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第一次國共合作前后的輿論和宣傳

2025-03-29 00:00:00胡波
團結 2025年1期
關鍵詞:上海

孫中山在總結革命經驗時,曾多次強調:“輿論為事實之母,報界諸君又為輿論之母”,并希望報界“諸君今日認定宗旨,造成健全一致之言論”[1]。可見,輿論宣傳在孫中山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目前學術界和研究者們對孫中山的宣傳思想和宣傳活動均有不少的研究,但忽視了民國初期尤其是國共合作前后革命團體的宣傳活動和報刊媒體對國共合作的不同反應。雖然也有學者已注意到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新知識新動向在輿論和宣傳上所做的積極回應。[2]遺憾的是,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前后的輿論造勢和宣傳推動,在輿論宣傳上的分分合合,對國共合作到底有何影響,似乎還沒有太多的論著作深入的研究。本文試圖考察這個時期上海和廣州兩地的《民國日報》的輿論和宣傳的話語變遷和輿論宣傳的主要特點,以及這種輿論宣傳在第一次國共合作中的作用和影響。

一、覺悟與吶喊:《民國日報》輿論宣傳陣地的拓展

在近代中國民主革命過程中,無論是以孫中山為領導的國民黨,還是剛剛成立的中國共產黨,都非常重視輿論和宣傳。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者既是孫中山的追隨者,也是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的革命者。他們有的有海外求學的經歷,受其時流行的思想、主義等的影響較深,對理論探索和思想傳播都有著特別的興趣,甚至把大量的精力投入理論宣傳和思想傳播之中,如陳獨秀、李大釗、瞿秋白、惲代英、毛澤東等,不僅非常重視輿論的引導和宣傳的鼓動,而且還親自撰文發思想之先聲,做輿論的推手。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人中有汪精衛、胡漢民等一批擅于撰文和長于演講的宣傳干將,但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尤其是孫中山逝世后,卻只有戴季陶“公開著書立說,試圖與中共在意識形態上對壘。但戴書剛出籠,就遭到中共的文字圍剿。戴季陶幾乎沒有回擊便偃旗息鼓。”[3]在輿論和宣傳上,成立不久的中國共產黨顯然比國民黨略勝一籌。

但是,孫中山不僅是思想的創造者,還是輿論宣傳的推動者。在他領導下創辦了許多屬于革命黨人的報刊,也支持了不少報刊的創辦,更得到了海內外眾多報刊的支持。在國內有《民立報》、上海《民國日報》、《建設雜志》、《星期評論》雜志、《廣州民國日報》等;海外的有菲律賓的《華僑公報》,緬甸的《覺民日報》,新加坡的《新國民日報》,印尼的《天聲日報》,加拿大的《醒華日報》,美國的《民國雜志》,墨西哥的《醒華雜志》,古巴的《民聲日報》,澳大利亞的《民報》等。[4]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上海的《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

為了反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中華革命黨于1916年1月22日在上海創辦了《民國日報》,創辦人陳其美,主編葉楚傖、邵力子。該報刊載了大量揭露袁世凱獨裁賣國、復辟帝制的文章,號召全國人民起來進行堅決的斗爭。當時孫中山的討袁護法文告、函電、談話、演說等大都首刊于此報。《孫文學說》出版后,該報也在顯要位置上刊載《破天荒之學說,救國之良藥》的書評為之推介。1919年8月3日,孫中山的《實業計劃》一書即將出版之際,該報又以《發展實業計劃》為題,與《建設》雜志同時連載孫中山的英文著作《實業計劃》。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919年6月16日,上海《民國日報》創辦了副刊《覺悟》,是綜合性的文化刊物,宣傳新文化思想成為其主要內容。在1920年前,它所宣傳的還是民主主義的內容;1920年以后,受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影響,逐漸宣傳馬克思主義,以較多的篇幅刊載討論社會主義的文章和介紹歐美各國社會主義政黨的譯文,同時還夾雜一些無政府主義思想方面的內容。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上海《民國日報》及副刊《覺悟》才逐漸劃清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之間的界限,并陸續發表了一些批駁無政府主義的文章。

當時上海的《民國日報》還有兩個關于婦女的副刊,一個是《婦女評論》,一個是《婦女周報》。前者為半月刊,辦刊的宗旨是“主張解放歷來施于女性的種種束縛,讓女性自由發展出伊們的能力來。凡思想、制度,能夠成為新鎖鐐的,我們都要不容情的攻擊。”而《婦女周報》是中國婦女問題研究會和婦女評論社將《現代婦女》和《婦女評論》改組合并而成的。陳望道、邵力子、向警予等先后曾任主編,該刊旗幟鮮明地結合社會實際和政治斗爭需要,探討婦女解放問題,頗受知識女性的歡迎。

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逐漸深入,曾經參與上海《民國日報》創辦的一批主要作者,因各人面對時代思潮和政治社會變動時的感受不同,在社會認知、思想觀念和政治傾向等方面,也開始發生了新的變化。有的思想更加激進,不僅積極宣傳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而且還圍繞“社會改造”這個話題開展勞工問題、青年問題、女性解放等問題的討論。有的甚至熱情參與“文學革命”運動,成為南方地區“文學革命”的重要推動者。不過,這些人參與推動“文學革命”的目的,本質上并非是為了建設現代性的新文學,而是為了宣傳國民黨人的革命愿景,即以平易的“語體”文學為國民革命進行政治社會動員。[5]事實上,上海《民國日報》及其副刊《覺悟》《星期評論》等屬于國民黨的文化輿論陣地,在國共合作前期,的確在宣傳社會主義學說,表達對勞動階級的同情和對有產階級的批判、抨擊封建思想、宣傳現代意識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作用。國民黨人沈仲九與沈玄廬、劉大白等彼此相知相識,也曾加入上海星期評論社,1920年參與發起上海共產主義小組,宣傳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戴季陶也是上海宣傳社會主義思想的著名理論家,他翻譯的《馬克思資本論解說》《商品生產的性質》《馬克思傳》,先后在《建設》、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星期評論》上刊發。《星期評論》創辦者之一的沈玄廬,甚至與陳獨秀等人一起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及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為早期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國共合作前,這種在思想認識上的共鳴和理論宣傳上的默契,已初顯端倪。

由于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在編輯方針上采取集思廣益,在宗旨上“推動新思想,革新固有的中國文化”,在作者和編者的選擇上,也沒有絕對的政治標準和黨派限制,因此,許多宣傳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文章得以在此報刊上發表,一些思想激進、黨派意識和革命思想明顯的編者和作者也為該刊所接納。如1922年1月6日,上海《民國日報》載文《廣州之人屢次勝利》,既反映了工人階級捍衛民主權利的意識,又體現了孫中山主政廣東時的政績。尤其是1922年1月3日,上海《民國日報》發表的《投資家信任新政府》一文,對廣州的建設事業給予了積極正面的報道,在輿論上對孫中山主政廣東給予了充分肯定,使廣東財政的健全與北方的混亂狀況正好形成鮮明對比。[6]1923年6月,《廣州民國日報》創刊后,對孫中山及其組建的廣州政權給予了最有力的輿論宣傳,為海內外及時了解孫中山及其政權的動態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在思想觀念傳播和輿論宣傳造勢上,為國民黨的改組和國共合作提供了最積極的輿論支持,甚至成為國民黨抨擊中外敵對勢力的主要輿論陣地。

無論是創刊于1916年的上海《民國日報》,還是1923年6月創辦的《廣州民國日報》,均受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在國共合作前,就自覺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三民主義,反對軍閥和外國侵略,主張婦女自由、男女平等。尤其是1923年5月上海《民國日報》主編葉楚傖,聯合柳亞子、陳望道、邵力子等人,發起成立新南社,其宗旨是整理國故,引納新潮,提倡人類的氣節、發揮民族精神、指示人生高遠的途徑,明確表示其精神是“鼓吹三民主義,提倡民族文學,而歸結到社會主義的實行”,對于婦女問題、勞動問題,更情愿加以忠實的研究。[7]

但是,1923年11月,國民黨上海臨時執行部成立后,決定將《民國日報》改為上海執行部的機關報,意味著《民國日報》編者嘗試建構革命文化、學術團體,以促進社會革命的意愿和行為,隨著上海《民國日報》轉變為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機關報而終止。同樣,《廣州民國日報》也于1924年7月由國民黨廣州特別市黨部接管,同年10月收歸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其政治和黨派的色彩更加明顯。[8]

二、“黨報”與“喉舌”:《民國日報》輿論宣傳方向的轉變

如果說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在1923年11月前,主要是為了推動新思潮,革新中國文化,引導社會革命,那么,它們在國共合作正式確立后,便逐漸呈現出向“政黨性”和“同人性”刊物轉變的趨勢,其旨在為國民革命運動進行政治宣傳和社會動員,因此,它們迅速轉變為國共合作時期的“黨報”和“喉舌”。

上海《民國日報》的轉向和《廣州民國日報》的誕生,雖然在宣傳社會主義學說、支持文學革命、推動新思潮、達到社會改造的目的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它們畢竟是商業性的報紙,追求社會性和新聞性是其內在的要求。上海《民國日報》之所以納入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機關報,《廣州民國日報》也被國民黨廣州特別市黨部接管,主要在于前者宣傳的多為社會主義學說,倚重的是北京、上海、杭州以及江浙等地的新文化運動倡導者和社會改造運動者,如上海方面的作者多為星期評論社成員、上海各家書局的編輯、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復旦大學和杭州一師的師生、上海文學研究會作家以及南社作家。而且還經常選登江蘇、河南以及武昌、西安等地新文化新文學社團作家的文章,社會覆蓋面廣,社會影響比較大;《廣州民國日報》在版面編排方面重視醒目美觀,在新聞標題和排版上有自己的特點,同樣設有副刊,并聘請律師和醫生,在副刊上增設法律和衛生問題專欄,貼近社會,關注現實,服務大眾。盡管如此,國民黨還是決定通過整合改組成為名副其實的黨報,使其進一步發揮更大的輿論宣傳作用。

上海《民國日報》為了適應新形勢,為國共合作制造輿論,其《覺悟》副刊于1924年2月在原來單獨8開對折4頁基礎上,改為16開8頁,5月后擴大為16頁。欄目也做了相應的調整,常設的欄目有:評論、講演、譯述、選錄、詩、小說、通信、隨感錄、附載。在這之前,上海《民國日報·覺悟》先后發表了不少有關社會主義方面的文章,是當時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宣傳無產階級專政的一個重要陣地。國共合作后,《覺悟》繼續發表了不少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論著。1924年2月12日至17日,連載了列寧的《農稅底意義》,5月12日至30日連載了列寧的《帝國主義》,11月26日至30日,發表了張太雷翻譯的列寧著作《馬克思政治學》的第一章《階級的社會與國家》。1925年2月8日出版了“列寧號特刊”,并于2月19日至28日連載了麗英女士翻譯的《空想的及科學的社會主義》。而且,為配合當時工人運動,《覺悟》發表了許多關于勞工的文章。1924年五一勞動節紀念特刊發表了瞿秋白的《五一節之四十年》、惲代英的《中國的五一節》等文章。《廣州民國日報》也在列寧逝世兩周年時,詳細報道了列寧紀念大會實況,其宣傳國際共產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色彩格外鮮艷。

作為國民黨的機關報,無論是上海的《民國日報》還是《廣州民國日報》,在國共合作后都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宣傳策略和輿論方向,自覺地為國共合作搖旗吶喊。尤其是國民黨在醞釀籌備改組的過程中,為了擴充和發展國民黨在國內革命勢力,不僅積極建立健全國民黨的各級政治組織,而且加強和改進了國民黨的革命宣傳工作。早在1923年11月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上,孫中山就強調,凡國民黨員不僅負有為黨而奮斗的責任,而且負有“人人皆為黨的主義而宣傳”的責任。他說:“一個黨員努力為吾黨主義宣傳,能感化一千幾百人,此一千幾百人,亦努力為吾黨主義宣傳,再能感化數十萬人或數百萬人。如此推去,吾黨主義自能普遍于全國人民。此種奮斗,可謂之以主義征服。以主義征服者,是人民心悅誠服也。所謂‘得其心者得其民,得其民者得其國’,即此之謂也。”[9]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成為國民黨機關報或被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接管,就表明國民黨力圖通過革命組織的完善和革命宣傳報刊的“黨化”,以提高國民黨在革命行動和輿論宣傳等方面的一致性和戰斗力。

身為國民黨機關報的上海《民國日報》的同仁們,也積極主動地表明辦刊的態度。1924年元旦,邵力子向讀者推薦沈玄廬的《留別留俄同志的一封信》,該文號召人們要認清帝國主義和軍閥是國內的壓迫階級,而國內同他們作戰并站在同一革命立場的只有中國國民黨、共產黨、社會主義青年團三個團體。該文依據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革命政策,再次強調:“我們在這愈趨愈嚴重的形勢下面,非揭穿列強的陰謀,打倒一切軍閥,斷沒有別的生路可尋,這就是非革命不可。可是一哄的革命,浪漫的革命,都不能擺脫實際的壓迫,我們要有組織,要有步驟,要有建設計劃,遠的且暫時不說,是近的將來,我們該做的工作:關于組織的,明明暗暗要有很精密有系統的構造;關于步驟的,是將國民實際上所感受的苦痛,用數字普告大眾;揭穿列強對于侵略中國的種種圖謀;聯結被壓迫的民眾,同時并舉,打倒軍閥;關于建設的、以國家底財力,開發土地、礦產、林業,開辦大工業場,國家在不與原有的小資產階級沖突中,使失業的工人、農民、退伍兵士以及原有的士兵和游離分子,有生產工作底機會,得到安寧生活;建設代表我們利益的政府。”[10]邵力子的表態和沈玄廬的分析表明,《民國日報》轉變為國民黨上海執行部機關報后,其編輯宗旨和文化輿論宣傳,實際上已成為國民黨的“黨報”和“喉舌”。

與此同時,《廣州民國日報》也以主人翁的姿態,緊跟著國民黨的步伐,在國共合作期間,不僅及時地報道改組后的國民黨、尤其是廣州國民政府的多種政務活動,而且發表了不少孫中山及其國民黨要人的文章、函電、演說和相關的評論。1924年1月7日,《廣州民國日報》刊登了《三大問題之解決》一文,詳細介紹了孫中山在大元帥府召開軍政會議的具體情況,公開報道了大會討論的三件大事,即組織正式政府問題、出兵北伐問題、財政統一問題。參會代表伍朝樞、徐紹楨等認為,應從速組織正式政府,總籌全局。孫中山也表示同意,并提出“今日應以革命精神創造國家,為中華民國開一新紀元”。會議通過將成立的新政府名稱定為“建國政府”。[11]《廣州民國日報》報道的真實性和新聞性,從孫中山的演講和國民黨一大報告的內容上就得到了充分說明。

作為國民黨的機關報,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國民黨宣傳部管理下的《廣州民國日報》,雖然都是國民黨的“喉舌”,但各自的宣傳重點和具體表現略有殊異。上海《民國日報》偏重于思想理論方面的傳播和時事政治的解析,而《廣州民國日報》則更貼近現實和具體實踐,偏重于傳遞政策宣示、行動反映、影響評述等。總體上看,前者與后者相互呼應,彼此十分默契。

閱讀這一時期的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就會發現在國共合作初期,它們日趨呈現出“左”傾色彩,并以宣傳“新三民主義”的革命理論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為中心。根據不完全統計,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在1923年至1925年間,“三民主義”“共產黨”“國民革命”“反帝國主義”“社會主義”等詞語出現頻率逐漸增多,表明這些問題已得到兩報的高度認可。

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的輿論宣傳,也基本符合《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和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及時、準確、充分地報道了這次大會的基本情況。國民黨一大《宣言》的通過,標志著孫中山的舊三民主義已發展成為新三民主義,其政治原則與共產黨的民主革命時期的綱領基本相同,因此也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革命統一戰線的共同綱領。這也為上海《民國時報》和《廣州民國日報》的輿論宣傳,確定了政治方向和思想基調。

由于國共兩黨對輿論宣傳的高度重視和在經費上的大力支持,《廣州民國日報》和上海《民國日報》在國共合作時期,已成為宣傳“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重要陣地。尤其是上海《民國日報》及其附刊《覺悟》,雖然與《廣州民國日報》在關注重點和宣傳內容上,保持自己的特色,但在宣傳目的和輿論導向上卻基本一致。以1924年1月至1925年3月為例,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對孫中山思想主張、革命活動以及國共合作相關的報道各自有所側重。關于孫中山、國民黨、國共合作等方面的新聞報道和新聞評論,1924年1月至12月,上海《民國日報》約有327次,《廣州民國日報》則高達520次。不過,1925年1月至3月,《廣州民國日報》的相關報道僅有6次,而上海《民國日報》則高達94次。這說明它們都以推進國共合作和維護國民黨及孫中山形象為輿論宣傳的重點。1924年,外媒如《香港華字日報》《士蔑西報》,對孫中山的身體健康狀況似乎格外關注,甚至報載孫中山病逝的謠言,在輿論和導向上不僅影響國共合作的推進,而且造成不必要的緊張氣氛。對此,《廣州民國日報》和上海《民國日報》就及時澄清了這些不實之言。關于廣州商團叛亂之事,外媒大多偏袒商團,“于孫政府責備甚嚴,”相關報道中也有許多不實之詞。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同樣連續用了許多篇目,披露了商團販運槍支彈藥、制造事端、武裝叛亂等企圖,揭露了廣州商團擾亂社會秩序、破壞國民革命的陰謀。

由此可見,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在國共合作初期,不僅在編輯宗旨、作者隊伍方面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呈現出積極為國共合作下的國民革命進行輿論宣傳和社會動員的“左”傾色彩,而且對當時中國人的國家觀念和政黨政治觀念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從“左”到“右”:輿論宣傳的變調和國共合作的破裂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后,各大報刊媒體都不約而同地參與了新聞報道,并以不同形式對孫中山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事實上,孫中山病逝,不僅是國民革命的巨大損失,而且也留下了不少革命政治的“隱憂”。當時中外社會各界,以及國共兩黨普遍擔心的,主要是國民革命能否繼續進行、國共合作會不會破裂等問題。

在1924年至1926年間,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逐漸轉變為倡導革命文學運動的主要園地。1924年11月15日,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刊登的春蕾文學社啟事,稱文學社的宗旨是改變現代文學界的“靡靡之音”,預備每星期在《覺悟》上出版“文學專號”。春雷文學社在實際上就是上海大學的共產黨員組織起來的一個革命文學社,但其為《覺悟》編輯的“文學專號”,僅于1924年11月16日、23日刊出兩期,就不知何故突然停刊。尤其是由上海《民國日報》副刊《社會寫真》改版而成的《杭育》,其左派色彩越來越濃厚,刊載的革命文學愈來愈政治化,儼然成為國民革命運動的“傳聲筒”。加之上海大學師生發動的工人運動取得巨大進展,導致國民黨右派的阻撓與租界當局對上海《民國日報》及其副刊的干涉。1924年12月,上海會審公廨令警務處搜查上海大學,傳審校長邵力子,指控他在租界有礙治安。1925年2月公開審訊后,邵力子被判罰交保金1000元,擔保上海大學以后不得有“共產計劃及宣傳”。因為國民黨右派對國共合作的敵視,加之上海租界當局對所謂“赤化”的查禁,從而導致共產黨員1925年2月后逐漸離開上海《民國日報》,共產黨人的革命文學宣傳也被迫中止。

《廣州民國日報》直到1924年上半年,其副刊幾乎為舊文藝、舊派小說所控制,成為上海鴛鴦蝴蝶派文學的天下。1924年7月被國民黨廣州特別市黨部接辦后不久,于10月又被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接管。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在《廣州民國日報》的征文條例中就表示:“以討論本黨黨義為范圍,能發揮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者尤所歡迎。”1924年8月1日,《廣州民國日報》創辦具有革命氣息的《學匯》副刊。該刊既發表孫中山、汪精衛等國民黨人的革命論述,也刊發惲代英、蕭楚女等共產黨人的革命宣傳,成為國共兩黨宣傳革命思想的陣地。《學匯》創刊后,發表了一些廣州新文學青年的創作,也發表了不少外國文學的譯作。10月后,《學匯》轉向倡導革命文學,開始不斷轉載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發表的重要文章,因此成為倡導革命文學的先聲。但是《學匯》發出幾聲革命文學的呼喚后,再也沒有刊發倡導或論述革命文學方面的文章,也很少登載革命文學的新作,而是偏重于學術和革命學說,因此逐漸為讀者所冷落,創刊不到半年就不得不宣布停刊。

有意思的是,《廣州民國日報》的副刊《學匯》停刊后,廣州“文學周刊社”創辦了《文學周刊》,專門助推新文學運動。當時,廣州革命文學的提倡者多是國民黨左派青年,他們明確指出革命文學是宣傳革命主義的文學,而革命主義就是孫中山制定的“青天白日革命旗”。在他們眼中,那種表現人生或自我情感的文學,是浪漫的無生命的文學,是必須鏟除的市儈文學,認為革命文學才是具有久遠價值的高尚文學,與郭沫若、成仿吾等創造社成員視浪漫文學為落后的文學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時,“文學周刊”社實際上已將《學匯》的革命文學呼喚轉化為文學實踐。而這些文學實踐者主要是國民黨左派青年,其宗旨也主要是為“青天白日革命旗”做輿論宣傳,力求在實踐上促使革命文學與革命運動合成一體。

但是,和《學匯》一樣,《文學周刊》也不過是曇花一現。1925年8月,《廣州民國日報》重新調整副刊,推出《自由評論》副刊及《小廣州》《趣聲》和《批評與創作》副刊。尤其是《批評與創作》,更傾向于政治和學術,發表了大量反映政治斗爭、軍事斗爭和思想文化斗爭題材的革命詩歌,吸引了大批革命文藝青年。1926年4月22日,《批評與創作》改為《新時代》副刊,由革命理論的宣傳轉向革命問題、青年問題的探討,革命文學更加受到重視,尤其是“戀愛與革命”討論逐漸增強了革命文學的色彩。受國民黨整理黨務案運動的影響,《新時代》于1926年6月底停刊。1926年12月27日,《廣州民國日報》又推出《現代青年》副刊,以“指示青年以正當之路徑,灌輸革命理論”為使命。《現代青年》于1927年4月21日改由姚寶猷任主編,《現代青年》刊發的文學作品明顯減少。其間共刊發11首詩歌,4篇小說,革命文學的“政治”色彩和“戰爭”色彩已有所弱化,批判封建思想的“社會革命”主題逐漸凸顯。隨著北伐成功與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廣州由國民革命的策源地變成了革命的大后方,革命情緒趨于平淡,革命文學創作發生了主題與風格上的變化,輿論宣傳的思想性和時效性減弱,而藝術性和政治性明顯增強。

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廣州革命政府逐漸右傾,《廣州民國日報》對國民革命的有關宣傳報道開始減少,而文學藝術中灌輸三民主義思想主張的意向日趨明顯。廣州青年的革命文學觀念也日益“狹義化”,即把革命文學視為服務國民黨革命政治需要的“黨派文學”,創造社作家從“感情表現”角度倡導的“廣義性”革命文學也逐漸淪為被批評的對象,從而大大削弱了他們對廣州革命文學運動的影響力。

結語

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及其副刊雖然都程度不同地被納入國民黨的機關報,在國共合作前后,其輿論宣傳的側重點彼此有所不同,但在為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鼓與呼上,它們一度都發揮了引導輿論和推動國民革命的積極作用。尤其是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的副刊,不僅以文學藝術的形式為傳播新思想,孕育新文學,轉變舊觀念,引領“革命”潮等方面用心用力,不斷在內容和形式上開拓創新,而且還力圖通過較為密集的時事報道和切實到位的社會觀察,澄清是非,為國共合作和國民革命吶喊助威。

國共合作前,無論是上海《民國日報》還是《廣州民國日報》,都主動配合國共合作的政治主張和各種政治活動,在思想宣傳和輿論引導上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國共合作初期,在宣傳報道上能與國民黨一大《宣言》基本方針保持一致,甚至在思想宣傳上發揮了重要的輿論引導作用;國共合作后期,它們在思想宣傳和新聞報道以及輿論引導方面,雖然還以“革命”為重,但政治派性和國民黨一黨獨大的黨化色彩更加明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思想基礎,在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及其副刊中也逐漸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淪為國民黨派系斗爭的輿論工具和國民黨反共宣傳的陣地。

從上海《民國日報》和《廣州民國日報》對國際國內時事的報道和它們的副刊登載的各種文章上看,其政治上的黨派性和思想上的激進性十分突出,后期甚至成為國民黨意識形態控制的輿論工具。其在辦報的宗旨和內容上的不斷變臉和轉調,也折射出首次國共合作的曲折歷程。

作者簡介:胡波,上海大學海派文化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

參考文獻

[1]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356.

[2]王杰,張金超.孫中山晚年重視輿論宣傳原因探析——基于蘇俄、共產國際因素的考察[J].貴州社會科學,2005(6):154-157.

[3]王奇生.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形態[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1:72.

[4]黃彥編.孫中山的思想與實踐[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397.

[5]王燁.國民革命時期國民黨的革命文藝運動(1919—1927)[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1.

[6]投資家信任新政府[N].上海:民國日報,1922-01-03.

[7]柳亞子.南社紀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97.

[8]葉再生.中國近現代出版通史.第二卷[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632.

[9]孫中山.孫中山全集第8卷[M].北京:中華書局,1986:431-432.

[10]上海:民國日報,1924-01-01.

[11]廣州民國日報,1924-01-07.

(編輯:王富聰)

猜你喜歡
上海
上海電力大學
我去上海參加“四大”啦
上海,及上海以南
散文詩(2021年24期)2021-12-05 09:11:54
上海城投
上海之巔
少先隊活動(2021年5期)2021-07-22 09:00:02
上海城投
上海城投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上海的新使命
上海質量(2019年8期)2019-11-16 08:47:12
上海“進博”開創未來
小主人報(2018年24期)2018-12-13 14:1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9热| 二级毛片免费观看全程|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老色鬼欧美精品| 精品国产自|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操操操综合网|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a级毛片免费网站| 九九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夜夜操天天摸|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不卡无码网| 精品99在线观看|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网站|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13页|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日韩av资源在线| 欧美天天干| 91精品人妻互换|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一边摸一边做爽的视频17国产|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一级片| 久青草网站|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最新在线|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精品国产毛片|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色综合天天操| 操国产美女| 97国产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一级毛片免费的|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欧美一区国产|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视频二|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欧美日韩免费| 高清免费毛片| 亚洲性影院|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乱人伦99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