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在組織幼兒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及身心發展規律,并結合其心理特點及興趣愛好等因素,精心選擇積極向上的教學實踐內容,精準運用教學方法,制定出優質的教學方案。課程游戲化是幼兒教育改革的一大進步,將游戲化理念融入幼兒教學課程,能夠給予幼兒更愉悅、有趣的學習體驗,助力幼兒實現更加高效的學習成果。
一、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戶外體育區域活動開展的意義
(一)有效提升幼兒的探索能力
幼兒因年齡幼小,常表現出活潑好動的特質,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戶外體育區域活動因其廣闊的空間和高度自由的活動形式,成為幼兒釋放天性的理想之地。在這一區域內,幼兒不僅能夠盡情嬉戲,還能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發現新事物,鍛煉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以課程游戲化為指導,教師在教學中策劃了一系列精彩的戶外體育游戲,幼兒可以無憂無慮地參與其中。同時,教師在游戲中對幼兒進行巧妙引導,使其不斷探索,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有效地提升了其探索能力。
(二)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以課程游戲化教學理念為指導,精心設計幼兒園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不僅能在寬闊的活動空間中自由翻滾、攀爬、跑跳,享受陽光和新鮮空氣,還能在各種游戲器材和活動設施中找到樂趣,釋放天性。這些區域活動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和體能水平,同時幼兒也有更多機會與其他幼兒互動,一旦在游戲期間發生矛盾,自己要想辦法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及處理,增強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社交能力,有助于幼兒社交能力的發展。
二、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戶外體育區域活動策略
(一)精心設計游戲,增強幼兒的合作能力
許多幼兒生長在獨生子女的環境中,享受著家人的寵愛,與其他幼兒的互動經驗顯得尤為缺乏。這種環境特別容易滋生自私、嬌氣、脆弱等情緒,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分享意識,甚至在游戲中拒絕合作。基于課程游戲化的背景,幼兒園教師需考慮周全,悉心策劃一些有利于激發團隊合作精神的戶外體育區域游戲。
以教師精心策劃的名為“兩人三足\"的戶外體育區域活動為例,教師會提前將幼兒兩兩分組,并排站立。然后將一名幼兒的左腳與另一名幼兒的右腳用棉布綁在一起,看哪個小組能夠在保持身體平衡的狀態下快速到達終點。如果幼兒已經適應游戲,教師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引人“三人四足\"或“四人五足\"等更具挑戰性的游戲形式。對于在游戲中表現出色的小組,教師要給予表揚,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激勵幼兒繼續努力,讓幼兒感受到參與游戲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這項戶外體育活動的重點在于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在游戲中,如果幼兒沒有學會團隊協作,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可能會跌倒,需要更多的時間與體力才能抵達終點。通過游戲進行不斷的實踐和合作,幼兒不僅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合作,還深刻體會到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目標的道理。
(二)深入幼兒內心,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品德
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肩負著以游戲化的教學方式精心策劃戶外體育活動的重任。這不僅需要深譜幼兒的日常點滴,還需細心地觀察并獲取有關戶外活動的優質素材,只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感知幼兒的內心活動,才能策劃出更富高效性與可行性的游戲活動,從而推進戶外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最終達到培養幼兒良好品質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悉心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送小動物回家\"的戶外體育區域活動。幼兒蹦蹦跳跳地來到戶外,眼前呈現出優美的森林畫面,既有最喜歡的小動物,又有充滿生機的花花草草。首先,幼兒園教師深情地對說道:“大家看,現在太陽快要落山了,小動物們都回家找自己的爸爸媽媽了,可是,有一只小動物卻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他的父母一定急壞了,小朋友們,你們愿意用愛心幫助他安全回家嗎?\"幼兒一聽,紛紛表示愿意。然后,幼兒在教師的悉心引導下開始尋找那只迷路的小動物。每個幼兒都興致勃勃地四處張望,尋找著那個需要幫助的伙伴,不久后,一個小朋友興奮地喊道:“我找到了!是小鸚鵡!\"教師接著問道:“你們知道小鸚鵡的家在什么地方嗎?在天空中?在水中?還是在樹上?\"幼兒開始思考,最終,將小鸚鵡安全送到樹上的鳥窩。通過游戲,幼兒學習了有關動物生活場所的知識,還學會了幫助他人。此外,幼兒深刻體會到,應養成按時回家的好習慣,否則父母會十分擔心。這項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極大地提升了幼兒的品質素養,讓幼兒學會了在探索中不斷思考,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依據幼兒喜好設計游戲,提升幼兒的參與度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為設計出更優質的戶外體育游戲,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身心發展及接受能力,依據幼兒自身的喜好,以激發其參與活動興趣。另外,在游戲設計過程中,教師需注重充分發揮游戲的品德培養價值,確保幼兒主動參與,專心探索,達到品德教育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精心為幼兒策劃的“蘿卜蹲\"游戲,這是一場趣味十足的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游戲中,教師引導幼兒化身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人物角色,幼兒有的化身為心地善良的白雪公主,有的化身為神通廣大的孫悟空,還有的幼兒化身為正義凜然的黑貓警長。當游戲發出“蹲\"的指令時,每個幼兒都需根據自己的人物設定,演繹出與角色特性相吻合的“蹲\"的姿態。若是白雪公主,則需輕盈優雅地下蹲,纖細的手指輕輕挽起裙擺的一角,展現出公主獨有的高貴與端莊;若是孫悟空,則仿照經典的抓耳撓腮動作完成下蹲,彰顯出孫悟空的機智與靈動;而若是黑貓警長,則需以軍人般的莊重與堅毅,執行標準的軍人敬禮動作,展現出警長的威嚴與正義。通過這樣的戶外體育區域活動,不僅使幼兒在游戲中深入體驗到不同人物角色的特質與魅力,也鍛煉了幼兒的快速反應能力與身體協調性,極大地提升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從而推動了整體教學質量的顯著提升。
(四)依據個性特征,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在幼兒園的道德教育中,每位幼兒獨特的個性發展都是不能被忽視的。教師需深人了解每個幼兒的性格差異,并根據這些特性,巧妙地構思戶外體育活動的設計。在追求課程游戲化的當下,幼兒戶外體育區域活動不僅應是有序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更應融入充滿趣味性的游戲元素,以此來引導幼兒展示其獨特的個性,從而增強幼兒自身的綜合能力,確保幼兒的身心健康發育。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玩偶表情百變表演\"游戲作為戶外體育區域活動項目開展活動。首先,讓幼兒在教師準備的眾多玩偶中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然后,教師引導幼兒在提前劃分好的小組內部進行生動的表演。每個幼兒都將自身獨特個性巧妙地賦予手中的玩偶,以小兔玩偶為例,雖然外形相似,卻在不同幼兒的演繹下,有的百般溫柔,有的則調皮可愛,而每個幼兒都展現出了獨特的個性,為游戲表演增添了更多色彩。教師不僅鼓勵其通過語言表演,還鼓勵其用生動的肢體語言來賦予玩偶生命力。比如,有的幼兒輕輕地揉搓玩偶的臉頰,表演哭鬧:有的幼兒拽拽玩偶的耳朵,展現出開心的情緒;有的幼兒用力地搖晃玩偶的肩膀,表現出生氣的狀態。一旦玩偶之間發生沖突,幼兒更是表現不一,有的幼兒可能會選擇用“武力\"來爭取自己的權益,而有的幼兒則會選擇用溫暖的懷抱來安撫對方。在這樣的游戲中,玩偶不只是一個簡單的道具,更是幼兒表達自我、展現個性的重要載體。不論是口頭的語言,還是身體的動作,都在為幼兒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通過這樣一場別開生面的“卡通情境表演”,幼兒的活動范圍得到極大拓展,語言及肢體的表達能力也得到顯著提升。
(五)明確活動規則,培養幼兒的優秀品質
在教師每一次精心策劃的戶外體育區域活動中,幼兒間的溝通與交流至關重要。幼兒可以在實踐中學會客觀的自我評價,并對自己的不良行為進行及時改正。同時,他們也會開始虛心聽取同伴的意見,進而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念。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雖然幼兒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但在參與戶外體育區域活動之前,教師仍需明確游戲規則。這不僅確保了每位幼兒都能公平參與,而且促使幼兒能逐漸形成相互分享、積極合作、尊重他人和樂于助人等優秀品質。
例如,教師開展戶外體育區域活動時,“打地鼠”是一款適合小班幼兒的游戲活動,目的在于不斷提升幼兒的頭腦反應能力以及身體、手眼的協調能力。
游戲準備方面:游戲中寬敞的游戲場地和充足的球或沙包是必不可少的。在游戲開始前,教師會在場地中畫出一個大圓圈,象征著地鼠的洞穴,幼兒持沙包或者球,端正地站于圓圈之外。
游戲的玩法方面:游戲開始前,教師詳細講解幼兒在游戲中應遵循的規則,當游戲開始后,幼兒即可用球或沙包嘗試擊中圓圈內由其他幼兒扮演的地鼠。圈內的幼兒一旦被擊中,應到圈外等待新一輪游戲。游戲過程中,圈內幼兒一直在變換身體姿勢,盡力躲避以免被擊中;圈外幼兒則快速做出反應,努力擊中目標。
教學效果方面:這一游戲寓教于樂,幫助幼兒在歡快的游戲中提升自己的協調能力和反應速度。為了擊中目標,幼兒必須迅速判斷距離和角度,這對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同時,為了躲避攻擊,幼兒也需要學會在動態環境中靈活調整自己的位置,會進一步增強其身體協調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應巧妙融合戶外體育區域活動,遵循幼兒發展特性及個性,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減少學習抵觸。這種創新方式不僅為幼兒提供高效學習途徑,還推動了現代化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改革,為幼兒創造更有趣、更生動的學習環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川王雅瑜.本土文化視角下小微幼兒園戶外體育區域游戲研究[J:教育學院學報,2024,25(5):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