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少年在面臨學業壓力、家庭期望及人際關系等多重困擾時,焦慮情緒已成為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一種有效的情緒調節手段,有氧運動訓練能夠通過改善身體健康狀況和促進神經遞質分泌,有效緩解焦慮情緒。該文旨在綜合分析有氧運動訓練緩解青少年焦慮的途徑,并提出以下5項關鍵措施:精選符合青少年身心特點的運動項目;合理把控運動強度,以適應青少年身體機能;科學規劃運動頻率,以確保緩解效果的穩定性;營造積極的運動氛圍,增加運動樂趣;將心理疏導融入運動訓練,以深化情緒調節效果。
【關鍵詞】"青少年""體育教學""有氧運動訓練""焦慮情緒
【中圖分類號】"G8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813(2025)06-0172-04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on Anxiety Relief in Adolescents
LIU Tao "REN Xiaobo
Zheng'an NO.1 Middle School, Zunyi, Guizhou Province, 563400 China
[Abstract] When adolescents face multiple challenges such as pressures from academics, family expect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xie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mpacting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As an effective emotional regulation method,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effectively helps reduce anxiety by improving physical health and boosting neurotransmitters secretion. This paper aims 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ways in which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can alleviate adolescent anxiety, and propose the following five key measures: Choosing exercises programs suited fo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 Reasonably controlling intensity of exercise to adapt to the physical functions of adolescents; Scientifically planning exercise frequency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relief effect; Creating a positive sports atmosphere and increase the fun of exercise; Integrating mental counseling into sports training to deepen the effect of emotional regulation.
[Keywords] Adolescent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Anxiety
現代社會節奏加快,青少年面臨學業、家庭、人際關系等多重壓力,導致焦慮情緒的產生,進而對其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有氧運動是一種中低強度、以糖和脂肪為主要能量來源且持續時間較長的運動形式,如跑步、游泳、騎行等,其訓練方案是基于有氧運動原理,為特定健康或體能目標設計的系統化、計劃性活動。有氧運動訓練因能緩解焦慮、改善心理健康而備受關注。然而,針對青少年群體,如何通過有氧運動訓練有效緩解焦慮情緒,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并形成系統性認識。本文綜合分析有氧運動訓練與青少年焦慮情緒的關系,探討其緩解焦慮的內在機制,并提出相應措施,旨在為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全面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1 "青少年焦慮的表現形式
1.1 "青少年焦慮的心理表征
從心理層面看,青少年焦慮表現明顯,包括情緒波動、過度擔憂、易怒、緊張及煩躁等。處于身心發育過渡階段的青少年,情緒調節能力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刺激引發強烈情緒反應。他們往往對學業、人際關系及未來感到不安或迷茫,易陷入過度擔憂或自我懷疑的消極情緒。此外,青少年在自我認同探索過程中,心理上的不確定性使其更易受壓力和焦慮困擾。面對考試失敗或人際矛盾時,可能表現出異常緊張或急躁情緒。
1.2""青少年焦慮的生理表征
從生理層面看,青少年焦慮與神經系統、激素水平及大腦結構發育密切相關。焦慮情緒常伴隨心跳加速、出汗、肌肉緊張等身體反應。青少年生理系統對情緒波動敏感,焦慮可能導致身體疲勞、睡眠障礙、頭痛或胃腸不適等問題。緊張感可能使青少年難以入睡,全身肌肉持續繃緊,這些生理反應既加重焦慮情緒,又影響其日常生活和學習效率。
1.3""青少年焦慮的行為表征
從行為層面看,青少年焦慮表現為回避行為、強迫行為及沖動行為等。他們可能逃避緊張場合或任務,如回避學業挑戰、不愿參加社交活動,甚至曠課或拖延。部分青少年通過重復特定動作或活動緩解焦慮,如咬指甲、抖腿或反復檢查學業任務。這些行為源于自我調節能力不足和大腦情緒處理區域發育未完善,缺乏有效應對壓力的策略,易因注意力分散和判斷失誤而采取回避或沖動行為。
1.4""青少年焦慮的生理、心理與行為相互作用
青少年焦慮的生理、心理與行為表現緊密相連,形成復雜交互作用。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肌肉緊繃和激素水平波動會加劇心理不安與過度擔憂,導致情緒失控、緊張或易怒。心理失衡會影響行為表現,使青少年傾向于回避、沖動或強迫性行為。這些行為會強化焦慮情緒,如逃避挑戰導致任務積壓,引發更大心理壓力和生理負擔。同時,行為模式變化會增加外界壓力源作用,如人際沖突或學業困難,加劇心理和生理負面反應。
2 "有氧運動訓練緩解焦慮的內在機制
2.1 "有氧運動緩解焦慮的心理機制
從心理機制視角分析,有氧運動訓練通過壓力釋放、注意力轉移及自我效能感提升等途徑有效緩解焦慮[1]。國外有研究表明,持續約半小時的有氧運動能顯著改善個體的心境狀態,有效減輕緊張與焦慮等負面情緒,從而帶來更佳的情感體驗[2]。有氧運動作為一種有效的壓力釋放手段,使青少年通過有節奏的身體活動釋放日常累積的負面情緒與心理緊張,進而改善整體情緒狀態。此外,有氧運動還能引導個體將注意力從焦慮源轉移至運動本身,有效打斷焦慮引發的反復思考與消極情緒循環,從而減輕心理負擔。更重要的是,有氧運動能顯著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
2.2 "有氧運動緩解焦慮的生理機制
從生理機制層面探討,有氧運動訓練通過調節神經遞質、應激反應及改善心血管功能來緩解焦慮。有氧運動能有效促進大腦中多巴胺、血清素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的釋放,優化大腦獎賞功能,提升體力活動水平[3]。這些化學物質有助于增強情緒的穩定性,減少焦慮感,從生理層面增強青少年的心理韌性。同時,有氧運動還能調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的應激反應機制,降低身體在壓力情境下的過度反應,幫助青少年更好地適應壓力環境,避免焦慮情緒引發的生理癥狀,如心跳加速、出汗和肌肉緊張等。
2.3 "有氧運動緩解焦慮的行為機制
從行為機制角度審視,有氧運動通過規范行為模式、增強自控能力及促進健康行為習慣來緩解焦慮。雷瑛等[4]深入探討了有氧健身操的生理與心理效應,指出該運動能有效優化運動者的身體機能,對心理健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氧運動為青少年構建了穩定的行為框架,使他們在規律訓練中培養出堅持與耐力等積極行為特質。此外,有氧運動通過協調動作、保持節奏的要求,助力青少年提升自控力,減少在面對壓力時的沖動或強迫行為。同時,有氧運動還能促進社交行為,如組織團隊運動或集體鍛煉時,引導青少年通過與他人互動建立支持網絡,從而緩解孤獨感與社交焦慮。
2.4 "有氧運動緩解焦慮的生理、心理與行為綜合機制
有氧運動基于生理、心理與行為的相互聯動,綜合作用于緩解青少年的焦慮。通過調節神經遞質分泌、優化應激反應及提高身體對壓力的適應能力,有氧運動為心理狀態的穩定提供了生理支持。同時,運動產生的積極情緒能有效打斷焦慮引發的消極思維,增強注意力和自信心,幫助青少年更好地應對壓力。此外,規律的有氧運動還塑造了穩定的行為習慣,培養了堅持和自律能力,并在團隊合作或社交互動中構建了支持網絡,減少了社交焦慮。生理調節緩解了身體緊張,為情緒穩定提供了保障;心理改善增強了對行為的掌控力;而健康的行為又反作用于身體和心理,形成了良性循環,使青少年能夠更加從容地面對挑戰。
3 "有氧運動訓練緩解焦慮的措施
3.1""營造運動氛圍,增添積極感受
在輕松愉快的有氧運動訓練氛圍中,青少年能更有效地釋放壓力,緩解焦慮。這種氛圍減輕了運動中的壓力感和焦慮情緒,使青少年得以更加放松地參與運動。愉悅的環境和積極的社交互動能夠激發青少年的正面情緒,幫助他們遠離日常生活中的焦慮源。在這樣的氛圍中,運動不再是青少年的負擔,而是一種享受,有助于他們的身心放松。運動過程中,青少年通過身體活動促進神經遞質的分泌,進而提升愉悅感,進一步降低焦慮水平。與他人一同運動,特別是在積極的團隊或家庭氛圍中,還能增強社交聯系和情感支持,進一步減少孤獨感和不安情緒。
為切實減輕青少年的焦慮情緒,家庭、學校和社團應致力于營造積極的有氧運動訓練氛圍,以提升青少年的運動興趣和參與感。家庭中,父母可與孩子共同參與運動,如散步、慢跑或騎行,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運動環境,增加親子互動并提供情感支持。學校方面,教師可組織集體體育活動或課外運動俱樂部,鼓勵青少年與同伴一同參與,增加運動的趣味性,同時幫助青少年在團隊合作中建立歸屬感和自信心,從而緩解孤獨感和焦慮。社團中,應定期安排多樣化的團隊運動項目,倡導互助激勵的氛圍,以達到緩解焦慮、促進身心放松的效果。
3.2""精選運動項目,契合身心特點
有氧運動訓練作為一種高效的情緒調節方式,能通過促進大腦神經遞質的分泌,顯著緩解焦慮[5]。運動過程中,體內會釋放內啡肽、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這些物質有助于改善情緒,減少緊張和焦慮感。有氧運動訓練不僅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作用[6],還能降低肌肉緊張感,幫助青少年在生理上實現放松,從而減輕焦慮帶來的不適。此外,運動能夠增強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掌控感和成就感,這對于緩解由無力感和自我懷疑引起的焦慮尤為有效。選擇適當的運動類型既能確保運動效果,又不至于過度消耗體力或造成過多生理負擔,從而幫助青少年在輕松狀態下獲得心理放松與安慰。
針對青少年常見的焦慮癥狀,如情緒波動、過度擔憂和肌肉緊張等,選擇合適的有氧運動訓練項目是緩解焦慮的關鍵措施。跑步是一項適合青少年的有氧運動,既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增強體力,還能借助均勻的呼吸節奏幫助緩解緊張情緒。尤其是長時間的慢跑,能促進大腦分泌更多內啡肽,產生愉悅感,從而有效減輕焦慮。游泳作為一項全身性運動,能調節呼吸與動作的協調性,促進全身肌肉的放松。騎行則是一項有趣的戶外運動,為青少年提供與自然接觸的機會,有助于他們放松心情,減輕對學業和生活壓力的過度焦慮。
3.3""把控運動強度,適配身體機能
運動強度指運動過程中身體所承受的負荷大小,通常以心率、呼吸頻率或運動量來衡量。適當的運動強度能有效調節神經遞質,進而緩解焦慮。當運動強度適中時,有氧運動訓練能調節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如內啡肽和血清素),這些物質有助于促進愉悅感并減輕焦慮反應[7]。此外,適度的運動強度能刺激自主神經系統,調節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從而降低壓力水平,緩解由焦慮引起的生理反應,如心跳加速、肌肉緊張等。運動強度的調節同樣影響著身體的放松程度。當運動強度適中時,青少年能在運動后體驗到輕松和成就感,這種身體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成就感相結合,有助于增強他們的心理韌性和情緒調節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源。
為有效緩解青少年的焦慮情緒,在制訂有氧運動訓練計劃時,應根據青少年的個體差異,如體能水平、健康狀況和焦慮程度,量身定制運動強度。對于初學者或焦慮較重的青少年,可從低等強度的運動量開始,如慢跑、快走或游泳,這些運動有助于促進心血管健康,同時避免過度負荷,幫助青少年逐漸適應運動帶來的生理和心理效應。監控運動強度時,可借助心率來衡量,建議保持在最大心率的50%~70%之間,以確保運動既能挑戰身體,又不至于導致過度疲勞或心理負擔。隨著適應性的提高,可逐步增加運動強度,如提高跑步速度或延長運動時間,進一步提升體能和情緒調節能力。
3.4""規劃運動頻率,穩固緩解效果
運動頻率指在一定時間內進行運動的次數,通常以每周運動的天數或次數來衡量。適度的、有規律的有氧運動訓練能使青少年長期保持焦慮癥狀的緩解。從生理角度看,這確保了運動效果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避免了因運動不規律而導致的效果波動。從心理角度看,有氧運動訓練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調節手段,能幫助個體擺脫消極思維,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活動上,從而不易被焦慮情緒所困擾。隨著運動頻率的增加,青少年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提升,進而逐漸形成對抗焦慮的心理韌性。規律運動有助于增強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使他們在面對挑戰時更加自信。這種正向反饋有助于緩解由焦慮和不確定性引發的負面情緒。
規劃有氧運動訓練頻率時,需考慮青少年的實際生活情況,如學業負擔、作息時間等[8]。青少年通常面臨較大的學業壓力,應將運動時間安排在課余或周末。理想的運動頻率是每周至少3次,每次30~60 min的中等強度運動,如慢跑、游泳或騎行,這樣既能調節生理反應,又不會造成過度疲勞。若時間較為緊張,可選擇每天進行15~20 min的高強度間歇訓練,這種訓練能在短時間內提高心率,激發情緒上的積極反應。為了讓運動更好地發揮作用,應逐漸將運動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形成習慣。例如,可將運動與社交活動相結合,讓青少年在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運動時體驗到積極的心理反饋,增加運動的樂趣。
3.5""融入心理疏導,深化紓解作用
心理疏導是通過與專業人士的溝通交流,幫助個體識別、理解和調節情緒,特別是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的過程。當青少年面臨焦慮時,單純的心理疏導多局限于認知層面的調整,而有氧運動訓練則從生理層面出發,直接影響情緒。運動能促進大腦分泌如內啡肽、血清素等神經遞質,這些物質有助于減輕焦慮并提升情緒。將心理疏導與有氧運動訓練相結合時,運動不僅能釋放情緒,還能增強身體的放松感,進一步降低焦慮感。心理疏導后,青少年能更好地表達和反思自身情緒,而運動帶來的身體放松和愉悅感則能加強心理疏導的效果,幫助他們更深入地處理焦慮情緒。
為有效緩解青少年的焦慮情緒,應將心理疏導與有氧運動訓練相結合,以幫助他們更深入地調節情緒。認知行為療法等心理疏導方法能幫助青少年識別和改變不合理的思維模式,如過度擔憂未來和對自身不足的焦慮。在有氧運動訓練前,青少年可與心理咨詢師溝通,分析和調整這些負面思維,了解焦慮的根源。在運動過程中,放松效果能減輕身體的緊張感,進一步促進情緒的舒緩。運動后,青少年可與心理咨詢師回顧運動過程,反思在運動中獲得的積極感受,這有助于鞏固調整后的認知模式,恢復身體的平靜狀態,進一步加強焦慮情緒的管理。
4 "結語
有氧運動訓練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情緒調節手段,能顯著緩解青少年因學業壓力、人際關系等因素引起的焦慮情緒。為最大化運動緩解青少年焦慮的效果,應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精選運動項目,控制運動強度,規劃好運動頻率,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營造積極氛圍,增強參與感與歸屬感。同時,應將心理疏導與有氧運動訓練相結合,以助力青少年更深層次地調節情緒。借助這些科學合理的舉措,青少年能在運動中實現身心雙重放松,逐步緩解焦慮,提升心理韌性。
參考文獻
[1] 洪建軍.有氧運動對緩解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實證研究——以雙流縣某高中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2] THAYEY R E.Energy,tiredness,and tension effects of a sugar snack versus moderated exercis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iogy,1987,52(1):119-125.
[3] 李娟,王海軍,陳巍.運動改善大腦獎賞功能防治兒童青少年肥胖的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21,29(2):165-168.
[4] 雷瑛,張東宇,周全富.有氧健身操對肥胖女大學生體質的影響[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48-51.
[5] 莫家樂.體育鍛煉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C]//中國教育學會,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第四屆中國基礎教育論壇暨中國教育學會第三十六次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育研究院,2024:10.
[6] 言應,魏丹.有氧運動對降低小學中高段學生抑郁發生率的行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4,32(4):240-242.
[7] 段曉冉,葛亞豪,魏雨婕,等.衰老的表現、原因及預防[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24(6):741-745.
[8] 李文婷.有氧運動結合抗阻訓練對肥胖小學生體質影響的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體育學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