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英語教學關注為學生打基礎,而初中英語教學則要加以拓展,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如何通過教學實踐,尤其是讀寫整合教學,解決兩個學段教學銜接問題,提升教學質量,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通過師生間的有效溝通、合理的教學設計,以及讀寫整合的策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完成從小學英語學習到初中英語學習的過渡,增強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學習成效。
關鍵詞
教學銜接 讀寫整合 教學設計
小學與初中在英語學習要求及教學方法上存在顯著差異。如何通過教學實踐,尤其是讀寫整合教學,解決這一銜接問題,提升教學質量,是初中英語教師應著重關注的問題。
一、小初英語教學的轉變與挑戰
在小學階段,教師通常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教材內容圖文結合、簡單易懂,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接觸和使用英語。初中的教學重點則轉向語法規則的深入講解和寫作技巧的系統訓練,教材內容更加復雜,學習任務要求更高。面對學習要求轉變,如果缺乏足夠的準備和過渡,學生可能會在初中英語學習上出現問題,如寫作時表達不準確、邏輯結構混亂等。
從讀寫整合教學角度出發,在小學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短文寫作,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逐步提高語言組織能力。到了初中階段,讀寫整合教學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表達。教師可以通過分析和討論閱讀材料中的論點和論據,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讀寫整合的理論依據及教學意義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讀寫整合是將閱讀與寫作相互結合,形成“讀寫融合”趨勢的教學理念。該理念的核心強調閱讀不僅是單獨的理解過程,更是一種向表達過渡的延伸行為,教師通過閱讀教學推動學生的寫作實踐。寫作與閱讀的有效整合是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難點。教師通過創建“讀寫聯合體”,在閱讀課堂上加強寫作指導和訓練,在寫作教學中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深化其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其對寫作的進一步探究,雙向推進“讀”與“寫”的教學。
在教學實踐中,閱讀與寫作表現出相似的認知特征。寫作是以讀者為中心的個性化表達,遵循語言組織的規則;而閱讀則是讀者與作者之間通過文本進行的思維互動。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以熟悉的閱讀內容為切入點,為學生完成寫作提供過渡,幫助學生在心理上做好寫作的準備,降低寫作的難度,增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讀寫整合的教學形式不僅明確了寫作教學的方向,為學生提供了清晰的寫作示范,還能通過激發學生對寫作主題的探索,促進從閱讀到寫作的有效遷移,最終提升寫作教學的整體效果。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充分挖掘和發揮閱讀與寫作之間的互動作用至關重要。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細致分析閱讀材料,加強寫作技能的練習,規劃與閱讀緊密相關的寫作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讀寫技能的綜合發展,推動學生逐步從“畏懼寫作”轉變為“熟練掌握寫作”,最終達到“輕松自如地寫作”的目標。
三、小初英語教學銜接中的讀寫整合策略
1.確立閱讀主題,點燃讀寫熱情
單元主題構成了學習的核心,為語言學習提供了實際的語境。教師在實施讀寫整合教學時,目標是促進學生深入探討單元主題,實現學習與應用的緊密結合。教師需要巧妙引導學生關注主題,喚醒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已有經驗和情感體驗,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知,促進其思維能力的發展,幫助學生解決寫作內容選擇上的困惑。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2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預熱環節引導學生觀看一段與“生活習慣”相關的短視頻,引出課程主題“Healthy Eating”,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文化和習慣融入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表達動力。這不僅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而且明確了學習材料的中心議題——What do you usually eat for breakfast?
在觀看視頻和交流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設計“談論飲食習慣”的話題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
What do you usually eat for breakfast?
I usually eat ____________for breakfast.
句型提煉:I usually eat (fruit/cereal/eggs) for breakfast.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運用“詞匯框架”策略,激活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引導他們深入“飲食習慣”這一主題,回顧不同食物的名稱,為后續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表達準備語料資源。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聚焦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
What are some healthy breakfast options?
Why is breakfast important?
在教學的擴展階段,教師基于閱讀設計創作任務,鼓勵學生就“How can we eat healthily?”寫幾句話。在教學實踐中,從閱讀延伸至寫作,教師引導學生知曉什么是科學的飲食習慣,培養他們挑選健康食品的能力。
2.構建閱讀與寫作的橋梁
讀寫課的教學目標在于以讀帶寫。教師應致力于將寫作技巧的訓練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通過精心設計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練習將所讀內容有效轉化為寫作素材,從而提升寫作技能。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 7 Shopping的Reading 1: Going Shopping時,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細致觀察文本結構,包括篇章布局和對話格式,在閱讀與寫作間架設橋梁,確保學生在寫作中能應用閱讀時積累的素材。
又如,在指導學生閱讀關于Amy購物的生活場景時,教師通過聚焦“buy…in the…”這個重點句式的訓練,鼓勵學生在閱讀時填寫與購物相關的調查問卷。在提取信息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特定的句型結構;在文本解析活動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構建表達思想的語言框架。教師通過組織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購物經驗,以此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實際的交際技能。
Task:Interview
A:What do you want to buy for your friends?
B:I want to buy"____________.
A:Where will you buy it?
B:I will buy it in the"____________.
A:Do you like shopping?
B:Yes, I love shopping!
而在解讀Amy的購物習慣時,教師通過創設“post my shopping list on Moments(朋友圈)”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寫出購物清單。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采取分模塊的教學方法,將閱讀和寫作任務相結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在閱讀的同時練習寫作,提高寫作技巧。
3.加強交流探討,優化教學銜接
為助力學生順利地完成學習的過渡,初中教師應與小學教師增強交流與協作,共同設計出適宜的英語教學方案,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例如,根據七年級上冊Unit 1“Greetings and Introductions”的相關內容,在初中課堂教學開始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顧小學階段已經學過的簡單問候語,通過游戲或小組活動,鼓勵學生用這些問候語進行互動。接著,通過引入自我介紹的內容,示范如何使用簡單的句型進行自我介紹。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分小組進行自我介紹,并互相交流。為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可提供補充句型,例如“I like…”或“My favorite subject is…”等,鼓勵學生在自我介紹中加入個人興趣愛好的表述。這種互動式的學習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增強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為初中英語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初中英語教師也可以通過這種交流了解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并適時運用小學的教學模式,逐步引導學生實現過渡。如通過復習已學過的問候語和自我介紹,教師可以在新課的導入部分加深學生的印象,讓他們在面對復雜的語言任務時更加自信,避免學生因教學內容和方法的變化而感到不適應。
讀寫整合策略并非簡單地將閱讀和寫作兩個技能相加,而是注重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融合,通過閱讀教學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表達和創造性寫作。在運用讀寫整合策略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須利用文本作為媒介,指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結構和邏輯特點,幫助學生將閱讀體驗轉化為寫作實踐,為學生適應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