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思政課在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的的作用,小學道德與法治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充分體現了教材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為培育時代新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明確課標要求,分析教材特點
政治認同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備的思想前提,有助于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為國家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五大核心素養之首,是重中之重。為實現以上教育任務,低段教材修訂中增加了體現國家意識教育的課和主題單元。如一上第2課《我向國旗敬個禮》,結合入學教育中的升旗活動,進行愛國主義的啟蒙教育。一下第四單元結合兒童節和入隊教育設計了“爭做中國好兒童”單元。二上第4課在家鄉主題單元后設計了《歡歡喜喜慶國慶》,第4單元《我愛我們的祖國》,培養兒童的家國情懷。二下編排了“傳統美德我弘揚”和“播下夢想的種子”兩個單元,通過深化兒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國夢的認同,培育兒童對國家未來發展的責任感。
二、明晰教學內容,確立教學目標
1.明晰教學內容。結合低段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奠基新時代兒童的國家意識,提升他們的政治認同,成為低段教材編寫的重要突破點。下面將結合一上第一單元《我是小學生啦》第2課《我向國旗敬個禮》第一課時《升國旗了》,闡述筆者是如何在小學低年段道法課上進行對提高學生政治認同的教學探索實踐。
2.確立教學目標。本單元《我是小學生啦》突出體現學生的自我的成長新面貌和身份的認同,“我”不但是普通的一名小學生,而且是中國的一名小學生,在國旗下健康成長。結合學生已有經驗,第二課可以分為兩個課時《升國旗了》和有感情地《學唱國歌》,教學時兩個課時并不是完全割裂,而是有機地融合兩個課時的內容。圍繞課程標準及核心素養設立教學目標,本課主要體現的是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第一課時目標為認識國旗,初步了解國旗的歷史和精神內涵;學會向國旗敬禮的正確姿勢,初步具有遵守升降國旗的禮儀規范的基本能力;熱愛國旗,初步樹立國家觀念,初步做到自覺踐行“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時,注意突出了解國旗的歷史和精神內涵,學會向國旗敬禮的正確姿勢的教學重點;通過運用直觀教學法、體驗教學法、小組合作法和情境教學法等教學策略,各種教學活動,讓學生養成自覺尊重國旗,樹立國家觀念,初步做到自覺踐行“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突破教學的難點。
三、創設主題情境,增強情感體驗
在構思教學設計時,通過認真研讀新課標,讀懂教材,靈活運用各種教法,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初步樹立國家觀念,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踐行“愛國”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課前導入。學校里每周都會舉行升旗儀式,孩子們每天都會看見空中飄揚的紅旗。播放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視頻激趣,引出主題。運用熟悉的場景,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升旗儀式的莊嚴肅穆,引出新課《向國旗敬禮》。
2.探究新知。(1)認識國旗,理解國旗是國家的象征。通過談話交流以及課前查找資料,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2)了解國旗,感受國旗的重要性和神圣性。當威武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劃破長空,鮮艷奪目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你可知道這面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國旗背后的故事嗎?那么,我們要如何守護國旗呢?說一說,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升國旗?天安門廣場、重大節慶日、奧運會賽場、學校操場(3)守護國旗,激發孩子們的責任意識。升國旗時,我們該如何做呢?出示教材插圖,觀察課文插圖。小組討論:升國旗時,佩戴紅領巾的大哥哥大姐姐怎么做?老師、保安叔叔怎么做?一年級的小同學怎么做?一年級學生自入學以來已經有參加升旗儀式的體驗,這一熟悉場景旨在喚起他們已有的記憶,通過合作交流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列隊參加升旗儀式時,應面向國旗,立正站好,表情嚴肅,目光注視國旗。當國旗升起時,如果趕上正走進校門,或行走在操場上、教學樓走廊上·…又應該怎么做呢?教學中讓一年級的孩子們懂得,他們還不是少先隊員,還不能敬隊禮,但是,升國旗時,面向國旗脫帽、肅立,行注目禮也是在表達敬意,脫帽這一細節也是表示對國旗的尊重。完成討論達成共識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升國旗了》,進一步培養學生愛護國旗的意識和激發他們的責任感。
四、增強國家意識,提升政治認同
1.學科融合,拓展延伸。國旗是國家的象征、民族的驕傲,要時刻把國旗放心中。《國旗法》規定:舉行升旗儀式時,應當奏唱國歌,你知道我們的國歌嗎?在本課時教學設計中,特別設計了邀請音樂老師進入課堂和孩子們一起學唱國歌,也體現了學科融合的理念。教學唱國歌環節不屬于本課時內容,由于唱國歌也是升旗儀式的內容,所以本課融入國歌的認識。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在生活中養成熱愛國旗,熱愛祖國,進一步把祖國根植于心,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2.實踐操作,深化提升。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課內容的認識與理解,課后邀請國旗班的同學講解并模擬升旗儀式。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選拔出升旗手、護旗手,由國旗班的同學帶領一年級的小同學感受如何進行升旗儀式。讓孩子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由衷熱愛自己的祖國!最后,有的說····同學們,所有的這些感受,都是因為祖國已經在你們心中,你們也深愛著祖國!每當國旗升起的時候,都會讓所有的中國人熱血沸騰,致敬每一個國旗飄揚的時刻,加油,中國!鞏固所學知識,引導學生將愛國情感轉化為實際行動,培養學生對國旗的愛護意識,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積極參加升旗儀式,向國旗敬禮,表達對祖國的熱愛,激發學生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感。
3.結合本課內容,布置特色作業。實踐作業1:畫卷迎國慶。引導學生畫一幅與國慶有關的畫。實踐作業2:童謠獻祖國。引導學生學唱國歌或其它愛國歌曲。實踐作業3:國旗故事我來講。與父母一起查找資料,與同伴分享有關國旗的故事。實踐作業4:隨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你心中有什么感受呢?請把你的感受記錄下來,下節課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