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外共產黨領導人高度評價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所作出的重大貢獻,指出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破除了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教條主義理解,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實踐創新作出了重大貢獻;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發展路線,成功推進改革開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了重大貢獻;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天,全面梳理國外共產黨領導人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相關論述,系統挖掘黨的創新理論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際影響和世界價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是當前學術界和理論界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鄧小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國外共產黨
〔中圖分類號〕A8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921(2025)01-0116-10
〔基金項目〕202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外馬克思主義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論述編譯與研究”(21ZD023);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海外傳播研究”(2021MYYA01)
〔作者〕禚明亮,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博士,北京 100732
意大利共產黨中央委員弗朗切斯科·馬林喬曾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政治文化思想史。”① 長期以來,國外共產黨領導人(主要包括國外共產黨的總書記、副書記,主席、副主席,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委員等,含現職和前任)密切關注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并圍繞這一問題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論述,提出了一系列觀點,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據統計,“目前世界上約有100多個國家中130多個政黨仍保持共產黨名稱或堅持馬克思主義性質”①。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通過積極主辦“主場外交”活動,加強與國外共產黨的溝通和交流。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以視頻方式舉辦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論壇。來自70多個國家100多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左翼政黨和政治組織的代表共300多人線上參會。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首次舉辦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專題交流會議,在某種程度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與國外共產黨之間密切來往、順暢溝通和良性互動的關系樣態。作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為世界和平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偉大國際主義者”②,鄧小平推動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近年來,國外共產黨領導人高度評價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所作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貢獻。梳理與分析他們的相關觀點,有助于我們把握國外共產黨人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進展,擴大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國際視野。
堅持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重要歷史經驗之一。在國外共產黨領導人看來,鄧小平開創的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幾個關鍵歷史時期之一。埃及共產黨政治局委員、蘇伊士大學哲學系教授海姆宰·薩拉維撰文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百年”,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三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都“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主張和政策。”③ 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主張和政策”就包括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深刻揭示社會主義本質,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到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深刻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和實踐脈絡,凸顯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性與真理性。
原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聯邦議會主席拉伊夫·迪茲達雷維奇評價道:“中國的發展擺脫教條主義,實現了創新性改革,此舉帶來了難以置信的效果。中國改革的實現過程中,突破了教條的狹隘性,解放了思想,讓被遺忘的價值觀不僅得到重生,還得到了廣泛而創新的蛻變。”① 這一論斷提綱挈領地把握住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突破教條主義的限制,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意義所在。正如1895年3月11日恩格斯在致韋爾納·桑巴特的信中所指出的:“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②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實踐陷入低潮。在此背景下,中國共產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具有顯著的世界意義,得到了諸多共產黨領導人的贊許和認可。秘魯共產黨(紅色祖國)主席羅哈斯指出:“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場持久戰的每個階段,中國共產黨都懂得如何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中國共產黨敢于用自己的頭腦思考,摒棄教條主義,擅長結合中國現實開辟新的道路。”③ 巴西共產黨副主席、國際關系書記瓦爾特·索倫蒂諾指出:“與‘本本主義’作斗爭和堅持實事求是一直都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特點,也一直激勵著世界各地的共產主義運動。”④
同時,鄧小平帶領中國人民破除了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教條主義理解,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及實踐創新,給世界各國共產黨領導人以深刻的啟示。前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托馬·伊萬指出:“鄧小平時代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改革的基礎,……改革的確打破了長期以來束縛人們思想的牢籠。”⑤ 英國新共產黨總書記安迪·布魯克斯也指出:“中國建設經濟特區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使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部分教條主義者不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但若是不能提高勞動人民的生活水平,共產黨的使命何在?”①這一觀點與鄧小平的看法不謀而合:“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②
在國外共產黨領導人看來,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一大貢獻是科學評價毛澤東,堅持解放思想,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確保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行穩致遠。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系統總結建國以來的歷史經驗,解決了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根據新的實際和發展要求確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這樣兩個相互聯系的重大歷史課題,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實踐和理論,堅決頂住否定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為黨和國家發展確定了正確方向。”③烏克蘭共產黨黨員瓦列里·索爾達堅科認為,鄧小平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注入了“新鮮空氣”,在實事求是這一方法的指導下,始終要求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現實、時代要求結合起來,結果產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及相應的模式。這一思想被貫徹到實踐中,成為當代中國思想理論發展的堅實基礎。④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改革開放是我們黨的一次偉大覺醒,正是這個偉大覺醒孕育了我們黨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創造。改革開放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次偉大革命,正是這個偉大革命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飛躍!”⑤ 對此,許多國外共產黨領導人深表贊同。他們認為改革開放在中國共產黨百余年歷史和新中國七十多年歷史中意義重大,強調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貢獻之一就是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成功推進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從而成為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關鍵一招”。匈牙利工人黨主席蒂爾默·久洛高度評價道:“1978年,改革開放開啟了中國革新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前景,成為持續至今的歷史性變革的起點。”① 在他看來,從這一“起點”出發,中國共產黨接連實現了既定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規劃,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中國向何處去”成為擺在中國人民面前頭等重要的問題。鄧小平以其遠見卓識、豐富政治經驗、高超領導藝術,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旗幟鮮明反對“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支持和領導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推動進行各方面的撥亂反正。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提法,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對此,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副主席、俄羅斯國家杜馬第一副主席梅利尼科夫評論道:“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對國家至關重要的戰略決策,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上來。中國的發展迎來了與鄧小平這個名字聯系在一起的新階段。實行經濟改革并擴大與外界聯系的方針在中共歷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② 英國共產黨(CPB)總書記羅伯特·格里菲斯也認為,改革開放是20世紀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發展進程的主要節點之一。他指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央計劃、關鍵部門的公有制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外資引入以及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國際化戰略”③,使中國能夠實現經濟快速發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對這一歷史時期進行了總結:“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舉世矚目,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④
許多國外共產黨領導人認為,中國共產黨成功推進改革開放絕非易事,需要黨的領導能力的支撐,需要實踐探索上的各種“嘗試”,同時也面臨著不少風險與挑戰。意大利共產黨中央委員弗朗切斯科·馬林喬指出:“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能力與領導改革開放能力的完美統一。”① 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沃依切赫·菲利普認為:“鄧小平同志主導了改革開放政策并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向世界市場開放。改革開放促進了中國經濟的顯著增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嘗試取得了巨大成功。”② 保加利亞共產黨人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明丘·明切夫表示:“盡管改革開放是新事物且存在風險,但中國共產黨人憑借自己的經驗,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用40多年的時間使自己的國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強國之一。”③
改革開放的成功推進宣告了“歷史終結論”的破產,對重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信心增添了動力。曾任意大利共產黨人黨中央領導委員會委員、勞動與就業部負責人的弗斯科·賈尼尼認為:“蘇聯解體后,‘歷史終結論’盛行于西方世界。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經濟和社會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經有力地終結了‘歷史終結論’。這要歸功于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并破除了市場具有資本主義屬性等教條主義觀念,從而繁榮了社會主義經濟。”④
長期以來,市場是否能夠與社會主義相結合是縈繞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上空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已經從理論維度和實踐維度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系統回答。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⑤。通過逐步探索,由鄧小平開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和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在短短40多年的時間里,展現了極高的發展效率、較高的發展水平,并且使發展成果不斷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贏得了許多國家共產黨組織的高度認可。意大利共產黨全國書記毛羅·阿爾博雷西認為,鄧小平基于對“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深刻反思,對中國共產黨的路線進行了重大調整,凸顯了中國共產黨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評的能力,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方法來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問題的能力。他指出:“中國共產黨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評的能力,本質上是在毛澤東思想體系中居于決定性地位的辯證法思想。”①“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啟新的經濟征程以來,辯證法在毛澤東繼任者那里實現了深刻的發展和巨大的變化。例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發展生產力,包括利用能夠在資本分配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市場機制。”② 毛羅·阿爾博雷西強調,這是一種原創且極為獨特而高效的社會主義模式,既利用市場的優勢,又強調公有制經濟在國家戰略性部門中的主導地位及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從而確保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③ 為此,他斷言:“發展一種新穎、有效且帶有市場的社會主義模式,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主要貢獻。這意味著,社會主義與市場之間的關系得到了調控,它們之間的關系不是沖突的,不像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關系那樣。”④ 這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制度設計或“調控措施”來保障社會主義與市場的結合,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來“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從國外共產黨領導人的論述中不難看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穎性”和“有效性”在于作出了諸多原創性的理論和實踐探索。他們認為,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的一個重大貢獻,就是領導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和最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既具有原創性,又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具有重要意義。在法國共產黨全國書記法比恩·羅塞爾看來,這種原創性體現在為了發展生產力,把目標集中在經濟發展上。中國共產黨著力思考市場與計劃之間的關系,市場經濟是工具而不是目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條由中共領導的原創性的發展道路”①。
此外,這條道路的“新穎性”還在于中國利用資本主義的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同時避免重走蘇聯解體的老路。在國外共產黨領導人看來,這條道路的典型特質之一是深入思考兩種制度、兩種意識形態較量背景下的社會主義發展之路。正如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諾維科夫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人從馬克思列寧主義等思想中找到了關于最重要問題的答案:如何克服落后狀態和對帝國主義勢力的依賴;如何前進,以使進步的成果不被少數剝削者竊取而被大多數勞動人民所享有。”② 在這一過程中,鄧小平主張中國用一系列的制度設計來避免改革開放過程產生對西方的依賴,強調中國的發展主要是基于自己的力量,要獨立自主地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是將國家和人民的命運交到資本主義手中。他指出:“我們實現四個現代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資源,自己的基礎,但是,離開了國際的合作是不可能的。應該充分利用世界的先進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資金,來加速四個現代化的建設。”③ 南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前第二副總書記克里斯·馬特哈科指出:“仔細閱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歷次黨代會文件就能看出,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正是因為中國沒有走前中東歐地區社會主義國家那種推翻社會主義、恢復資本主義的道路。中國也沒有重復我們所熟知的蘇聯斯大林時期開創并被廣泛復制的社會主義發展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適合中國國情的獨特發展模式,也是中國話語的獨特表達。”④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久加諾夫指出:“在這條路上可能會出現巨大而危險的誘惑。例如,對市場經濟模式的癡迷促使一些國家放棄了社會主義,復辟了資本主義秩序。但中國共產黨抵擋住了這些誘惑。不得不佩服中國共產黨人的英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沒有追崇‘自由資本主義風尚’,沒有放棄建設社會主義。要知道,輕率的改革和‘休克療法’若發生在中國,其后果可能比蘇聯更悲慘。”⑤
事實上,1986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新西蘭總理朗伊時就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那就是“依靠人民的力量”。鄧小平指出:“實行開放政策必然會帶來一些壞的東西,影響我們的人民。要說有風險,這是最大的風險。我們用法律和教育這兩個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不放松,認真抓,就會有辦法。對貪污、行賄、盜竊以及其他烏七八糟的東西,人民是非常反感的,我們依靠人民的力量,一定能夠逐步加以克服。”① 前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托馬·伊萬指出:“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言行向世界傳達著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即生產力的充分發展才是當代社會主義經濟及社會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獨特之處,不僅體現在黨中央對國家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領導,更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性地引入了個人和集體績效,并通過了市場創新機制和供求機制的檢驗。”②
不僅如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還具有顯著的世界意義。正如瑞士共產黨總書記馬西米利亞諾·阿伊所指出的:“盡管中國共產黨的經驗首先是立足于中國國情的,但在世界范圍內對理解、研究和發展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也具有重要意義。”③ 前智利共產黨主席泰列爾也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拉美國家發展提供了借鑒,也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拉美共產黨應深入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④
事實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以為許多國家的發展道路選擇提供借鑒和參考。例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強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曾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⑤ 這一點可以給許多國家的現代化道路提供借鑒。捷克和摩拉維亞共產黨前副主席、中央理論和戰略研究中心理事會副主席瓦茨拉夫·埃克斯納對此評價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成功改革,不僅體現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巨大成就上,而且體現在政黨、政府、地方甚至個人的精神面貌上,改革調動了全社會巨大的積極性。這些變化正在迅速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并對整個世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⑥
綜上所述,國外共產黨領導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認知和評價具有積極的政治意義,凸顯了黨的創新理論及實踐的世界性影響,彰顯了鄧小平本人、鄧小平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世界影響力。關于這一點,瑞士共產黨管理委員會主席、瑞士意大利語區當代思想歷史和哲學研究所所長大衛·羅西評價道:“盡管尚未獲得多數西方歷史學家的認可,但鄧小平的思想和作為,對世界近代史和當下歷史的影響和決定性意義,是不容小覷的。作為一個真正的偉人,他的影響跨越了兩個世紀。”① 今天,全面梳理國外共產黨領導人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相關論述,系統挖掘黨的創新理論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國際影響和世界價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需要我們持續追蹤和關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當前,來自歐洲、亞洲、非洲、拉美地區等的共產黨領導人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所作出的重大貢獻予以高度評價。例如,孟加拉國共產黨(馬列)總書記巴魯阿認為:“習近平同志作為當今世界杰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領袖,進一步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② 法國共產黨全國書記法比恩·羅塞爾指出:“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是中國共產黨理論發展歷史的延續。”③ 阿根廷解放黨前黨主席塞爾希奧·奧蒂斯也強調:“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植根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思想,……習近平主席將這一思想繼續發揚光大。”④ 俄羅斯聯邦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根納季·久加諾夫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豐富馬克思主義寶庫作出了創造性貢獻,是在21世紀創造性運用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理論成果的生動實踐。”⑤ 這些重要論述、代表性觀點及相關研究成果對于我們進一步研究、宣傳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有裨益,值得我們進行深入分析。因此,系統梳理和挖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海外傳播、國際影響和世界意義是我國學術界、理論界當前及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一項研究任務。
①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303頁。
①習近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一以貫之》,《求是》2022年第18期。
②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4年8月23日。
③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892頁。
①姜輝、辛向陽:《再看中國新時代:原蘇東地區領導人及知名人士談中國新時代》,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2年,第106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4頁。
③[秘魯]阿爾貝托·莫雷諾·羅哈斯:《百年征程 百年榮光——中國共產黨為社會主義奮斗的光榮之路》,樓宇譯,《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1年第7期。
④宋濤:《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全球百黨政要及知名人士談中共百年》,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21年,第366頁。
⑤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49頁。
①劉建超:《國際社會眼中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23年,第720頁。
②《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頁。
③習近平:《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5-6頁。
④[烏克蘭]瓦·費·索爾達堅科:《馬克思主義與國家利益的和諧統一——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言筱譯,《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11期。
⑤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頁。
①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31頁。
②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129頁。
③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391頁。
④《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22頁。
①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305頁。
②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09頁。
③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55頁。
④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309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頁。
①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96頁。
②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95頁。
③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96頁。
④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96頁。
①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361頁。
②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134頁。
③《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3-234頁。
④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909頁。
⑤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114頁。
①《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6頁。
②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49頁。
③[瑞士]馬西米利亞諾·阿伊:《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是引領未來的歷史大事件》,李凱旋譯,《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0年第10期。
④劉建超:《國際社會眼中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3年,第786頁。
⑤《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8頁。
⑥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219頁。
①姜輝:《共同見證百年大黨:百位國外共產黨人的述說》,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21年,第455頁。
②宋濤:《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全球百黨政要及知名人士談中共百年》,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21年,第94頁。
③[法]法比恩·羅塞爾:《中國共產黨的重要貢獻》,高靜宇譯,《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1年第3期。
④塞爾希奧·奧蒂斯、樓宇、張貝貝:《百年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經驗及啟示》,《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1年第10期。
⑤劉建超:《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論壇實錄》,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22年,第13頁。
(責任編輯 梁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