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鄉村振興是縣級融媒體宣傳報道的重要選題。相較央媒、省媒和地市級媒體而言,縣級融媒體在資源獲取、發布渠道、人才隊伍方面有一定局限性,但在報道實踐中也有自身優勢。縣級融媒體可通過做好議程設置、突出主題報道,在典型動員中講敘事、在宣傳引導中重故事,圍繞主題強化表達、重點描摹新聞細節,注重受眾互動、創新編排方式等方面優化新聞實踐,為鄉村振興宣傳動員注入活力。
關鍵詞:縣級融媒體 鄉村振興 宣傳動員 主題主線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縣級融媒體作為鄉村振興宣傳動員的前沿陣地,具有服務性強、地域特色明顯、互動性強等優勢。目前,縣級融媒體對鄉村振興的報道,呈現出了全景式、立體化、個性化的特點,但仍存在主題不突出、敘事不典型、細節不豐滿、編排創新度不高等問題。筆者通過總結縣級融媒體對鄉村振興報道的實踐,探討如何提升報道效果。
一、做好議程設置,突出主題報道
美國傳播學者馬克斯韋爾·麥庫姆斯和唐納德·肖在《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一文中明確提出了議程設置理論,認為大眾媒介或許無法指示我們怎樣去思想,但它卻可以決定我們看些什么、想些什么,什么問題是最重要的。大眾傳播媒介愈是大量報道或重點突出某個事件或問題,受眾愈是特別地關注、討論這個事件或問題。在鄉村振興視域下,在從管理到治理的轉型過程中,率先啟動的是觀念的轉變,需要對來自基層的、分散的多元主體進行主體性、公共性的動員和喚醒。作為縣域內的主流媒體,縣級融媒體需對涉及轄區內的“三農”新聞進行主題設置,開展新聞報道,為“三農”提供多渠道信息,實現鄉村振興主體性、公共性動員。在此過程中,縣級融媒體以“把關人”的身份對鄉村振興有關信息進行編碼和編排,依靠媒體策劃,實現正向引導,堅定輿論導向。要想做好鄉村振興宣傳報道的議程設置,縣級融媒體首要措施便是主題主線策劃先行,突出主題報道,規劃頭條工程,以宏觀視角搭建主題報道框架。
堅持政治家辦臺基本原則,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創作精品力作,是新聞工作者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引導正確輿論導向的總抓手。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論述,是鄉村振興宣傳動員工作主題主線報道的根本遵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融媒體中心的報道策略是鄉村振興宣傳中主題主線議程設置的典型案例。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到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扶貧工作,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重要思想。十八洞村在經過八年的脫貧攻堅戰后,村里的特色產業逐漸發展壯大,鄉村振興有了經濟基礎?;ㄔh融媒體中心緊緊圍繞十八洞村鄉村振興主題,策劃了一批重點新聞報道,并在《花垣新聞》中設置了頭條報道,突出主題,全方位報道十八洞村從精準扶貧出發,向鄉村振興進軍的生動實踐。其中,《十八洞村:從“紅”起來到“火”起來》《十八洞:文旅融合繪就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十八洞村的幸福蝶變》等報道圍繞十八洞村的鄉村振興主題進行議程設置,把十八洞村多年來的政策扶持、經歷的資源盤活過程、通過文旅賦能鄉村發展等鄉村振興新舉措作為議程設置的關鍵環節進行報道,讓發生在深山苗寨里的精彩故事通過縣級融媒體的頭條工程宣傳推廣出去。
二、定格個體敘事,書寫鮮活故事
敘事學理論認為,敘事符碼具有高度復雜性,受眾對于特定文本的反應與解釋具有多樣性。假若給定一個敘事信息,傳播者向受眾傳達了敘事符碼,這個敘事信息所承載的、所揭示和泄露的,受眾并不總是全部知悉。敘事信息包含的主題或象征維度,受眾更多會在典型敘事特征中理解和接受。所以,尋找和報道典型事件和案例成為縣級融媒體破解當前存在的傳遞信息接收效果不佳問題的重要抓手。縣級融媒體這一敘事主體在鄉村振興宣傳報道中,通過典型的敘事符碼傳播更多信息,讓新聞作品能更容易、更準確地被受眾接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實施精準扶貧,推動我國扶貧戰略實現重大轉變。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其中心仍是“群眾”的致富問題,鄉村振興的核心是農民富起來??h級融媒體的鄉村振興新聞報道要緊跟黨中央安排,時刻圍繞民生、群眾展開,以“人”的各方面變化、發展為報道要點,塑造典型人物??h級融媒體應挑選鄉村振興中涌現的各類先進作為典型案例,突出其主體細節特征,在變化中講述故事,幫助受眾深入了解,以實現積極的動員效果。
在敘述話語框架中,典型故事的講述要講究敘事邏輯??h級融媒體在報道鄉村振興中的農村變化、農業產業振興、農民故事過程中的典型案例,就是被媒體建構出來的“三農”符號,典型案例承載的個性特征要在敘述邏輯中全面呈現。例如,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發展先導單位之一的安吉縣融媒體中心,在鄉村振興報道中表現突出?!多l村振興 蹲點報告:鄉村供給側改革的龍王答卷》報道以安吉縣龍王村打造民宿的典型話題為新聞的主線,結合“村干部帶頭”“一流的設計團隊”“營業額近百萬元”“群眾每天看民宿的燈亮的數量”“外出務工人員回流打造民宿”等一個個鮮活的事件細節,按照“看到鄉村變化”“究其變化原因”“尋找發展答案”的敘事邏輯,塑造了龍王村村干部干事創業的典型先鋒形象,用細節體現出了國家政策的落地見效,整個新聞起到動員鼓舞作用,正面宣傳引導詮釋奮斗主題。這也是安吉融媒體著力在新聞實務上下功夫進行創新的具體體現。
三、圍繞主題強化表達,重點突出新聞細節
鄉村振興新聞報道堅持踐行群眾路線,自覺深化“四力”,推出了一大批沾滿基層露水的好新聞。“讓人記住”,是主題主線報道實現影響力和引導力的第一步。要想講好鄉村振興故事,縣級融媒體應以新聞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增強新聞報道的深度、銳度和亮度,以“四化”促“三度”提升傳播實效,以重過程、重分析、重細節、重事實的宣傳動員方法,解決目前縣級融媒體在鄉村振興宣傳動員中存在的喊口號、抄文件、下結論、說教式的問題。其中,挖掘新聞細節是縣級融媒體在進行鄉村振興宣傳動員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新聞報道能否讓受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關鍵就在于細節,它串聯著新聞事件、故事、人物等,起到傳播者與受眾情感遷移、共情共鳴的中介作用。
長興縣融媒體中心創作的很多新聞作品便是實例。《長興新聞》開設的《一起種地吧》專欄,就通過新聞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細節化的采訪方法拍攝報道了很多當地有代表性的新農人。例如,在報道長興縣李家巷鎮陳家浜村村干部馮波時,通過活潑有趣的細節鏡頭、風趣幽默的人物語言展現出一位“不僅要把地種好,還要把地種得漂亮,打造一個農旅文化的產業園”的新時代新農人形象。還有具有種田夢想的“農二代”袁敏、頗具搞農業實力的“農三代”劉華忠、標準化發展稻蛙生態種養的吳傳意、當過全能CEO返鄉創業當農民的周紅興、一個人一部手機管理農場的桂行強、綠野為伴樂享稻香鱔趣的王新芳、一個人搞定農場大小事的“田管家”袁正亮等一個個有故事、有細節、有亮點、有典范意義的農人典型。這些通過細節講述故事,通過事件串聯故事,通過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新聞報道,形式活潑、內容豐滿、貼近受眾。長興縣融媒體中心《長興新聞》播發的這些新聞作品經過二次加工,形成融媒體作品進行傳播,引導和服務群眾更有溫度、更有熱度。
四、注重受眾互動,創新編排方式
符號互動理論認為,符號是連接人們的紐帶,在符號互動中人們對其他人的看法得以交互??h級融媒體是一個符號生成場域,為傳受雙方提供了一個媒介符號交流的平臺,其中的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元素是傳播符號在媒介場域中的集成。受眾在縣級融媒體平臺上實現交流互動,反映的是網端的人際活動。從符號生成到符碼契合受眾興趣,予以個人信息接受意義的新聞報道才能達到宣傳效果。這就要求縣級融媒體的采編人員重視與縣級區域受眾互動,留足媒介場域互動空間,實現縣級融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信息回流,注重符號的排列組合創新,彌補可能存在的自說自話、單向度傳播的弊端。
例如,河南浚縣融媒體中心在鄉村振興宣傳報道中,緊密結合鄉村產業、生態、組織、文化、綜合治理等議題,注意創新編排順序,以確保受眾符號閱讀達到心理接收預期。例如,2023年6月9日的《??h新聞》在有關鄉村振興的新聞編排上,和往常鄉村振興報道單題插播編排不同,運用了同題同線串聯編排的方式從而實現突出主題的效果。新聞編排依次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時政新聞、鄉村振興產業報道、典型新農人報道、農業動態新聞。這樣編排后新聞串聯焦點更聚焦,主線更明確,受眾接受度更高,傳播效果良好。當天的新聞編排除了運用同題同線串聯編排方式外,還在同題編排中使用相似信息匯聚法放大同一主題。其關注“麥收”過程,不僅全方位報道了浚縣黨員干部、志愿服務隊全力護航“三夏”麥收的新聞動態,突出了宣傳報道重點,還公布了浚縣“三夏”生產服務熱線,搭建起融媒體、政務服務、群眾求助三方溝通的框架和平臺,突出體現了縣級融媒體社會治理的媒介功能。連續一周,??h融媒體中心創新形式編排發布天氣預報、縣領導指導夏收工作、各職能部門提供的“三夏”搶收措施、“三夏”機收作業值班電話等,將群眾需要的涉及“三夏”的天氣、措施、應急等各方面信息一網打盡。除了新聞報道中公布各類服務電話外,浚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平臺還設置了受眾互動空間,收集受眾意見和建議,適時作出回復,實現受眾信息回流。
五、結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h級融媒體是在基層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的重要新聞媒介,肩負圍繞產業、生態、社會、基層治理等內容實現輿論引導、宣傳動員、凝聚民心的使命。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折射了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團結協作和對共同富裕的追求??h級融媒體要起到“見證者”“記錄者”“推動者”的作用。
進入融媒體時代,縣級融媒體主題主線報道形態也隨之變化,媒介邊界的消融并不意味著主題主線意識的放棄,反而更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順應數字時代變化,以正面宣傳為主,發揮典型報道的引導與動員作用,全流程深化“四力”新聞實踐。此外,針對縣級融媒體人才隊伍方面,還要全面提升融媒體采編人員的策劃、采訪、編排、制播、設計以及全媒體采編能力,增強鄉村振興新聞的實效性和服務性,加強縣級融媒體公共服務能力,打造新型新聞傳播矩陣,多向度連接鄉村振興主體,匯聚縣域受眾網上網下同心圓。
(作者系新疆財經大學講師)
參考文獻
[1]邵培仁.傳播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何志武.主體性與連接性:縣級融媒體參與鄉村社會治理的基本邏輯[J].中州學刊,2022(10).
[3]仝文瑜.把握主題 厘清主線——《新聞聯播》主題主線報道創新路徑初探[J].電視研究,2018(12).
【編輯: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