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片面追求“會做題”的功利性取向相比,《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版)》中的“數學核心素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核心素養的發展最終指向了學生生活的現實世界,核心素養追求的是人的能力直面世界,改造世界。
小學數學主題式作業作為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橋梁,依托數學知識展開,相較傳統書面作業,更能助力學生自我建構知識體系、培養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此類作業設計以實踐為起點,致力于提升學習深度和素養水平,其核心在于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與反思來成長。下面結合具體案例,筆者深入探討了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領域主題式作業設計的策略與效果,凸顯了“學中做、做中學\"的教育理念。
一、“畫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
“畫數學”是指通過圖示引導學生觀察世界,看見思維。小學數學主題式作業設計,可依托生活中的常見場景,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量身定制富有知識趣味性的作業內容。這樣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用數學的思維洞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揭示數學的實際價值,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主題1:七巧板新世界
情境創設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七巧板嗎?快來運用其中的圖形,創作出獨一無二、生動有趣的組合圖案,并把它們描繪在紙上吧。
實踐活動按下表提供的信息完成作業。

【設計意圖】本次作業設計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幼小銜接為核心,巧妙融合動手操作與幾何直觀,引導學生用數學視角探索現實世界。通過創作實踐,學生不僅能夠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更能感受圖形之美,培養操作、思考與想象力等綜合素質。
主題2:軸對稱圖形之美
情境創設小朋友,你有沒有見過窗花?想不想親手嘗試一下剪紙的樂趣?請在父母的陪伴下,運用我們學習的“軸對稱圖形”知識,你定能創造出別致的窗花作品。
實踐活動按下表提供的信息動手實踐。

【設計意圖】本次作業將軸對稱圖形的認知與傳統文化巧妙結合,打造一次全員參與的實踐性體驗。同學們將用慧眼洞察身邊事物,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數學學習的趣味,感受數學之美與無處不在的實用價值。
二、“做數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
“做數學”是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通過實踐操作,學生能在親身體驗中感受數學的魅力,使思維在探索中得到發展。針對小學生感性思維主導的特點,新課標提倡“做中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探究式、體驗式作業中解決實際問題,運用數學思維認識現實世界,推動思維的不斷深化與拓展。
主題3:幾何之美
情境創設同學們,請你們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用牙簽或小棒搭出橋梁或其他精美的手工作品。
實踐活動按下表提供的信息動手實踐。

【設計意圖】本活動設計主要考慮數學知識應用與科學的融合,利用所學的三角形的穩定性設計作品,并用牙簽搭出橋梁,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維、規劃設計、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從而在實踐活動中學習知識、探討知識、使用知識。
主題4:DIY立體模型
情境創設請你利用所學的表面積、展開與折疊的知識,用卡紙制作一個無蓋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筆筒、收納盒。
實踐活動按下表提供的信息動手實踐。

【設計意圖】在五年級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知識點后布置這一主題作業,涉及“表面積的計算、立體圖形的展開與折疊\"等數學知識,讓學生通過量、估、畫、算、折、涂等活動鞏固知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在活動中有助于學生量感、數感的培養,運算能力與空間觀念的提高。
三、“說數學”: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
“說數學”是指讓學生通過語言表現思維。學生在講解的過程中,思路更加清晰,同時激發了學生的表達興趣。讓學生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表達過程中邏輯思維的訓練,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主題5:數學小講師
情境創設親愛的小講師,歡迎大家來到數學大講堂,請開始你的演講喲。
實踐活動按照下表要求完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做小講師,重在通過講解、介紹具體的知識點,逐步理清解題思路,得出結論,進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的教學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打破傳統的作業設計,積極融合數學學科的實踐特點拓展作業形式,根據學生的實際,以豐富多元的實踐情境引導學生動腦、動眼、動口、動手,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觀察、思考、表達現實世界,培養數學應用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覃春鮮.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研究[Z].融水苗族自治縣第三小學.
[2]陳月霞.小學數學單元主題式作業設計的探索與實踐[J]小學數學教育,2022,10.
[3]董文彬.尋找數學的美與理—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主題作業優化設計的實踐探究[J]中國教師,2016,1.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