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發,春山在望。此時的黃河兩岸,河畔枝條抽嫩芽,岸上村落忙耕作,一派生機勃勃、春意盎然之景。讓我們走進春天,一起看春色如許的黃河兩岸,感受飄蕩在黃土地上的春潮涌動氣息,欣賞人水和諧的生態畫卷。
春天的黃河,展開了一場冰雪與暖陽的較量。
在黃河的中游地區,北風在暖陽的撫摸下斂去鋒芒,冰封的河面悄然開始松動,如同乍破的銀瓶裂開無數道縫隙。河水在陽光下折射出璀璨奪目的銀光,河水裹挾著大小不一的青白色冰塊碰撞出轟隆聲。
蔚為壯觀的,莫過于壺口瀑布。黃河壺口瀑布冰河解凍,滔滔黃河水挾帶冰塊滾滾而來,激起陣陣水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座彩虹橋橫跨兩岸,巖壁上懸掛的冰掛與彩虹交相輝映,出現冰峰倒掛、彩虹輝映的景觀。
隨著氣溫回升,簇擁在黃河“幾”字彎沿線的冰塊漸漸融化。岸畔傳來老艄公的聲音:“黃河開河啦!”老話說得好,開河魚賽人參。破冰而來的肥魚帶著鮮美和營養被人們迫不及待地端上餐桌。
冰花與河水相擁時,兩岸的土地也在春日的晨曦中悄然換上了新裝。白雪穿庭作飛花,河畔驚見春草芽。雪愈頻,春愈近,河畔的柳樹感受到了春意的逼近,一簇簇,一團團,競相探出了嫩綠的芽兒,搖曳的身姿驚艷了一城的春色。山西運城的河津地區,正是冬小麥分蘗生根時,勤勞的農民操縱著現代化的農業設備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之上忙著施肥,大地呈現一派春忙的景象。
黃河灘涂地上,杏花、桃花、梅花恣意開放,藍色的二月蘭成片地重疊,如云霞般的紫葉李發出撲鼻的清香,海棠花偎依在黃河的懷抱中……春天里,在黃河畔能淺聞花海香氣,看河水湯湯奔流。
春天的黃河水悠悠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勤勞的農民創造了農耕制度,依據春日規律,開始農事活動。農民有的耕耘著土地,彎腰撒下種子;有的舞動鋤頭,插苗踩土,修剪枝條?!叭粘龆?,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塑造了黃河兩岸人民勤勞質樸的性格。填倉節和補倉節時,農民在播種前要祭祀河神,向黃河拋撒五谷,祈求風調雨順,來年豐收富足。
隨著冰雪消融,春意漸濃,濕地成為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此時的黃河兩岸,正進行著一場浩浩蕩蕩的生命之旅。在山西省運城市鹽湖濕地,成群的火烈鳥、白天鵝和黑腹濱鷸如約而至;陜西渭南的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白鷺、灰鶴等珍稀鳥類翱翔在濕地之上。鳥兒們或展翅翱翔,或悠閑自得地游曳在河面上,姿態靈動又活潑,矯健的身影與春日的濕地交相輝映,繪就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卷。
春日里,守護黃河的衛士和志愿者一邊沿河感受著黃河的壯美,一邊撿拾垃圾保護河流,共同守衛泱泱大河。因過度開墾,放牧退化的土地在科學的治理下已逐漸恢復生機。山西芮城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為黃河增添綠色。護林員走向黃河岸邊,種下樹苗。科技的力量也在守護著黃河的生態,現代化的水文系統實時監測水質,無人機盤旋在空中實時監測河段情況,智能的灌溉系統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春日里,黃河畔的春祭等習俗,正上演著舞龍舞獅、舞蹈、戲曲、社火等多種形式的演出,吸引無數游客駐足,領略黃河民俗文化的魅力。
站在春天的黃河邊,看春水奔騰,樹木發芽,百花爭艷,農民忙碌;聽候鳥鳴叫,大河滔滔,感受大自然的律動和饋贈。這是一曲永不完結的春天贊歌,也是一部人與自然共同書寫的永恒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