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農村黨支部組織的建設是推進其發展的重要環節,培育更多能力突出、責任心強、辦事可靠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農村黨支部書記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鄉村振興一線的“領頭雁”和“頂梁柱”,他們的能力與素質,是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質量的保障。他們的工作能力、形象作風等,直接呈現黨的先進性建設的整體水平,這充分說明農村黨支部書記在“三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強對村黨支部書記的選拔、培養、使用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該文的研究對象為山西省陽曲縣農村黨支部書記群體,旨在探討農村黨支部書記培養模式及路徑。
關鍵詞:鄉村振興;三農;農村黨支部書記;培養模式;路徑
中圖分類號:D422.6"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5)07-0069-05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arty branch organization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romoting their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more rural 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 secretaries with outstanding capabilities,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reliable work. Rural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s the \"leaders\" and \"pillars\" on the front lin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ir ability and qualit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ir working ability, image and style, etc. directly reflect the overall level of the party's advanced nature construction, which full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ural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in the work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erefore, strengthening the selection, training and use of village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is particularly urgent and important. The research objects of this paper are rural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in counties and counties in Shanxi Province, and the research purpose is to probe into the training model and path of rural party branch secretaries.
農村黨支部書記發揮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農村黨支部書記是農村黨組織班子的領導人,更是充當著我們基層黨組織的“火車頭”“領頭雁”的角色。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也是建立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治理體系,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能力的迫切需要。農村黨支部書記擔負著整個鄉村發展的重擔與責任,角色的定位十分關鍵,影響著農村廣大群眾的奮斗目標及心之所向。為使本研究更具代表性,本文將圍繞山西省陽曲縣農村黨支部書記群體展開分析與探索。
1" 理論與假設
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培養是整個農村黨組織的核心關鍵所在,也是我們建筑戰斗堡壘,強化鞏固黨的執政根基的重要環節。農村黨支部書記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環節,直接關系著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關系著農業發展、農民富裕、農村穩定。農村黨支部書記選配模式與路徑的探索是當前推動我國鄉村振興高效發展最為迫切的問題。
1.1" 經商返鄉精英選配模式
當下我國村莊治理難題的破解之道,有種種富有影響的先進模式[1]。很多鄉村精英在早些年離開村子,前往城市求學,在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之后,希望通過自己接受的教育來反哺家鄉[2]。有些學者提出“老板治村”,認為這一結構調整順應了當前階段農村發展的需求,能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3]。返鄉精英通常具有專業技術、創造性思維、較強的人脈關系,以撬動國家政策資源,推動村莊跨越式發展[4],已經成為農村社會發展,尤其是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參與力量[5]。因此,鄉村精英治村具有強大的合理性和必然性[6]。故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一:經商返鄉精英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越高。
1.2" 大學生村官選配模式
大學生村官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力量[7]。從大學生村官政策執行的十幾年時間來看,高校畢業生農村基層就業推動了具有現代知識、現代思維、現代眼光的優秀青年人才回流農村[8]。大學生村官可以發揮自己的年輕優勢、文化優勢、專業優勢和創新優勢,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與村里的經濟發展相結合,為村里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引領農村快速發展[9]。選擇并培養能幫助新農村建設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任職是一項重要舉措,關系到農村的長遠發展[10]。所以說大學生村官是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發展源泉,是推進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重要途徑[11]。故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二:大學生村官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越高。
1.3" 傳統農村黨組織選拔書記選配模式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12],“人難選”是一些地方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13]。“兩推一選”的提出推廣[14],規范了選舉民主的表達機制,完善了黨支部選舉程序[15],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16]。故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三:傳統的農村黨組織選拔的書記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越高。
1.4" 復員退伍軍人、部隊轉業干部選配模式
復員退伍軍人、部隊轉業干部擔任農村黨支部書記是近年來興起的鄉村治理主體新類型[17],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18]。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時代[19]。退役軍人政治覺悟高、執行能力強、作風紀律嚴,擁有部隊服役經歷的天然政治優勢[20],群眾普遍對退役軍人群體有天然的信任感[21]。選好用強退伍軍人這個群體,是破解農村“人難選、選人難”困境的不二法寶[22]。讓退役軍人真正成為新時代的寶貴人力資源財富[23],將有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24]。故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四:復員退伍軍人、部隊轉業干部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越高。
2" 研究設計
樣本及抽樣過程。問卷調查選取山西省一個發展較為落后的縣區——陽曲縣為調查對象。受訪者具有基本的文化水平,語言理解方面基本沒有障礙,問卷填寫方面較為順利,完成后,研究人員將在現場取回。抽樣采取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方式收集數據。線上線下累計發放問卷300份,其中線下問卷116份,線上問卷184份,累計回收問卷300份。問卷回收后對無效問卷進行了剔除,去除亂答、漏答和前后不一致的問卷,最終得到292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回收率97.3%。
3" 實證分析
3.1" 陽曲縣基本情況
陽曲縣位于忻定盆地和晉中盆地之間,是省城太原上風上水之北部門戶,綠色生態之屏障。全縣下轄4鎮5鄉,98個行政村30個居委會(其中12個城市居委會、18個農村居委會),截至2022年末,陽曲縣戶籍總人口154 745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48 746人,鄉村人口105 999人。
3.2" 陽曲縣農村黨支部書記選配模式存在的問題
3.2.1" 農村黨支部書記年齡結構不平衡、文化程度較低
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的年齡結構與文化程度是影響其素質的重要因素。通過對陽曲縣的調查統計得知,相對于2022年村“兩委”選舉之前,該地區的農村黨支部書記平均年齡從48.8歲下降至43.53歲,相對上屆下降5.27歲,45歲及以下的農村黨支部書記64人,占比50%,配備35周歲以下、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村“兩委”主干27名,占比18.37%,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陽曲縣農村黨支部書記平均年齡正在逐漸年輕化,但目前農村黨支部書記老齡化與文化程度較低問題仍然較為突出。
3.2.2" 農村黨支部書記選拔結構不健全
農村黨支部書記選拔結構的不完善是制約當前農村黨支部書記培養的重要原因之一。
首先,選拔標準不夠明確。目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選拔標準缺乏統一規范,各地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選拔標準和程序,導致選拔過程的不透明和不公平。
其次,選拔程序不夠科學規范。在農村黨支部書記的選拔過程中,有些地方缺乏科學的評價機制和程序,往往是憑借個人主觀意愿或者權力來確定人選,這容易導致選人用人的失誤和不當。
最后,選拔范圍不夠廣泛。在一些地方,農村黨支部書記的選拔范圍往往局限在少數幾個人或者某些特定的群體之間,而忽視了更廣泛的人才資源,難以充分發揮農村治理工作的潛力。
3.2.3" 農村黨支部書記培育方式流于形式
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培育方式是其業務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但目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培養流于形式,落地效果并不顯著。
首先,根據對陽曲縣的調查發現,對于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只有52%的農村黨支部書記認真學習其戰略要求,但并未深入地貫徹研究,甚至于31%的鄉村干部對此戰略只是粗略的學習。這說明了當前農村黨支部書記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的不重視,沒有自主學習意識。
其次,培訓內容過于理論化、培訓形式單一。許多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培訓課程側重于黨的政策和理論知識,但這些內容往往與農村實際相距甚遠,缺乏針對性。這使得他們難以將培訓所學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導致培訓效果大打折扣。
3.2.4" 農村黨支部書記留任激勵機制不完善
農村黨支部書記的留任激勵機制在當前存在不完善之處。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亟待改善。據調查發現,陽曲縣有些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較低,導致黨支部書記工作條件艱難,待遇不盡如人意。
其次,缺乏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黨支部書記的職業發展往往停留在一定階段,缺乏晉升機會和專業培訓計劃,沒有建立健全的職業發展路徑,包括晉升機制和培訓計劃,影響了其積極性和工作熱情。此外,年輕人可能存在一種固有心理,認為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需要年齡相對較大、在村里擁有一定威望的條件。這種傳統觀念使得年輕人認為自己無法勝任這樣的職務,因此也不會將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列入自己的職業規劃之中。
3.3" 描述性統計
對被調查者的性別、年齡、職業等基本情況進行說明,具體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
3.4" 信效度檢驗
3.4.1" 信度檢驗
信度是指被測量數據的可靠程度,一般情況下用Cronbach's α系數來表示。本研究采用SPSS 25.0數據分析軟件進行信度檢驗,分析結果顯示本問卷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24,信度良好。
3.4.2" 效度檢驗
效度是指被測量數據的有效程度,通常需要進行KMO分析和Bartlett球形檢驗。本研究預測變量的KMO值為0.857,效度良好,Bartlett球形檢驗近似卡方值為1 946.215,自由度為277,顯著性概率值Sig=0.000lt;0.01,適合做因子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3.5" 多元回歸分析
3.5.1" 農村黨支部書記選配模式與鄉村治理有效性的影響因素探討
由表3可知,運用SPSS 25.0軟件,采用回歸分析法,得出本次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擬合度R2=0.534,調整后的擬合度R2=0.527,F值=72.039,顯著性P=0.000,達顯著水準,且兩變量之間的VIF值均小于5,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3.5.2" 各變量標準化系數影響程度分析
依據表3的回歸分析結果,以標準化系數Beta為判定標準,在獲得支持的4個假設中,“經商返鄉精英選配模式”標準化系數為0.292,最高;“大學生村官選配模式”標準化系數為0.285,次高;“傳統農村黨組織選拔書記選配模式”標準化系數為0.202,第三高;“復員退伍軍人、部隊轉業干部選配模式”標準化系數為0.110,第四高。
4" 研究結論及培養策略
4.1" 研究結論
本文結合了陽曲縣的實際情況,通過問卷調查和質性訪談等方式,分析了當前農村黨支部書記培養現狀及其原因,最終確定了影響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的四大因素。通過科學的實證研究,得出了企業家與帶富能力強的村民、大學生村官、新鄉賢返鄉對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但復員退伍軍人、部隊轉業干部的影響并不顯著。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結論如下:
經商返鄉精英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最高。
大學生村官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次高。
傳統農村黨組織選拔書記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第三高。
復員退伍軍人、部隊轉業干部選配模式越完善,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提升程度第四高。
4.2" 完善陽曲縣農村黨支部書記培養策略
4.2.1" 拓寬渠道“選”,做好人才儲備
完善“兩票制”“三票制”“兩推一選”“公推直選”等基本方式,擴寬農村黨支部書記選拔方式。通過從經商返鄉精英、大學生村官、新鄉賢返鄉、復員退伍軍人和部隊轉業干部中培養選拔,切實執行因村派人、因人擇村,確保崗位干部高度匹配、人崗相適,真正將農村實際需要與干部人選條件緊密結合起來。建立健全農村黨支部書記后備力量培養機制,每村動態儲存3~5名后備力量,建立村級后備力量動態儲蓄庫,增強村“兩委”副職中村黨組織書記的儲備力量。
4.2.2" 精準定位“育”,注重能力提升
根據“需求導向、補缺為主”的原則,重點加強村級后備干部的政治理論、農業農村政策法規、信訪調解及基層黨建等相關知識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和體系,針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實際情況,設計專門的培訓課程和項目。加強農村黨支部書記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農村黨支部書記各類交流研討活動,讓他們分享經驗、交流心得,相互學習借鑒,形成合力,推動黨建工作和鄉村振興。
4.2.3" 人崗相適“用”,完善獎懲機制
明確農村黨支部書記工作責任和目標,根據“因村選人,因人擇村”的人崗相適原則,結合各村工作實際需要與后備干部自身情況,可以將其先選派到一線崗位進行一段時間鍛煉,根據實踐情況,對于思想松懈、工作不力的及時清理,對德才兼備、工作認真的人員進行重點培養。構建“考、獎、罰”三位一體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農村黨支部書記崗位報酬與工作實績掛鉤的制度體系,堅持常態化動態跟蹤管理原則,堅決杜絕出現不作為、“等靠要”的干部上任,保證農村黨支部書記政治廉潔、能力突出,用完善的獎懲制度提高農村黨支部書記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激發農村振興活力。
4.2.4" 多措并舉“留”,優化工作環境
提供良好的待遇和福利。加大對農村黨支部書記的薪酬和福利保障力度,確保他們的收入水平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改善工作環境和條件。政府應該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工作條件,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建立起完善的評價體系,讓他們的工作成果得到公正評價和認可,實現“在崗有報酬、干好有希望、離任有保障”。擴寬發展途徑,加強對家庭的支持。提供多樣化的發展路徑和職業晉升通道,讓農村黨支部書記有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空間,使其在職業發展上有更多的可能性。提供相應的家庭支持政策,如子女教育優惠、配偶就業幫扶等,減輕其家庭負擔,增強其工作穩定性。
參考文獻:
[1] 劉紅巖,蘇鵬飛.“企業家型村支書”帶動有效村治的整體創新模式——基于湖北省荊州市槍桿村村莊轉型的驅動機理剖析[J].經濟研究參考,2018(71):53-57.
[2] 楊姍姍.民族地區鞏固非遺脫貧成果內生發展能力培育[J].社會科學家,2022(4):60-67.
[3] 孔德馨.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精英治村的困境及優化路徑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3.
[4] 謝小菲,盧春天.青年精英與鄉村新內源式發展——基于湖南M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田野調查[J].中國青年研究,2023(12):68-75,94.
[5] 劉小珉,劉詩謠.鄉村精英帶動扶貧的實踐邏輯——一個基于場域理論解釋湘西Z村脫貧經驗的嘗試[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8(2):74-85.
[6] 盧福營.經濟能人治村:中國鄉村政治的新模式[J].學術月刊,2011,43(10):23-29.
[7] 韋祎.鄉村振興背景下村干部隊伍作用探究[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4):257-258,271.
[8] 張龍,蘇世天.身份的自我審視與主動嵌入——以大學生村官的鄉村社會融入為例[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1(1):103-111.
[9] 任冰.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黨支部書記能力提升路徑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20.
[10] 馮琳.大學生村官培養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活力,2024,42(4):175-177.
[11] 韓迪娜.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村官的選拔與培養策略研究[J].山西農經,2021(3):65-66.
[12] 袁碩旻.從社區(村)黨組織換屆選舉角度看基層黨內民主建設[D].蘇州:蘇州大學,2009.
[13] 袁建偉.農村黨支部書記選拔任用創新的著力點[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17(11):49-51.
[14] 尚繼鵬.呂梁市Z鎮農村黨支部書記“兩推一選”實施困境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22.
[15] 梁俊山,董江愛.農村黨支部選舉制度創新的實踐路徑與經驗啟示——基于對D村“兩票”制的考察[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1(6):47-54.
[16] 馬全江,宋海萍.“兩推一選”:黨內民主的制度創新和理論創新[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11(2):69-72.
[17] 劉曉峰,吳平先.鄉村治理中“兵支書”的主體能動優勢與示范效應[J].江蘇社會科學,2023(3):122-130.
[18] 宋海軍.多中心治理視角下云南省退役軍人參與鄉村振興問題與對策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23.
[19] 肖義龍,余書福.“兵支書”成鄉村振興生力軍[J].老區建設,2021(17):77-79.
[20] 李廣來.職業經歷視角下村支書鄉村治理能力提升研究[D].濟南:中共山東省委黨校,2023.
[21] 趙怡峰.發揮退役軍人人力資源優勢投身鄉村振興探析[J].經濟師,2024(3):158-159,162.
[22] 華姝.不忘“兵之初”建功“兵支書”——貴州充分發揮優秀退役軍人在農村基層組織中的帶頭作用[J].當代貴州,2020,(34):40-41.
[23] 崔成,王艷濤.新時代退役軍人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J].行政管理改革,2019(7):110-115.
[24] 張曉林,張磊,楊欣.支持退役軍人服務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J].天津農學院學報,2024,31(2):99-102.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21A0554);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一般項目(ZSCX2023Y08)
第一作者簡介:魏晶(1998-),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農村黨支部書記培養。
*通信作者:王亞舟(1995-),男,博士。研究方向為人力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