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科學謀劃、系統部署今后一段時間鄉村全面振興重點工作。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我國農村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與重生。現代農業的發展,正改變著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農村電商的興起,讓農產品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產業融合發展,正在重塑鄉村經濟版圖。廣大農村干部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從發展產業、壯大集體經濟等方面想辦法、找出路,全力推動鄉村振興邁向新高度。
作為農村發展的忠實守望者與基層干部的堅實后盾,《村委主任》雜志全力搭建溝通橋梁,旨在匯聚廣大村干部與農村工作領域的先鋒力量,攜手并肩,共謀農村發展的新思維、新航向。本期雜志,我們精選了一系列深度剖析新時代農村發展變革與創新的精品文章,展示山西各地鄉村在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促進農民收入增長,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增進農民福祉方面的最新探索和實踐,力求為讀者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展現農村發展圖景。
山西省嵐縣嵐城鎮圪達底村駐村第一書記郭興玉,扎根基層、躬身力行,通過常態化入戶走訪傾聽民聲、紓解民困。同時,他立足村情實際,因地制宜培育特色產業,為村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更加寬廣的道路。
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西元村村“兩委”帶領村民自主創業、合作開發,打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經濟體系。太原市尖草坪區向陽鎮南翟村實施“一張紙”工程,讓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得到了有效保障,依托“三園共建”的發展模式,讓“家家有股份,人人是股東”的美好愿景成為現實。
運城市鹽湖區東郭鎮磨河村通過激活古鹽道、古戲臺等文化元素,實現了傳統農耕村的華麗轉身。太原市萬柏林區白家莊街道九院村通過一系列生態修復和創新舉措,將采礦留下的“黑色傷疤”轉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綠色氧吧”。運城市鹽湖區南城街道柏口窯村,通過“全域整治、全景打造”和實施“彩繪鄉村”計劃,讓村民實現“數著票子謀發展”。
這些生動的實踐,無一不展現出新時代農村發展的蓬勃生機與無限潛能。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三農”領域如何在關鍵之年進一步深化改革,如何在收官之年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我們衷心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從本期雜志中汲取靈感與力量,攜手并進,奮力開啟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共同創造和見證偉大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