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加入中山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開啟集團化之路,如何讓北區中學從低谷中崛起,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實現這一目標,學校管理層認真查擺問題,厘清問題的歸因,并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從“如何培養人”上深下功夫,踐行義務教育新課標要求,因材施教,推行適性教育,分層教學。集團化辦學三年以來,學校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成功探索出一條集團化背景下薄弱學校的突圍之徑。
一、薄弱學校發展之困
北區中學近十年來,由于多因素的影響,學校的辦學條件和生源質量較差、教學質量和社會聲譽不高,學校教師年齡結構總體偏大,教學教研意識不強,普遍存在職業倦怠;生源質量也相對下降,各年級的積分生人數超過半數,家校共育存在很大的困難。在近幾年的中山市辦學質量評價中,有不少學科優良率都在 50% 以下,學科評價分僅能拿到1分。2021年9月,中山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托管后,學校推行適性教育,創新發展,學校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成功地探索出一條集團化背景下薄弱學校的突圍之路。
二、集團化辦學下薄弱學校突圍之徑
1.創以生為本辦學理念,明“適性教育”導向
集團化辦學伊始,學校管理層在黨和國家的教育政策指導下,借鑒集團總校先進文化,并立足北區中學的實際情況,團結全體教職員工,群策群力,凝練出“融合進取,逐夢致遠”的辦學理念,以“融”文化為核心,緊扣新中考、新課程、新教材的具體要求,明確以生為本辦學理念,明晰“適性教育”導向。
2.建設“融和”的教師隊伍,為適性教育強基
(1)搭建平臺,專業引領
中山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北區中學在集團化以前教學質量下滑,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教師對教研的忽視與學校教研的缺失。對教育研究的忽視與欠缺,必然會導致育人方向的偏差與育人質量的下滑。為此,學校借助集團化優質教育資源,搭建三大教研平臺(教育集團的首席教師平臺,與珠海華發教育集團的“山海琴教育聯盟”,與支教幫扶單位成立“教研共同體\"),實行對教師的專業引領。
(2)改革課堂,規范發展
課堂教學是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助力教師隊伍發展的重要環節。學校從2023年下學期開始推行課堂改革,打造“融育”課堂,以提升學生的素養為目標。要求做到教學目標緊扣學情;課堂教學中有實現教學目標的任務鏈;有學生完成任務鏈的合作育探究;有及時的反饋練習等必要環節。學校采取推門課的形式,以“融育”課堂的評價標準,實行學校教師全員賽課,全員賽課極大點燃了老師們的課堂教學研究熱情,有效營造了課堂教學研究的氛圍,引領了老師們的課堂教學,提升了老師們課堂教學的水平,助推了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提升。
3.構建“融合”的課程體系,助力“適性教育”落地
課程是學校教育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是“適性教育\"得以真正落地的重要支撐與保障。為此學校構建“融合”的課程體系(“融心”課程體系,“融知”課程體系,“融行”課程體系)助力“適性教育”有效落地。
4.建立融洽的家校溝通,提升“適性教育”內涵
“廣東省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設在我校,張彥老師以此平臺,組織部分優秀班主任作為導師,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對有需要學生農行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為將家庭教育指導由點到面進一步推廣,學校建立“家長共同體”,每個“家長共同體”選出一名家長擔任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共同體”組長,再由家長小組長輻射到各小組成員,同畫家校合作的同心圓。
四、適性教育初見成效
1.學生全面融合發展
適性教育從“如何培養人”上深下功夫,以學生發展為本,遵循教育規律,促進學生的最優化發展。既延續了中華文明幾千年沉淀下來的優秀教育理念與方法,如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時也呼應了當下國際競爭對于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培養的需要,更是適應了學子們自身發展成長的需要。適性教育的推行與實踐,促進了北區中學學生的全面發展。近三年來,學生在各級各類賽事中,表現不俗:在2024年粵澳學生信息科技創新大賽中,學校“人工智能創新班”的朱家怡和趙子菲兩位同學勇奪廣東省一等獎(省一等獎);朱家怡獲2023年廣東省武術套路(傳統項目)錦標賽女子初中組長拳一等獎(省一等獎)。
2.教師隊伍活力煥發
近三年以來,教師專業水平大幅度提升,育人水平得以提高。其中教育集團的“首席教師”平臺被南方日報專題報道,被高度評價為:既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加速器”,也是名師和骨干教師的“孵化器”,更是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器”。在這三年的時間,通過重組科組架構,大力加強教研,以研促教,老師們的教研熱情大幅度提升,能夠積極追求專業化發展。在學科論文評比、原創試題比賽、教學能力大賽、“未來課堂”教學設計及德育科研成果取得優異成績等,其中獲得市級以上獎勵43項。
3.學校辦學質量穩步提升
教師活力的增強,學生的發展,學校辦學質量必然大幅度提升。集團化辦學以來,學校綜合辦學質量穩步上臺階,僅去年一年就獲得兩個省級獎項:2024年學校被認定為“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24年學校被評為“廣東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園”。學業質量評價快速提升,用不到三年的時間,2023年學校辦學質量進入二等獎前列,2024年中考成績再取得突破,普高率由2020年的 48% ,上升到2024年的 67% 0
五、適性教育輻射影響
適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圍繞著人的成長與進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北區中學在近三年的實踐中,學校教育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這一育人理念與實踐措施,也輻射影響到山海琴教育聯盟、“教研共同體\"內成員學校,如珠海橫琴一中,惠州博羅平安中學,這些學校通過借鑒北區中學的特色做法,提升了學校教育質量,我校陳金富老師把先進的教學教研經驗帶到平安中學,經過一年努力,把平安中學物理學科的成績提升到博羅縣前列。同時,在集團化辦學的探索之路上,北區中學不僅成功克服了自身的挑戰,更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為中山市集團化辦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也為集團化辦學找到了一種可行的路徑,具有一定的借鑒和輻射作用。
責任編輯 龍建剛實習編輯 符水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