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實現羽毛球運動的內涵式發展已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針對此,首先需明晰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并基于存在的問題,如場地設施短缺且利用不均、師資力量薄弱且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經費投入不足導致資源配置低效、競賽機制不健全以及交流平臺有限等,提出促進高校羽毛球內涵式發展的具體策略:優化場地設施布局以提高利用效率、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并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增加經費投入以優化資源配置、完善競賽機制并拓寬交流平臺。
【關鍵詞】 羽毛球 "內涵式發展 "高等院校 "全民健身
【中圖分類號】 G80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2095-2813(2025)07-0063-04
Research 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Badminton
CHEN Wenhan "XU Zhenhui
Fenyang College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Lvliang, Shanxi Province, 0322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how to achiev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has become a key issue that urgently needs to be solved. In this regard,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clarif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llege badminton, and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shortage and uneven utilization of venue facilities, weak faculty and uneven professional levels, insufficient funding leading to in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incomplete competition mechanisms and limited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dminton in universities,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badminton should be proposed: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venue facilities to improv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improving professional level, increasing funding investment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improving competition mechanisms and expanding communication platforms.
[Keywords] Badmint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Colleges; National fitness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改革的深入進行使得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高校體育作為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關鍵領域,其內涵式發展日益受到重視。內涵式發展強調以事物的內部因素為動力和資源,對于高校而言,即注重學校理念、文化、教育科研、教師素質、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等方面的建設。羽毛球運動作為高校體育課程中學生喜愛的項目之一,其內涵式發展已成為提升體育教學質量、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然而,高校羽毛球運動發展面臨教學資源分配不均、教師專業水平有限、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問題[1],嚴重制約了其內涵式發展的進程。
近年來,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進行了深入探討。例如,佘曦等[2]基于體教融合背景,對廣州市羽毛球競技后備人才的培養現狀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優化策略;劉蘭財等[3]則針對我國青少年男子羽毛球運動員的專項運動能力評價指標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為羽毛球運動員的選材和訓練提供了理論支持。
鑒于高校羽毛球運動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重要性及其當前面臨的挑戰,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并基于其現實困境,探討在現有條件下如何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以期從理論層面豐富和完善高校羽毛球運動內涵式發展的相關理論,從實踐層面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以推動其內涵式發展,助力體育強國建設。
1 "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發展迅速,以其獨特的魅力、廣泛的適應性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漸成為高校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師生的青睞。結合相關文獻及資料發現,當前高校羽毛球發展現狀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隨著高等院校對體育教育重視程度的提升,羽毛球運動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也隨之提高[4]。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將羽毛球選修課正式納入體育教學計劃之中,即不僅開設了羽毛球選修課供學生自由選擇,同時,還設立了羽毛球必修課程,以確保每位學生都能接觸到這項運動的基本技能與知識。此外,還成立了羽毛球社團,通過定期組織訓練活動,舉辦校內外的羽毛球比賽,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且寬松自由的羽毛球學習和鍛煉機會。
其次,在硬件設施方面,大部分高校已配備一定數量的羽毛球場地和器材,基本滿足教學和訓練需求,為羽毛球運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質保障。同時,部分高校還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對羽毛球場地進行升級改造,提高了場地的專業性和舒適度,為師生們創造了更加優質的運動環境[5]。
再次,高校羽毛球專業教師或教練隊伍逐漸壯大,其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和教學方案[6]。他們既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戰術意識,也注重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并以幫助學生在羽毛球運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發展方向為目標。此外,一些高校積極引進高水平羽毛球運動員或教練員擔任兼職教師或教練,從而為高校羽毛球教學帶來了先進的訓練理念和方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與高水平運動員交流和學習的機會,進一步提升了羽毛球教學的專業性和實效性。
最后,高校羽毛球運動在學生中具有極高的參與度,已經成為學生鍛煉身體、提高技能、結交朋友和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的重要社交平臺[7]。在羽毛球場上,學生既可以揮灑汗水、釋放壓力,還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運動的快樂和成就。
2 "高校羽毛球運動發展的現實困境
2.1 "場地設施不完善,場地利用率低
隨著高校羽毛球運動的普及和學生參與度的提升,場地設施短缺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因素,這不僅體現了羽毛球運動在高校體育文化中地位的上升,也反映了學生群體對多元化、高質量體育活動的迫切需求。
一方面,學生群體對羽毛球運動的需求日益增長,無論是日常鍛煉、選修課程還是校隊訓練,都對場地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高校羽毛球場地建設往往滯后于學生需求的增長,導致供需矛盾加劇。此外,部分高校羽毛球場地以室外為主,受天氣影響較大,影響學生鍛煉體驗。室內場地數量有限,且部分設施陳舊、維護不善,降低了學生的鍛煉效果。部分新建羽毛球館因建設標準不一、管理不善等原因,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同時,場地設施主要服務于校隊或高水平運動員訓練,忽視了普通學生的鍛煉需求,導致利用效率降低,學生參與度下降。由于課程安排、學生作息習慣等原因,部分高校羽毛球場地在特定時間段內使用率高,而其他時間段則相對空閑,影響了場地設施的整體利用效率。
2.2 "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許多高校羽毛球課程仍由非專項教師兼任,他們雖然在教學領域可能有著一定的經驗和能力,但在羽毛球專項領域中,對于技術、戰術理解以及訓練方法卻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和不足,這會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8]。
同時,部分具備羽毛球運動背景的教師,由于缺乏系統的專業培訓和持續學習提升,其教學水平和競技能力難以達到高水平要求。隨著羽毛球運動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技術和戰術層出不窮,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不斷更新的知識儲備,而部分教師卻因信息閉塞或學習動力不足,難以及時掌握并應用于教學中,進而加劇了專業水平的落后。
此外,由于部分教師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難以提供科學、系統的訓練指導,學生在技術和戰術上的提升緩慢。羽毛球運動的趣味性和競技性使學生期待高水平的教學和指導,但面對專業水平有限的教師時,學生可能會失去繼續學習的興趣。
2.3 "經費投入不足,資源配置低效
首先,經費投入不足直接導致羽毛球場地、器材等基礎設施落后且匱乏。眾多高校羽毛球場地數量有限,難以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部分場地設施因年久失修、維護不善,影響了學生的鍛煉體驗和運動效果。其次,高水平羽毛球教練的引進、現有教師的專業培訓以及賽事活動的組織和宣傳等均需大量資金支持,而經費短缺致使教學工作難以有效展開[9],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再次,部分高校在羽毛球運動上的經費投入缺乏科學規劃和有效監管,導致資金浪費現象頻發。例如,一些高校盲目追求場地建設的規模和豪華程度,忽視了實際使用效果和學生需求。最后,部分高校在資源配置上過于傾向校隊或高水平運動員的培養,忽視了普通學生的鍛煉需求,降低了場地設施的利用效率,同時也降低了廣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4 "競賽機制不健全,交流平臺有限
首先,校內羽毛球賽事組織缺乏規范性,統一標準和流程的缺失使賽事的公正性、專業性和觀賞性大打折扣。部分高校甚至缺乏定期羽毛球賽事,學生難以獲得充分的競技機會和展示舞臺,參與積極性受到影響。其次,校際間羽毛球交流賽事較少,缺乏高水平的競技平臺。盡管部分高校會組織校際羽毛球友誼賽或邀請賽,但這些賽事往往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和影響力,難以形成有效的競技交流機制。此外,受地域、資金、組織難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約,高校羽毛球隊參與全國性或國際性比賽的機會有限,限制了其競技水平和國際視野的拓展。再次,高校羽毛球運動的信息傳播渠道相對狹窄,學生難以獲取全面的羽毛球運動資訊和賽事信息。部分高校缺乏專門的羽毛球運動宣傳平臺或渠道,導致羽毛球運動在校園內的知名度難以提升。最后,高校羽毛球隊參與社會羽毛球賽事的機會也較少,難以與社會羽毛球運動形成有效互動。
3 "高校羽毛球運動內涵式發展的具體路徑
3.1 "優化場地設施布局,提升利用效率
首先,高校應基于校園整體規劃和學生實際需求,對羽毛球場地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場地選址需充分考慮交通便利性、周邊環境因素及學生使用習慣,確保場地既能滿足日常教學訓練需求,又能為師生提供良好的運動體驗。其次,在場地設施布局中,應注重多功能融合,提高場地設施的綜合效益。例如,設計集羽毛球、排球、籃球等多種運動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場館,通過靈活轉換場地用途,滿足不同運動項目需求。再次,應積極融入綠色生態理念,推動羽毛球運動場地的可持續發展。例如,采用環保材料建設場地設施,合理規劃綠化帶和景觀區域,提升場地生態環境質量。此外,高校應合理調整羽毛球場地的開放時間,以滿足師生多樣化的運動需求。最后,高校可積極尋求與企業合作的機會,共同拓展羽毛球場地資源。如與當地羽毛球俱樂部或體育場館建立合作關系,通過共享場地設施、聯合舉辦賽事等方式實現資源互補和互利共贏。
3.2 "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首先,高校應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積極吸引具備高水平羽毛球運動技能和豐富教學經驗的優秀人才加入師資隊伍。通過優化人才引進政策、提高待遇水平,為優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發展環境,確保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和實力。其次,對于現有羽毛球教師,高校應定期組織在職培訓,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講座和教學示范,幫助教師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學術交流活動,拓寬視野,提升教學水平。再次,羽毛球教師應不斷加強專業理論學習,掌握羽毛球運動的基本原理、技術要領和戰術策略。通過系統學習體育理論、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等相關知識,為教學實踐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同時,羽毛球教師應積極參與各類羽毛球比賽和活動,關注國內外羽毛球運動的發展動態與最新成果,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結構。最后,羽毛球教師應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制訂個性化教學方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3.3 "加大經費投入,優化資源配置
首先,高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羽毛球運動的發展需求,科學規劃經費使用方案,確保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同時,統籌兼顧教學、訓練、競賽等各個環節的需求,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其次,在資源配置過程中,應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例如,優先保障羽毛球運動場地設施的完善和更新換代;加大對優秀師資的引進和培養力度;支持舉辦高水平的賽事活動等。再次,在加大政府經費投入的同時,可以積極探索引入市場機制,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如與社會企業合作開展羽毛球運動相關活動,吸引企業贊助;利用校園羽毛球運動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開發周邊產品等。最后,在加大經費投入和優化資源配置的過程中,必須強化管理監督機制。建立健全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對經費使用情況進行全程跟蹤和審計,確保資金使用的合規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時,加強對資源配置效果的評估和反饋,及時調整資源配置策略,確保資金效益的最大化。
3.4 "完善羽毛球競賽機制,拓展交流平臺
首先,高校應構建包括校內賽、校際聯賽、區域賽乃至全國賽在內的多層次競賽體系。通過定期舉辦各類比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競技舞臺,激發其參與熱情。其次,在競賽規則的制定方面,應兼顧公平性與可操作性,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高校應根據羽毛球運動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訂詳細的競賽規則,包括比賽形式、計分方式、判罰標準等,為比賽提供明確的指導。同時,加強對羽毛球裁判員的培訓和考核工作,提升其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再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平臺已成為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高校可以建立羽毛球運動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發布賽事信息、訓練技巧、運動員風采等內容,吸引更多學生參與。最后,高校羽毛球運動內涵式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推動羽毛球運動文化的傳播。因此,在完善競賽機制和拓展交流平臺的過程中,應注重羽毛球運動文化的挖掘與傳承。通過舉辦羽毛球文化節、知識講座、展覽等活動,普及羽毛球運動知識,弘揚運動精神,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到羽毛球運動中來。
4 "結語
隨著全民健身理念的不斷深入和高校體育改革的持續推進,高校羽毛球運動的內涵式發展已成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途徑。基于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及其面臨的現實困境,本文提出了高校羽毛球運動內涵式發展的具體路徑,包括優化場地設施布局與提升利用效率、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與提升專業水平、加大經費投入與優化資源配置以及完善競賽機制與拓展交流平臺等。旨在通過科學規劃、合理投入、強化管理和創新交流,全面提升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硬件設施水平、教學質量、競技氛圍以及文化影響力,推動其實現更高水平的內涵式發展,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李航.哈爾濱市羽毛球俱樂部發展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
[2] 佘曦,許崴.“體教融合”背景下廣州市羽毛球競技后備人才培養的優化策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1,41(5):49-52.
[3] 劉蘭財,肖杰.青少年男子羽毛球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評價指標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31(2):182-186.
[4] 蘇婷.全民健身視野下羽毛球運動多元化路徑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8):19-21.
[5] 王順順.平頂山市五所高校羽毛球運動開展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8):106-108.
[6] 周永華,王欣.高校羽毛球運動的發展現狀與對策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9):131-132.
[7] 吳珊.健康中國背景下城市體育健身圈構建優化策略——以北京市石景山區為例[D].北京:北方工業大學,2024.
[8] 張陳.高校羽毛球課程現狀及發展策略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6):171-172.
[9] 黃光亮,韓佳芹,李寧寧.終身體育視域下中職學校羽毛球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2,38(2):131-133.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25.07.017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項目名稱:新時代體教融合背景下高校體育內涵式發展推進策略研究,項目編號:GH-220108);2023山西省教學改革創新項目(項目名稱:項群理論視域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改革探索,項目編號:J20231656);山西醫科大學汾陽學院2022年度校級教學改革創新項目(項目名稱:新時代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認知與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號:FJ202210)。
作者簡介:陳文漢(1990—),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與訓練。
中文作者簡介:徐振會(1980—),男,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