。文案示意:當古老的夸父逐日,追尋那遙遠的光明;當大禹治水,用智慧與勇氣征服洪水——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始終是一部拼搏與和諧的史詩。呈現形式:AI畫面或者拼貼動畫+解說詞。
工程背景。畫面內容:由云南缺水的原因為切入點,引出滇中引水概念;文案示意:云南,江河如織,湖泊星羅,但為何滇中之地飽受缺水之苦?這并非大自然的吝嗇,而是地形與氣候的雙重考驗。崇山峻嶺,讓水源難以自由流淌;多變的氣候,更是加劇了水資源的分布不均。在這樣的挑戰下,滇中引水應運而生。
早在1960年國務院就把滇中引水列入規劃,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規劃,滇中引水的夢想終于照進現實,2018年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超級工程滇中引水正式啟動,中國人壽積極落實國務院部署要求,為該工程投資90億,助力滇中引水向諸多困難發起挑戰。它不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對自然與人類和諧共生的探索。呈現形式:云南風景實拍+網絡素材。
工程困難點。畫面內容:展示工程十大世界級技術難題;文案示意:泵站設計制造難、深埋隧洞施工難、地下水處理難、破碎斷層穿越難、軟巖大變形應對難、應對地震防護難、巖爆危害處理難、有毒有害氣體排除難、地熱危害治理難、全斷面隧道掘進機(TBM)設計制造工藝難;呈現形式:把地下隧洞想像成地鐵,用文字包裝或者AI設定站點,到站就代表攻克難關,鏡頭跟隨隧洞一直往前推
工程亮點。畫面內容:展示工程的亮點六大世界之最;文案示意:隧洞輸水世界最長、地下泵房世界最大、TBM直徑世界引調水工程最大、提水泵站單機離心泵容量世界最大、提水泵站總裝機容量世界最大、地質條件國內引調水工程中最復雜;呈現形式:實景拍攝+AI,畫面中間是盾構機在運作旋轉,背景是山被劈開和工程途徑麗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紅河的風景,用AI打造“愚公移山”
工程影響力。畫面內容:工程帶來的社會效益;文案示意:滇中引水工程完工,年引水量達34.03億立方米,相當于兩個滇池,覆蓋六州市3.69平方公里,惠及1112萬人,預計每年能給當地帶動xxxx億社會經濟效益。極大緩解滇中水資源匱乏,有效解決城市用水、區域及湖泊水污染問題。呈現形式:云南城鎮航拍+云南當地人生活方式+網絡素材
結尾升華。畫面內容:用水元素搭建一座城市,強調本篇視頻以水為主題,最后轉場交代中國人壽投資理念,設計一個icon,將中國人壽和滇中引水的logo置于其中,形成一個統一的視覺符號,強調雙雄合作關系,最后放上該工程涉及到的各公司用logo做卡司展示。文案示意:我們站在時代的前沿,用智慧和勇氣,書寫著新時代的神話。中國人壽心懷“國之大者”,為滇中引水項目投資90億,以金融源頭活水優化改善區域金融生態,力促綠色金融與生態文明建設雙循環,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注入強大動力。眾志成城,攜手共進,與國家同行,與時代共進。呈現形式:網絡素材+AI
項目評估
“讓雪域高原的水涌向滇中的千家萬戶”作為本項目策劃主旨,工程實拍并輔以AIGC技術加持,充分展示中國人壽作為央企的在ESG方面的品牌社會責任感與影響力。項目拍攝執行完畢,并與2024年4月于中國人壽保險股份公司微信視頻號、微博新媒體端發布。本項目作為首次實拍與ai共創的嘗試,首發即成功,在視頻號端播放量高達22.2w,愛心贊1.1w,拇指贊2.9w,轉發2.1w,視頻制作引入當下大火的ai技術,內容形式自帶高流量,是一個傳統形象片與新興技術的融合。形式新穎,符合平臺高質量的內容調性,獲取平臺用戶喜好,獲得平臺官方流量助推。
項目亮點
運用mid journey、D-ID、runway、leiapix、pixamotion、stable diffusion等AI視頻制作程序,成功推出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媒體端首次實拍與AIGC共創嘗試,首發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