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撈刀河旁,一座以“星沙”為名的城市正書寫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縣域幸福答卷。作為中西部地區首個GDP突破2000億元的縣域經濟體,143萬人在此安居樂業,共同構筑“在星沙 很幸福”的美好愿景。長沙縣在“經濟強縣”的光環之下,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更暖的溫度探索幸福城市建設的新樣本。
3月16日,“星城無處不飛花”2025長沙春季文旅推廣活動在長沙縣江背鎮五福村盛大舉行。活動現場,長沙縣推出5條春季文旅線路,推介梅花、櫻花、油菜花、紫藤花等賞花踏青景點。江背鎮當天憑借千畝油菜花海接待游客突破4.5萬人次,全鎮餐飲民宿門店生意火爆,帶動文旅綜合收入超300萬元。
無獨有偶,長龍街道的“村咖”茶飲坐落在油菜花海里;潯龍河櫻花谷近萬株櫻花燦若云霞;路口鎮隆平稻作公園勾勒出彩色油菜花田;黃花鎮紫嶼農場的紫藤花競相綻放……長沙縣各地因地制宜打造賞花新地標,花樣美景吸引了眾多游客。周邊農家菜館生意興隆,激活了春日消費的“一池春水”。
2024 年,福臨鎮共吸引游客80 萬人次,帶動文旅消費9000 余萬元,讓“流量”沉淀為富民“留量”。
“最近村里的游客多,來店里吃飯的人數比平時增加了30%,平均一天能有三四百人。”江背鎮五福村盛記家菜館的老板說道。
農文旅融合不是賞花經濟的“獨角戲”,而是春日經濟的“大合唱”。“這是雙起村的紅薯片、金牛村的羊肚菌……”福臨鎮福臨驛站內,長沙縣福臨盟農文旅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博正在向游客介紹當地特色產品。2024年3月,福臨鎮搶抓賞花熱潮,順勢延長賞花經濟的產業鏈條,整合餐飲、特產、農副產品、民宿等鄉村資源,鼓勵村民通過“一個好庭院、一間好客房、一桌好飯菜、一份好特產”來吸引游客、留住游客,共享旅游紅利。
童聯希是當地吃上“旅游飯”的典型代表。在賞花季,他靠自家土菜一天能接待十幾桌客人。油菜花節后,他果斷投資60余萬元,對民宿進行升級改造,增加客房數量,并配套布置KTV等設施,為迎接下一撥游客做準備。“現在,游客越來越多,民宿生意也越來越好。”童聯希說,通過抱團發展,公司創造就業崗位40余個,實現營業額300余萬元,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增收。
在長沙縣“打造文旅融合樣板區”的目標引領下,福臨鎮文旅產業異軍突起。2024年,福臨鎮共吸引游客80萬人次,帶動文旅消費9000余萬元,讓“流量”沉淀為富民“留量”。
在松雅湖畔品嘗咖啡,看湖光閃爍;在金井茶園采茶品茗,遙望觀星;在陳樹湘故里參與紅色研學,享精神洗禮……長沙縣的春日文旅畫卷正徐徐展開,從“一朵花”的驚艷綻放,到“一條鏈”的深度串聯,“文旅+”的多元融合模式,宛如一把把神奇的鑰匙,解鎖了這片土地無限的潛能,推動了城鄉“雙向奔赴”,讓“顏值”與“產值”相輔相成,“流量”與“留量”相得益彰。
驅車駛過晟象智慧物流園,一座標準化的物流園區坐落在黃江大道旁,平均每天有來自全國27個省區市的數千臺物流貨車穿梭于此。貨車司機們長途行車后,能在園區內溫馨的貨車司機“紅色之家”舒緩身心,這一切離不開“小紅象”的努力。
為給貨車司機提供安心保障,2021年,長沙縣黃興鎮率先在全市打造貨車司機“紅色之家”,創建非公領域“小紅象”黨建品牌,讓園區出租率從62%飆升至90%,稅收從650多萬元躍升至1000多萬元,晟象物流園也成為行業內備受贊譽的“最值得信賴的園區”。
安快物流的劉師傅固定運送比亞迪汽車配件,每次要跑8個多小時高速到達園區,長時間的高強度駕駛卻得不到充分休息,時常讓他感到疲憊不堪。“小紅象”以建好司機“暖心家”為宗旨,內設免費浴室、平價食堂、惠民超市、應急救援點等,為貨車司機提供集學習教育、休息住宿、吃飯沐浴等于一體的一站式便利服務。“用餐有食堂,洗漱有浴室,還能參加免費理發和義診活動,一年至少可以節約2000元的生活開銷!”劉師傅表示,“小紅象”讓他找到了久違的歸屬感。
除打造“紅色之家”,長沙縣、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長沙經開區”)持續關注大學生創業就業難等現實問題,以務實的舉措,讓來長沙縣的創業、就業者獲得更多安全感、幸福感。
“星沙鼓勵創新創業的氛圍和配套政策,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湖南大學管理學博士何海濤一語道出了自己來此創業的緣由。2024年3月,何海濤創立長沙市苗朵夏彤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苗朵夏彤”),專注于工程機械耐磨零部件和工廠自動化生產線兩大類業務。從客戶需求出發,歷時9個月,苗朵夏彤迎來突破——與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聯合研發的攤鋪機高耐磨螺旋葉片成功試產。目前,產品已獲得三一重工、國機集團的訂單。此外,該公司自主研制的硬質合金銑刨機刀頭、掘進機截齒等新產品也即將量產,2025年銷售額有望突破6000萬元。
這一切離不開縣區優渥的創業就業生態體系。2024年9月,長沙經開區在湖南省率先發布培育科創企業和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滿天星計劃”。通過基金投資、租金減免等“真金白銀”的支持,切實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將更多資源投入核心技術創新。2025年1月,長沙縣又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從平臺搭建、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服務優化等方面,構建全要素服務體系,全力支持青年人創業就業。
當前,GDP連續4年超2000億元的長沙縣,正以其“引育留用服”的全鏈條服務,打造“低成本創業、高品質生活”的幸福生態圈,成為眾多創業、就業者的筑夢之地、逐夢之城、圓夢之都。
2025 年1 月,長沙縣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從平臺搭建、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服務優化等方面,構建全要素服務體系,全力支持青年人創業就業。
“有了園區助力,原本今年開工的二期項目,加速到了2024年內開建。”長沙經開區企業湖南麥格米特電氣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歐陽建華點贊道。作為一家以電力電子及工業控制為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麥格米特因生產研發需要,急需新建智能產業中心。而園區充滿“人情味”的行政審批服務加快了項目建設進度,為企業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按照傳統方式,在2024年底才拍下土地的麥格米特智能產業中心項目,需要重新遞交建設申請,一套流程下來,動工之日已是來年春天。為減少企業等待時間,企業立項后,盡管當時暫未取得土地,長沙經開區審批服務團隊按照“技術審查與行政審批相分離”的原則,提前介入開展技術審查服務,為企業做好規劃設計方案審查指導工作。
“現在,我們這一項目正在同步開展土地協議轉讓程序和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技術審查,一旦國土權證辦理好,就可以直接快速辦理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證件,真正實現‘拿地即開工’。”歐陽建華說。
將兩項業務的審批由串聯改為并聯,變“接力跑”為“并肩跑”,只是長沙經開區、長沙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2024年以來,長沙縣深入開展“三帶三抓兩促進”精準服務企業行動,由縣級領導掛帥,集結32個工作組,遴選186名專業干部,成立助企專班,主動上門為全縣248家規上工業企業及重點信息化企業解決難題。
長沙立誠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誠機械”)落地長沙縣金井鎮后,隨著生產基地壯大,急需大量技術工人,卻苦于地理位置偏遠,缺乏住宿條件,難以留住人才。金井鎮助企專員范希永得知這一情況后,馬上將企業困難向上反饋。不到一周時間,金井鎮摸底收集出空置工業廠房、居民住宅等信息,并精心修繕閑置房屋,使之變成能容納70人的員工宿舍,極大緩解了立誠機械員工的住宿壓力。
“政府為我們排憂解困,企業才能乘上‘快車’發展。”立誠機械總經理張紅健說。2024年,立誠機械順利推動數字化轉型升級,年產值突破7000萬元。
近年來,長沙縣持續推進“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以經營主體“安不安全、賺不賺錢、省不省心、方不方便”為著力點,加速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當下,長沙縣各類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全縣經營主體超過22萬戶,其中企業8萬多戶。長沙縣先后獲評“企業家幸福感最強縣”“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環境建設標桿縣(市)”,投資星沙成為更多經營主體的選擇。
一直以來,長沙縣堅持用系統思維破解“幸福密碼”,從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到民生保障提質,從基層治理創新到文旅消費升級,“在星沙 很幸福”的城市品牌正一步步從愿景變為現實可觸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