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國家稅務總局荊門市東寶區稅務局走訪了全國人大代表、荊門市東寶區來龍村黨總支書記胡為義,向其送政策、問需求,傾聽全國人大代表對稅收工作的意見建議,并就如何更好地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深入交流,共話發展。
走進東寶區牌樓鎮來龍村,一排排整齊的標準化大棚佇立在路邊,一棟棟小洋房沿河排列,一條條柏油馬路連通鄉野阡陌……處處可見“希望的田野”。曾經,這里無企業、無資源,村民們以分散的蔬菜種植為主業。
多年來,來龍村通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將全村5800畝土地進行統一流轉,實行連片種植,并在此基礎上招大引強,發展特色農業產業,蹚出了一條市場主導、村企共建、村民參與、合作共贏的路子。
“目前村里已培育了現代農業產業園等5個產業園區,成立了7家公司,建立了3個專業合作社,發展了3個種植基地。”胡為義介紹,“但我們村的涉農企業財務人員大多對稅收政策、辦稅操作流程不夠了解,在發票開具等涉稅事項辦理、稅費優惠政策的申請享受等方面存在一定困惑,稅務部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上門走訪問需,并根據每個涉農企業不同的經營狀態和經濟情況‘一企一策’將稅惠政策‘點對點’‘面對面’地精準推送到戶、精細輔導到位,使政策紅利更好惠及經營主體,讓我們感到很方便、很溫暖,也很感動!”
為了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來龍村還在傳統果蔬種植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我們村楚盛農業種植的食用菌,憑借其優良的品質,不僅暢銷國內各大市場,還遠銷海外,讓荊門市的菌香飄向世界。”胡為義說,“目前食用菌基地共占地13畝,每年可生產香菇15萬斤,為來龍村周邊村民提供了不少就業機會。”
“從最初的小小菌包,到如今規模化的種植基地,我們食用菌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減稅降費政策的大力扶持和稅務部門的精心輔導。”談及稅惠政策對企業發展的助力,胡為義說,“政策紅利極大減輕了企業經營負擔,這讓我們更有信心擴大種植規模了。”
近年來,按照中央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來龍村以“三鄉工程”為載體,將52處閑置宅基地流轉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建成生態共享民宿,促進集體增收,拓寬村民致富的新路徑。
“共享民宿自推出以來,年接待游客達40萬人次,還為村民提供了32個就業崗位。”胡為義娓娓道來。
村民腰包鼓起來以后,辦稅繳費需求也增加了。“這些年,我切實感受到了智能辦稅、智慧辦稅的便捷。”胡為義感慨道,“我在東寶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現場體驗過發票申領代開、納稅申報、社保費繳納等業務流程,能明顯感受到現在業務辦理越來越便捷,辦理時間越來越短,辦稅繳費讓人越來越省心,高效、便捷的稅費服務給農企農戶帶來了滿滿的獲得感,鄉村振興更有希望,農民生活更有奔頭!”
談到來龍村未來的發展時,胡為義激情滿懷:“希望稅務部門繼續發揮稅收引導扶持作用,繼續為鄉村振興加油助力,相信在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涉農稅費優惠政策支持下,我們村的特色產業會越來越壯大,美麗鄉村畫卷會更加多彩。”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荊門市東寶區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