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教育中,美術活動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中之重,旨在培養幼兒審美、創造等多元化能力。基于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以及思維認知,在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注重體驗式美術活動的設計。這一類美術活動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體驗性,能充分激發幼兒參與興趣、增強幼兒體驗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诖耍疚南染腿齻€方面闡述幼兒體驗式美術活動的實踐價值,在此基礎上分析幼兒體驗式美術活動實踐原則,并提出有效的實踐策略,以供廣大教師參考。
近年來,社會的全面發展推動我國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現代教育理念影響下,注重培養學習者綜合素養。幼兒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轉變教育理念,將德、智、體、美、勞“五育”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以多元化的活動激發幼兒參與興趣,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幼兒教育階段,美育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開展幼兒美術教學活動與幼兒的天性相契合,有利于幼兒自主參與,培養幼兒創新能力、表達能力、想象能力。然而,當前幼兒美術活動的實施還存在一些不足,導致幼兒參與度較低?;谶@一背景,教師要將體驗式美術活動融入其中,以幼兒為主體,以美術活動為基礎,以幼兒的體驗、實踐、自主參與為核心,逐步激發幼兒美術興致,發揮幼兒美術教學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因此,如何有效開展體驗式美術活動成為當前幼兒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幼兒體驗式美術活動的實踐價值
(一)有利于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體驗式美術活動重點強調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幼兒在感知、體驗、創作等多個過程中的實際感受,使其全身心參與美術活動。美術繪畫是幼兒的天性,這種天性與生俱來也是幼兒表達思想情緒的方式之一。以體驗式這一形式開展美術活動,能釋放幼兒的天性,激發他們參與興趣,提高幼兒美術教學質量。教師可以結合多元化的美術主題引導幼兒參與美術活動,讓幼兒在繪畫、折紙、玩橡皮泥等多元化的美術活動中激發學習美術的興趣,自由地選擇美術活動,并將個人情感、想法、想象融入美術作品。這種體驗式的美術活動能激發幼兒探索欲,使其在體驗中不斷感知,在感知中不斷探索,在探索中不斷創造,逐步提升幼兒的美術創作水平。
(二)有利于增強幼兒參與體驗
在幼兒美術活動的實施中,幼兒的參與體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美術活動的實踐質量以及實踐效果。以體驗式的形式開展幼兒美術活動,可以有效增強幼兒參與體驗,讓幼兒感受到美術活動的多元化、趣味性。在體驗式美術活動中,教師通過設計多元化的故事情節、創設故事情境、引導幼兒走進大自然,為幼兒設計一系列如收集樹葉、戶外寫生等體驗式活動。這一類體驗式活動能讓幼兒在自主參與、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感受美術活動的“美”,領略大自然的魅力,從而激發幼兒參與興趣,提高他們的美術素養。
(三)有利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在幼兒教育中,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是每位教師必須實現的教育目標。美術活動的開展旨在培養幼兒的美術素養、繪畫能力、創新意識、想象力和表達能力,而設計體驗式美術活動,則能促進幼兒全面發展,讓幼兒在多元化的活動環節自主參與,實現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在集體性的美術活動中,幼兒能夠學會如何與他人有效溝通、學會尊重他人的建議,以及學會表達個人的想法。幼兒之間相互配合,在美術活動中“各司其職”,通過集思廣益大膽創新,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美術作品。這不僅能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提升其團隊合作能力,還有利于強化幼兒自我管理以及創新能力,為其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幼兒體驗式美術活動的實踐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幼兒體驗式美術活動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需結合幼兒的思維認知水平、興趣愛好、美術能力等,設計與之相契合的體驗式美術活動?;诖?,教師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同時,教師還要轉變自身角色定位,鼓勵幼兒成為課堂的主人,減少對幼兒過多干預,讓幼兒大膽創作、自主選擇、自主參與。教師只需為幼兒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讓幼兒自主探索,實現自我表達。
(二)多元化原則
為全面提升幼兒體驗式美術活動的實踐質量,教師還需遵循多元化原則。一方面,教師要為幼兒設計多元化的體驗式美術活動,便于幼兒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加以選擇,全面激發幼兒參與興趣,使他們在自己選擇的美術活動中積極參與體驗與創作。另一方面,多元化原則體現在美術活動內容方面。教師可結合自然、生活、社會、學習等多個領域,為幼兒設計與眾不同的體驗式美術活動,既能拓寬幼兒思維邊界,又能增強幼兒參與體驗,讓他們從不同層面體驗美、感受美并創造美。
(三)針對性原則
幼兒年齡較小,其各方面能力和認知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雖然幼兒對美術有著與生俱來的興趣,但教師在設計體驗式美術活動時,也應結合幼兒的思維認知、興趣愛好等方面,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活動,確?;顒觾热?、活動難度與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認知、創作能力相匹配,保證幼兒能在多元化的體驗式美術活動中自主參與并獲得良好的體驗。從這個角度來講,教師要全面遵循針對性原則,保障體驗式美術活動的有效實施,發揮體驗式美術活動的應用價值,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幼兒體驗式美術活動的實踐策略
(一)創設藝術創作環境,鼓勵幼兒自主探索
在幼兒園開展體驗式美術活動中,創設自由且高質量的創作環境必不可少。幼兒教育環境具有極強的引導性和教育性,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的學習和參與行為?;诖耍瑸橛行嵘變后w驗式美術活動質量,教師要注重精心創設藝術創作環境,為幼兒營造多元化的藝術環境,讓他們在藝術環境中能夠自主選擇和體驗,不斷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進而提高體驗式美術活動的實踐成效。在環境布置方面,教師要結合幼兒美術活動的主要內容、美育目標進行綜合考量,確保環境的藝術美感、互動性,既能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又能讓幼兒在環境中與多元化的元素進行互動,不斷激發幼兒參與體驗的熱情。與此同時,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教師還需注重合理劃分不同區域,如“繪畫區”“展示區”“手工體驗區”“泥娃娃區”等,允許幼兒自由選擇不同的美術區域,滿足他們的參與需求。在藝術創作環境中,教師還應當注重投放多元化材料,便于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進行創作,增強他們的參與體驗。
例如,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的“美術區”設置一面主題墻,主題墻的內容根據每一期的活動主題進行更換。為增強幼兒的參與體驗,激發幼兒的主人翁意識,使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教師還可以在“美術區”內鼓勵幼兒參與主題環境的布置。在開展“森林公園”的美術主題活動時,教師可以先在主題墻上寫上“歡迎來到森林公園”,并用不同的顏色、圖形、主題元素加以裝飾,如設計一些植物、可愛的動物卡片等,在墻面上懸掛一些木棍、粘貼樹葉等,將整個主題墻布置得豐富飽滿。在墻面上,教師還可以留出一片空白區域,讓幼兒以“涂鴉”的方式自主創作與主題有關的元素,增強幼兒參與感。在投放材料時,教師要注重材料的多元化,以滿足幼兒的不同選擇。例如投放標準化的美術教具,如畫筆、黏土、橡皮泥、彩色卡紙等;還可以選擇自然類或生活化材料,如小石頭、羽毛、樹枝、樹葉、廢舊盒子、布料、塑料瓶等。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美術區”設置“藝術作品陳列區”,主要用于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精品小制作等,讓幼兒能在此區域欣賞到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認可,逐步增強幼兒的參與信心,使其在濃郁的藝術氛圍的熏陶下提高美術興趣,積極參與多元化的體驗式美術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開展體驗式美術活動前,教師要注重環境的創設,用環境感染幼兒,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
(二)開展自然體驗活動,激發幼兒參與興趣
在幼兒美術教育中,自然類美術活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類活動不僅能豐富美術活動內容,還能引導幼兒走出課堂,走進自然,感受大自然的一切,從而激發幼兒對自然的敬畏、熱愛之情,在美術活動過程中,逐步培養幼兒熱愛生命、細致觀察、熱愛自然的優秀品質?;诖耍處熆砷_展自然類體驗式美術活動,組織幼兒走進田間鄉野,參與一系列體驗式美術活動,使他們能夠用藝術的語言表達個人的情感與創意,全面培養幼兒審美意識,激發幼兒參與興趣,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協調發展。在設計自然類體驗式美術活動前,教師需謹慎考察自然環境,如幼兒園周邊的公園、花園、鄉村等地,確保所選環境能滿足美術活動的開展需求,同時保證環境的安全性,讓幼兒在戶外的固定區域內參與美術活動。
例如,為幼兒設計“把大自然裝進畫里”的體驗式主題活動。該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組織幼兒前往附近公園或田間鄉野,在收集完自然材料后,完成教師所設計的一系列美術體驗活動。設計這一主題活動的目標是: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藝術創造能力;發展幼兒審美意識、增強幼兒情感體驗;激發幼兒對自然的興趣與熱愛,培養幼兒的親自然情感。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由教師組織幼兒進入提前規劃好的公園區域。首先,教師要向幼兒講述美術活動的規則,避免幼兒在后期自主體驗時因亂跑而發生意外。其次,引導幼兒參與主題活動的第一環節“探索自然”,即讓幼兒觀察公園內的自然事物,收集多元化的材料。在此環節,教師可以與幼兒積極互動,例如“小朋友們,你們眼前的一切都可以作為畫畫的工具,你們想收集什么樣的材料呢?”“哇,你找的這一朵花好漂亮呀,你想用它來做什么呢?”以此引導幼兒尋找多元化的自然材料,并自主思考材料的用途。第二環節是“觀察自然”,教師為幼兒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讓幼兒靜靜地坐在小板凳上觀察周圍環境,一分鐘后,讓幼兒在相應的活動區域內進行細致觀察,如小樹底下的石頭、泥土里的蚯蚓、石子路旁的小花、飄落的樹葉等。觀察結束后,鼓勵幼兒描述所觀察的內容,如樹葉的形狀和大小、花朵的顏色、石頭的大小和形狀等,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第三環節是“我愛自然”,主要由教師為幼兒設計多元化的美術體驗活動,如“浮游花瓶”“樹葉拓印”“植物敲拓染”“藝術拼貼畫”“戶外寫生”等,讓幼兒結合自身的興趣選擇喜歡的美術活動。在這一環節中,不同的教師可以負責不同的主題活動板塊,便于全面觀察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的參與行為和狀態,為他們提供幫助、鼓勵與贊美,增強每一位幼兒的參與體驗。所有活動結束后,教師可鼓勵幼兒自主分享美術作品,并講述自然體驗和創作過程中的整體感受,教師則巧妙滲透德育,引導幼兒思考大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護大自然。設計這一系列自然類體驗美術活動,能有效實現幼兒美育目標,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
(三)設計游戲體驗活動,增強幼兒參與體驗
游戲貫穿于幼兒教育的全過程,是推動幼兒自主學習的關鍵媒介。設計多元化游戲活動,能極大地增強幼兒的參與體驗,促進幼兒的自主實踐,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習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將游戲融入其中,設計體驗式美術游戲活動,使幼兒在玩游戲的同時進行藝術創作,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效果。
在“貼鼻子”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在“美術區”的主題墻上畫出不同動物的卡通頭像,讓幼兒蒙著眼睛將制作好的鼻子貼到動物的臉上,看誰貼得最標準。在這一游戲活動中,教師可先讓幼兒思考不同的動物的鼻子的特點,如“大象的鼻子長又長”“小狗的鼻子小又圓”“小豬的鼻子短又肥”等,讓幼兒以繪畫和剪紙的方式將不同動物的鼻子畫出來并剪下來。在這一環節結束后,教師可讓幼兒輪流參與游戲。幼兒走到“主題墻”前,教師為幼兒蒙上雙眼,幼兒拿起手中的鼻子貼到對應的動物臉上,其他幼兒可以適當提示,如有的幼兒會說:“不對不對,向左邊一點點!”有的幼兒會說:“可以,快貼快貼!”游戲過程十分順暢,游戲氛圍更是一片歡聲笑語,每一個幼兒都沉浸其中。教師根據幼兒貼鼻子的完整度給予適當的獎勵。設計這一類體驗式美術游戲活動,可以增強幼兒參與體驗,使幼兒感受到美術的多元化。
四、結語
在幼兒教育中,全面實施體驗式美術活動是落實美育目標、發展幼兒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要主動思考,不斷創新,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思維認知等方面創設多元化的藝術環境,設計豐富的體驗式美術活動,讓幼兒沉浸其中,逐步培養幼兒美術興趣,提高幼兒的美術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