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教研平臺,教師可進行一站式的研修活動,實現集團內數字化的教研互通。三是組建網絡名師工作室,依托集團的“蔡柱權省名校長工作室”\"黃晶名師工作室”“周更生名師工作室\"“盧建誼名師工作室”等資源,組建集團32個網絡名師工作室和教研協作組,為集團教師提供傳幫帶指導,解決三校教師資源薄弱問題,整體提升集團辦學水平。
為深入探索“九年一貫、一體共贏”的學校發展共同體建設,東莞市東城明德教育集團將智慧教育作為集團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支撐,堅持以教育數字化改革促教育品質發展,多措并舉盤活優質教育資源,建成上下貫通、運轉協調、科學合理的銜接教育體系,打破教育資源流動的空間壁壘,致力優質教育資源在校際之間共通共享,激發教育活力,促進教育品質提升,助推三校多元發展,形成特色鮮明的明德教育品牌。
一、制度保障,提供政策支撐
近年來,各級主管部門始終把教育發展放在優先地位,將智慧教育建設納入政府重點工作,出臺了《推進智慧教育行動計劃(2021-2025年)》《東莞市中小學校(幼兒園)智慧校園建設指南》等文件。基于此,集團統籌規劃,科學制定集團智慧教育發展規劃與推進方案,加快推進智慧教育建設、推動集團教育數字化轉型,先后制定了《東莞市東城明德教育集團數字化校園建設規劃》《東莞市東城明德教育集團智慧課堂實施方案》,為集團數字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以制度保障集團數字化教育的落地。
二、硬件升級,深化數字化教育建設
聚焦集團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硬件配置不均衡、基礎設施不均衡等問題,對集團三校硬件設施進行增補升級,確保集團各校硬件環境的進一步均衡。如東城中學全面升級學校中心機房,為每個教師配備網絡云計算機,做好教育教學數據云存儲,保障集團內各校教師能夠高速訪問數字資源和教學應用;打造智慧教室,升級教室云班牌;保障學校校園網絡暢通,實現校園無線網絡全覆蓋,保障學校網絡帶寬;全面補齊集團三校教室和功能場館“希沃一體機”,實現班級多媒體設備 100% 覆蓋和教師人均1臺計算機;完善教學設施設備,完善建設網絡教室、錄播室、校園廣播站等,提升集團學校智慧教學裝備水平。
三、資源共享,盤活教育資源
1.加強數字資源應用。集團三校依托學校服務器,建立高速、可靠的網絡連接,搭建網上學科資源云專區,為集團教師提供同步教學資源,包含教學課件、教學案例、理化生演示實驗、微課資源超10000條,教師日常可在資源中心根據教學需要快速瀏覽、下載和分享資源,同時配備專業網絡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和維護,以學科資源云專區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保障教師進行學術交流、信息共享和資源利用。此外,集團通過引入第三方優質教學資源和貫通聯動國家、省市智慧教育平臺教學資源,進一步解決集團教師數字資源難查找、難應用等問題。
2.促進數字化教研互通。一是統籌推進集團課程建設,集團三校建立小學與初中縱向銜接、橫向協同的課程改革機制,開發富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深入整合集團教育資源,建立特色化校本課程體系,實行特色課程共享、學校互補、共同參與。二是開展智能化教師研修活動,依托學校、年級、科組,結合教師日常需求,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智
四、數字研訓,提升信息化應用能力
為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集團統籌規劃,盤點學校教師使用智慧教育工具和實際使用問題,有的放矢地開展集團層面的定制化應用培訓,深入指導三校教師開展智慧教學、智慧管理、智慧評價方面的應用探索,現已開展校級信息化應用培訓6場,覆蓋區域教師600余人,大幅提升集團教師信息化應用能力。
五、云端管理,實現教育智能化
集團立足于數字化教育的思想性導向,針對小初學段學生特點,嘗試探索中小學班級管理智能化,讓每個班級都成為“智慧教室”,提升新時代數字化教育的實效性和影響力。
借助希沃一體機和云班牌,教師可以獲取資源、演示實驗、設計游戲,學生也可以參與搶答、質疑、討論等。同時,教師能夠及時分析學生的個體學情,實現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讓課堂反饋更精準,打造出輕量級、常態化的“智慧教學”,構建起“雙減”模式下的高效課堂。年級、班級等管理團隊通過電腦或手機進行“云”巡堂,及時關注師生上課動態,提升師生上課的精氣神。學校借助大數據平臺建立起教學質量分析系統,形成各個維度的質量報告,實現了“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的目標。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