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特殊兒童提供高質量的學前融合教育,能夠促進特殊幼兒社會情感能力的發展。當處于良好的融合環境中時,普通幼兒與特殊幼兒均能根據對融合環境與文化的理解實現對自己所扮演角色的互動與調整,從而表現出更高的社會情感能力水平。本文將以班級管理為主線,探討針對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模式。
一、在學前教育期間實施融合教育的意義
一是符合幼兒學情。3-7歲階段的學前兒童整體來看由于年紀較小且認知不足,再加上融合教育所指向的特殊兒童往往會有孤僻、急躁、情感表達較差或共情能力缺失等多種問題,會出現與其他幼兒口角、產生矛盾或不聽從教師要求的情況。融合教育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活動、游戲促進幼兒的理解,使幼兒在成長和生活中能夠獲得更多認識,達成學前教育的整體要求。
二是連接家庭教育。融合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家長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引導中來,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科學性、規范性、多元性的指導意見,提高家長的教育水準和教育能力。此外融合教育可以為家長反饋更多的幼兒情況,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的發展水平和發育水平,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
三是高效教育引導。學前教育需要教師進行常態化的引導,而融合教育則能夠使教師在班級管理等方面形成常態化的教育機制,針對不同幼兒的不同情況來進行分層化引導,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模式。
二、融合教育視域下的班級管理策略
(一)強化時間管理,開展一日活動
融合教育倡導在教育引導中的多元化,例如將生活融入到教育管理中,讓幼兒更加感受到生活與自身成長的聯系。整體來看幼兒一日生活流程是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而限定的,有著不同的游戲活動、生活活動,因而加強時間管理是提高幼兒班級管理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落實融合教育理念,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嘗試多元化設置一日活動,從幼兒身心發展特征出發合理設計和安排各個流程,在活動中正確引導理解能力較差、性格較為孤僻等特殊兒童進行活動,促進幼兒形成和發展時間觀念,使得一日活動可以更加順暢地進行下去,此外還可以通過一日活動的設置使特殊兒童有相應的自理能力或自主安排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成長。
影子老師深譜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他們通過耐心觀察和深入交流,精準把握孩子們的需求,量身定制學習計劃。對于理解力稍差的孩子,他們化繁為簡,用直觀的視覺輔助和反復的實踐練習,幫助孩子跨越障礙;而對于內向的孩子,則是以溫柔的力量,鼓勵他們走出自我,融入集體,逐漸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同時,影子老師還是家校合作的橋梁,他們定期與家長溝通,分享孩子在學校的進步與挑戰,傾聽家長的關切與期望,共同為孩子構建一個全方位的支持網絡。在班級管理上,多樣化的評估手段與豐富的互動活動相輔相成,既為教師提供了全面了解孩子的窗口,也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與社交能力。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學會了傾聽、表達與合作,為未來的社會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日活動也可以融入家園共育的元素,落實融合教育理念,積極引導家長在家庭生活中也開展類似的時間管理一日活動,通過強化時間意識來提升幼兒對規則的遵守能力,使得幼兒養成基本的時間觀念和責任意識,推動班級管理的順暢推進和實施,搭建家園共育的良好橋梁。
(二)營造和諧氛圍,加強師幼溝通
教師與幼兒的溝通是融合教育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在融合教育促進班級管理的理念落實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與幼兒建設常態化的溝通機制。
例如在班級管理中,仍然會有少部分幼兒對教師的班級管理策略以及管理方法有著一定的質疑或反對態度。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就可以嘗試設置“班級悄悄話”的趣味活動,可以在休閑娛樂的時間讓幼兒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分享自己對班級管理的認識以及對教師在班級管理方面的建議,讓幼兒更好地說出自己的觀點和認識,更能促進幼兒自主意識的常態化發展。此外還可以創設社區化的游戲活動,讓孩子們在歡笑與挑戰中共同成長。在游戲中,孩子能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挑戰,在安全的環境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每當他們在游戲中達成目標,那份由衷的喜悅與成就感便油然而生,也拉近了他們與普通幼兒之間的距離。特殊孩子也是班級大家庭的一員,享受著來自大家的鼓勵與包容,自信地邁出成長的每一步。
(三)制定班級規則,采取民主策略
現今的學前教育模式提倡由幼兒與教師共建班級秩序,要求在教育引導過程中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的主體作用。在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采取民主化的班級規則,由普通幼兒帶領、示范,通過設置活動“班級小公約”,讓幼兒舉手投票共同選出適合班級的獨特規則,并引導普通幼兒學會考慮特殊幼兒的能力,并且由大家共同認可。這樣的方式能夠使班級所有幼兒提高對班級管理規則的認可度,也給予特殊兒童歸屬感。
(四)設置多元崗位,突出主體作用
融合教育實際上更要求幼兒能夠在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養。以學前教育班級管理為例,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多個崗位來促進幼兒對班級管理的參與,這樣的活動模式能夠有效地促進特殊兒童參與班級管理活動,讓特殊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享受與普通兒童一樣的待遇。管理崗位設置還可以多樣化安排,比如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崗位,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幼兒參與到班級治理中來,長此以往幼兒更能夠有其對應的集體榮譽感,使得融合教育更加高效地落實。
通過以上策略的實施,不僅促進了特殊兒童的社會情感能力發展,還加強了班級內部的和諧與團結,為幼兒的全面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家園共育的倡導更是搭建了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橋梁,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