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
三星堆文化作為中國古蜀文明的瑰寶,其獨特的藝術風格一直以來都是藝術家們探索和借鑒的對象。龔光萬立足中國繪畫形式語言,通過彩墨互生的藝術實踐,在古今對話與中西融合中大膽創新,以繪畫詮釋對三星堆美學的思考,以及三星堆藝術美學在中國畫語境下的當代表達。《現代藝術》密切關注龔光萬 “三星堆” 主題創作,繼2024年第2期與第7期推出兩期“印象”欄目深度解析后,本期“印象” 欄目再度聚焦:通過徐里、黃宗賢、田旭中三位評論家的多維解讀,循脈索隱,將龔光萬構建的三星堆藝術世界完整而豐富地呈現給讀者。
20世紀的幾次美術革新運動,都體現出中國知識分子走進世界的焦慮情緒和急迫心情,思想解放的藝術家們都試圖用作品表達他們的藝術理想和精神追求。中國美術的現代性從學術探尋到繪畫實踐,日復一日,曠日持久,熱情不減。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文化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回望走過的路,我們充滿自信和自豪,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震古爍今的巨變中,新時代中國繪畫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期待,無愧于時代的呼喚,中國美術事業正日新月異,蓬勃發展。
中國繪畫不管怎么變法求新,審美終歸是以中國文化為基調,以藝術服務于人民為核心。而從畫家個體的歷史使命來審視革新,“寫意的現代性”較好地契合了當今中國人的審美需求,既有繼承也有發展。顯然地,中國美術的現代性包含了中國表達和當代表達兩個方面,也就是說,傳統繪畫藝術想要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得到煥然一新的創新發展,需要以當代審美需求作為現代繪畫的內源動力,豐富和發展本土文明資源的情懷表達,突出中國繪畫在世界格局中的獨立性。龔光萬先生近幾年創作的現代彩墨作品,具有獨特的繪畫藝術語言、表現形式,藝術張力十足,具有創新性,讓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藝術實踐很好地詮釋了現代性的兩個方面。
龔光萬先生的三星堆彩墨畫,是畫家主體與三星堆客體的一場藝術對話,是藝術的時空穿越。龔光萬先生深入研究三星堆文化,潛心挖掘蘊于其中的藝術美學精髓。他將三星堆文化的藝術元素(尤其是面具)提煉運用,在他的筆下,三星堆元素造型夸張、色彩鮮艷、手法質樸,其線型挺拔,輪廓整峻,盡顯莊嚴雄強之勢、圣潔華貴之美。三星堆的器形藝術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和奇特的審美價值,龔光萬先生與之觀照,表現出積極曠達的藝術胸懷,正如石濤所言“混沌里放出光明”,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想象力豐富、造型奇異、色彩瑰麗的世界。龔光萬先生作品具有較強的趣味性、觀賞性,在當今眾多畫家中獨辟新面貌,值得關注!
閱讀龔光萬先生的三星堆彩墨畫,我們會察覺到,他不只想做一位畫家,更是努力在做一位文化傳承者。他用彩墨解謎古老三星堆,是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表達,傳遞出歷史與現實的關聯性,這種創新性創作無疑為中國畫注入了新鮮的活力。現代藝術家要不斷地向原始藝術、本土民族民間藝術、東方傳統藝術獲取資源和靈感。
同樣地,龔光萬先生的現代彩墨藝術中最大限度地學習應用了民間藝術、東方本土傳統藝術資源,不僅有三星堆文化,還有蜀地活態傳承的非遺文化吞口、臉譜、皮影、儺戲以及西北的社火等,所有這些,在龔光萬先生的筆下描繪得綺麗多姿。由此可見,傳統藝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現代藝術創新的重要途徑。唯此,當下的中國藝術家既要放飛理想的翅膀,又要立身于堅實的民族文化之基,才能有所作為。中國美術唯有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才能無愧于新時代的召喚,在中華民族文化的新征途上擔當使命。我們探尋中國繪畫的時代性,應該將目光更多地投向大寫意繪畫的現代性,這是中國美術現代化進程中繪畫語境的時代性要求。
龔光萬先生的三星堆彩墨畫,在造型上采用了挪位、組合、拼接、錯動、重疊等多種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畫面因而千姿百態。在創作上,弱化了圖解功能,充分展現了藝術的無限想象,神其主題,異其形式,詭其氛圍,在“有”“無”中尋找新的繪畫語言,創造了新的圖騰圖式。
龔光萬先生將三星堆文化元素與現代社會的圖像進行色彩轉化,構圖轉化。其作品有印象主義的淋漓色彩,有立體主義的畫面解構,也有超現實主義和精神主義的隱喻表達。其繪畫語言在草書線條和墨分五色的統領下,介入了異質藝術的手法特點,保留了中國畫的筆、墨和精神象征性。這種跨文化、跨時空、跨藝術類別的藝術對話,體現了中國畫家廣闊的國際視野和高度的文化自信。
龔光萬先生的三星堆彩墨畫,充滿了各種符號和象征。這些符號和象征承載著古蜀先民的智慧、信仰、生活方式等多重意義。龔光萬先生對這些符號和象征的解讀,以至抽象化處理,是為了與時代審美相互融合,走向新的理性和抽象,帶給人更新、更深刻的美感,呈現出一種全新的藝術語言。這是對大寫意繪畫的創新實踐,也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嘗試。
龔光萬的現代水墨,慣用寬筆大線、大塊面,畫面沉雄恣肆,以表達三星堆文化的奇異性和當代性。線條作為中國畫造型的主要手段,不僅僅是塑造物象形體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表現創作者的生命情調。龔光萬在三星堆水墨畫的創作中自覺運用草書,通過線條的輕重緩急、長短疏密,表達他對物象的好惡喜怒,灌注他在創作狀態中的思緒與情感,流露出別具一格的抒情性和音樂性。
傳統與現代是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激發的,能夠迸發出璀璨的創意火花。在創作的每一個環節,龔光萬先生自由、自在地將古老文化的神秘性、當代敘事與現代藝術的表現性相結合,不僅重構了傳統文化符號的視覺表現,更重構了我們對這些符號的文化認知和情感體驗。這正是我們探尋寫意現代性的價值所在。古蜀文明跨越數千年來到我們身邊,理解和欣賞其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需要像龔光萬先生這樣的藝術家,在當代繪畫中開展創新性的探索與實踐。
龔光萬先生的三星堆水墨藝術,將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青銅器的藝術元素,用中國畫的傳統筆墨語言進行當代表達,在一定意義上拓寬了繪畫對象的藝術表現方式。藝術家深耕傳統,面對當下,不囿于傳統,努力讓藝術貼近當代人的審美需求。這為當代中國畫的創作提供了一條可供參考的路徑。
印象三星堆,是龔光萬先生藝術人生的一篇華章。希望今后能看到他更多更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