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特朗普貿易政策對WTO和全球化的影響

2025-05-04 00:00:00屠新泉陳美合
開放導報 2025年2期

[摘要] 特朗普1.0時期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嚴重沖擊了WTO和全球化進程,進入2.0時期,WTO和全球化面臨更大挑戰。美國可能會采取重構產業鏈、推動制造業轉移及沖擊WTO等方式建立利己的經貿規則。WTO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全球化發展也將受阻,國際經貿格局或將面臨更大的動蕩與調整。在此形勢下,中國應保持戰略定力,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深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持續推進雙邊貿易協定談判;深化改革以暢通國內大循環,繼續大力發展國際大循環,展現大國擔當,貢獻中國方案。

[關鍵詞] 貿易政策" "中美關系" "經濟全球化

[中圖分類號]" F742"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4-6623(2025)02-0007-09

2024年11月6日,特朗普在新一屆總統選舉中獲勝,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再次當選的非連任總統。特朗普再度當選預示著美國政治進入新階段,社會分裂、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的加劇將深刻改變政治格局。受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堅持的經濟民族主義理念的影響,特朗普政府將延續并強化過去10年形成的貿易保護主義趨勢,這不僅會深刻影響美國的經濟路徑,還可能引發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深遠連鎖反應,給全球化與多邊貿易體制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一、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回顧與展望

(一)特朗普1.0時期的貿易政策回顧

1.“美國優先”理念

特朗普1.0時期展現強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并以“美國優先”為核心執政理念,強調無論是在鋼鐵生產、汽車制造還是在疾病治療等領域,都希望下一代的生產與創新能夠在美國本土實現,以此為美國工人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美國優先”反映了基于美國國力變化、國內政治格局以及國際參與價值的綜合考慮,其實質是美國不愿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是美國國內政治生態的一種國際延伸,其最終目標是要建立由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維護美國霸權。國內層面,“美國優先”強調以主流群體的國家利益來取代少數族裔的特殊利益訴求,批判進步主義者圍繞階級、族群、文化和性別所構建的議題框架;國際層面,則傾向于用單一國家的利益來取代維護國際體系所需的多元復合利益,更注重消費國際公共產品而非承擔國際責任。

2. 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在稅收政策方面,特朗普政府通過大幅降低稅率,試圖激勵企業投資、新企業創立以及海外企業資金回流,以此提升總產出并帶動稅收增長。標志性的《減稅與就業法案》(TCJA)是其核心政策之一,該法案將企業稅率從35%大幅下調至21%,同時普遍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并提高扣除額標準。這些減稅舉措旨在為企業投資注入活力,吸引海外資本回流,進而推動經濟增長和稅收擴張。然而,盡管這些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就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未能如預期縮減財政赤字。減稅政策導致的稅收收入下降未能被經濟增長完全彌補,財政平衡問題依然存在。

2018年,特朗普政府援引《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以維護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制品分別實施了25%和10%的額外關稅措施,這一舉措不僅針對中國,還波及歐盟、加拿大等盟友,引發廣泛不滿,各經濟體相繼采取反制措施。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對歐盟、印度等經濟體的部分商品加征關稅,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貿易摩擦。這些政策雖然在短期內保護了部分美國產業,但也導致美國與主要貿易伙伴關系惡化,并增加了國內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同年,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單方面挑起中美貿易摩擦。特朗普政府頻繁援引《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款展開貿易調查,指控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等領域存在所謂“不公平貿易行為”,并先后對中國輸美商品實施了多輪加征關稅措施,征稅范圍從最初的340億美元商品清單逐步擴大至2000億美元商品清單,這一系列單邊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引發了中美貿易摩擦的持續升級。

在貿易協定與組織方面,特朗普認為,美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并主張單邊主義,對貿易逆差持有強烈的抵觸情緒。他的核心政策是重新評估與貿易伙伴的雙邊關系,倡導將自由貿易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為此,他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轉而以雙邊談判和協議取代多邊貿易框架。特朗普推動簽署了《美墨加協定》(USMCA),以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重新定義與鄰國的貿易規則和關系。在貿易規則制定上,《美墨加協定》強化了勞工標準和環境標準的納入,對最低工資水平、工人權利保護和環境保護義務進行了明確規定。這不僅提高了區域內生產成本,也體現了發達國家通過貿易協定推動全球規則變革的意圖。此外,《美墨加協定》在產業鏈重塑方面具有明顯的區域化導向。通過提高原產地規則和勞工條件要求,美國成功增強了區域內產業鏈的黏性,尤其是汽車產業鏈在北美的布局得到了進一步鞏固,降低了對區域外供應鏈的依賴。這種調整加速了以區域貿易集團為核心的新貿易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全球資源配置效率。區域內成員國因更高的生產標準和完善的規則而獲得長期收益,增強了區域競爭力。然而,從全球視角來看,這種區域化趨勢可能對資源配置效率產生扭曲效應。區域外國家將面臨更高的市場準入門檻,可能遭受貿易轉移效應的不利影響,這種割裂化的區域經濟布局實際上制約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

特朗普1.0時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嚴重削弱了WTO的正常運行機制。美國政府持續阻礙WTO上訴機構新法官的任命,導致該機構于2019年12月被迫停止運作,極大地影響了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有效性。這不僅削弱了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性,也阻礙了多邊貿易談判的推進。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多次公開指責WTO在規則制定與執行中對美國“不公平”,并不斷威脅要退出該組織。盡管這些威脅并未轉化為實際行動,但它們已經對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性和權威性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在投資限制方面,特朗普政府限制中國等國家的企業在美進行投資和并購,對外國企業在美投資設置障礙,并阻止中國企業對美國一些高科技企業的收購。2018年8月,特朗普政府通過《外國投資風險評估現代化法案》(FIRRMA),擴大了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權限,將關鍵技術、關鍵基礎設施和敏感個人數據等領域納入國家安全審查范圍。這一政策轉變導致多起中企在美投資并購案受阻,如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華為嘗試收購美國半導體公司等交易均被否決。此外,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稱TikTok威脅美國國家安全,要求字節跳動90天內剝離TikTok美國業務,禁止美國個人和實體與TikTok及其母公司交易。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查范圍從傳統的并購交易擴展到合資企業、少數股權投資等領域,并建立關鍵技術清單,限制相關領域的外國投資。這些措施不僅影響了半導體、人工智能、5G等高科技投資領域,還延伸到美國企業在海外的子公司,反映出美國在保障關鍵技術和穩固經濟安全方面的戰略意圖。

(二)特朗普2.0時期可能的政策走向

特朗普2.0時期預計在延續1.0時期貿易政策的基礎上,將采取更加激進的措施。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在白宮網站公布了總統備忘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America First Trade Policy),明確了貿易政策中的“美國優先”導向,旨在進一步鞏固美國的經濟安全、保護工人利益并確保貿易公平。該備忘錄以美國經濟、貿易和產業安全為基本政策方向,聚焦于嚴重且持續性的貿易逆差,提出研究建立外部收入服務、審查他國貿易行為、評估《美墨加協定》、應對匯率操縱、修訂現有貿易協定、加強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執法、評估小額免稅進口風險、調查歧視性或域外稅、審查貿易協議對聯邦采購影響等舉措。其目標是通過鼓勵投資、提高生產率、穩定供應鏈、降低有害的貿易赤字和對外供應鏈依賴等措施,降低通脹,維護美國經濟貿易安全,并促進美國出口的市場準入和經濟增長。備忘錄突出強調對《美墨加協定》等雙邊貿易協定執行情況的審查,著力打擊匯率操縱、非法移民,強化芬太尼管控,重視政策和鋼鋁232等征稅執法的實效審查和調整,明確提出強化低值和小包裝進口管理。針對中國,政策提出了審查第一階段經貿協定履行情況,以及知識產權和創新政策301征稅執行情況,并強調采取針對性的反制政策以保護美國知識產權。此外,政策明確提出了對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PNTR)待遇的立法性調整方向,還重點針對美國的產業和制造業基礎,排除供應鏈安全隱患和對外依賴,通過出口管制手段,維護美國的產業和技術領先地位。同時,通過聯邦政府采購政策規制外國政府補貼和扭曲行為,強化對外投資審查,推動物聯網汽車安全規則政策的推廣。

特朗普已經宣布,將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這兩個鄰國的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并宣布將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競選期間提出要加征60%的關稅,后續可能會變本加厲。這些政策不僅對中國,也必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其于2025年2月13日簽署了一份總統備忘錄,提出實施“對等關稅”政策,要求美國對進口商品征收與貿易伙伴對美商品相同的關稅稅率。這一政策不僅涉及關稅調整,還可能涵蓋增值稅、行業補貼、非關稅壁壘等其他因素。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轉變與羅斯福時期的1934年《互惠貿易協定法》存在顯著差異。羅斯福政府的政策旨在通過降低關稅和促進自由貿易來刺激經濟復蘇,而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則更傾向于通過提高關稅和強化貿易壁壘來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這種轉變反映了美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戰略調整,從推動自由貿易轉向強調“美國優先”和貿易保護主義。

隨著《美墨加協定》即將到期,其重新談判條款成為焦點。近年來,墨西哥和加拿大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大幅增加,這使得特朗普政府對現有協定的執行效果極為不滿,其極有可能借助重新談判的機會,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施加壓力,要求兩國在貿易條款上進一步作出讓步,以實現其所謂的“公平貿易”目標。與此同時,特朗普還可能對拜登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進行調整甚至廢除。盡管特朗普聲稱要對其他貿易伙伴普遍加征10%—20%的關稅,但其真實意圖可能是通過關稅威脅,迫使相關國家增加從美國的進口、減少對美國的出口。其核心目標仍然是削減美國的貿易逆差,而非與貿易伙伴徹底脫鉤。

特朗普2.0時期的貿易政策可能進一步強化雙邊談判趨勢,繼續推動與特定國家的雙邊貿易協定,而非參與多邊或區域貿易協定,可能會尋求與歐盟、英國、印度等主要經濟體達成新的雙邊協議。例如,就汽車關稅問題與歐盟展開雙邊談判,要求歐盟降低對美國汽車的關稅,甚至可能以加征歐盟汽車進口關稅作為談判籌碼。這將進一步破壞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加劇貿易保護主義,引發更多的貿易爭端和報復性措施,加劇全球經濟治理的不確定性。

二、特朗普2.0時期WTO面臨的

挑戰與改革需求

(一)特朗普2.0時期WTO面臨的挑戰

特朗普2.0時期,WTO可能面臨比1.0時期更嚴峻的形勢。在貿易領域,美國勢必會頻繁繞開WTO多邊規則,自行決定加征關稅、設置貿易壁壘等單邊措施,無視WTO爭端解決機制,單方面對大量進口商品加征高額關稅,繼續破壞現在的多邊貿易體制。特朗普政府秉持反自由貿易和反多邊規則的立場,強調“美國優先”,試圖以雙邊協議替代多邊機制。特朗普1.0時期的WTO第11屆部長級會議幾乎未達成任何實質性共識,凸顯其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挑戰和疏離態度。此外,中美關系的緊張對WTO的功能恢復構成阻力。

特朗普政府對國際組織表現出明顯的消極態度,認為這些組織限制了美國的行動自由。WTO所代表的是一個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國際貿易秩序。這種秩序不僅有利于成員之間的國際分工,更重要的是,在過去30多年里,它促進了區域乃至全球價值鏈和生產網絡的構建。然而,這也導致了一些發達國家的產業大規模外移,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的現象。特朗普1.0時期曾威脅要拒絕支付或削減WTO的預算,并試圖退出WTO,本質上是為了擺脫這種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貿易秩序。2.0時期,可能會再次采取類似手段,WTO的改革和成員國間合作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

2025年3月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發布了《美國總統2025年貿易政策議程和2024年年度報告》(2025 Trade Policy Agenda and 2024 Annual Report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Trade Agreements Program),并單獨列出“WTO三十周年與美國利益”內容,這是特朗普政府繼“WTO二十五周年與美國利益”后再次在貿易政策議程中對WTO發表詳細看法。特朗普政府認為,WTO未能有效縮小國家間的差距和失衡,自成立以來尚未締結一項放寬市場準入的多邊協定,并表示特殊和差別待遇(SDT)等概念破壞了規則的嚴肅性。特朗普政府指責WTO框架下許多成員方設置的約束關稅稅率過高,這與特朗普當前所倡導的“對等關稅”政策頗為相似。USTR舉例稱,截至2023年,印度的約束關稅稅率和適用關稅稅率分別為50.8%和17%,巴西約束關稅稅率和適用關稅稅率分別為31.4%和11.2%。與之相比,美國的約束關稅稅率和適用關稅稅率分別為3.4%和3.3%。基于此,USTR表示,為了使貿易體系持續,關稅承諾必須與現實同步。此外,特朗普政府認為WTO無法遵守和執行商定的規則,上訴機構和專家組在裁決中超出了對美國政策制定的原有限制,試圖強加美國未同意的規則,導致美國在WTO訴訟中多次敗訴。在貿易協定方面,特朗普政府認為WTO達成的多邊協定數量有限,且談判結果往往無法有效促進美國利益,如《漁業補貼協定》的簽署成員未達到生效要求,關于COVID-19疫苗知識產權的談判也未能取得積極成果。總之,特朗普政府認為WTO在多個方面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和推動有意義的談判結果。

盡管如此,美國直接退出WTO的可能性仍比較小。一方面,退出WTO將迫使美國重新構建與眾多貿易伙伴的關系,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若美國執意退出,需要與165個WTO成員中尚未簽訂雙邊協定的國家進行雙邊貿易協定談判,這一過程將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和財力。WTO所代表的國際貿易秩序是由美國倡導并主導建立的,退出WTO將嚴重削弱美國的國際領導力和信譽。相比而言,美國選擇留在WTO,與中國和墨西哥等國家進行雙邊貿易談判,以限制基于多邊規則的區域化和多邊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更為有效。另一方面,作為管理全球貿易關系的多邊平臺,WTO對美國而言仍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退出WTO還意味著美國將在國際市場上面臨更高的準入壁壘。以貨物進口關稅為例,一個國家對一種商品通常會設置一般進口關稅、最惠國進口關稅和雙邊或區域貿易協定下的特惠關稅三種不同的稅率。其中,一般進口關稅最高,特惠關稅最低,最惠國關稅處于中間水平。WTO成員享有最惠國關稅待遇。如果美國退出WTO且未與其他國家簽署雙邊或區域貿易協定,其出口商品將面臨一般進口關稅,這將削弱美國出口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導致出口量下降,進而減少就業機會。而通過WTO的談判和協議,美國可以促使其他成員降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為美國的農產品、制造業產品和服務業等打開更多國際市場,增加美國產品和服務的出口,促進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綜合而言,特朗普政府退出WTO的可能性較小。

(二)特朗普2.0時期WTO的改革需求

針對USTR發布的有關“WTO三十周年與美國利益”的內容,WTO總干事伊維拉回應稱,現有WTO機制可用于解決美國所關注的問題,這再次彰顯了在WTO框架下繼續開展對話與合作的重要性。再者,全球大量的貿易活動仍在正常進行,美國的政策變化并不會影響這些貿易。面對美國帶來的壓力以及WTO自身存在的諸如爭端解決機制癱瘓等功能性危機,其他WTO成員方推動改革的積極性會顯著提升。WTO改革的方向主要包括規則更新和決策機制優化。在規則更新方面,數字貿易規則的制定是關鍵議題,這需要平衡傳統貿易規則與新興領域的需求。而在決策機制方面,改革需兼顧大國與小國的話語權,防止權力過度集中。特朗普2.0時期可能延續單邊主義立場,阻礙改革進程,甚至利用改革機會將美國利益優先的條款嵌入其中,如對數字經濟或技術轉移規則施加限制。這將進一步削弱WTO作為全球貿易規則制定者和爭端解決者的核心地位。

面對美國的強勢立場,其他成員可能通過加強聯盟構建,共同推動規則更新和決策機制優化,以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一方面,成員方可能深入研究并提出具體的改革方案,涵蓋從規則制定流程到爭端解決機制的全方位改革,力求恢復WTO的權威性與有效性,保障自身在多邊貿易體制中的合法權益。改革不是另起爐灶,前提是重申其基本原則。規則不應是對成員施加強烈的義務,而是一種最佳努力與實踐,改革應努力便利發展中成員融入多邊貿易體制。另一方面,許多國家為了應對美國單邊主義影響,會積極加強與其他貿易伙伴的合作,致力于建立新的多邊或區域貿易框架。以歐盟為例,其可能會加速與亞洲、非洲等地區國家的貿易協定談判,通過降低關稅、減少貿易壁壘等措施,擴大自身貿易朋友圈,形成新的貿易合作網絡。東盟國家也可能會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深化與其他經濟體的合作,打造更具影響力的區域貿易平臺。這些新框架的建立,不僅為成員提供了更多貿易選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美國單邊主義,推動全球貿易格局朝著更加多元、平衡的方向發展。然而,改革的推進仍將面臨大國利益沖突和多方協調難度的挑戰,使得WTO的未來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

三、特朗普2.0時期的國際關系與

全球化動力重塑

(一)特朗普2.0時期國際關系的重塑

就中美關系而言,特朗普2.0時期可能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最惠國待遇原則是WTO的核心基石,要求WTO成員在給予任何一個貿易伙伴優惠待遇時,必須同樣適用于所有其他成員。這一原則確保了全球貿易的非歧視性,有助于維護國際貿易體系的穩定和公平。盡管近年來雙邊和區域性優惠貿易協定數量激增,并導致部分貿易政策偏離最惠國待遇原則,但全球超過80%的國際貨物貿易仍是在最惠國待遇框架下進行的。

從經濟層面來看,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所產生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單純加征關稅的影響。一旦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大量商品,無論是日常消費品還是工業原材料等,都將面臨高額的關稅和諸多貿易限制,這不僅會極大地提高美國企業的采購成本,壓縮利潤空間,也會直接影響美國消費者的生活成本,使得物價上漲,降低民眾的生活質量。從宏觀角度而言,這可能會導致美國國內相關產業供應鏈斷裂,沖擊美國的實體經濟,進而影響就業市場和經濟增長。

就目前形勢而言,美國取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系地位存在較大可能性,不過仍有一定程度的回旋余地。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美國國內的一些利益集團是反對的,因為最惠國待遇是雙向的,如果美國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國必然要取消對美國的最惠國待遇,這一政策將對中美貿易和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WTO數據顯示,美國對全球貿易伙伴實施的最惠國關稅的算術平均稅率為3.3%。然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估算,一旦取消最惠國待遇,美國將對中國商品適用算術平均高達32%的普通稅率,這將大幅提高中國商品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并引發貿易摩擦。

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不僅影響了中美關系,也對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產生了深遠影響。特朗普提出擬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這不僅針對貿易逆差的國家,還可能對貿易順差較少的國家施加壓力。這種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無疑會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尤其是對中國及其他出口導向型經濟體構成新的挑戰。然而,這種策略可能會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和貿易壁壘。一旦其他國家采取類似的貿易保護措施,美國的出口市場將受到嚴重阻礙。許多依賴出口的美國企業可能會面臨訂單減少、市場份額下降的困境,進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此外,出口的減少還會使政府的稅收收入受到影響,進而加劇美國的財政壓力。這些連鎖反應可能給美國經濟和全球貿易體系帶來長期不利影響。

此外,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也間接為一些新興國家提供了機遇,一些發展中國家也看到了通過團結合作來對抗美國霸權的可能性。馬來西亞總理明確表示,不會因美國的關稅政策而疏遠中國,而是將積極與中國等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系。這種趨勢反映了發展中國家對美國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政策的不滿,同時也凸顯了它們對多邊合作的渴望。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只有通過團結合作,才能在國際舞臺上維護自身利益,抵御外部壓力。

(二)特朗普2.0時期全球化動力重塑

經濟全球化主要通過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國際分工深化與拓展市場邊界等渠道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其核心在于打破壁壘、完善規則,形成統一的全球市場。現代全球化的深入發展得益于科技革命與制度變革。信息技術和交通運輸的進步大幅降低了跨國協作成本,而市場經濟體制的普及和國際金融體系的改革則為跨國企業和國際組織推動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冷戰后,隨著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美歐三邊關系很大程度上決定著21世紀的國際格局走向。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全球化進程主要是由美國主導推動的。這一時期,WTO的成立、全球貿易的蓬勃發展,以及發達國家將制造業大規模轉移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都順應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全球化面臨深度調整,美國似乎已不再愿意承擔貿易自由化的領軍角色。“全球化”在美國政界已成貶義詞,政策重心轉向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貿易政策進入收縮與退卻的階段。盡管拜登政府在政策表述上有所調整,但實際上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保護主義、民族主義與民粹主義貿易策略。在“零和博弈”思維的驅動下,美國以國家安全為名制定貿易政策,可能進一步加強保護主義措施,如擴大補貼、實施更嚴格的進出口限制以及強化本地生產要求。這些政策不僅削弱了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性,也對全球貿易格局和供應鏈的安全性與可持續性構成重大挑戰。

特朗普2.0時期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國際貿易體系碎片化趨勢。此前,拜登政府積極推動了一系列旨在促進區域及跨區域經濟合作的重大倡議,包括“印太經濟框架”(IPEF)、美洲經濟繁榮伙伴關系(APEP)計劃以及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MEC)。然而,這些倡議的前景如今變得十分不確定。特朗普已經明確表達了對IPEF等倡議的冷淡態度,認為這些倡議未能為美國帶來實質性利益增長。意味著在特朗普2.0時期,這些倡議會面臨嚴峻的挑戰,很有可能被擱置或邊緣化處理,從而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以及區域合作新藍圖的構建產生不利影響。

然而,全球化并未因此停滯,而是以新的形態和方式持續向前推進,數字貿易、人工智能等正在成為全球貿易新的增長引擎。作為新興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中國已從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逐步轉變為改革者和引領者。中國在高科技、綠色經濟等領域加速自主創新,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這使得中國不僅在區域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在全球經濟治理中逐漸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通過提升軟實力與經濟韌性,中國正塑造更有利于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同時在區域和全球層面發揮日益重要的影響力。中國不僅是全球化堅定的捍衛者,更是其改革與完善的推動者,是推進經濟全球化的穩定力量。

歐盟作為全球化進程中的規則制定者以及核心參與者,通過貿易政策積極塑造全球化進程。在金融危機、英國脫歐等沖擊下,歐盟逐漸平衡自由化與保護主義,推進諸邊和雙邊貿易協定談判,將環保、勞工等新興議題納入貿易規則,并通過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等舉措爭奪新興領域規則制定權。

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盡管美國的角色發生了變化,但全球經濟的互聯互通仍在不斷深化,新的增長點和合作模式也在不斷涌現。未來,全球化需通過技術創新與規則重構實現升級,新興經濟體將在這一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四、中國的應對策略

(一)積極推進經濟全球化,堅定擁護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WTO是全球唯一專門負責制定并管理國際貿易規則的組織,其核心是由全球主要貿易經濟體協商、簽署并經各國議會批準的WTO協定,旨在確保國際貿易更加順暢、可預測和自由,以提升全球民眾的生活水平,并推動可持續發展。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首次以WTO規則及WTO改革為主題,表明改革已成為普遍共識、大勢所趨。在改革方案的制定上,至關重要的是協調處理好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分歧。因為只有妥善解決這一分歧,改革才能順利推進。而以非歧視性待遇原則作為落實改革具體方案的基石和最高原則,無疑能為協調分歧提供堅實的保障,進而推動WTO改革朝著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方向發展。

在國際貿易規則的制定舞臺上,中國要深度嵌入、全方位參與討論與協商流程,憑借自身智慧與實踐經驗,為規則塑造注入東方元素,以此筑牢抵御美國對外貿易政策負面沖擊的防線,無論是全球經濟的宏觀視野,還是本國經濟發展的微觀層面,都力求穩中有進。在此過程中,中國應矢志不渝地提升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中的核心引領力與制度性話語權,讓自身的發展訴求、利益關切在國際規則框架中得到精準且有力地表達,獲得切實的代表與周全的保護。

為達成這一戰略愿景,強化多邊合作機制成為關鍵著力點。中國應持續拓展對外交流的廣度與深度,與世界各國開展高頻次、高質量的對話,凝聚國際共識,攜手倡導并奮力推動構建一個以公正、開放、包容、可持續為鮮明特征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各國齊心協力,方能從容應對全球經濟領域層出不窮的復雜挑戰,筑牢全球經濟繁榮穩定的根基。

在美國損害和拋棄WTO的情況下,中國更要高舉多邊主義的大旗,堅定不移地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權威性和有效性。中國應更加積極地參與WTO的各項事務,致力于推動WTO的改革與完善,深度介入WTO規則的制定與修訂過程,以期提升更多的話語權和決策影響力。同時,中國應以多邊體制為平臺,推出諸如投資便利化協定等更多的公共產品,為全球貿易體制的穩健發展和持續優化貢獻力量。

盡管美國完全退出WTO的可能性不大,但其在組織內部既不主動發揮領導作用,也不積極響應其他成員的倡議。在當今全球化深度融合的時代,WTO規則是維護世界貿易秩序的基石。美國若單方面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公然違反了WTO規則。面對美國可能取消最惠國待遇的威脅,中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同時采取多方面的應對措施。一方面,中國應通過外交途徑與美國保持溝通,力求遏制貿易摩擦的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中國應加速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降低對外部市場的過度依賴。此外,中國還應加強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的完善和發展;主動探索如何更有效地維護WTO的運轉,并引領其朝著更加開放、包容及公平的方向邁進。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經貿關系緊密相連。中國始終秉持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理念,無論特朗普政府未來究竟采取何種措施,中國都將積極應對。

(二)深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持續推進雙邊貿易協定談判

中國應繼續秉持開放包容、普惠平衡、互利共贏的理念,深化區域與雙邊合作,構建更加多元、穩固的國際經貿網絡。在區域層面,可加速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全面實施,進一步深化與東盟的產業鏈協作,同時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談判進程。

在雙邊層面,中國應積極推進自貿協定升級進程,推動建立更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就中歐關系而言,中國和歐盟都是全球化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雙方應該攜手支持自由貿易,促進公平競爭,維護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穩定,倡導更加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中歐合作的本質是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中歐雙邊投資協定(BIT)可作為穩定對歐合作的關鍵抓手。中國可通過務實舉措推動歐盟重啟協定審議,在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等領域試點放寬市場準入。此外,中國應推動與海合會、挪威等經濟體的自貿協定談判取得突破,并升級現有雙邊自貿協定,納入數字經濟、綠色貿易等新規則,增強經貿合作的韌性與適應性。

(三)深化改革以暢通國內大循環,繼續大力發展國際大循環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下,立足國內、做好自己的事已成為推動經濟持續穩健發展的關鍵戰略。從消費端來看,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其潛力的充分釋放對國內大循環至關重要。為此,需要出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的政策。

一方面,通過擴大內需政策,引導居民消費觀念轉變,激發消費意愿,鼓勵綠色消費、智能消費等新興模式,挖掘消費新增長點。另一方面,著力提高經濟活力,為市場主體營造更加寬松、公平的競爭環境,鼓勵創新創業,帶動就業崗位增加,進而提升家庭收入。收入水平的提升是刺激消費需求的根本動力,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將直接推動消費市場的繁榮。此外,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和培育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物流配送、信息通信等消費配套體系,提升消費服務質量,優化消費環境,以此提高國內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形成消費與經濟增長的良性互動。在生產端,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微觀主體,其健康發展關乎國內大循環的根基。受多種因素影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成本上升、市場競爭加劇等壓力。因此,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成為當務之急。政府可以通過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如減免稅收、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等,直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加強要素市場化改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企業在土地、能源、資金等方面的獲取成本。此外,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助力企業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對受美國貿易政策影響較大的企業,提供專項扶持資金和政策優惠,鼓勵企業轉型升級和拓展市場。加強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及時向企業傳達政策信息和市場動態,幫助企業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加強國內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提高國內產業的附加值和競爭力,在半導體、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高科技領域,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減少對外部市場的依賴。通過這些舉措,緩解企業經營壓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確保生產端的穩定運行,為國內大循環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面對當前局勢,中國亟須展現更為積極主動的戰略姿態,加快構建發揮引領作用的國際貿易體系。中國應繼續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經濟,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制度型開放。在國際合作層面,積極探索加強多邊貿易合作的“小多邊”路徑。一方面,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歐盟等經濟體的經貿合作。繼續加強與歐盟的溝通和協調,務實化解雙方在一些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分歧,拓展雙方在貿易、投資、科技等領域的合作。擴大中國與東盟的貿易和投資規模,加強與東盟在產業園區建設、跨境電商、數字經濟等領域的合作,提升雙方的合作水平。拓展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合作,尤其是加強與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的合作。另一方面,通過簽訂自貿協定、開展貿易投資促進活動等舉措,進一步擴大中國商品和服務的出口市場,持續提升中國在全球貿易格局中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同時,繼續推動制度型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資,促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引進。通過自貿試驗區和自貿港探索更高水平的開放模式,為全球企業提供更多投資機會。通過這些舉措,以有效應對外部貿易沖擊,以及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與此同時,中國需不斷深耕與金磚國家的合作沃野,從經濟協同到戰略對接,全方位強化伙伴關系,攜手探索契合彼此發展需求的新路徑、新模式,為新興經濟體發展蹚出新路。在上合組織的發展進程中,中國同樣要發揮引領作用,助力其向縱深邁進,通過強化成員國間的經濟協作與安全對話,為地區的長治久安與蓬勃發展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阿萊杭德羅·哈拉,談曉文.WTO改革的現狀、挑戰與中國擔當[J].國際經濟評論,2025(1):59-83+5-6.

[2] 鞏冰.特朗普可能當選情景下的對華經貿政策分析[J].清華金融評論,2024(8):107-112.

[3] 胡加祥.從多邊貿易體制看美國貿易政策的嬗變[J].美國研究,2022,36(5):117-132+7-8.

[4] 魯欣.國際大變局背景下美國貿易政策轉向及影響研究[J].對外經貿實務,2024,42(2):68-76.

[5] 宋泓.特朗普上臺后美國貿易及相關政策的變化和影響[J].國際經濟評論,2017(1):102-117+6.

[6] 湯婧.美國對華關稅策略解析與應對建議[J].經濟縱橫,2023(5):109-117.

[7] 屠新泉,曾瑞.貿易政治化對全球貿易治理的影響與應對[J].開放導報,2022(5):7-15.

[8] 夏敏.美國貿易政策制定中的觀念、偏好與策略選擇[J].國際經濟評論,2018(6):98-116+7.

[9] 于春海,劉成豪.對美國貿易政策調整性質的思考[J].國際貿易,2018(1):37-40.

[10] 張華新,劉海鶯,程娜.中美貿易沖突的動因探究與對策——基于美國貿易政策與稅改內在邏輯視角[J].東北亞論壇,2019,28(4):47-58+127-128.

[11] 朱民,鞏冰,楊斯堯.博弈特朗普2.0,發展和壯大中國經濟[J].國際金融研究,2024(12):6-21.

[12] 竺彩華.美國貿易政策安全化及其對世界貿易體系的影響[J].外交評論(外交學院學報),2022,39(6):22-47+5.

[13] Gonciarz, Tomasz amp; Verbeet, Thomas, 2025. “Significance of Most-Favoured-Nation terms in global tra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TO Staff Working Papers ERSD-2025-02,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Economic Research and Statistics Division.

The Impact of Trump’s Trade Policies on the WTO and Globalization

Abstract: The trade protectionist measures during Trump’s 1.0 era severely impacted the WTO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Entering the 2.0 era, the WTO and globalization face even greater challenges. The United States may adopt strategies such as restructuring industrial chains, promoting manufacturing relocation, and undermining the WTO to establish self-serving economic and trade rules. The future of the WTO is fraught with uncertain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will also be hindered.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landscape may face greater turmoil and adjustment. In this situation, China should maintain strategic composure, actively promot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firmly uphold the WTO-centered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It should also deeply advance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ontinue to push forward negotiations on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deepen reforms to unblock domestic circulation, and continue to vigorously develop international circulation, demonstrating its responsibility as a major country and contributing Chinese solutions.

Key words: Trade Policy; Sino-US Relation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99精品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第一区|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91|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久久久噜噜噜| 国产女同自拍视频| 3344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黄色小视频| 色婷婷色丁香|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 黄色福利在线| 四虎综合网|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国产尤物jk自慰制服喷水| 丁香综合在线|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99re66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福利视频99|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动态图| 亚洲伊人电影|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av在线无码浏览|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91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在线91| 欧美日韩第三页| 天堂亚洲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爽爽影院十八禁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在线精品自拍|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手机在线|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99久久亚洲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二区| 国产jizzjizz视频|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成年人免费国产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天堂高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