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智慧
四川省藝術院東坡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詩書畫院專職畫師、藝委會委員,四川省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曾先后兩次赴日本留學,獲日本國立上越教育大學美術教育學碩士學位。作品曾入選第八屆、第九屆全國美展。曾先后多次在日本、美國舉辦個展,作品被多家機構和個人收藏。
羅智慧是四川省詩書畫院首位專職女畫家。早年由報刊美術編輯轉行,赴日留學近十年,研習日本畫及現代設計,獲美術教育碩士學位。在日期間參與藝術展覽及舞臺美術設計,創作融合中日審美特質的障屏畫,奠定其獨特藝術風格。歸國后作品既承襲中國畫傳統筆墨,又融入日本畫現代詩情,以厚重畫面與遒勁筆觸突破女性畫家常規,呈現出沉穩大氣的東方意境,兼具謙遜誠懇的藝術氣質。
面對陌生環境,畫家往往難以迅速進入創作狀態。在新疆寫生時,這片對所有人而言都新鮮的風景,帶來了獨特的挑戰——人物畫家如何將慣常的人物刻畫轉化為對自然風光的敏銳捕捉?初到帕米爾高原時,我也在“有負擔”地作畫,正如羅智慧問我“婧文,你看這樣要得不”時,她也在反復叩問自己的筆墨。轉機出現在高原寫生首日。羅智慧放棄次日游覽石頭城的機會,選擇留在酒店為當地工作人員畫像。一整天對人物的專注刻畫,讓她逐漸找到與這片土地共振的繪畫語言。黃昏時分,她將帕米爾廣場定格于宣紙:遠山蒼茫,寫生畫家與靜坐觀景的當地人共處畫面,既無陌生感的隔閡,亦無刻意營造的視覺沖擊。那些流淌在人與人、文化與自然間的氣息,恰如高原上生生不息的風,將平凡場景淬煉成詩。觀眾仿佛能聽見畫中人的呼吸,看見邊疆的生命韻律如游吟曲調,悄然漫向山河萬里的每個褶皺。這種超越地域隔閡的生機,遠比陌生化表達更接近藝術的本質。
細讀羅智慧的人物畫作品,在《高原的風》 《七彩夢》《喜洋洋》等大型創作中,人物豐富的色彩表達與深厚的筆墨積淀織成了一幅幅生動美麗的、書寫人民的畫卷。她的心中既有人民,也有藝術,而當二者交織在一起,其作品就如藝術藍天上拂過的春風,溫暖每一位觀眾的心靈。其寫生創作更展現了突破自我的勇氣:不拘泥于既往成功范式,直面全新環境的挑戰,在每幅作品中真實記錄探索軌跡。這種在困境中持續發問、自省的精神,恰是青年藝術家最應汲取的養分。
在后來的寫生中,羅智慧還經常會問:“婧文,你看這樣要得不”,作為晚輩,我依然是非常惶恐,沒有答案的。如今方悟,這實則是藝術家對自我的詰問——在筆觸懸停的瞬間,以謙遜姿態完成對藝術本真的叩擊。這種創作中的不確定性與自省力,恰似筆墨積淀的暗流:非刻意求厚重,而是修養自然流淌的痕跡。我們或許怯于向外界袒露猶疑,但羅智慧示范了如何將思索化為筆端的生命力。這些寫生對話的吉光片羽,終將在時光中發酵為珍貴的藝術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