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綱小學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深厚的紅色文化底蘊,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學校發展的獨特優勢和強大動力。在新時代,如何傳承紅色文化,讓其在校園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學校教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時,紅色文化與德育的深度融合,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策略
1.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教育內容
學校應組織專業人員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通過查閱歷史檔案、走訪革命先輩后代、實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整理學校的紅色歷史資料和故事。同時,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建立紅色文化展覽館或陳列室,展示學校的紅色歷史和革命先輩的事跡。將這些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到學校的校本課程、教材編寫和課堂教學中,使紅色文化教育內容更加生動、具體。
2.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呈現更加直觀、生動的紅色文化場景。例如,通過制作紅色文化主題的多媒體課件、微視頻,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革命戰爭的激烈和革命先輩的英勇。開展多樣化的紅色文化教育活動,如紅色文化主題演講比賽、紅色故事講述會、紅色歌曲傳唱、紅色主題研學旅行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
3.加強紅色文化教育與學校教育教學的融合
將紅色文化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融入到各學科教學中。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選取紅色經典文學作品進行講解和賞析,讓學生感受革命先輩的文學風采和精神世界;在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創作紅色主題的繪畫作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和愛國情感。此外,還可以通過開展紅色文化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校園文化節、科技節等,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紅色文化教育水平
學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培訓、教研活動等方式,提高教師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提升教師的紅色文化教育教學水平。鼓勵教師積極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教學研究,探索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為紅色文化教育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經驗。
二、紅色文化育人的實踐路徑
1.構建紅色文化育人課程體系
在國家課程中,深入挖掘各學科與紅色文化的結合點,進行有機滲透;在地方課程中,結合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課程;校本課程方面,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紅色文化教材,如《顯綱小學紅色故事集》《百年顯綱紅色文化史》等,開設紅色文化專題課程,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紅色文化知識。
2.開展紅色文化主題實踐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紅色文化。例如,開展紅色文化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學生走進社區、敬老院等地,為群眾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文化;開展紅色文化調研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當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和革命歷史,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開展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革命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讓學生親身感受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和偉大精神。
3.營造紅色文化育人環境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育人環境。在校園內設置紅色文化景觀,如紅色文化雕塑、文化長廊、宣傳欄等,展示革命先輩的事跡和紅色文化名言警句;在教室、辦公室等場所張貼紅色文化海報和標語,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此外,還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校報校刊等媒體,宣傳紅色文化,傳播紅色精神。
4.建立紅色文化育人評價機制
建立科學合理的紅色文化育人評價機制,對學生的紅色文化學習和實踐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評價內容不僅包括學生對紅色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應包括學生在紅色文化實踐活動中的表現、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的變化等。評價方式應多樣化,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互評以及家長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三、結論
通過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創新教育方式、加強教育教學融合以及構建育人實踐路徑等一系列策略的實施,能夠有效地傳承紅色文化,推動學校發展,實現育人目標。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