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為有力促進福建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成為重要推手,標準先行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方法】通過文獻分析和實地調研走訪,以高質量發展為研究背景,解讀圖書館標準化發展背景與發展要求,剖析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化發展的環境與現狀。【結果】構建在高質量發展視角下的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框架,并提出下階段標準化建設方向。【結論】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通過科學的標準化管理和服務,有利于提升公共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效率,推動文化服務的均等化與優質化,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關鍵詞:公共文化;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標準化;高質量發展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5698.2025.03.012
基金項目:本文受福建省科技計劃項目“高質量發展視域下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構建研究”(項目編號:2022R1017007)資助。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tandards System of Public Libraries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IN Han-bing
(Fujian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ndards system for public libraries can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Fujian Province. Standards will inject strong momentum in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Methods] This study, with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ims to interpret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library standardiz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tandardized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Fujian Province through surveys and visits. [Results] The study constructs a framework for the standards system of public libraries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proposes the direction for the next phase of standardization work. [Conclusions] As a core component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ystem, public libraries can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library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equal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cultural services through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services. This will better meet the growing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Keywords: public culture, public libraries, standards system, standardiz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0 引 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是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任務,也是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1]。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強調“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指南,明確了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從理論上揭示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的深刻邏輯,賦予公共文化高質量發展豐富的內涵,推動公共文化行業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2]。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的本質內涵就是促進圖書館更加均等、更加標準、更加普惠、更高效能、更可持續發展[3],而標準化是實現普惠均等、品質均衡以及高效持續的基礎。構建標準體系是運用系統論指導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高質量發展視域下,構建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將成為福建省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推手,標準先行將為福建省公共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驅動力。
1 公共圖書館標準化發展背景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我國標準化工作已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國家標準化戰略的實施為圖書館標準化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機構建設和服務標準規范”[2];圖標委編制的《全國圖書館標準化工作“十四五”規劃》提出“圖書館標準化工作將切實以科技提升標準質量、創新引領事業發展為目標,積極利用標準化手段促進圖書館事業更好地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4]。
自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逐步形成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來,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場館數量逐年增加,文獻資源日益豐富,設施網絡逐步完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各級各類圖書館間的協調協作不斷強化。圖書館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圖書館標準化工作提供了成熟的實踐基礎。但蓬勃發展的事業也對標準支撐提出了新要求。
(1)更加全面的服務對象。十八部委聯合印發的《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工作方案》提出“完善公共圖書館標準,提升面向少兒、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便捷性”,在以標準保障特殊人群服務質量及以標準支撐優化資源配置方面提出了新要求[5]。
(2)更加先進的應用技術。隨著以網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新媒體技術、識別技術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資源組織技術、數字化技術、多媒體技術、移動服務技術等新興技術在圖書館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拓寬了圖書館的服務范圍。眾多新興技術在為圖書館事業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的同時,也對圖書館的運營管理、資源建設、服務方式和服務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圖書館的蓬勃發展為圖書館標準化工作的技術適應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3)更加多樣的服務形式。隨著圖書館的空間布局和設施設備的不斷改進與提升,讀者期望從圖書館獲得多樣性服務的期望值也在逐漸增加,如定制化的閱讀體驗,以及各類文獻資源的專題講座、展覽活動等,這些多樣化的服務需求也對特定類型服務標準的制修訂提出了新的挑戰。
2 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化發展環境分析
福建省各地市都較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出臺了多項政策文件。福州、廈門、三明、泉州分別頒布了市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發展實施方案。相關政策文件的頒布實施為后期建立與事業發展相配套的標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福建省大部分館在政策法規引領下,以國家標準為指導,建立了較為全面的館內業務工作流程及制度,參照工作制度開展日常業務工作。除此之外,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檔案管理、財務管理、網絡信息安全等日常工作,圖書館也會參照使用普適性標準規范。
福建省公共圖書館在標準制修訂方面,相較于周邊省份較為滯后,尚未出臺公共圖書館相關地方標準,且亦未主導制定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僅福建省圖書館在2015年參與制定了行業標準WH/T 71—2015《圖書館參考咨詢服務規范》。在標準應用方面,基礎業務服務較多執行國家標準,如GB/T 28220—2023《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等;在圖書編目、古籍保護及工作技術、縮微工作、館藏文獻信息管理處置、人員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應用上更多地執行行業標準,如公共圖書館評估指標系列標準,《文本數據加工規范》《圖書館志愿服務管理指南》等,總體缺乏系統框架。同時,符合省情的公共圖書館發展情況評估標準的缺失,使得全省公共圖書館規范化、標準化發展缺乏針對性的指導,這對促進全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將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省級圖書館標準體系建設迫在眉睫。
2024年福建省標準化工作會議上提出“全面推進‘九大工程’建設,深入實施建設標準強省工程,為中國式現代化福建實踐發揮標準化的技術支撐作用”。福建省全面實施標準化戰略2024年行動計劃提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和民政領域的標準體系,加強娛樂、健康、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標準研制”。圖書館標準化工作應當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文獻資源組織、用戶服務等各項業務工作及圖書館管理工作提供全流程的標準規范支持。可見圖書館標準化工作已成為現階段推進圖書館事業進一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構建科學合理的圖書館標準體系是滿足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有效手段。

課題組通過調查問卷收集、整理全省縣級以上95家公共圖書館的標準需求情況,共計發放問卷95份,收回問卷69份。調查統計顯示,在福建省9個地級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中,有業務規范類和服務規范類標準需求的均有54家,占調查總數的78%,占比最高;其次是有設立區域特色標準需求的有45家,占比為65%。對于其他類型標準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信息資源、經費保障和運營管理方面,具體見表1。
3 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的構建
3.1 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的構建基礎
根據上述調查需求及福建省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構建遵循GB/T 13016—2018《標準體系構建原則和要求》,通過梳理圖書館標準化工作基礎,借鑒《圖書館標準體系(2023年版)》基礎框架,結合福建省公共圖書館的管理特點、技術特長和區域特色,形成符合福建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實際情況的,與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相匹配的,科學完善的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切實發揮標準化對福建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實現福建省圖書館事業高質量發展。
3.2 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框架
根據上述體系構建基礎,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框架圖如圖2所示。
該體系由通用基礎標準、資源標準、服務提供標準以及服務保障標準四個部分構成,共有三級子體系,基本涵蓋了我省圖書館工作的各個方面。

3.2.1 通用基礎標準
通用基礎標準涵蓋了導則和指南、標志和符號、數據和編碼以及基礎建設標準等。這些標準共同構成了一個全面的框架,確保了各個領域在標準化工作中的協調一致性和高效運作。
導則和指南標準是標準體系建立的基礎,如GB/T 24421.1—2023《服務業組織標準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總則》等。這些標準提供了制定和實施標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確保了標準化工作的系統性和科學性,為標準化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指導和參考。標志和符號標準則關注于圖書館場所中的公共信息圖形符號,以及各類館藏資源中涉及的各類標識標引,提高了圖書館資源的可獲取性和利用效率。數據和編碼標準,涉及圖書、期刊、音像制品等各類資源數據的編碼、編目、編制規則,下分3個三級子體系:資源數據、元數據、射頻識別。這些規則確保了資源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便于管理和檢索。基礎建設標準則專注于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設置的相關標準,確保了圖書館的硬件設施滿足功能需求,如JGJ 38—2015《圖書館建筑設計規范》等。
3.2.2 資源標準
資源標準體系是全面覆蓋資源獲取、利用、保護和開發等各個環節的綜合性框架,它包括了資源采集、資源加工、資源保護和資源開發4個二級子體系。每一個子體系都對應著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一個特定階段,確保資源的高效、有序和可持續利用。
資源采集標準主要涉及文獻資源的采集和補充流程,包括確定采集對象、選擇合適的采集途徑以及制定相應的采集策略等,旨在確保文獻資源的多樣性和完整性,同時提高采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資源加工標準則關注對各類文獻信息資源進行編目、整序、加工和整合等操作時所需的標準,細分為3個三級子體系:縮微攝影技術、資源加工與整合、資源管理與保存。資源保護標準主要針對各類文獻信息保護和修復工作所涉及的工作規程與技術的相關標準,如GB/T 27703—2011《信息與文獻 圖書館和檔案館的文獻保存要求》等,這些標準旨在確保文獻資源在長期保存過程中不會因環境因素、人為因素或其他外部因素而遭受損壞,同時提供科學、有效的修復方法,延長文獻資源的使用壽命。資源開發標準則關注如何開展對資源進行挖掘、發現或提升現有資源價值的活動,不僅關注當前資源的利用,還著眼于未來資源的可持續開發,確保資源的長期價值最大化。
3.2.3 服務提供標準
服務提供標準旨在確保圖書館能夠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和高效率的服務,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包括基本服務標準、特定對象服務標準以及特定類型服務標準。
基本服務標準是指為了保障和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而制定的相關服務標準,如GB/T 28220—2023《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等,涵蓋了圖書館服務的核心要素,確保了讀者能夠享受到高效、便捷和舒適的服務體驗。特定對象服務標準則主要針對圖書館的特殊服務對象,如視障人士、聽障人士、青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特定類型服務標準則是針對圖書館的特殊服務內容及特定服務類型而制定的標準,進一步細分為7個三級子體系,包括流動服務、數字服務、自助服務、總分館服務、館際互借、參考咨詢服務以及閱讀推廣服務。
3.2.4 服務保障標準
服務保障標準是圖書館作為公共服務組織在日常運轉中所必須遵循的一系列普適性的標準體系,涵蓋了組織管理標準、業務管理標準、信息管理標準、環境管理標準、設施設備管理標準以及安全和應急管理標準等多個方面。這些標準旨在確保圖書館能夠高效、有序地為公眾提供服務。
組織管理標準主要涉及圖書館內部組織結構的優化和各類人員的管理,確保圖書館內部運作的順暢和人員管理的規范化。業務管理標準則關注于圖書館各個業務環節和流程的科學運轉,確保整體運行的協調和流暢,包括業務檔案管理、業務統計以及業務考核與評估3個三級子體系。信息管理標準圍繞圖書館內部數據的開發、轉化、管理、利用等管理過程,以及對外信息的宣傳管理。環境管理標準,如GB/T 30227—2013《圖書館古籍書庫基本要求》等,通過針對圖書館內部的各個分區環境的標準管理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設施設備管理標準涉及圖書館所屬內部以及對外服務提供的自助設備、流動設施等設施設備的管理,確保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維護。安全和應急管理標準是為了應對公共安全事件、消防等突發情況而制定的日常管理及緊急處置流程的標準,如GB/T 38315—2019《社會單位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編制及實施導則》。
4 下階段標準化建設方向
在構建標準體系的基礎上,對照標準分布的情況,結合福建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建議在信息化和個性服務、地域特征方面進行補全,具體從以下幾方面開展標準制修訂工作。
4.1 資源標準方面
建議增加文獻資源采集的工作指南,細化分類采訪、繳存本收集、接收捐贈等各渠道收集文獻的規范,著眼閩臺、華僑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的資源開發標準,同步完善資源采集、加工、保護、開發等全流程工作規程標準,提高標準應用覆蓋率,充分發揮標準指導作用。
4.2 服務提供方面
建議更多地著眼于特定對象及特定類型的服務標準制定,如針對特殊閱讀群體的數字素養教育等,開拓并固化服務新路徑、新形式,以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提高特定服務的可復制性,提升福建省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吸引力和影響力。
4.3 服務保障方面
建議制定更多關于新興技術、數字技術在提供公共圖書館服務中的應用標準,以及各類數字化設備、自助服務設備管理的規范,以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求。此外,還應考慮制定適用于圖書館的安全和應急響應標準,以確保圖書館人身財產安全。
5 結 語
圖書館作為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助推器,在城市競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服務體系完善、服務功能發達的城市公共圖書館能夠卓有成效地引導鼓勵全民學習、增強文化自信、壓縮數字鴻溝、助推社會文明進步。公共圖書館標準化建設是促進業務規范、資源共享、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以及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科學發展的重要手段。
此次構建的福建省公共圖書館標準體系是基于高質量發展目標,著眼于基礎建設、資源規劃、服務提供和服務保障等多個方面,通過標準工具箱進一步優化圖書館的管理流程,提升服務效能,旨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看圖學習·改革為人民丨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EB/OL](2024-08-06).[2024-10-23].https://news.cnr.cn/local/dftj/20240806/ t20240806_526835576.s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EB/OL].(2021-03-08)[2024-10-23].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3/23/ content_5595153.htm.
[3]金武剛.公共圖書館高質量發展:內涵、定位與任務[J].圖書與情報,2021(1):19-25.
[4]全國圖書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圖書館標準化工作“十四五”規劃[Z].2012-03-31.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建設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2023-12-26)[2024-10-25].https://www.gov.cn/zhengce/ zhengceku/202401/content_6924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