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燒雞是滑縣的傳統特產,歷史悠久、風味獨特、馳名中外,是國家批準的河南省首個原產地域(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近年,滑縣依托滑縣道口畫寶剛燒雞有限責任公司、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責任公司等龍頭企業,積極構建“養殖基地—屠宰加工—熟食制造—包裝物流—產品銷售”一體化產業發展格局,著力打造生態肉制品產業鏈,燒雞產業化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道口燒雞產業發展現狀
(一)道口燒雞加工業情況
縣內全年和季節性生產和銷售道口燒雞的公司、工廠和店鋪300多家。其中,全年正常和正規生產經營的170多家;實行機械化或半機械化生產、規模較大的燒雞公司14家,大多集中在新區道口燒雞工業園區。主導產品為鮮燒雞,約占總銷量的85%;其次是軟包裝燒雞、雞雜、雞爪等分割產品。滑縣燒雞產品2/3以上銷往鄭州市、安陽市、濮陽市、新鄉市、鶴壁市等周邊城市,直接配送省內外道口燒雞連鎖店、專賣店1000多家,年產銷量2500萬只,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
道口燒雞行業共有注冊商標87個,其中,獲得“河南省著名商標”證書的5個,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專用標志證書的11個,獲得《國家工業品生產許可證》的26個,獲得河南省名牌產品證書的4個,獲得河南省優質產品證書的7個。2010年,義興張道口燒雞制作技藝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滑縣道口畫寶剛燒雞有限責任公司擁有年加工1500萬只燒雞國際智能化生產流水線,從屠宰、煮制到包裝均實現了工業化生產,主要生產鮮燒雞、軟包裝燒雞、雞副產品等系列產品,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畫寶剛”牌燒雞采用新鮮活雞和多種調味料,精細加工而成,堅持科技創新,把原來的“炸雞”環節現改為“非油炸”著色工藝,燒雞顏色更鮮艷,雞肉更可口,此項技術不僅獲得了第七屆發明展覽會銅獎,也符合當下健康飲食的消費理念,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與好評,被確定為國務院特供食品,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十大名食”“河南電視臺上榜品牌”“中華名吃”“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河南省名牌產品”“河南省老字號”“河南省著名商標”等榮譽稱號。
(二)道口燒雞雞源供應情況
加工道口燒雞的原料雞有蛋雞淘汰雞、地方土雜雞、道口燒雞適用雞等。其中,當地土種雞最適合制作燒雞,但其飼養時間較長、養殖效益較差、價格高,僅有少量加工成道口燒雞;道口燒雞適用雞及其他品種肉雞因含水分較大、腥味難除、肉質過嫩、煮制過程中難以入味等缺點,使用也較少;蛋雞淘汰雞肉質好,但生產周期較長(12~18個月),個體較大,且易受雞蛋價格的影響。目前道口燒雞的原料雞90%為蛋雞淘
汰雞。原料雞約20%由縣內養殖場戶提供,其他80%左右來自周邊縣市及河北省部分地區。
為更好地建設道口燒雞雞源基地,滑縣人民政府與河南農業大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共建河南農業大學道口燒雞產業研究院,加強優良雞種培育、燒雞品質提升、系列產品研發等方面合作。
二、道口燒雞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銷售范圍狹小,營銷模式單一
道口燒雞的主要銷售范圍還是局限在河南省內,由于受氣候限制,鮮燒雞銷售半徑不超過150 km,而經過高溫滅菌處理的軟包裝燒雞由于技術欠缺,導致風味和口感欠佳,不受消費者青睞,市場銷量有限,這是影響道口燒雞發展的“卡脖子”問題。道口燒雞的銷售模式十分單一,全縣多數燒雞企業的銷售模式是以直銷為主,很少涉獵電商、直播等“線上”市場,導致燒雞銷售范圍有限,總銷量低,沒有形成規模效應。
(二)品類單一化,創新能力不足
產品研發以企業為主,沒有政府主導的產業研發機構、市場研究機構,相關部門進行專業的行業指導較少。道口燒雞的產品品種較為單一,90%的燒雞企業采取整只銷售,進行分割包裝銷售的企業較少,在雞翅、雞胗等各類小包裝休閑產品研發創新能力不足,沒有形成全國暢銷的休閑食品品牌,極大壓縮銷售空間。
(三)品牌意識低,運營能力較弱
縣域品牌塑造能力不強,出臺的產業發展規劃層次不高,市場無序競爭現象較為普遍。道口燒雞在市場上無明確定位,雖以禮品型居多,但未成為大眾化的日常消費食品。同時,企業品牌意識低,運營能力不足,品牌多且雜,優勢無法發揮,有正式注冊商標的就有170多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名氣較大企業的競爭力,也削弱其作為龍頭企業所應具備引導生產的導向功能、加工增值的開發功能、聯結農戶的帶動功能等。
(四)宣推力度不大,口味參差不齊
自1995年以來,滑縣道口燒雞企業很少在中央、省、市較大新聞媒體上做廣告和系統宣傳,全國大、中城市35歲以下的青少年很少有人知道道口燒雞。此外,適合道口燒雞加工的活雞尚未定型,在原料、制作工藝、產品質量等方面,不同個體店面、作坊、企業千差萬別,導致市面上的道口燒雞口味也各不相同,極其影響道口燒雞的口碑。
三、相關建議與思考
(一)建立新銷售格局
滑縣要引導鼓勵企業實行“線下+線上”雙軌運行,形成以直播帶貨、電商為代表的線上銷售模式與超市、專賣店等線下銷售融合的新銷售格局,推動“銷售好”同“生產好”相協調,全力推進道口燒雞全產業鏈發展。
(二)推進技術創新
滑縣要充分借力高校的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人才培育能力,發揮科研院所的成果集成創新、成果孵化優勢,推動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提高產業技術裝備水平,攻克燒雞銷售半徑狹小、風味欠佳等技術難題,強化小包裝休閑新產品研發,提升產品質量和檔次。
(三)加強品牌建設
滑縣要組建省級優勢特色產業品牌建設專家團隊,科學編制道口燒雞品牌建設發展規劃,制定燒雞行業食品安全標準和企業生產標準,嚴格規范燒雞市場;加大政策保障支持力度,在產業基地建設、品牌建設等方面進行扶持,重點支持有產業基礎、有研發投入、有創新意識的優勢企業,扶持做強、做精。
(四)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滑縣要引導燒雞龍頭企業設計具有辨識度的標識和包裝,突出特色,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縣內外展銷會等方式,推介道口燒雞的品牌和形象,助推道口燒雞走出去,開拓商超對接、空鐵對接,實現產品直銷,不斷提升產品的形象知名度、市場占有率和流通率,使道口燒雞系列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五)拓寬發展模式
滑縣應以道口文化為魂進行深度挖掘,傳承與創新百年品牌,發展“互聯網+相關服務業”,創新探索以道口燒雞為主題的特色美食城、文化主題公園,讓廣大消費者深度體驗,吸引投資商加盟合作,以建設道口古鎮為契機,利用保存完好的歷史古跡,結合道口燒雞的美食文化品牌,形成“地理美食+文化旅游+現代商業”新吸引點,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新業態、新希望。
作者簡介:郭少玲(1986— ),女,河南滑縣人,大專,助理獸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監測、檢驗工作。
(責任編輯" "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