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河北省縣域農產品電商的發展獲得了新的動力。文章聚焦于探索河北省縣域農產品電商發展策略,通過實地走訪、網絡調研、深入訪談等多種方式,對縣域農戶和農產品企業進行了詳盡的調研,深入剖析了當前河北省縣域農產品的發展現狀與面臨的挑戰,構建了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定量分析影響河北省縣域農產品電商發展的顯著因素,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包括完善物流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產品標準化以及強化政策支持等。
發展現狀
基本情況
河北省縣域農產品品類繁多,其中不乏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的優質產品,具體分類、地域分布及主要電商渠道,如圖所示(見表1)。
通過分析上表,可得出結論:河北省的農特產品種類相當豐富,分布于多個地區。趙州雪花梨等10種農產品已被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銷售渠道也呈現出多樣性。大多數產品通過京東和淘寶等電子商務平臺銷售,不同的產品選擇不同的電商平臺。
主要發展模式
1.“農戶+電商/直播”直連模式
河北省的縣域農產品電商積極采用直播帶貨的方式,以推廣和銷售農產品。通過邀請網紅、培育本地主播等手段,有效提升了農產品曝光度和銷售量。例如,順平縣通過直播帶貨成功推廣了當地的特產黃油桃。
2.“農戶+合作社+電商特色館”協同模式
合作社作為中介組織,統一管理和協調農戶的生產活動,并通過電商平臺進行集中銷售。這種模式有助于增強農戶的組織化程度,提高農產品的標準化水平。京東平臺上“河北供銷館”與多個地區的供銷合作社合作,整合了采購、包裝、銷售、配送等環節,從而提升了農特產品的市場曝光量和銷售額。
3.“電商平臺+供應鏈整合”模式
通過電商平臺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整合農產品供應鏈的上下游資源,實現農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生產。河北鮮天下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電商平臺整合了深州市及周邊地區的農產品資源,實現了農產品的高效銷售。
4.“特色農產品品牌化”模式
河北省縣域注重打造品牌,截至2024年,省內共有116個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這些產品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長期的聲譽以及穩定的品質。通過電商平臺進行品牌化運作,這些品牌性的農特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有促進了農民增收。
縣域農產品電商影響因素分析
數據來源及變量設定
調研團隊共計走訪了河北省23個縣域,對1 300余名農戶進行了調研,并收集了1 238份有效數據。研究從個體特征因素、認知情況、基礎條件、農產品電商環境四個方面,分析了數字鄉村背景下河北省縣域農戶對農產品電商的意愿及行為。
研究以農戶參與農產品電商行為這一量表作為因變量,梳理了影響農戶參與農產品電商銷售意愿的因素,歸納為四個方面共25個自變量。通過Likert五分量表法,對這些自變量進行賦值,分別從“非常不了解”到“非常了解”“非常難”到“非常容易”“完全沒影響”到“非常有影響”“非常不好”到“非常好”,用“1”到“5”進行賦值。
模型選擇與數據分析
縣域農產品電商行為的影響因素,由于是否參與農產品電商屬于二元分類變量,只存在“有意愿參與”和“沒有意愿參與”兩個選項,是一個典型的二元問題。因此,選擇二元Logistic模型進行分析。
利用SPSS分析軟件,構建了二元Logistic回歸模型。相關結果展示在表2中,B值的正負指示了自變量對因變量產生的是正面還是負面影響;S.E.代表了回歸模型中確定的標準誤差大小;Wals值作為卡方統計量,與其對應的Sig.值(即在特定自由度下Wals值的概率P值)共同用于評估自變量對因變量是否具有顯著影響;而Exp(B)則反映了事件發生的概率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學歷、對農產品電商相關政策了解情況、農產品電商對生產結構的影響、鄉鎮(村)手機信號情況、參加農產品電商培訓次數、網絡風險感知、在村鎮設立電商服務站的狀況、農產品電商品牌的知名度、農產品的規模化生產及物流體系,均對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戶參與農產品電商產生顯著影響。其中,網絡風險這一因素表現為負向影響。而其他因素則對數字鄉村建設背景下農戶參與農產品電商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對策研究
完善物流體系建設
建設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并引入冷鏈物流設備,以提高蔬果類農特產品的物流效率,解決農產品上行問題。同時,進行數字化設施改造,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調度,進一步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
通過設立電商教學基地、在線培訓平臺,開展全域電商從業者普及培訓,以提高農村電商人才的整體素質。同時,通過改善農村工作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鼓勵當地電商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回鄉創業,培養一批“新農人”。
推進產品標準化
建立完善的標準化種植(養殖)流程、產銷對接、品控管理、冷鏈保鮮、設計營銷、電商化包裝、規模化供應等一體化的供應鏈體系,實現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的全程可控和可追溯,提高農產品市場信譽度和消費者滿意度。
強化政策支持
根據2024年8月印發的《河北省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細化每項政策,確保落地生效。加快建設市域聯合體產教融合平臺,創建“政校企農”相結合的電子商務協同創新中心,建立共管委員會,協力解決農村電商發展中的難點問題:高級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培育、農產品品牌建設與宣傳、蔬果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的規劃等。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政策的不斷完善,河北省縣域農產品電商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方面,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的快速發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農人從事農產品電商工作,通過“兩微一抖”等平臺銷售農產品,為家鄉代言;另一方面,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力度將持續加大,為農產品電商的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
河北省青年基金項目“數字鄉村背景下河北省縣域農產品電商發展策略研究”(SQ202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