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春草綠,曉鶯啼遠林。
春天,是一個生機勃勃、萬象更新的季節。跟隨著春天的步伐,人們能欣賞到“春山暖日和風,小橋流水飛紅”的美好景象;能品味到“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的真摯友情;更能體味到“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的珍貴時光。
慢慢地,慢慢地,春天的腳步已經行至黃河岸邊,春天的韻味已越來越濃。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已然在春的召喚下,悄然奏響了復蘇的樂章。
春到黃河萬物新。一場盛大而又悄無聲息的變革正徐徐鋪展:黃河之水平順東流,堤防上、險工面,沉寂了一冬的樹木花草,開始漸次發出新芽,個別花兒甚至已經迫不及待地開放,滿目新色。
在冬日里,河道的東去之水,曾是那般沉穩內斂,如冬眠的動物在積蓄力量。當春天的第一縷暖風吹過,它便如同被喚醒的巨人,開始奔騰涌動,只見河水湯湯,波光粼粼,宛如一首激昂的春之序曲。那滔滔的河水,裹挾著泥沙,滾滾向東逝去,仿佛大自然最有力的筆觸,在曠野的土地上勾勒出初春激昂的畫卷,讓人心生波瀾,激情澎湃。
沿著黃河堤防的道路繼續前行,一片片嫩綠的草地映入眼簾。小草,在任何季節都點綴著大自然,春季更是如此。春風來了,大地復蘇,小草也睡醒了,在堤坡上、淤背區的土地里蠢蠢欲動。這些草兒,經歷了嚴冬的考驗,在春天的召喚下,又一次破土而出,展露出勃勃的生機。走近細看,它們的身子尚在深褐色的泥土地里取暖,根須在默默地汲取著大地母親的營養。趁母親不留神,它們悄悄地探出頭來,望一望周圍的伙伴,它們形態各異,或疏或密,或深或淺,交織成一片片生命的綠毯,鋪展在黃河之畔,為大地披上一襲翠綠的新裝。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險工壩頭上站立著的“防汛哨兵”——柳樹也不甘寂寞。它柔軟的枝條上冒出了嫩綠的芽苞,細長的柳枝隨風輕擺,似一群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微風拂過,柳枝輕拂黃河水面,蕩起層層漣漪,與奔騰的黃河交織在一起,譜寫出一曲充滿“新色”的春之贊歌。
彰顯春天“新色”的還有風。此時,風也一改寒冬時節的凜冽,變得輕柔起來。此刻,它像一雙女子細膩的手,溫柔地撫摸著黃河母親,送上溫馨祝福。
“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春風吹過,堤防的行道林也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能隱隱約約看到一些嫩綠的芽尖。
站在壩頭上,遠眺黃河畔的村莊,有裊裊炊煙升起,盡顯人間煙火。黃河兩岸的村落、房屋,顯得更加寧靜祥和,居住在這里的人們,于晨曦或傍晚,三五成群,暢敘新春的美好。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滿目春色里,自然少不了人類活動的蹤影。春日是播種的時節,更是希望的開端。黃河岸邊的淤背區土地,在春風的輕撫下蘇醒且變得松軟,勤勞的人們走出屋舍,走向阡陌,緊抓這有利時機,或翻耕土地,或施肥澆水,開始了春耕的序幕。
此外,基層治黃工作者也乘著春風,開始了新一年的黃河保護治理工作。他們或在堤防清理游人遺留的垃圾,或在險工控導修整工程,或在淤背區養護生態林樹木,或在河道維護水事秩序。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涂抹著內心珍視的那一抹黃河新色,描繪著2025年黃河安瀾的幸福藍圖。
春到黃河萬物新,不僅是關于自然界的論斷,更是黃河岸邊社會群體的真實寫照。
在這充滿生機的春日里,勤勞的黃河兒女正以十足的干勁兒和昂揚的斗志,開啟新的奮斗,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