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當黃河掙脫晉陜峽谷的束縛,于鄭州惠金段悠然鋪展,拉開了千里平原的序幕。
惠金黃河,位于黃河下游右岸,上接滎陽,下連中牟,是黃河右岸千里堤防“零公里”起點,素有“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之稱。如今,它是黨和國家各級領導視察黃河的前沿,是眾多國內游客、海外游子親近母親河的優選之地,是鄭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起步區,亦是世界認識黃河、了解黃河的重要窗口。
一重奏:惠金風光
惠金長堤,是黃河下游之“地上懸河”起始,自此黃河被千里堤防所束縛,波瀾不驚,直至歸海。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中,“最美省道312”臨堤而行,生態廊道五彩斑斕,30余千米的惠金堤防如詩如畫,被譽為“三十里畫廊”。漫步黃河畔,每一處風景都訴說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四季植物園里,櫻花與紫荊花競相綻放,如云似霞;娜塔櫟新葉初展,與北美紅楓的赤色交織成斑斕錦緞。堤頂騎行道上,彩色瀝青鋪就堤頂路面,兩側是雪松、烏桕列隊的“綠色儀仗”。
南裹頭廣場作為鄭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的“起筆”,以防汛石料筑階。以黃河會客廳為核,將治水智慧融入觀景體驗。春日里,觀河平臺上無人機掠過解凍的河面,記錄下赤眼鱒躍出水面的瞬間。此處不僅是鄭州市民“打卡”勝地,更是生態環境向好的見證——2024年,鄭州黃河濕地鳥類增至283種,天鵝群舞、灰鶴翩躚……
二重奏:煙火氣息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黃河不夜城以其獨特的魅力點亮了鄭州北端的夜空,成為黃河文化的展示舞臺和市民游客體驗黃河風情的絕佳去處。從非遺表演到沿黃美食,從佳節燈會到光影互動,這里用一場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詮釋著黃河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現代活力。非遺火壺表演在廣場中央激情上演,火花四濺,令人震撼。沿街的民俗攤位上,糖畫藝人巧手作畫,面塑師傅現場捏出栩栩如生的生肖造型……
黃河不夜城的“黃河食谷”匯聚了沿黃9?。▍^)的特色美食。蘭州牛肉面在霧氣蒸騰中現拉現煮,西安肉夾饃的酥香與河南胡辣湯的辛香交織在一起,每一口都是對味蕾的極致誘惑。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開河魚美食區”,新鮮的黃河鯉魚被烹飪成糖醋熘魚、清蒸金鱗等佳肴,令游客垂涎欲滴。
三重奏:桃汛安瀾
黃河的安瀾離不開治黃人的堅守與奮斗。
春日的暖陽灑在黃河之上,花園口險工的施工現場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這里是黃河治理的前沿陣地,也是治黃人用智慧和汗水守護母親河的生動寫照。鋼筋混凝土護根排樁深深扎入河床,為堤岸筑牢堅固的根基;樁后格賓石籠層層疊疊,守護著堤防的穩固。每一根樁、每一個石籠,都凝聚著治黃人的智慧與汗水,他們用雙手為黃河筑起新的防線,也為鄭州及周邊城市的安寧筑牢根基。
與此同時,智慧巡河系統也在桃汛中悄然發力。馬渡下延工程的“智能石頭”內嵌傳感器,實時監測根石位移;無人機編隊巡航河情,AI算法輔助班組人員預警風險。工作人員輕點屏幕,即可調取122處視頻監控畫面,人工巡堤加上“云端值守”,治黃人用科技為母親河編織起一張安全之網。
雨水初過,惠金黃河浸染著濕潤的東風在“三十里畫廊”的風光中悠然舒展。堤頂,櫻花初開;岸坡,海棠吐芽;灘涂,鳥類淺唱;岸邊,巡堤人守護的足音悄然匯入草木拔節的韻律?;萁瘘S河三重奏,是母親河寫下的溫柔信箋:水潤蒼生,人守安瀾,天地共此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