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根據八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排球基本技戰術的學練及運用》共20個課時的大單元教學計劃。本班學生有一定的墊球基礎,但移動墊球的能力較弱,主要體現在腳步的運用、對來球落點的判斷、敏捷性等能力不足。針對以上問題,本課將提升學生移動墊球的能力作為重點,將迎前移動墊球、后退移動墊球、橫向滑步移動墊球作為主要學習內容,將多樣有趣的小組合作拋墊練習作為主要學練手段,并結合游戲和比賽,充分激發學生學練興趣,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移動墊球的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速度、靈敏、反應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從而實現核心素養培育。
關鍵詞:排球;移動墊球;趣味體能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1-0030-03
在“第十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現場展示活動”中,筆者執教了水平四(八年級)《排球——移動墊球》一課,現呈現本課的設計思路與意圖。
一、學情分析
水平四(八年級)的學生對排球的身體姿勢與移動、正面雙手墊球等一系列練習有一定的了解,學生基本掌握了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動作,能較好地完成自墊球、一拋一墊練習,但學生們對移動墊球技術的掌握不足。因此,本次課主要對學生移動墊球技術加以學習和提高,同時通過練習發展學生速度、靈敏、反應等身體素質。該年齡段的學生正值青春發育和個性發展的關鍵期,學生求知欲強、競爭意識強,通過比賽和游戲激發學生競爭欲望和團隊意識,從而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二、教材分析
排球運動是通過發球、墊球、傳球、扣球、攔網等技術動作組織進攻和防守的非身體直接接觸的對抗性球類運動項目。排球移動墊球是接發球和防守最常用的技術,起到團結協作、相互配合的重要作用,是排球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移動墊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集體力量的發揮和戰術配合的質量。通過本課的學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移動墊球的能力,發展體能,提高力量和彈跳能力以及發展學生的靈敏性和空間感知能力,并能在學習中較好地感受團結協作、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等合作精神和學習行為,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塑造團隊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三、設計意圖
根據《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依據排球運動大單元教學設計的原則和要點,遵循初中生身心發展規律,以排球的傳球、墊球、扣球、發球、攔網等基本技術和排球基本戰術為載體,設計成《排球基本技戰術的學練及運用》共20個課時的大單元教學計劃。大單元教學分為3個階段6個部分:排球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8個課時),主要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練內容掌握傳、墊、扣等技術和組合動作,并掌握排球基礎知識;排球技戰術的運用(9個課時),主要將排球傳、墊、扣等各項基本技術進行串聯組合,并學習排球“中一二”“心跟進”等簡單的排球戰術;規則與裁判方法(1個課時)、展示與比賽(2個課時)的學習,了解排球規則與裁判方法,掌握編排比賽方法,并進行班級內的排球小聯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要求學生在比賽中學會尊重裁判、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整個大單元主要以提升學生排球綜合素養為目標,將排球的各項基本技術和簡單的戰術融會貫通,同時通過學練提升學生各項身體素質,以達到快速提升學生的排球水平、培養學生排球運動興趣的目標,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
本課為大單元的第3個課時,課中將迎前移動墊球步伐、后退移動墊球步伐、橫向移動墊球步伐作為主要學習內容,通過結合實戰情境的拋墊練習,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腳步靈活性和移動墊球的穩定性,加強對球落點的判斷能力和反應力,最后通過墊球比賽提高運用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在體能環節合理利用上課器材設計了“排球過隧道”等體能游戲,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自信、團結協作、勇于克服困難等意志品質,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片段呈現及設計意圖
片段1:專項熱身,增趣導學。
排球專項熱身+游戲:教師組織學生4路縱隊進行縱向繞圈慢跑和拉伸,隨后聽教師指令做滑步、交叉步、小碎步等排球專項步伐熱身,隨后2名學生1組進行側滑步拋接球和搶球游戲。
設計意圖:熱身環節結合了排球專項的步伐熱身和拋接球練習,為接下來學習移動墊球步伐和拋墊練習做充分準備,最后設置了搶球游戲,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和反應速度,同時能夠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片段2:徒手學練,夯實基礎。
移動墊球步伐練習:教師帶領學生徒手學練橫向滑步移動墊球、迎前移動墊球、后退移動墊球,熟悉腳步后,教師通過手指方向(前后左右),學生運用相應的步伐向手指方向迅速移動并做墊球動作。待學生動作熟練后,學生可向指令相反方向迅速移動并做墊球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徒手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移動步伐,隨后設置手指方向移動練習,不僅進一步加強移動步伐的靈活運用,還提升了學生的判斷力和反應速度。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下,能夠快速建立師生情感聯系,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
片段3:移動拋墊,學練技能。
橫向滑步移動墊球練習:2名學生1組進行一拋一墊練習,隨后左右相隔3米的2組進行滑步移動交叉換位墊球,待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后,進行2分鐘比賽,要求學生每拋墊1次需要大聲報數,如果球落地不計算次數,墊球次數最多的小組獲勝。
設計意圖:通過該練習能夠有效提高學生橫向移動墊球的能力。通過相鄰2組交叉換位滑步移動的設計,可以在有限的場地內讓學生達到更長的移動距離,從而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教師在練習中不斷引導和鼓勵學生小組合作,細心觀察同伴動作,相互糾錯,共同進步,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主發展。最后比賽的設計較好地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檢驗學習效果。
后退移動墊球練習:2名學生1組進行一拋一墊練習,拋球學生雙手持球于胸前,墊球學生向前跑動摸球后,拋球學生將球拋出,墊球學生迅速判斷球的位置做后退移動墊球。拋球學生根據同伴的水平調整拋球弧度和時機,以此增加練習難度或降低練習難度。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后,進行2名學生1組的后退移動拋墊比賽,每名學生拋墊10次,墊準次數多者獲勝。
設計意圖:通過后退墊球練習,可以提高學生后退移動步伐的熟練度,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球落點的判斷能力和反應力,從而提高學生后退移動墊球的能力。拋球學生可根據同伴水平適當調整練習難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最后通過墊球比賽檢驗練習效果。
迎前移動墊球練習:2名學生1組進行一拋一墊練習,墊球學生向后跑動3~5米摸標志碟后做迎前移動墊球,拋球學生根據墊球學生的水平自行調整拋球時機與弧度,墊球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移動速度和能力不斷增加移動距離。熟練掌握技術動作后進行比賽:每名學生拋墊10次,墊準次數多者獲勝。
設計意圖:通過該練習,提高學生迎前移動步伐的熟練度,提高學生對球位置的判斷力和反應力,從而提高學生迎前移動墊球的能力。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逐漸增加練習難度,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思考,積極主動學習。
片段4:綜合運用,提升技能。
隨機方向移動拋墊練習:經過以上練習,學生熟練掌握4個方向的移動墊球,組織2名學生1組,1名學生隨機方向拋、1名學生快速判斷球的方向和落點,靈活運用正確的步伐快速移動墊球,拋球學生可根據同伴墊球水平加大拋球范圍。熟練后,自定比賽規則,進行隨機拋墊10次比賽,墊準次數多者獲勝。
設計意圖:通過該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移動墊球的能力,同時發展學生速度、靈敏、反應及對來球位置判斷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制訂比賽規則,從而樹立學生的規則意識,培養學生遵守比賽規則的意識。
片段5:以賽促練,學以致用。
排球墊球比賽:根據學生的排球水平和移動墊球技術的掌握程度,組織1VS1~4VS4的排球墊球比賽,比賽過程中引導學生相互配合、互相鼓勵,發揮團隊精神,以此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良好體育品德。
設計意圖:通過比賽加強學生運用技術的能力,提升實戰水平。同構組織不同水平的比賽,增加學生比賽的體驗感與參與度。同時灌輸“女排精神”,培養學生勇于挑戰、團結協作精神。在比賽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歸因,能夠在錯誤中學習,從而改進自己。教師重點關注學生是否團結協作、相互鼓勵、良性競爭。
片段6:強化體能,素質拓展。
趣味體能:本次課的內容對學生移動速度、敏捷性要求較高,對學生的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鍛煉不足,基于此,筆者設計了3個有趣的綜合性體能游戲,針對性提高學生各項身體素質。體能1:快速跑放標志碟接力賽,組織4名學生1組進行15米的快速跑放標志碟接力,先完成的組獲勝。體能2:“排球過隧道俯撐折返”接力賽(見圖1-1),4名學生1組并排俯撐,最后1名學生拿排球,快速跑到排頭,將球滾動穿過“隧道”,之后的學生接球后重復以上動作,進行15米的接力比賽。體能3:“‘大起大落’深蹲折返”接力賽(見圖1-2),4名學生1組成1路縱隊,4名學生同時做1次深蹲后,最后1名學生快速跑到隊伍前面,再完成1次深蹲,如此循環,完成15米的蹲起接力。
設計意圖:體能練習不脫離主教材,合理利用器材。通過快速跑接力比賽,進一步加強學生移動速度和敏捷性,“排球過隧道俯撐折返”接力賽補償性鍛煉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大起大落深蹲折返”接力賽加強了下肢力量。將體能練習設計成團隊游戲的形式,不僅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能,增強身體素質,還能從中體驗運動的樂趣,感受團隊協作的魅力。
片段7:身心放松,評價總結。
放松小結:放松環節伴隨著輕松愉快的輕音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放松拉伸。最后師生共談上課感受和收獲,并引導學生對本節課的表現進行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布置課后作業,回收器材,宣布下課。
設計意圖:通過針對性的放松拉伸,讓肌肉得到拉伸和放松,同時幫助學生心率慢慢恢復至平靜狀態。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布置家庭作業,鼓勵學生多加練習,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