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應加強指導,以激發大班幼兒的自主性,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展現良好的創造力和社會交往能力,同時確保其身心安全。分析了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指導目標,并從游戲前期、游戲過程、游戲結束三個階段,探究了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指導策略。
關鍵詞:幼兒園;大班幼兒;戶外自主游戲;指導策略
戶外自主游戲作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不僅能為大班幼兒提供親近自然、釋放天性的空間,而且能夠促進大班幼兒自主能力、創造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教師可以組織戶外自主游戲,鼓勵大班幼兒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興趣,以游戲的方式認識世界。同時,教師需要深入探索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指導策略,從而采取科學、正確的指導方法,為大班幼兒的終身學習與身心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指導目標
(一)激發大班幼兒的自主性
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首要目標,是激發幼兒的自主性。大班幼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選擇戶外自主游戲內容,并制訂游戲規則。這要求大班幼兒具有良好的自主性。教師可以密切觀察大班幼兒的興趣和能力,為幼兒提供開放、自由的戶外自主游戲環境,使幼兒主動選擇符合個人興趣和能力的戶外自主游戲內容。同時,教師還需要幫助大班幼兒建立自信心,使幼兒勇于克服困難,從而進一步激發其自主性。
(二)保障大班幼兒身心安全
安全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基礎,也是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指導中教師不可忽視的重要目標[1]。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場地、道具等,必須具有安全性,避免大班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傷害。首先,教師應檢查游戲場地,確保沒有尖銳的物品、突出的邊角等安全隱患。其次,教師應要求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正確使用游戲道具,避免在游戲過程中出現爭搶的情況。最后,教師應充分關注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身體狀況。如此保障幼兒的身心安全,既能使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順利開展,也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二、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指導策略
教師應當在準備充分的前提下,密切關注大班幼兒的游戲過程,及時指導幼兒制訂游戲規則、解決問題、開發新的情節。本文將從游戲前期、游戲過程、游戲結束三個階段,探究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指導策略。
(一)游戲前期:科學規劃,隱性指導
為了順利推進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教師應進行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如設置區域標志、投放豐富的道具、創設主題情境等。這也是在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中進行隱性指導的主要方式。
1.設置區域標志,指導大班幼兒遵守游戲秩序
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區域包括角色扮演區、建構區、運動區、沙水區、藝術涂鴉區、自由活動區等,每個區域都有獨特的游戲內容和玩法。如果缺少區域標志,幼兒就無法準確判斷各個區域的活動范圍,這可能導致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頻繁穿梭于不同區域,造成游戲秩序混亂。
為此,教師應科學規劃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場地,設置清晰的區域標志,明確各個區域的活動范圍。首先,標志應清晰易懂,同時具有一定的美觀性和趣味性,以吸引大班幼兒的注意力。比如,教師可以將顏色鮮明的地墊、圍欄、指示牌或手繪圖案等放在每個游戲區域的邊界處。其次,標志應附有簡短的文字或圖案說明,以幫助幼兒理解該區域的具體功能。比如在建構區,教師可以借助顏色鮮艷的廢舊積木設置區域標志,同時在標志上寫上“建構區:用積木搭建你的夢想世界”等文字,以此提示幼兒自主展開建構游戲。最后,標志的布局應當考慮到幼兒的視線高度和活動范圍,確保幼兒容易看到,且不對幼兒的游戲活動造成限制。比如,教師可以將指示牌懸掛在低矮的樹枝或圍欄上,確保標志間距適中。幼兒一旦進入戶外游戲區域,便能在各種標志的隱性指導下,快速選擇游戲范圍,提高游戲效率。
2.投放豐富的道具,指導大班幼兒開展多元游戲
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需要依托豐富的道具展開。比如,在建構區,幼兒需要借助各種積木類材料、積塑類材料、輔助材料和自然材料等進行自由搭建。在運動區,幼兒需要通過滑梯、秋千、攀爬架等運動設施自由開展小游戲,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在角色扮演區,幼兒可以在各種服裝、道具、場景的支持下,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再現生活場景,或者開發新的故事情節。
教師應科學規劃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通過提供豐富的道具,全方位激發大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指導大班幼兒開展多元游戲[2]。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大班幼兒戶外自主游戲區域劃分,使用收納架、收納筐等工具,分類投放道具,方便大班幼兒使用。同時,為了降低道具的損耗率,要將道具存放在安全、干燥、通風的環境中,避免暴曬、雨淋等。
教師還可以指導大班幼兒自主管理道具,提高游戲道具的可重復利用率。比如,每次戶外自主游戲結束后,教師都可以組織大班幼兒分類回收散落在不同區域中的道具。這不僅能增強大班幼兒的責任意識,而且能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逐漸學會分類、整理等技能。
3.創設主題情境,引導大班幼兒提出游戲設想
創設主題情境指的是圍繞特定主題創設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環境,從而為大班幼兒提供一個更加真實、有趣的游戲背景,引導幼兒提出合理的游戲設想。
雖然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區域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但是為了確保大班幼兒的游戲活動具有一定的針對性,教師不能盲目鼓勵幼兒同時開展多個游戲。為此,教師可以定期創設不同的主題情境,隱性指導幼兒。比如,在春天,教師可以利用幼兒園周圍環境創設“森林探險”主題情境。在情境中融入樹木、花草等自然元素,以充分激發幼兒的自主性。教師可以因地制宜,設置探險路線,用彩帶、木牌或手繪地圖標記出起點、終點以及途中的“寶藏點”或“挑戰區”,指導幼兒大膽探險。幼兒可以用心感受主題情境,選擇不同的探險路線。探險完成后,幼兒還可以整理自己的發現,建立“森林小屋”、舉辦“森林集市”等,豐富自主游戲體驗。
(二)游戲過程:密切觀察,顯性指導
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密切觀察大班幼兒的行為和表現,從而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為了有效啟發幼兒,教師可采用顯性指導方法,如語言點撥、行為示范、游戲介入等。幼兒可以根據教師的提示,判斷問題成因,提出解決方案。教師應成為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提高顯性指導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1.觀察大班幼兒的交流溝通,指導其制訂游戲規則
大班幼兒的規則意識開始形成,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提高,這些都有助于其獨立開展戶外自主游戲。但是在游戲開始時,幼兒由于好奇心強、情緒興奮,可能會導致游戲秩序混亂。為此,教師應及時干預,指導幼兒制訂并遵守游戲規則。比如,教師可以在幼兒園戶外沙水區,指導幼兒扮演建筑師,利用沙子、水、塑料積木等,建造出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建筑。游戲開始后,幼兒迅速被沙子和水吸引,興奮地挖掘、澆水,混亂也隨之出現。有的幼兒獨自玩耍,不參與團隊建造;有的幼兒因為爭奪材料而發生爭執;還有的幼兒因為不清楚如何開始建造而感到手足無措。對此,教師必須及時暫停游戲,指導幼兒制訂游戲規則,以此約束其游戲行為。比如,教師可以先吹響口哨,要求幼兒暫停游戲。接著,教師可以提問:“老師發現在剛才的游戲過程中,你們有一些混亂,你們有發現嗎?我們該怎樣解決這樣的混亂呢?”指導幼兒自主討論游戲規則。幼兒可以輪流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要認真傾聽。等幼兒完成討論后,教師可以再次干預,總結和強調規則。在規則的約束下,幼兒重新開展游戲,能保持良好的秩序。
2.觀察大班幼兒的矛盾困惑,指導其解決游戲問題
隨著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推進,大班幼兒會不斷生成更加復雜的游戲活動,矛盾和困惑也隨之產生。教師應敏銳地捕捉這些瞬間,分析大班幼兒的問題成因,指導大班幼兒解決問題[3]。比如,在“好玩的跳繩”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中,有的幼兒之前接觸過跳繩,掌握了基本的跳繩技巧,能夠連續完成多個跳繩動作;還有一些幼兒初次接觸跳繩,總是跳一次或兩次就被絆倒,產生了挫敗感。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并對幼兒進行指導和鼓勵。
在指導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予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機會,若其努力后仍舊無法解決問題,教師再采用親身示范的方式,一對一強化指導。比如,教師可以先請有經驗的幼兒分享跳繩技巧,幫助缺乏跳繩經驗的同伴。這樣不僅能解決部分幼兒的跳繩問題,而且能增強幼兒的合作精神。同伴互助結束后,教師可以特別關注仍舊存在問題的幼兒,手把手教授跳繩技巧,幫助其建立自信,嘗試連續跳繩和多種花樣。
3.觀察大班幼兒的活動,指導其開發游戲情節
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促使大班幼兒創新、創造、發揮想象力。但是在一些游戲過程中,幼兒仍然可能重復相同的活動,導致游戲情節缺乏變化。對此,教師可以觀察幼兒的活動,及時通過語言點撥、游戲介入等,指導幼兒開發新情節。比如,在“童話小鎮”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可以分別扮演醫生、警察、消防員、店員、顧客等角色,體驗不同的社會身份,鍛煉社交能力。游戲開始,幼兒對即將扮演的角色充滿好奇,紛紛投入各自的“工作”中。在游戲過程中,部分幼兒的活動則開始重復,“醫生”總是在重復給“病人”聽診、開藥的動作;“警察”一直在巡邏,偶爾抓住一個“小偷”,處理方式也總是相同,比如將“小偷”帶到“警察局”,然后“定罪”。教師可以直接介入游戲,扮演市長,宣布小鎮即將舉辦一場文化節,邀請居民參與。
通過這樣的情境設定,教師能巧妙地為每個大班幼兒提供新的任務。幼兒則能繼續發散思維,開發新的游戲情節,展現更多的游戲創意。
(三)游戲結束:總結評價,綜合指導
隨著游戲進入尾聲,大班幼兒不僅有了一些進步,同時也暴露了一些短板。教師可以通過總結評價,綜合指導幼兒,使其全面回顧游戲過程,總結經驗[4]。
1.總結收獲,指導大班幼兒感悟個人成長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大班幼兒能學會新的技能,進一步發展社交能力和創新思維,展現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教師要指導幼兒總結游戲收獲,重點關注幼兒的進步和成長,肯定幼兒的收獲,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勵幼兒繼續參與其他游戲和學習活動。首先,教師可以提問:“你在剛才的游戲活動中學會了什么?”引導幼兒回顧游戲過程,分享收獲。其次,教師可以搭建展示平臺,鼓勵幼兒進行匯報,展示自己的收獲并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通過口頭表達和具體展示,每個大班幼兒都能獲得成就感,產生更加積極的戶外自主游戲意愿。
2.評價問題,指導大班幼兒補足個人短板
戶外自主游戲是促進大班幼兒成長的重要手段,也是反映幼兒短板的一種方式。在游戲過程中,幼兒會暴露一些問題,如缺乏合作精神、缺少創新思維、情緒管理能力不足等。對此,教師需要在總結評價階段,適當地指出幼兒的問題,指導其反思和補足個人短板。比如,教師可以先組織幼兒進行自主評價和同伴互評。接著,根據其評價結果和游戲記錄,直接點明典型問題,提出解決辦法,讓幼兒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注意避免同類問題。教師還可以適當聯系家長,與家長討論幼兒的成長情況,為幼兒制訂個性化的成長方案,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三、總結
總而言之,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指導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游戲前期,通過設置區域標志、投放豐富的道具、創設主題情境等隱性指導方式,能夠為大班幼兒開展戶外自主游戲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游戲過程中,通過密切觀察幼兒的行為表現,適時介入,顯性指導,能夠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解決游戲中的問題,開發游戲情節。在游戲結束后,通過總結收獲與評價問題,能夠引導幼兒反思個人成長,補足短板。教師應在幼兒園大班戶外自主游戲中,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完善前期規劃、過程觀察和總結評價,以實現有效指導,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趙艷.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有效指導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11):161-163.
吳津.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J].亞太教育,2023(4):48-50.
夏小敏.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探究[J].華夏教師,2022(24):94-96.
劉一婷.農村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有效指導策略[J].讀寫算,2022(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