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形體訓練作為一種綜合性的人體訓練方式,為高校健美操運動的發展與推廣提供了新思路與新方法。形體訓練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改善身體形態,并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高雅氣質。該文旨在探討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應用,分析其應用價值,并提出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期促進高校健美操運動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形體訓練""高校體育""健美操運動""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83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813(2025)06-0030-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College Aerobics Sports
YUAN Liping "HAN Jinju "LUO Song
Hubei L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 Wuhan, Hubei Province, 434090 China
[Abstract] As a comprehensive form of body training, physical training provides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aerob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physical training, not only can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but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and elegant temperament can also be cultiv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college aerobics,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llege aerobics.
[Keywords] Physical training; University sports; Aerobics teaching; Physical quality
健美操作為一項集中了體操、舞蹈、健身、音樂等元素的體育項目,既能達到健美健身的效果,又能放松身心,提供愉悅的體驗感,因此深受人們喜愛。由于健美操運動動作涵蓋全身各部位,能夠全面鍛煉身體,對增強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用之才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已成為高校體育運動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健美操教學旨在通過持續一定時間的全身運動來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環和氧氣輸送,提升機體有氧耐力,促進心肺系統協調工作,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勞逸結合的目的。將形體訓練與高校健美操運動相結合,除了強健學生體魄、增強其免疫力外,對學生良好體形的塑造、氣質的提升均具有積極意義。為此,探究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具體應用顯得尤為重要。以下先分析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應用價值,再探究其具體應用。
1 "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應用價值
1.1 "增強學生身體素質,提升免疫力
形體訓練與健美操運動的結合,使學生處于全身運動狀態,這樣既加速了血液循環,又加快了新陳代謝,對提高學生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形體訓練中的踢腿、壓腿、拉肩等動作練習,以及身體柔韌度訓練、肢體協調性訓練等一系列的練習,均能夠達到塑身效果。此外,在有氧訓練的基礎上展開力量訓練,并酌情提高練習難度,有助于磨煉學生的耐力素質,促進其增強體能,提升身體素質。
1.2 "促進學生身體形態的改善
對于當代高校學生而言,良好的身體形態能促進骨骼生長發育,增強肌肉力量,改善身體姿態.定期鍛煉能塑造健美體態,增強自信,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對學生展開形體訓練,通過調整學生身體姿態,如基本站立姿勢、手位腳位練習、腳步動作舞蹈組合練習,以及把桿墊上一系列基本功練習,能有效糾正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不正確姿態,培養規范而具美感的坐、立、行、臥、跑及頭面部的姿態表現,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身體形態的改善[1]。總之,將高校健美操運動與形體訓練相結合,形成系統化訓練,有助于學生維持端正、挺拔的姿勢,塑造良好的身體形態,使體形更加勻稱美觀,整體形象得到提升,達到修身塑體的目的。
1.3 "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整體氣質
將形體訓練融入高校健美操運動中,既是對學生展開審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又對當代大學生的氣質和表現力產生了重要影響。形體訓練與健美操運動的結合,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他們發現美、感受美、認知美,從而促進其審美觀、鑒賞能力的提升。此外,健美操長期的柔韌度、靈敏度訓練,以及對情緒表達、力量展現的訓練,有助于強化學生的審美意識,逐漸形成優美的儀態和高雅的氣質。這不僅有利于他們外在形象的提升,同時還能增強其內在修養與氣質,形成內外兼修的現代氣質與高雅風度,提高整體氣質[2]。
2 "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實施策略
2.1 "制訂科學的形體訓練計劃
在健美操運動中,制訂科學的形體訓練計劃對于提升學生運動表現、塑造優美體態至關重要。該計劃旨在幫助健美操愛好者系統地提升身體素質和形體美感,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形體訓練應包含基礎的熱身環節。通過5~10 min的慢跑、關節活動和高抬腿等練習,身體逐漸進入運動狀態,肌肉溫度和關節靈活性得以提高,有助于預防運動損傷。
第二,形體訓練應著重于身體各部位的均衡發展,涵蓋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上肢訓練可通過俯臥撐、啞鈴操等練習來增強肩部、胸部和手臂的力量與線條;下肢訓練則可通過深蹲、跳躍和腿舉等練習來塑造腿部線條,提高下肢力量和爆發力;核心肌群的訓練可通過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練習來加強,從而提升身體的穩定性和平衡感。
第三,在形體訓練中,芭蕾手位腳位練習同樣不可或缺。這些練習能夠培養正確的身體姿態,提升身體的優雅度和表現力。把桿練習、形體操等訓練有助于進一步鞏固身體的基本姿態,為健美操的高難度動作打下堅實基礎。
第四,柔韌性訓練也是形體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拉伸練習可以提高肌肉和關節的柔韌性,預防運動損傷,同時使身體線條更加流暢和優美。
第五,制訂科學的形體訓練計劃還需注意訓練的頻率和強度。建議每周進行3~5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間控制在30~60 min之間。在訓練過程中,要根據個人體能和訓練目標合理安排訓練強度,以避免過度疲勞。
2.2 "遵循形體訓練相關原則
一是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大學生在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成長經歷、先天因素等諸多方面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在身體素質上體現得尤為明顯。因此,在健美操運動中應用形體訓練時,應根據每位學生的身體實際情況,有目標、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開展形體訓練。訓練應持之以恒,避免斷斷續續,以不斷達成階段性的訓練目標,從而使學生系統而熟練地掌握形體訓練的知識與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實際訓練狀況,收集學生反饋,并兼顧絕大部分學生的訓練需求,在此基礎上對訓練進度和計劃作出相應調整。
二是遵循科學系統的原則。健美操運動的動作優美且富有表現力,與音樂緊密結合,節奏明快、動感十足。無論是動作設計還是套路設計,均以優化人體結構組織為出發點,適合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和體質的人群鍛煉,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因此,其訓練動作的設計具有很強的靈活性,不會對學生身體構成損害風險。在引入形體訓練時,應本著科學系統的原則,以達到更好的效果。訓練過程中應注重以下要點:一方面,訓練應由上而下、由內而外進行,再回到上部和內部,由局部訓練過渡到整體訓練,再回轉至局部。這樣的訓練秩序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訓練套路和動作的理解,使其熟練掌握,同時更好地適應前期訓練過程,防止身體出現損傷[3]。另一方面,形體動作在設計時應重視其能否在學生健美操學習中發揮科學、系統的鍛煉作用,是否促進了學生身體在持續訓練中真正得到良性發展。因此,在健美操運動中,形體訓練的時間應加以控制,至多不超過20 min,這樣既能通過形體訓練引領學生快速進入運動狀態,豐富健美操運動內容,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他們在健美操訓練中機體產生生理惰性。
三是遵循針對性原則。形體訓練融入高校健美操運動中時,需要根據具體運動內容選擇與其相貼合的訓練動作,也可從健美操動作中直接簡化出一部分動作。這樣既能拉近學生與形體訓練的距離,增加其熟悉感,又能發揮形體訓練的作用[4]。同時,在制訂形體訓練的方法時,需綜合考慮學生現階段的實際身體素質、喜好以及健美操基本功等因素,以保證形體訓練強度在學生身體負荷承受范圍內。這樣在完成形體訓練動作后,學生仍有精力和余力來系統地學習和練習健美操運動。
2.3 "創新形體訓練內容
當前,高校健美操運動與形體訓練之間并未形成有效的聯動,彼此相互分離,這顯然不利于學生身體形態的改善及身體素質的提升。為了讓形體訓練在健美操運動中發揮出其應用價值,教師應積極轉變理念,認識到形體訓練與健美操運動之間的密切聯系,并通過引入新思路、新方式,增添新內容,來制訂兼具科學性和合理性的健美操運動計劃。該計劃旨在使學生既能有效進行健美操訓練,又能改善身體形態和提升表現[5]。
此外,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強項,對訓練內容進行革新,選擇恰當的運動內容,以確保形體訓練計劃能夠更好地契合學生的身體實際情況。在具體實踐中,若學生身體柔韌度和協調性表現不佳,需對形體訓練計劃及內容作出及時調整,以提高其與學生身體實際情況的契合度,使運動計劃更具針對性[6]。在此過程中,可先通過有氧訓練幫助學生做好熱身,再開展動作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的健美操訓練,直至其逐步積累訓練經驗,為后續健美操的學習和訓練奠定堅實基礎。
2.4 "注重動作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規范性是形體訓練的基礎。在健美操運動中,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特定的標準和要求。通過融入形體訓練,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每個動作的結構和發力點,從而在練習中做到動作標準、線條流暢[7]。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還能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身體姿態,有效避免運動損傷。準確性則是形體訓練的關鍵。在健美操的表演和比賽中,動作的準確性往往決定著最終的成績和表現。因此,在形體訓練中,教師需要嚴格要求學生,對每個動作進行細致的糾正。通過反復練習和不斷調整,學生可以逐漸提高動作的準確性,使每一個動作都達到完美的狀態。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融入形體訓練時,還需注重訓練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設計豐富多樣的訓練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訓練。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競爭機制、組織比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斗志,進一步提升訓練效果。
2.5 "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鑒于學生在身體素質和學習接受能力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高校健美操教師在進行形體訓練時,應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的運動方法。對于身體素質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應當著重加強基礎體能訓練,以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而對于身體素質較為出色的學生,教師則應更多地關注技術層面的訓練,有效增強他們的表現力和藝術感[8]。此外,教師還應考慮每位學生的個人興趣和特長,通過設計和安排符合他們特點的訓練內容和形式,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從5個方面探討了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具體應用,旨在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高學生訓練效果以及促進高校健美操運動的健康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添.價值·原則·應用: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實施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3,13(27):18-21.
[2] 邵文興.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視野,2023(17):116-118.
[3] 王雨潔.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運用研究[J].鄂州大學學報,2023,30(1):94-96.
[4] 葉云飛.融媒體技術在健美操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科研管理,2022,43(10):210.
[5] 鄭加敏.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20,22(4):67-69.
[6] 李韻娜.普通高校本科公共體育健美操課程內容體系的構建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7] 趙世瓊.淺談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內容現狀及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76-77.
[8] 張思宇.形體訓練在高校健美操運動中的應用[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2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