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放
四川省藝術院東坡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李白家鄉人,齋號玩味軒。四川省傳統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四川晏濟元書畫院執行院長,四川徐悲鴻張大千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在當代藝術領域,張勤濤是一個兼具多重身份的文化踐行者,他既承載著傳統文脈的厚重,又激蕩著創新探索的活力。作為四川省藝術院東坡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兼秘書長,他不僅是書法藝術的踐行者,更是文化傳承的推動者。
張勤濤的成長軌跡,映射出一名青年藝術家如何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中開辟獨特的藝術道路。他的書法,既有對古典法度的敬畏與傳承,又蘊含著個性化的創新表達。自幼習畫的經歷賦予他敏銳的藝術感知力,而商海與文化事業中的雙重歷練,則讓他的筆墨在剛柔并濟中展現出獨特的生命力。他深諳“書為心畫”之理,作品常以行草見長,線條流暢灑脫,結體疏密有致,既可見東坡“尚意”書風的遺韻,又融入當代審美意趣的靈動。
張勤濤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成功地將企業家與藝術家的雙重角色融為一體。早年經營廣告公司、歌舞團的經歷,賦予他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與資源整合能力;而書法家的身份則讓他始終保持著對文化內核的堅守與熱愛。他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結合,為書法展覽策劃創新傳播模式,使傳統文化在數字化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他的實踐印證了一個觀點:當代書法家需要突破“書齋式”創作,主動參與社會文化生態的構建。正如他在訪談中所言:“沒有文化的企業是缺乏靈魂的肉體。”這種理念不僅推動其企業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也為書法藝術開拓了更廣闊的生存空間。面對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張勤濤展現出鮮明的時代意識。他主張“在堅守中創新”,既深入研習古典書論,又積極探索書法與裝置藝術、數字媒介的跨界融合,他致力于搭建青年書法家交流平臺,通過展覽、學術研討等形式,推動四川書法群體的整體崛起。
張勤濤的藝術生涯,恰似一幅徐徐展開的卷軸:既有傳統筆墨的嚴謹法度,又有時代浪潮的奔涌氣象。他以書法為舟楫,在商業與藝術、個人與社會、傳統與現代的激流中破浪前行,不僅書寫了個體的藝術高度,更勾勒出一名青年文化傳承者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