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明安
四川省藝術院東坡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詩書畫院專職畫家。擅畫動物走獸,尤長于畫虎。作品多次參加歐洲當代中國畫展、日本中國現代畫展等國內外大型畫展。作品曾獲2001年法國盧浮宮國際藝術沙龍展優秀作品獎。出版有著作《周明安作品選》《周明安畫虎精品選》等。
古往今來有著無數的民間傳說、文學著作、詩歌、繪畫、工藝都與虎有關,老虎已形成一種文化,豐富著人們的生活。而繪畫中的老虎,在中國已有千年的歷史,有巖畫、民間畫、年畫、木版畫、漆畫、國畫等,國畫中又包括工筆、大寫意、小寫意、兼工帶寫等。我學習畫虎已有三十多年,從我的體會看,最能表達中國文化韻致和彰顯作者才情的,應該是寫意的虎畫。我自己在創作實踐中,尤其注重以下兩點:
一是以形寫神。以形寫神首先要解決的是形。虎是大型貓科動物,體態雄偉,毛色斑斕,外形各部位的比例非常協調和勻稱。虎的毛色金黃,顯得富貴華麗,又與黑色的斑紋產生強烈的對比,更是光彩奪目。虎的動作靈活,落落大方,威風十足,令人神往。我在畫虎時,就特別注重表現虎的這種美感,更著力其威風凜凜的氣勢和莊嚴的神態,以擬人手法,傳達出一種正義威嚴、氣吞山河的雄壯之氣、王者之風。
二是筆墨情趣。寫意畫的筆墨,是鮮活生命的律動,是神采飛揚的韻致。寫意畫的重點在于“寫”,是運用中國書法的筆墨原理與造型的完美結合。寫的筆法能夠更加生動地描繪虎的動態,中鋒側鋒的靈活運用,順逆提按、輕重虛實的運筆潑墨,使虎的形象在紙上活了起來。虎的斑紋又恰似書法線條的變化,所以表現起來更為得心應手。筆墨情趣與立意寄情相結合,從虎的行住坐臥中傳達作者的情感寄托。這樣的作品除了具有形式上的美(造型美、構圖美、筆墨美)之外,加以文化的內涵和詩的意境而更顯意味深長。
根據多年畫虎的體會,我總結出畫虎的“五忌”“五宜”。要忌甜、俗、惡、板、賴。“甜”為形象圓滑,用筆光嫩,色彩鮮艷;“俗”為情趣低下,筆法無章,江湖氣重;“惡”為造型猙獰,比例失調,動作夸張;板為形象呆滯,筆墨板刻,謹毛失貌;“賴”為筆亂墨濁,色墨不合,景物相背。應提倡寫、雅、肅、活、清。“寫”為全以書法用筆,寫意寄情,不似之似;“雅”為格調高古,筆墨含蓄,意境悠遠;“肅”為中正大氣,動態威嚴,氣勢雄偉;“活”為造型生動,運筆松活,墨色氤氳;“清”為筆無妄下,畫面清麗,元氣淋漓。
總而言之,畫虎是我自己最為純熟的藝術手段,也是我的藝術試驗田,我常常把自己的藝術探索和創作感悟在虎畫中得以實踐后運用于其他藝術門類,往往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相輔相成,使自己的藝術之路一步一步、一點一滴地走向精深廣博,因此在探索中時時體會到藝術生活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