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協調鄉村振興實踐中的利益沖突、鑄牢鄉村振興實踐中的意識防線以及助力鄉村振興實踐中的人才建設共同構成思想政治工作賦能內江鄉村振興的價值意蘊。思想政治工作賦能內江鄉村振興不僅有利于強化鄉村振興思想引領、優化鄉村振興文化環境,還能營造鄉村振興輿論環境。思想政治工作賦能內江鄉村振興的實踐過程中,必須堅持黨對鄉村振興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領導,夯實基層組織;培育專業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重視專業水平;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融入度,匯聚建設合力。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內江鄉村振興;價值意蘊;運用剖析;實踐進路
中圖分類號:F323"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5)07-0179-04
Abstract: Coordinat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the practi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uilding a strong ideological line of defense in the practi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ss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in the practi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empowe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Neijia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mpower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Neijiang not only helps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optimize the cultural environmen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also creates a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Neijiang, we must adhere to the party's overall leadership ove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nsolidate primary-level organizations; cultivate a professional and capabl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ea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professional level; and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bjects to gather joint efforts for construction.
黨的二十大報告站在國家富強的戰略高度,深猷遠計地將推進鄉村振興作為事關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加以論述,明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國家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價值。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如期建成,最深厚的基礎和最堅實的后勁在鄉村。隨著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加速實施,內江的區域優勢、資源稟賦優勢進一步凸顯,鄉村振興取得實質成效,并成功獲批“2023年度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市、區)”。思想政治工作作為我們黨的傳家寶,貫通脫貧攻堅戰的政策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推動具有內江特點的鄉村振興發展,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效的機制,全面推動內江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脫貧工作走深走實,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
1" 思想政治工作賦能鄉村振興的價值意蘊
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和農村發展情況創新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切實提升廣大農民的思想認識和政治覺悟,全面激發農民的主體意識、積極性和創造力,助力鄉村振興。基于此,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三農”工作中的關鍵性作用:協調鄉村振興實踐中的利益沖突、鑄牢鄉村振興實踐中的意識防線、助力鄉村振興實踐中的人才建設。
1.1" 思想政治工作協調鄉村振興實踐中的利益沖突
當前,農村許多社會矛盾大多與經濟利益相關。“在階級利益、社會利益、個人利益的共同作用下,思想政治教育得以產生。[1]”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種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存在于一般性的社會實踐活動之中,其通過協調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為一般的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思想引領、政治保障、精神凝聚。從參與鄉村振興實踐的主體來看,主要有政府、社會資本、鄉村帶頭人、農民和城市居民。市域、縣域和鄉鎮政府在鄉村振興中承擔著改變鄉村的落后面貌、推進宜居農村建設的責任;社會資本則希望參與政府推進的鄉村建設項目,用較少的投資取得巨大的利益回報;鄉村帶頭人則想既使自己名利雙收,也帶動農民共同致富;農民固守傳統小農思想,盡可能享受政策紅利;城市居民一方面希望通過合法手段在農村擁有一棟精致小院以供閑暇時玩樂,另一方面也想獲得健康綠色的食材供應鏈確保食品安全。馬克思曾指出:“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 都和他們的利益有關。[2]”利益需求的多樣化導致人們思想的分化,如何照顧到各個主體的利益需求,在實施過程中就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協調利益沖突,凝聚思想合力,有效銜接脫貧攻堅成果。
1.2" 思想政治工作鑄牢鄉村振興實踐中的意識防線
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下發一系列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統籌制定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規劃和具體計劃,這些文件中都殊途同歸地強調鄉村振興要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一起抓,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在鄉村振興中的意識形態把控、維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統一思想意志、激發農民群眾精神動力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功能。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首先要保證的就是鄉村振興中的意識形態問題。意識形態工作無處不在,改革開放在給鄉村經濟帶來發展的同時,市場經濟也將一些消極落后的思想污泥帶到農村之中。例如拜金主義、封建迷信、道德敗壞、鋪張浪費和攀比之風。這些由市場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在農村沉渣泛起,如果長期忽略思想引領就會助長其發展勢頭。《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年)》指出要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豐富鄉村文化[3]。所以,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文件和計劃中明確提出要通過加強農村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我們黨對鄉村工作的全面領導,進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育農村良好精神風貌,最終達到促進農村移風易俗、滿足農民精神利益需要的現實訴求。思想政治工作與鄉村振興實踐是精神引領的需要,是掌握農村意識形態方向的需要,是鄉村振興戰略順利推進實施的必要條件。
1.3" 思想政治工作助力鄉村振興實踐中的人才建設
人才建設是推進鄉村振興實踐的重要支撐。而本土人才是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主要力量,做好培養本土化人才工作對于突破人才瓶頸的制約事半功倍。所以,加強本土化人才的培育,鍛造自身發展的才干,建設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擴大農村人才的儲備勢在必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可以讓農村黨員干部對自己在鄉村振興中的角色定位以及重要作用有清晰的認識,化被動發展為主動發展,增強自身的發展意識,將自己培養成為農村人才隊伍中的一員。內江市選調一批懂農業技術又愛鄉村生活的工作人員,組成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員隊伍。通過制度設計讓人才下沉基層,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專業優勢和涉農培訓機構主體作用,實施“鄉村青壯年技能培訓”“鄉村實用人才培訓”“高素質農民教育培訓”等項目。其次,在鄉村振興的關鍵時刻,激發農民的干勁,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到農村各項建設中。內江市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充分發揮農民自身本領,助力培養更多的新型職業農民,強化農村本土相關人才的培育力度,做好堅實的人才基礎,穩步推動農村人才振興,為農村人才隊伍添磚加瓦。與此同時,推廣農業信息新技術,實現信息進村入戶,提高信息化水平。
2" 鄉村振興實踐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運用剖析
毛澤東同志曾說:“你對于那個問題不能解決嗎?那末,你就去調查那個問題的現狀和它的歷史吧![4]”自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內江市發揮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注重扶貧先“扶智”,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具體措施中注重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維護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意識形態把控、統一思想意志、激發農民精神動力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等功能,使得該市取得了一些成就。
2.1" 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強化鄉村振興思想引領
在內江市鄉村振興的工作方案中,開篇就從政治的戰略意識角度對未來規劃做出了總體規劃,強調思想引領的先導作用。具體做法如下:其一,注重以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鄉村振興中組織的政治領悟力、執行力和判斷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5]”內江市立足本市具體實際,強調通過打造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優化鄉村振興實踐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領導體系和組織保障。其二,以思想政治工作引領產業發展。內江市立足總結過去推進鄉村振興中產業發展的經驗基礎,在未來五年推進鄉村振興的進一步規劃中,強調產業要發展,思想要先行。在具體工作中強調要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指示批示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立足具體實際,發展兼顧鄉村經濟利益與綠色生活生產的鄉村產業。其三,以思想政治工作引領鄉村振興實踐人才支撐。內江市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預期目標、具體計劃、基本任務,用思想政治工作為全市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有力的人才保障。近年來,內江市通過“甜城英才”政策引進一批人才,未來他們將在內江基層的大舞臺上譜寫農村的華章。可見,內江市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具體實踐中,注重思想先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作用,從思想上講清楚為什么要推進產業、生態、文化、組織和人才振興的問題,從而讓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占領政治高位,繼而匯聚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磅礴力量。
2.2" 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優化鄉村振興文化環境
鄉村文化是農村社會歷史發展的沉淀,是鄉村的靈魂。做好鄉村思想政治工作不僅能夠提升鄉村黨員對鄉村文化的傳承意識,而且能夠充分發揮鄉村黨員的思想引領作用,引導農民群眾堅定鄉村文化自信,幫助農民培育文化自信。內江市本著思想政治工作和鄉村文化建設相得益彰的起點出發,開展了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文化建設,凝聚了人們進行鄉村振興的精神動力,其具體措施歸納如下。一方面,打造紅色文化場所。依托隆昌氣礦紀念館、范長江紀念館、羅泉會議會址、隆昌南關石牌坊古鎮、紅村石油會戰舊址、羅世烈士文史料陳列館、成渝鐵路筑路民工紀念堂和喻培倫大將軍紀念館等紅色文化載體,繼續推進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建設工作,啟動紅色旅游景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抓好紅色旅游景區盤活工作,打造一批具有紅色文化底蘊的文化場所,筑牢全市人民理想信念。另一方面,以榜樣示范的方式發揮思想引領的作用。鄉村振興實踐中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多為黨員,農村黨員干部能夠較好地將鄉村文化振興基本內涵和重要意義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被農民群眾所理解、熟知、掌握,樹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信心,增強其主動投身于農村文化振興中的自覺性。在培育農村文化自信過程中率先垂范,用親身實踐為農民樹立榜樣,在農民中有效發揮正向的價值引導作用,提高價值認同,引領農民樹立文化自信意識,營造鄉風文明的良好氛圍。
2.3" 運用思想政治工作營造鄉村振興輿論環境
良好的輿論環境在鄉村振興實踐中具有造勢和助推作用,內江市以印刷宣傳標語和加強主流媒體建設等形式優化鄉村振興的輿論環境。其一,印刷宣傳標語。農村人居情況的顯著特征之一是居住分散,如何將當下重要的戰略方針和國家政策悄無聲息地融入農村需要適宜的方法。內江市采用在公路干道兩側、公共休閑和文化場所印刷關于鄉村振興的宣傳標語進行氛圍營造,這些標語言簡意賅、順口易記,讀起來朗朗上口,例如鄉村振興,人民富裕;科技引領,農業興旺等。鮮紅醒目的宣傳標語很大程度上幫助農民知曉當下國家和政府正在著手推進的戰略,也一定程度上營造了當下鄉村振興正逢其時、迫在眉睫的緊迫氛圍,進而在社會生活中形成有利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輿論環境。其二,加強主流媒體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著力打造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主流媒體,建成幾家擁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6]”內江市借助主流媒體主動宣傳本市的人文景觀、家鄉特色、文化產業等,無疑在潛移默化中發揮了思想政治工作在鄉村振興實踐中進行輿論造勢和優化輿論環境等功能,進而助推實踐工作順利開展和任務順利落實。
3" 思想政治工作推進鄉村振興實踐的實踐進路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選擇,其涉及的領域是綜合多元的、空間是廣大的。這就要求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承擔著政策解讀與宣傳、理論講解與灌輸、利益協調與整合等功能。
3.1" 堅持黨對鄉村振興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領導
要在目標時間內完成鄉村振興的任務,那就必須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堅持黨對鄉村振興實踐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主要是通過組織建設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核心地位。鄉村振興實踐中的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同時也是鄉村振興實踐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急先鋒”。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得順不順、好不好、強不強直接與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落實程度掛鉤。鄉村振興實踐中開展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人們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有機總和,擔負著宣傳鄉村振興政策、落實鄉村振興決定、團結動員群眾等重要作用,所以其一開始就具有極強的政治性。在抓鄉村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宣傳思想政治工作,以強化基層黨組織自身建設,鞏固基層政權,扭轉部分基層黨組織虛化、弱化、邊緣化等不利局面;加強黨對鄉村振興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統籌領導,為鄉村振興實踐各項工作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障。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工作千頭萬緒,涉及領域囊括城鄉之間經濟、政治、生態和社會治理等各個方面,需要市域以下基層黨組織以政治引領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艱苦奮斗,踔厲前行。
3.2" 培育專業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
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既是鄉村振興過程中的參與者,也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鋒部隊”,更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中的骨干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7]。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高低直接影響著鄉村振興中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關系到我們黨對鄉村振興工作的實施成效。面對鄉村振興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對鄉村振興的相關政策和文件精神把握不準,甚至對鄉村振興知之不多,或一知半解,或一無所知的現實窘境,必須多方面提升鄉村基層黨組織的專業性。一方面,構建常態化的教育監督機制。發揮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理論學習”“農民講習所”等多種方式組織學習,及時掌握農村村干部的學習動態,強化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完善常態化教育考評機制。面對信息爆發式增長的社會,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加強政治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以時不我待的精神面貌強化對鄉村振興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學習,力求達到對理論熟悉和對相關政策文件及精神了然于心的狀態。制定科學有效的學習周期,強化紀律監督,注重結果測評與成績考核,增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向心力和號召力。
3.3"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融入度
面對鄉村振興實踐中思想政治工作客體參與度不足的現實狀況,需要講清楚思想政治工作與其利益勾連。經過幾年發展,內江市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推動各參與主體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機制,總體形成了聯結政府、企業、合作社和農民的利益鏈條,各參與主體的利益分歧得到有效整合與協調。農民不僅是建設的主體,更是鄉村振興最終的利益獲得主體。所以,農民理應是鄉村振興中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工作對象。通過思想政治工作講清楚鄉村振興與他們的利益聯結,提升他們的參與度是優化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發揮的必然選擇。思想政治工作者對農民進行經濟意識、思想、觀念和科技知識的教育,破除陳舊落后的思想,激發農民的經濟意識,引導農民主動參與市場經濟建設,為鄉村振興培養主力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解決實際問題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對象的文化素養。農民文化素養的提升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堅實的物質和經濟支撐,也需要黨和國家、政府和社會齊抓共管、協同發力。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全面勝利,并且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農民不僅物質得到了滿足,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提高。我國農村文化事業取得良好成績,農民文化素養也得到提升。但我國農民群體龐大,囿于歷史原因和地理空間限制,相當部分農民知識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觀念根深蒂固,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依然具有較大提升空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功能和對人的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需要進一步提升農民文化素養。
4" 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發展戰略,事關國家未來發展的長遠布局。為此,必須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作用保障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實施。振興鄉村——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是內江全市的共識。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進程中,通過挖掘和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引進鄉村振興人才、發展鄉村教育、開展對農民技能培訓、完善補齊鄉村基本文化基礎設施及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方式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經途徑和必要舉措。
參考文獻:
[1] 李合亮.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探本——關于其起源及本質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9-60.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4.
[3] 鄉村振興規劃(2018—202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60.
[4]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
[5] 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22:23.
[6] 習近平談媒體融合發展:關鍵在融為一體、合而為一[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242991.
[7]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 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J].黨建,2019(3):4-5.
基金項目: 2024年度涼山青少年思想政治與法治教育研究中心資助項目“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以X民族地區為例”(LSZYJ24-08);2024年度內江市哲學社會科學“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重大專項課題(NJ2024ZX013);2024年度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專項課題(CNYZ2024B18)
作者簡介:何莉(1997-),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