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速,老年慢性病共病現象愈發普遍。這不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甘肅省是西北地區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亟須關注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問題。目的 了解甘肅省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現狀及影響因素,為甘肅省慢性病共病防治和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于2023-07-15至2023-08-10,采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法在甘肅省抽取20 000名≥60歲的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課題組自行設計,主要調查老年人的15種常見慢性病患病情況及其人口學特征和家庭情況等。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9 03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19%。結果 甘肅省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為74.78%(14 236/19 038),慢性病共病發生率為38.97%(7 419/19 038)。患病率排在前6位的慢性病依次為高血壓[9 693名(50.91%)]、關節炎或風濕病[3 648名(19.16%)]、心臟病[3 418名(17.95%)]、糖尿病或血糖升高[3 033名(15.93%)]、慢性肺部疾病[1 645名(8.64%)]、腦卒中[1 548名(8.13%)]。常見的共病組合模式均與高血壓相關,排在首位的二元共病模式為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2 112名(11.09%)],排在首位的三元共病模式為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心臟病[532名(2.79%)]。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民族、退休前職業、配偶情況、子女數量、與子女關系、自評健康狀況、自評生活滿意度、孤獨感是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影響因素(Plt;0.05)。結論 甘肅省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發生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女性、高齡、藏族、退休前有職業、與子女關系一般、自評健康一般/差、自評生活滿意度一般的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風險更高,有配偶、子女數量較少、無孤獨感的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風險較低。相關部門應重點關注老年人常見慢性病共病的防治和管理,及時干預可變危險因素,加強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意識,并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慢性病共病管理體系。
【關鍵詞】 慢性病共病;老年人;患病率;共病模式;影響因素分析;甘肅
【中圖分類號】 R 36 R 161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4.0369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among the Elderly Aged 60 and above in Gansu Province
ZHU Xianshang1,2,ZENG Hongyu3,LYU Fengli3,WANG Jiancheng2,4*
1.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00,China
2.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ine,Gansu Provincial Hospital,Lanzhou 730000,China
3.School of Public Health 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4.Gan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Lanzhou 73000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Jiancheng,Chief physician;E-mail:30922329@qq.com
【Abstract】 Background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in my country,the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This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but also places a heavy burden on families and society. Gansu is a province with a relatively high aging population in the northwest region,and it is urge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among the elderly. Objectiv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among the elderly in Gansu Province,and provide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Gansu Province. Methods From 2023-07-15 to 2023-08-10,a multi-stage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20 000 elderly people aged ≥60 years old in Gansu Province for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 team itself and mainly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15 common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elderly,as well as thei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family circumstances. In the end,19 038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and the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recovery rate was 95.19%.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elderly in Gansu Province was 74.78%(14 236/19 038),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was 38.97%(7 419/19 038). The top six chronic diseases with the highest prevalence were hypertension[9 693(50.91%)],arthritis or rheumatism[3 648(19.16%)],and heart disease[3 418(17.95%)],diabetes or elevated blood sugar[3 033(15.93%)],chronic lung disease[1 645(8.64%)],stroke
[1 548(8.13%)]. Common comorbidity combination patterns are all related to hypertension. The top-ranked binary comorbidity pattern is hypertension + diabetes or elevated blood sugar[2 112(11.09%)],and the top-ranked ternary comorbidity pattern is hypertension + diabetes or elevated blood sugar + heart disease[532(2.79%)]. The results of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age,ethnicity,pre-retirement occupation,spouse,number of children,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self-rated health status,self-rated life satisfaction,and loneliness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Plt;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among the elderly in Gansu Province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occurs among the elderly who are female,elderly,Tibetan,have a job before retirement,have a normal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hildren,have average/poor self-rated health,and have average self-rated life satisfaction. The risk of chronic disease is higher,and the risk of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s lower for the elderly who have a spouse,fewer children,and do not feel lonely.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prevention,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mmon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in the elderly,promptly intervene in variable risk factors,strengthen the elderly's awareness of self-health management,and improve the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 management system in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Key words】 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Aged;Prevalence;Comorbidity pattern;Root cause analysis;Gansu
我國老齡化形勢嚴峻,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我國有≥60歲老年人超過2.64億,占比達
18.70%[1]。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慢性病的患病率逐漸增加,給居民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影響。目前,慢性病已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來源[2],我國的慢性病負擔已超過疾病總負擔的70%[3-4],極大增加了公共衛生資源消耗和醫療支出的負擔[5]。WHO將個體同時患有≥2種慢性病定義為慢性病共病[6]。慢性病的發生機制較為復雜,常受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不同慢性病之間可能存在相同的危險因素。老年人由于身體功能日漸下降,身體抵抗力減弱,發生慢性病共病的風險更高,而慢性病共病又會增加老年人的身體負擔,導致其病情更加嚴重[7]。相較于單一慢性病患者,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而知曉率較低[8-10],這對于患者、醫療人員甚至整個醫療衛生服務系統而言都是巨大挑戰。有研究表明,我國中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發生率在地理上存在較大差異,西北地區是我國慢性病共病的重點防控區域[11]。同時,由于西北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相對滯后的經濟發展水平,導致當地社區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管理及生存質量難以達到預期水平[12]。甘肅省地處我國西北地區,2020年的≥60歲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7.03%,2022年的≥65歲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為13.44%,甘肅省已經進入嚴重人口老齡化階段[13]。
在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升的雙重影響下,甘肅省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狀況十分嚴峻,但目前鮮有針對甘肅省的大規模慢性病調查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甘肅省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狀況及影響因素,從而為甘肅省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預防、診療及管理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本研究的開展時間為2023-07-15至08-10,已獲得甘肅省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審批號:2024-349)。甘肅省下轄14個地級市(州),綜合考慮民族、地理環境、經濟水平、總人口數等因素后,選取7個市(州)作為抽樣框,分別為蘭州市、慶陽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張掖市、天水市、白銀市、酒泉市。7個樣本市(州)下轄49個縣(區),根據2021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縣(區)分為人均GDP高、中、低3層,每層抽取8個縣(區),共抽取24個縣(區);在每個樣本縣(區)按25%的抽樣比例隨機抽取鄉鎮,共抽取85個鄉鎮;在每個鄉鎮隨機抽取3個村,共抽取255個村。本研究計劃抽取不低于7個市(州)老年人總數的1%作為樣本,即20 000名老年人。其中,城鎮戶籍老年人主要在縣(區)調查,農村戶籍老年人主要在村調查。根據2022年甘肅省城鎮常住人口比重(54.19%)[14],確定調查城鎮戶籍老年人11 000名,農村戶籍老年人9 000名。對于城鎮戶籍的老年人,在24個樣本縣(區)中各隨機抽取街道/社區,由網格員帶領調查員進行入戶調查或社區攔截調查;對于農村戶籍老年人,從樣本村的村委會獲取≥60歲老年人名單,按照登記的自然順序,隨機抽樣后進行入戶調查。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意識清楚,有閱讀和語言表達能力;(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伴嚴重疾病或精神障礙,無法配合調查者。
1.2 調查工具
由課題組自行編制調查問卷,包括3部分內容:(1)老年人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民族、居住地類型、退休前職業等;(2)老年人家庭情況,包括有無配偶、是否獨居、子女數量、與子女關系等;(3)老年人健康狀況,包括慢性病患病情況、自評健康狀況、自評健康重視度、自評生活滿意度、孤獨感、對當地衛生服務滿意度等。
其中,慢性病患病情況通過詢問“是否由醫院確診您患有以下慢性病,或現在是否在服用藥物”來確定。本研究納入的慢性病共15種,分別為:高血壓、血脂異常(包括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總膽固醇升高
和/或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包括糖耐量異常和空腹血糖升高)、腫瘤性疾病、慢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肺纖維化,不包括腫瘤)、心臟病(如冠心病、心絞痛、陳舊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臟疾病)、腦卒中、消化系統疾病(不包括腫瘤)、肝臟相關疾病、腎臟相關疾病(不包括腫瘤)、記憶相關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癥)、關節炎或風濕病、白內障或青光眼、精神與情感類疾病(如抑郁、焦慮、癲癇等)、哮喘。
1.3 調查與質控方法
為克服方言、習俗、地形地貌等數據質量干擾因素,招募100名具有當地戶籍的大學生作為調查員。在調查前,對調查員開展多輪統一培訓,內容包括熟悉問卷、調查技巧及注意事項等。調查過程嚴格按照調查提綱進行,若老年人報告自身患有慢性病,則詢問其目前是否口服藥物,以核實慢性病患病情況。調查結束后,所有調查員使用統一的小程序進行問卷錄入。數據錄入完成后,導出為Excel文件,由兩名研究者對全部數據進行清洗。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 000份,回收問卷
19 460份,內容完整的有效問卷19 03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19%。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相對數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影響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軟件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模式的關聯規則。檢驗水準α=0.05,計數資料3組間比較調整檢驗水準為0.017。
2 結果
2.1 老年人基本情況
19 038名老年人中,男9 498名(49.89%),女9 540名(50.11%);年齡為60~100歲,平均年齡為(72.2±6.3)歲;受教育程度為小學及以下12 170名(63.92%);漢族18 226名(95.73%);居住在農村地區11 048名(58.03%);退休前職業為農民/牧民13 167名(69.16%),企事業單位人員4 787名(25.14%);有配偶14 953名(78.54%);非獨居15 325名(80.50%);子女數量為2個8 708名(45.74%),≥3個7 320名(38.45%);與子女關系好15 476名(81.29%);自評健康狀況好9 450名(49.64%);自評重視健康
12 784名(67.15%);自評生活滿意16 092名(84.53%);偶爾感覺孤獨13 655名(71.72%);對當地衛生服務滿意15 732名(82.63%)。
2.2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
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為74.78%(14 236/190 38)。
女性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70~79、80~100歲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60~69歲老年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17),見表1。
患病率排在前6位的病種依次為高血壓(50.91%,9 693/19 038)、關節炎或風濕病(19.16%,3 648/
19 038)、心臟病(17.95%,3 418/19 038)、糖尿病或血糖升高(15.93%,3 033/19 038)、慢性肺部疾病(8.64%,1 645/19 038)、腦卒中(8.13%,1 548/19 038)。女性老年人的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心臟病、消化系統疾病、肝臟相關疾病、關節炎或風濕病、白內障或青光眼、精神與情感類疾病患病率高于男性,腎臟相關疾病患病率低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60~69歲老年人的高血壓、腦卒中、白內障或青光眼患病率低于70~79、80~100歲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患病率低于70~79歲老年人,心臟病患病率低于80~100歲老年人,70~79歲老年人的心臟病、腦卒中、白內障或青光眼患病率低于80~100歲老年人,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lt;0.017),見表1。
2.3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情況
2.3.1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發生率。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發生率為38.97%(7 419/19 038)。其中,患2、3、4、≥5種慢性病者分別有4 906名(25.77%)、2 034名(10.68%)、392名(2.06%)、87名(0.46%)。不同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民族、居住地類型、退休前職業、配偶情況、子女數量、與子女關系、自評健康狀況、自評健康重視度、自評生活滿意度、孤獨感、對當地衛生服務滿意度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是否獨居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2。
2.3.2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模式。將最低條件支持度定義為1.0,最小規則支持度為20.0%,最大前項數設置為2。根據以上參數,產生45條符合條件的關聯規則,以置信度gt;50.0%的標準篩選出14條關聯較強的規則,全部與高血壓相關。設置最大前項數為1、置信度gt;50.0%,篩選出5條關聯較強的規則,同樣都與高血壓相關。按置信度進行排序,篩選出5種常見二元共病模式,分別為: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關節炎或風濕病、高血壓+白內障或青光眼、高血壓+腦卒中。篩選出的三元共病模式分別為: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關節炎或風濕病、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或風濕病、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或血糖升高、高血壓+腦卒中+心臟病、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關節炎或風濕病、高血壓+慢性肺部疾病+心臟病、高血壓+腦卒中+關節炎或風濕病、高血壓+白內障或青光眼+關節炎或風濕病,見表3。
2.3.3 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影響因素分析。以是否發生慢性病共病為因變量(賦值:否=0,是=1),以表2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14個特征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性別、年齡、民族、退休前職業、配偶情況、子女數量、與子女關系、自評健康狀況、自評生活滿意度、孤獨感是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影響因素(Plt;0.05)。其中,女性、高齡(70~100歲)、藏族、退休前有職業、與子女關系一般、自評健康一般/差、自評生活滿意度一般的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風險更高(ORgt;1.00,Plt;0.05),有配偶、子女數量較少(0~1個)、從無孤獨感的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風險較低(ORlt;1.00,Plt;0.05),見表4。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甘肅省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為74.78%,高于2018年我國≥60歲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率(71.9%)[15]。甘肅省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發生率為38.97%,低于2016—2019年我國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發生率(43.0%)[16]及張冉等[17]的研究結論。在與其他地區的比較中,甘肅省的慢性病患病率和共病發生率低于北京市、武漢市、南京市、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18-23],但高于河南省、貴州省等地[24-25]。這表明甘肅省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處于全國平均水平之上,而共病患病率較低。相較于老年男性,甘肅省老年女性的慢性病共病發生率更高。70~79歲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較高,80~100歲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發生率較高,意味著隨著年齡增長,同時患多種慢性病的風險增加,故高齡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情況更需被重點關注。≥60歲老年人患病率較高的疾病分別為高血壓、關節炎或風濕病、心臟病、糖尿病或血糖升高、慢性肺部疾病和腦卒中,且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在共病組合模式中,篩選出的共病組合模式均與高血壓相關,提示高血壓可能是引發慢性病共病的基礎疾病。高血壓+關節炎或風濕病的二元共病組合模式較為常見,關聯性較強,與以往研究相符[26];其次是高血壓+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置信度相對較高。常見三元共病組合模式為高血壓+糖尿病或血糖升高+心臟病,最常見共病模式雖與部分研究不同,但在其他研究中此種共病模式也是見類型[27-29]。
老年人共病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主要涵蓋性別、年齡、居住地類型、婚姻狀況、吸煙與飲酒等。本研究著重分析了老年人退休前職業、民族、孤獨感、自評健康狀況及子女數量等因素對慢性病共病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性別和高齡是慢性病共病的兩大風險因素,老年女性比男性更易罹患慢性病及慢性病共病,這或許與絕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關,同時也可能和女性承擔的家務勞動更為繁重且復雜有關[30]。故而,老年女性應當比男性更關注自身健康狀況,并強化共病自我管理意識。盡管女性的預期壽命較高,但如何降低老年女性群體慢性病共病的發生風險、提升生命質量依舊值得深入探討。研究結果還表明,在城鎮或農村居住的老年人患慢性病共病的風險并無明顯差異。然而,退休前職業為農民或牧民的老年人更易患共病,可能是因為其勞動強度較大,作息、飲食等不規律,同時受到惡劣工作環境的影響。本研究發現,藏族老年人相較于漢族更易發生慢性病共病,這與其生活在高海拔地區、喜愛青稞酒、較多食用牛羊肉且較少攝入蔬菜水果的飲食習慣有關[31]。此外,孤獨感也是老年人發生慢性病共病的影響因素。老年人的孤獨感并非僅由獨居這一單一因素引發,有研究顯示孤獨感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是老年慢性病患者難以擺脫的心理問題,尤其是行動不便的高齡老年人,因缺乏豐富的娛樂活動,加劇了孤獨感[32-33]。因此,加強對老年人的心理支持,緩解其消極情緒,有助于降低慢性病共病的發生風險,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研究還發現,無子女或子女數量較少以及與子女關系良好是慢性病共病的保護因素。這表明子女孝順,與子女關系和睦,家庭氛圍融洽,有利于降低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發生風險。自身健康狀況較差以及對生活不滿意可能增加老年人患慢性病共病的風險,然而自身健康狀況、對生活的滿意度與慢性病共病之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尚需進一步研究。
4 小結
慢性病共病給慢性病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衛生行政部門應對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問題給予足夠重視。在推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礎上,應盡快建立健全慢性病共病管理體系,制定相應防治策略與健康管理方式。重點關注常見的慢性病共病模式,制定共病防治指南,最大限度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保障老年人健康水平。另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一方面應針對可改變的共病危險因素及時對老年人進行干預,避免慢性病共病的發生;另一方面應加強慢性病共病防治的健康教育,強化老年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老年人一旦發現身體不適或出現患病征兆,需及時就醫,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以避免病情進展。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加快完善全科醫生制度,加大對社區全科醫生的培養力度,提升其綜合專業能力。建立社區慢性病共病管理團隊,充分發揮社區全科醫生在慢性病共病防治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的優勢在于針對甘肅省開展了大樣本量調查,厘清了甘肅省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現狀及影響因素。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橫斷面調查無法明確各種因素與慢性病共病之間的因果關系,且基于自我報告的慢性病患病情況可能存在偏差。
作者貢獻:朱先尚負責文章的構思與設計、研究資料的收集、數據的整理與分析,撰寫論文;曾泓鈺、呂鳳麗參與資料的收集、表格的編輯與整理;王建成負責論文修訂、文章質量控制及校審,對文章整體負責。
本文無利益沖突。
朱先尚https://orcid.org/0009-0005-8999-3057
曾泓鈺https://orcid.org/0009-0003-1969-0144
呂鳳麗https://orcid.org/0009-0000-7132-6129
王建成https://orcid.org/0009-0007-6055-969X
參考文獻
國家統計局,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五號):人口年齡構成情況[J]. 中國統計,2021,69(5):10-11.
GBD 2017 Disease and Injury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Collaborators. 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incidence,prevalence,and 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for 354 diseases and injuries for 195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1990-2017: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 Lancet,2018,392(10159):1789-1858. DOI:10.1016/S0140-6736(18)32279-7.
張麗,李耘,錢玉英,等. 老年共病的現狀及研究進展[J].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21,20(1):67-71.
熊智. 我國慢性病防治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9,27(9):720-721.
金琇澤,路云. 中國老年人共病狀況及其對醫療衛生支出的影響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9,22(34):4166-4172.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9.00.616.
WHO.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8:primary health care now more than ever[J]. Family Medicine,2008,25(7):617.
林洋,王芳,王寒,等. 老年共病患者衰弱患病率的Meta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2023,26(25):3185-3193.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521.
WANG Z J,PENG W J,LI M Y,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ultimorbidity patterns and disability among older people covered by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 Shanghai,China[J]. BMC Public Health,2021,21(1):418.
吳太琴,甘秀妮,高燕,等. 2023年《ESPEN指南:共病住院患者營養支持》解讀[J]. 中國全科醫學,2024,27(21):2557-2564.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824.
徐莉,葛晶,于鵬,等. 中國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模式變化研究: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J]. 中國全科醫學,2024,27(11):1296-1302. DOI:10.12114/j.issn.1007-
9572.2023.0634.
王浩,張琳,方曉雅,等. 中國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現狀及其空間分布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22,25(10):1186-1190,1196.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127.
楊靜,楊麗娜,郭皓月,等. 社區老年共病患者治療負擔、生存質量現狀及關系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23,50(11):2019-2024. DOI:10.20043/j.cnki.MPM.202211008.
馬調霞. 鄉村振興背景下甘肅省人口老齡化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23(11):25-27. DOI:10.3969/j.issn.1673-9205.2023.11.009.
甘肅省統計局. 2022年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A/OL]. (2023-03-27)[2024-10-25]. https://tjj.gansu.gov.cn/tjj/c109457/202303/166577521.shtml.
王峻霞,丁令智,簡金洋,等. 基于CHARLS數據庫的中國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應用預防醫學,2023,29(3):151-154,160.
王梅杰,周翔,李亞杰,等. 2010—2019年中國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6):2085-2091.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477.
張冉,路云,張閃閃,等. 中國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模式及疾病相關性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19,35(8):1003-1005. DOI:10.11847/zgggws1120351.
狄娜,鄭嘉堂,王鵬飛,等. 北京市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2018,21(3):265-268.
侯宜坦,江冬冬,劉曉君,等. 武漢市社區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20,36(11):1604-1607.
陳姚姚,馬儒林,郭恒,等. 新疆維吾爾族農村居民慢性病和慢性病共病患病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2023,39(11):1376-1382.
劉依婷,巢健茜,吳雪雨,等. 2019年南京市老年人多重慢性病患病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22,23(9):646-651. DOI:10.16506/j.1009-6639.2022.09.002.
劉恒,馬澆,黃浩,等. 陜西成年人慢性病共病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和共病模式研究[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23,44(3):473-480. DOI:10.7652/jdyxb202303022.
劉培艷,何金鑫,劉錚然,等. 內蒙古東部牧區中老年蒙古族居民慢性病共病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20,47(23):4303-4306,4316.
李越,李穎菲,郭麗芳,等. 河南省老年人常見慢性病共病現狀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20,47(15):2797-2800.
孔蕓,王蕾,楊光紅,等. 貴州省建檔立卡老年人慢性病現狀及共病模式分析[J]. 現代預防醫學,2021,48(17):3216-3219.
張露文,陸翹楚,趙洋. 中國中老年人慢病共病組合及其健康結局差異[J]. 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23,44(1):159-168. DOI: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21215.001.
范瀟茹,陳莎,施予寧,等. 我國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現狀及其對衛生服務利用和醫療費用的影響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22,25(19):2371-2378.
劉貝貝,田慶豐,郭金玲. 我國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現狀及共病模式分析[J]. 醫學與社會,2022,35(8):58-61,66.
閆偉,路云,張冉,等. 基于CHARLS數據分析的我國老年人共病現狀研究[J]. 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9,23(4):426-430. DOI:10.16462/j.cnki.zhjbkz.2019.04.012.
徐小兵,李迪,孫揚,等. 中國城鄉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及其影響因素的差異性研究[J].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3,31(6):427-432.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23.06.006.
張玉飛,格桑平措,邱海兵,等. 西藏阿里地區西部區域藏族人群慢性病及影響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22,49(23):4246-4252,4258. DOI:10.20043/j.cnki.MPM.202203191.
孫羽燕,張會敏,高杰,等. 社區老年高血壓病人孤獨感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護理研究,2021,35(5):808-814.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1.05.008.
林偉,于穎珊,王芳,等. 高齡糖尿病患者對居家照護認知及期望的質性研究[J]. 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23,20(7):22-26. DOI:10.11986/j.issn.1673-873X.2023.07.005.
(收稿日期:2024-04-26;修回日期:2024-10-28)
(本文編輯:王鳳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