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是孩子離開父母懷抱,開啟自己精彩人生的第一步。孩子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獨立性,才能更好地與他人交往。獨立是讓孩子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做好自己的事情,主動承擔責任,擁有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第一步。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
開學時,幼兒園科學區窗臺上的烏龜缸里只有一只烏龜,后來小朋友們覺得它太孤單了,紛紛把家里的小烏龜帶過來陪伴它。后來,這個烏龜缸里有了五只大小不一的烏龜,它們在那里又顯得有些擁擠了!
周一的早晨,圓滿驚訝地喊我:老師,烏龜少了一只!小朋友們都圍了上來,大家一起發動“火眼金睛”尋找小烏龜。不一會兒,小晴指向建筑區的積木塊說:快看,小烏龜在這里!它鉆到積木塊底下出不來了!我趕緊把積木挪開,拿起烏龜將它放回缸里。星瀚說:是缸太小了,它不愿意待在那里了。珠珠接著說:是我們沒有照顧好小烏龜。小朋友們對于小烏龜爬出來的事情非常難過,都想給烏龜改善一下生活環境。
于是,我們新買了一個更大的烏龜缸。小晴圍在我身邊,她獨自一人搶著要去清洗新的烏龜缸。小晴要去搬缸,“呀,我搬不動啊!”她撓撓頭,在想辦法。她看見一旁的珠珠正好喝完水,就忙著叫珠珠過來幫忙。小晴和珠珠兩人高興地抬著新龜缸來到盥洗室,把它平穩地放到池子里進行沖洗,洗干凈后開始放涼水。裝好水后又哼哧哼哧地把烏龜缸抬到了科學區的窗臺上。
到了小烏龜搬新家的時刻了。星瀚說:老師,怎么把它們拿出來啊?旁邊的小晴指著其中一只最大的烏龜說:星瀚別怕!這是我從家里帶來的,我敢拿它!星瀚見小晴輕松地拿起小烏龜,于是模仿小晴的動作,順利地將第二只烏龜從舊家搬到了新家。很快,孩子們就把烏龜搬新家的事做好了!安頓好小烏龜們,小晴找來了龜糧,并將其放入缸內投喂小烏龜。
第二天,圓滿發現烏龜們竟然沒有吃小晴投喂的龜糧,他擔心地告訴了我,我請他自己先想想辦法。圓滿看到金魚缸旁有另一種龜糧,一個紅色的小袋子上畫著一只小烏龜:老師,可以給烏龜換這個龜糧嗎?我請他自己試一試。圓滿把新龜糧倒在離小烏龜頭很近的地方,幾秒鐘后烏龜就把糧都吃了。圓滿看到自己投喂的龜糧被小龜吃了,高興地說:它吃了,以后我要好好照顧它!
之后,小晴發現她帶來的烏龜殼上有些污漬,起初有些不知所措,向我投來求救的目光。我說:小烏龜也和我們人類一樣,需要洗澡澡呀!小晴詢問我:可以用牙刷給它洗澡嗎?我回答她說:可以呀,但是你要輕輕刷。小晴找到一支舊牙刷,開始慢慢地刷龜殼,上面的墨綠色污漬開始脫落,這個問題被成功解決了。此后,孩子們每天都來觀察小烏龜,像照顧好朋友一樣照顧著它們。
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十分重要。在烏龜“越獄”后,教師敏銳地捕捉到星瀚提出的舊龜缸太小的問題,支持了孩子們換龜缸的想法。在搬新缸時,小晴獨自一人搬不動,教師沒有立刻去幫忙,而是適時“躲避”,等待小晴的獨立思考。圓滿發現烏龜不吃糧,嘗試更換龜糧并獲成功,教師的積極鼓勵使其有了成就感。
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在照顧烏龜的過程中學會了積極探索,培育了獨立思考與主動承擔的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