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的安全狀況直接關系到全體師生的切身利益。近年來,盡管校園安全問題備受關注,但各類安全事故仍時有發生。為了讓校園處處灑滿平安的陽光,天津市西青區東碾坨咀中心小學緊握安全教育的畫筆,精心繪制平安校園的錦繡畫卷。
明晰現狀,洞察安全隱患
當前,校園安全面臨著多方面的挑戰。例如,學生因缺乏正確的引導和足夠的安全意識,貿然涉足危險水域,導致生命戛然而止;上下學高峰時段,校門外人車交織,部分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不遵守交通規則,導致交通事故風險增加;校園暴力事件中的言語欺凌、肢體沖突等現象,不僅給涉事學生帶來身體上的傷痛,更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此外,食物中毒、火災隱患、網絡安全等問題,也如同潛伏的暗礁,隨時都有可能打破校園的平靜。
剖析這些問題的根源,不難發現,一是部分學生安全意識淡薄,對潛在的危險缺乏認知,心存僥幸;二是學校在安全教育的系統性、深入性上有所欠缺,安全管理制度機制尚不完善;三是家庭和社會在協同保障校園安全方面尚未形成緊密的合力。
探索安全教育的多元路徑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校應構建科學完善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學的方方面面。例如,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特點,循序漸進地傳授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網絡安全等多領域的知識。此外,道德與法治課程不僅是思想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培養學生安全意識的主陣地。課堂上,教師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有趣的情景模擬、逼真的應急演練等多樣化教學方法,讓抽象的安全知識變得鮮活起來,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深入思考,促使他們真正將安全知識內化為自身的行為準則。此外,安全教育的課堂還可以拓展到操場上、馬路邊、社區、消防站等社會實踐基地。例如,學校每學年至少進行一次消防實戰演習,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大型緊急疏散演練,使學生在真實體驗中學習安全知識、實踐安全技能。
教師要成為安全教育的踐行者和安全知識的傳播者,不僅要在學科教學中適時滲透安全理念,還要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時刻提醒、引導,以言傳身教影響學生的行為習慣,主動落實“在每天放學前1分鐘、每周放學前5分鐘、節假日前30分鐘進行安全教育提示”,讓安全成為學生自覺遵守的準則。
心理健康是校園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非常關注師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輔導。特別是對于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問題的師生,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幫助,防止因心理問題引發突發事件。同時,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強化安全教育的有力手段。學校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制作生動的安全教育動畫、短視頻,并利用校園廣播、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安全提示,營造全方位、無死角的安全教育環境,讓學生無論身處校園何處,都能接受到安全教育的熏陶。
多方協作共筑平安校園
家庭是安全教育的第一課堂。家長應肩負起責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的安全習慣,如教導他們正確使用電器、刀具等生活用品。同時,家長要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安全教育活動,加強與教師的溝通交流,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態勢。
協同打造安全的校園周邊環境。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整治流動攤販、規范交通秩序、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為校園營造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社區也可組織安全教育活動,邀請師生、家長共同參與,拓展安全教育的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