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賦能共同富裕的研究

2025-05-27 00:00:00康璇
鄉村論叢 2025年2期
關鍵詞:語言文字國家語言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現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目標。如何在民族地區更好推動共同富裕值得思考與探索。其中,語言文字是最基本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領域之一。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基本工具,文字是語言具象化的符號。語言文字潛藏于交流交往、文化教育、價值觀念中,日學而不察、日用而不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一項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社會性和全民性特點的事業,能為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賦能增效。

一、研究緣起和文獻綜述

新時代,語言文字事業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被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黨和國家對語言文字的認識也逐漸跳脫出作為交流工具的單一范疇,對通用語言文字的認知維度更是拓展到了“國家重要的文化資源、經濟資源、安全資源、戰略資源”的高度。作為文化資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統一思想文化觀念、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塑造共同價值體系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經濟資源,語言文字和數字技術結合形成了語言產業,“語言文字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一種類型,進入市場培育出新的模式和生態。作為安全資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于其溝通與交流的基礎特性衍生出安全屬性,在防范與應對各類安全問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戰略資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文化根基,也是國家主權、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撐,是基于前三種資源屬性的進一步升華。總之,語言文字作為一種“元資源”,能有效提升交流能力、拓展交際范圍,積累知識技能、儲備人力資本,實現個體發展和社會進步,在民族地區還能有效凝聚各民族團結奮斗、繁榮發展的磅礴力量,不斷增強歸屬感、認同感、榮譽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些綜合性作用與共同富裕的內涵相契合,是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之一。

在此背景下,學界對于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傳統語言文字學單一研究范疇,而是拓展到教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學科。其中,專門針對共同富裕與語言文字的研究,王輝(2021)認為要將語言的社會、文化、經濟等職能與共同富裕結合起來。劉義兵、吳桐(2022)基于共同富裕的目標指向闡釋高質量推普工作的背景、內涵和實踐路徑。王春輝(2022)從語言文字與共同富裕的“六維、兩面、六路徑”分析二者之間的關系。陳麗湘(2022)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共同富裕”邏輯進路來分析語言文字所具有的作用。肖航等(2022)和王麓淙等(2023)從民族地區語言差異人手,分析語言文字助力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的作用機理。總體來看,關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的研究視角多樣、成果頗豐。

關于語言文字與共同富裕的研究呈現兩個主要特征:一是研究數量相對較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質要求之一,被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單就語言文字和共同富裕關系的研究還在與時俱進地更新中;二是實踐案例研究較少,從已有研究看,較多的是從上至下的理論分析,語言文字是一個鮮活的存在,它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如果脫離具體的使用場景,就喪失了存在的活力與意義。我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及其推廣普及政策,對象從婦女兒童為重點到主體范圍不斷擴大,要求從提倡到普及再到深化,作用從掃除文盲到提高文化教育水平再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其目標、要求、路徑等都在不斷發展。其中,既有現實性的問題亟待破解,又有成效性的經驗值得總結。本文基于現實和實踐出發,力求總結具體的、地方性的經驗,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為切人口,從宏觀政策指導中找尋具體的做法措施,希望不僅將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事情做好,還把推動民族地區發展的事情講好。

二、分析框架

共同富裕包含多個維度的內涵,是全體人民普遍達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強、環境宜居宜業、社會和諧和睦、公共服務普及普惠,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語言文字事關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事關歷史文化傳承和經濟社會發展,事關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可以看到,國民素質提高和人的全面發展與精神自信自強相關,語言文字內嵌于知識儲備、技能提升和思想解放中,是實現精神富裕的基本條件。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活富裕富足相關,語言文字能力是維持、擴大再生產的重要能力,是重要的經濟要素。對于民族地區而言,精神富裕和物質富裕還能促進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因此,從政策邏輯和實踐邏輯可以看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重要性和共同富裕的內涵高度契合。

圖1 分析框架

(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交流交往的基本工具,為共同富裕營造和諧和睦氛圍

語言文字是人類完成基本交流、實現社會融入的重要工具。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交流交往深化,民族地區過去以同宗、同族、同村內部交際為主的“熟人社會”正在空間突破下轉向以外部交際為主的“陌生人社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一種公共產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在交際廣度、效度等功能上所具有的優勢使其成為打破交際障礙的橋梁。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通過語言文字媒介,變“他者”為“我者”、變對外的排他性為對內的認同性,促進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融通自在的氛圍為民族地區推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

(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知識技能的重要載體,為共同富裕凝聚自信自強精神

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人的全面發展首先是人的知識水平和勞動技能的提升,語言文字能力、語言文化素質是個體綜合素質的構成要件。人類在整個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創造和積累的知識、技術、文化等智力勞動成果,多數是以語言文字為載體記載和流傳下來的,這些智力勞動成果與承載它的語言文字具有緊密的依存關系,語言文字能力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礎和前提。語言文字是平等的,但是各種語言文字的作用發揮又是有差異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不僅能提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水平,而且可以借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一載體建構個體知識體系、奠定技能基礎、提高綜合素質,直接作用于精神富裕。

(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人力資本的組成部分,為共同富裕奠定富裕富足基礎

人力資本質量是決定貧富的關鍵因素,語言文字作為一種人力資本,能影響收入水平,直接作用于物質富裕。不管是“費舍曼—普爾假說”,還是王春輝提出的“語言紐結”,都指向同一結論,即語言統一與經濟發展呈正相關。通過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消除語言溝通障礙,解決知識貧困、信息貧困、精神貧困,進而可能爭取到更多的就業機會,在民族地區這種經濟價值或作用體現更為明顯。隨著全國統一勞動力市場逐步形成,能在更大范圍實現勞動和資本的優化配置。少數民族群眾可以借由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一載體,幫助個體建構知識體系、夯實技能基礎,提高綜合素質、促進個人發展,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提高收入水平。

(四)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語言治理的有效路徑,為共同富裕打造團結奮進環境

漢語哲學不僅把漢語作為表達思想的工具,而且強調漢語具有構建和承載特有“生活世界”的作用。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符號系統或思維方式,語言文字具有高度的規范性和組織性,不僅能傳遞意義而且建構秩序。這種特性使其成為一種基礎且特殊的社會制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國家話語表達的重要傳播媒介,在話語建設和傳遞過程中能實現對特定話語秩序的建構,借由此可以實現社會治理的目標。在民族地區,可以借助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這個“文化信碼”,將特定話語融入社會體系之中,將政治意識傳達到個體的思想觀念之中,進而達到潤物無聲的治理效果。

(五)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文化認同的重要介質,為共同富裕建構同心同德價值

“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認為,語言結構是文化結構的本源和決定因素,語言是已經物化了的一種精神文化現象。語言文字體系與特定的文化傳統相適應,一個民族的文化內嵌于特定的語言文字中,即語言文字是文化群體的建構者和闡釋者,也是群體文化的記錄者和載體。文化是形塑主體認同的重要元素,語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石。語言文字以其內在性和建構性,夯實文化心理底座,讓少數民族群眾成為“跨語人”,增加不同文化群體相互理解、共享文化,變“他者”為“友者”或“我者”,由機械團結向有機團結轉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實現共同富裕建構深層價值體系。

三、案例呈現

(一)基本情況和研究方法

小涼山區域包括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和享受民族縣待遇的金口河區,共有33個鄉鎮242個村(社區),戶籍人口42.7萬人。其中,彝族人口17.5萬人、其他少數民族人口18萬人,占比 83.1% 。本文采取個案研究方法,選取小涼山彝族地區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的具體場景進行案例研究,基于“解剖麻雀”的邏輯,基于具體的實踐應用場景,通過對個案的分析性概括、反思性總結,找到值得歸納、總結、推廣的有益做法。

選擇小涼山區域作為研究對象,一是基于共性。小涼山區域和很多民族地區一樣為西部后發地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共同富裕的進程中,面臨著和其他后發民族地區相似的地理環境和社會環境,歸納總結其有益做法能夠提供參考。二是基于特性。相較于一些更為落后的區域,小涼山區域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并且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中主動作為,一些創新性的做法取得了較好成效。因此,這里是一個較好的實踐場景,區域綜合發展水平處于較發達和較落后之間的“中位狀態”,它既具有與其他民族地區的共性,又有自身發展基礎所形成的個性,這種共性和個性使其可以更好地成為近似于“試點”或“先行區”的地方。

(二)具體做法

小涼山區域堅持多元參與、多管齊下,創造性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不斷提升小涼山語言文字規范化水平。

1.“學前學普”為推進共同富裕夯實基礎。2014年,小涼山區域在四川省率先實施“一村一幼”建設,按照“大村獨立,小村聯辦,先易后難,穩步推進”的原則,分三個階段推進“一村一幼”建設。第一階段(2014—2016年),在小涼山所有 286個行政村中建成“一村一幼”幼兒園295所。第二階段(2017—2018年),按照“先開園、后規范、再提升”的原則,以縣級財政投入為主,集中力量對彝區“一村一幼”進行了升級打造。第三階段(2019—2020年),以“聽懂、會說、敢說、會用”為目標,加力推進“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試點擴大工作。與此同時,資金支持方面,建立以“省財政投入為主、市財政投入為輔、地方財政投入為補充”的保障機制;師資配備方面,按照每個行政村不少于2名專職雙語輔導員的標準,為小涼山區域“兩縣一區”配備雙語輔導員、臨聘輔導員等。

這一做法在2015年擴展到大小涼山彝區,2017年進一步擴展到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 51個縣(市),實現了村級學前教育全覆蓋。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出全省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新模式—“一村一幼” + “學前學普”,并實施“學普同行百千萬行動”(以百名彝區大學生、千名彝區中小學生,帶領萬名學前幼兒及家庭成員普及普通話)。2018年,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在涼山州、樂山市啟動“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試點工作;2019年6月,國務院扶貧辦、教育部明確把樂山市小涼山彝區納人“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試點范圍,這一行動被寫入國務院發布的《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目前,小涼山區域共有幼兒園(點)278所。其中,城區幼兒園10所、村幼兒園250所、民辦幼兒園18所,在園幼兒13933人,幼兒教師和輔導員、保育員1640人,已全部納人“學前學普”行動計劃,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 96% ,彝區幼兒實現了“聽懂、會說、敢說、會用”的歷史性轉變。

2.“小手牽大手”為推進共同富裕擴大范圍。在“學前學普”的推動下,小涼山區域兒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水平大幅提高。然而,其父母的語言文字水平仍然停留在原地,特別是一些彝族父母沒有較好地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影響其交流、就業等。針對這種情況,在鞏固拓展“學前學普”行動試點成果基礎上,小涼山區域在2022年進一步深入推進“學前學普2.0”行動,通過常態化開展“小手拉大手”系列主題活動,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從學校延伸到家庭。雖然這無法根本性地解決成人語言習慣的問題,但是它的作用在于形成了“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一個村莊、文明整個社會”的發展路徑。例如,馬邊在東西部協作幫扶下,研發推廣“學前學普”APP,有效引導彝區在園學齡前幼兒教家長說普通話;峨邊通過開展“阿依系列”(“阿依”是彝語“孩子”的意思)特色活動,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由課內向課外、個體向家庭、家庭向社會、普通話普及向助推彝區文明新風尚的“四個延伸”。

3.“桐華培優班”為推進共同富裕補齊短板。小涼山受自然條件約束和傳統思想束縛等多重因素影響,偏遠鄉村一些學生到十多歲才人學,其中以彝族女孩居多。這些大齡兒童進人普通學校后,由于學習基礎不牢,學業跟不上,心理負擔重,“難堪”“自卑”等情緒又讓這些孩子們陷入自我懷疑中,無法較好地融入學校生活。針對這些大齡學生學習中的困難,2019 年,馬邊彝族自治縣在全國首創“桐華培優班”,招收來自該縣8個鄉鎮的28個孩子進人碧桂園職業中學學習。這些孩子平均年齡12.8歲,最大的16歲,知識掌握程度普遍只有小學一二年級水平,部分少數民族學生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功底相對薄弱,學習文化知識較為吃力,有的學生行為習慣、衛生習慣都亟待重新培養,學習基礎更是參差不齊。“桐華培優班”因材施教,采取小班化方式精準輔導,在教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優化設置了法治教育、就業技能、實踐拓展等課程,從思想上重塑個體。隨著對語言文字的掌握,少數民族學生特別是少數民族女學生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技能、拓寬了眼界,也改變著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這個過程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為他們后續知識和能力的獲得構建了最基礎的底層邏輯。

4.“普通話 + 職業技能”為推進共同富裕提高效能。實踐證明,語言能力與工作機會和勞動收人呈正相關。在民族地區,少數民族群眾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有利于發揮語言文字的使用價值和聚合效應,提高適應力和融入度,增強他們的理解能力、溝通能力、思維能力和信息的獲取能力,提升綜合素質,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進而增加提高收入水平的可能性。小涼山區域依托縣(區)、鄉鎮、村(社區)干部嵌入基層的優勢,完成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后,創新實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藍鷹工程”,開展浙江-樂山職業教育學校之間、校企之間的深度合作,高頻率開展教師和企業技術骨干互訪交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普及應用貫穿整個過程。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求,依托當地龍頭企業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創業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融入技能培訓中,基本解決了農牧民外出務工“語言不通,路路堵”的問題,當地給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提供了經濟動能和智力支持。

5.“全民閱讀+”為推進共同富裕涵養文明。小涼山區域少數民族長期生活在雙語環境中,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基礎和氛圍較好,通過不斷探索“全民閱讀 + ”模式,將全民閱讀作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一種重要深化方式。針對小涼山區域彝漢群眾在閱讀語言、居住、興趣習慣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當地匯編了彝漢雙語《彝族日常用語》等書籍,開設了“志根(彝漢)雙語課堂”“德古彝漢雙語講堂”等。借助語言文字的交流和傳播功能,融入感恩奮進等內容,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融入移風易俗,將改變人畜混居、濫辦酒席、席地而餐、隨地而臥等不良生活習慣納入規范培訓內容,有效遏制了婚喪嫁娶攀比及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國家語言文字嵌合“全民閱讀 + ”活動,實現了傳承彝族文化、增強民族團結、弘揚社會主義文明新風的效果,增強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精神力量。

(三)實踐啟示

通過對小涼山區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的調研可以發現,因地制宜創新方式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尊重學習規律,以學校教育為基礎形成乘數效應。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在民族地區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6歲的學前期既是知識積累儲備的黃金期,也是行為習慣、思想觀念塑造的黃金期。在這一時期,兒童可以快速地掌握某種語言,一旦錯過,此后語言學習的難度會增加。小涼山依托“一村一幼”載體,全力推進“學前學普”,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加快推進,小涼山區域教育質量顯著提升,兒童性情、思維和行為習慣等精神面貌大為改觀。之所以能取得顯著成效,就在于“學前學普”遵循兒童語言學習規律,抓住了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再結合學校教育的科學性、系統性特征,有效架構起了學科體系、知識框架,培育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價值觀念,從根本上解決了小學教育“語言關”“啟蒙關”等問題。

2.緊抓關鍵群體,以模范榜樣為源點形成漣漪效應。小涼山區域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抓住了兒童、女性、就業等關鍵群體。首先,做好兒童群體教育,發揮后喻文化(青年文化)作用。在“學前學普”的基礎上,小涼山區域的“小手拉大手”活動按照后喻文化的邏輯,結合傳統文化(重視教育等觀念)和新興技術(APP等技術),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實現由課內向課外、幼兒向家庭、家庭向社會延伸,達到教會學生、帶動家庭、輻射村莊、文明社會的作用。其次,做好女性群體教育,發揮女性主體作用。教育是女性尤其是民族地區農村女性增加收入、改變命運的有效手段。女性個體發展不僅關涉個人還影響后代發展。像馬邊的“桐華培優班”把大齡低年級學生,特別是大齡低年級女生留在學校,以知識教育(包括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主干,以美育為補充,重塑其家庭觀、婚戀觀、法治觀,影響深遠。最后,做好就業群體培訓,發揮目標導向作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已成為不同族群互通有無的重要交流工具,成為擇業就業的基本條件。以擇業就業為導向,以“職業教育 + 技能培訓 + 學普推普”為載體,增強了個體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內驅力。

3.堅持語言幫扶,以增強信心為目標形成溢出效應。語言幫扶是扶志扶智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人力資本理論來看,“貧困或落后”的實質是知識貧困、能力貧困、文化貧困、信心貧困的外化。“費希曼-普爾假說”關注到語言文字與貧困問題之間關聯性:語言文字體系成熟,則經濟社會發展也會較為發達;反之,則經濟社會發展也會略微滯后。要突破落后地區發展困境,需要重新建構個體發展的體系,這個體系的底層邏輯關鍵就是語言文字。通過提升貧困或落后個體的“智志”水平和努力程度,激發內生動力,促使民族地區通過扶智扶志推動鄉風文明和移風易俗,實現外部幫扶、內部扶志的“雙重造血”,將扶智扶志轉化為信心增長,并帶來顯著的行動效應,破除“等靠要”思想。

4.運用網狀普及,以文化認同為路徑形成黏性效應。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小涼山區域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相結合,加強愛國主義、民族團結進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教育,增強少數民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思想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認真做好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打破定勢思維,創新方式方法,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人其中,充分發揮語言文字多維價值。

四、實踐困境與提升路徑

(一)實踐困境

1.隊伍建設仍然任重道遠。經過脫貧攻堅,小涼山區域的教育設施和教師在數量上得到了極大提高。從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角度來講,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開始從“夠不夠”向“好不好”轉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語文教師需具備二甲以上的普通話水平,但小涼山區域部分教師自身的專業化水平亟待提升,個別教師的普通話發音不標準,在教學中的示范效應發揮不充分。部分語文教師所教非所學,兼任其他科目的現象仍然存在,難以全身心投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之中。

2.應用環境需要逐漸完善。自然環境和語言環境是制約小涼山區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深化的一大因素。一方面,小涼山地處山區,地理環境使得人們居住分散,教育資源難以集中,削弱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工作的規模化效應。另一方面,小涼山少數民族群眾長期處于本民族語言及漢語方言(四川話或樂山話)的語言環境中,受母語薰陶程度較高,少數民族群眾在族群內部更傾向于使用本民族語言,與漢族同胞交流更傾向于使用漢語方言(四川話或樂山話)。部分少數民族群眾對于國家通用語言“聽得懂但不會說”。

3.重視程度亟須大力加強。對少數民族群眾而言,應用國家通用語言涉及兩種語言思維之間的轉換,比漢語方言與漢語普通話的語音轉換更困難。部分少數民族群眾對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認識不足。語言生態環境的缺乏不僅會使民族地區群眾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呈現“高回避-高焦慮”的恐懼心理,畏難情緒加之重視度不夠的雙重障礙使得其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積極性不夠。

(二)提升路徑

小涼山區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已經從覆蓋面擴大階段向內涵式提升階段過渡,聚焦重點在提質增效上,應按照“聚焦重點、全面普及、鞏固提高”的要求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1.以學校教育帶動家庭教育,厚植共同富裕支撐力。學校教育是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主陣地。應從“學會”實現向“學好”的提升,從“點滴改變”實現向“系統養成”的提升,從“夯實基礎”向“熟練掌握”的提升。同時,充分利用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子女教育的優良傳統,逆向激發家長的學習動力,擴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覆蓋面。做好“學校-家庭”的鏈式推廣普及。一是要持續推進學前學普,少數民族聚居區學普推普力度只能加強不能減弱,科學配置城鄉學前教育資源,繼續推行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計劃,加強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二是建強建優師資隊伍,持續推進學前兒童普通話教育專項計劃,加強民族地區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能力培訓,深化“國培計劃”“省培計劃”和“種子教師”等多項培養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基層語言文字工作者和教師開展培訓,提升當地教學水平。三是創新家庭幫學形式,培育學生成為家庭推普的主力軍,通過“大手拉小手”“小導游”“啄木鳥行動”等形式,帶動父母長輩參與,全面發揮家庭場域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中的積極作用。

2.以專業培訓帶動就業增收,增強共同富裕內驅力。加深少數民族群眾對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提升經濟能力作用的認識,在各類就業培訓、專業培訓中融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一是落實“職業技能 + 普通話”模式。關注語言教育主業融入職業需求,重視普通話在非農就業中語言工具的作用,建立職業技能與普通話融合培訓多部門協同機制,推動普通話培訓納入行業部門培訓項目,提升少數民族群體的普通話熟練程度,增加勞動力個體人力資本存量。二是探索“產業 + 普通話”模式。完善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社會力量多元幫扶機制,開展跨區域、跨時空推普志愿服務;依托民族地區礦產、旅游、農業等得天獨厚的資源,讓少數民族群眾在經貿交往、產業發展中自覺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應用,在交流交往中實現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三是探索“碎片化 + 系統化”學習模式。社會群體受工作、生產限制,學習時間碎片化,無法保證長期、定點教學。系統化學習主要依托技能培訓。碎片化學習主要依托數字化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支持服務體系,運用“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口語評測”等智能技術,創設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虛擬學習與現實生活場景相結合的場景,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趣味性。

3.以文化認同促進民族團結,凝聚共同富裕向心力。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稱,無論何處的民族情感形成過程,都會有一些文化要素作為最重要的實證基礎,其中首先出現的就是一種共同語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提供最基本的認同符號為載體,傳遞文化認同,實現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身份認同。一是挖掘和梳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文脈,釋放蘊藏其中的歷史記憶和情感記憶,講好講活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例如,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開幕式上以漢字“和”的演變過程展現活字印刷術。二是將培養、培訓既會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又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師作為重點,建設一支合格的“雙語型”教師隊伍,并將其教學教材建設列入教育發展規劃,予以重點保障。三是支持文化交流項目,鼓勵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增進理解和尊重,同時促進語言文字的交流和傳承。四是創新活動方式,通過舉辦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大賽、經典誦讀、講述民族民俗故事等活動,以文潤心。

五、結語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賦能共同富裕,首先源于二者的內在契合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作用是多維的,與共同富裕所包含的精神富足和物質富裕相契合。語言文字能力作為個體基本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通過個體自我價值實現拓展到群體、社會。其次,語言文字具有內隱性,基于語言文字是知識獲取、能力提升、資源拓展的前提,通常經由教育的傳遞,潛藏于教育學習、生產生活的具體實踐中,并作用于共同富裕進程中。第三,語言文字是一個寶藏,它所具有的潛能可以被不斷挖掘。過去,注重語言文字的交際屬性;現在,應注重語言文字背后的文化、政治、經濟等屬性;未來,語言文字作為一種要素、一種資源,其本身還能進一步被開發使用。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說,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賦能共同富裕不僅作用于人與人、人與社會,而且是動態變化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推廣普及和開發利用能通過不同路徑助力共同富裕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沈沫.發展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探討[J].上海教育科研,2019,(04):15-20.

[2]馬永全.新中國70年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政策變遷[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1 (02):71-75.

[3]王兆萍,馬小雪.中國少數民族勞動力普通話能力的語言收入效應[J].西北人口,2019,40(01): 71-82.

[4]姜杰,青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與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互構邏輯[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4,45(02):1-8.

[5]徐林,王阿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邏輯與進路——基于多學科視角的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3,34(05):168-176.

[6]黨懷興,王娟.中華民族共同體視域下的語言接觸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的思考[J].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45(03): 64-71+156

[7]王輝.以語言之橋暢通共同富裕之路[N].光明日報,2021-11-26(011).

[8]劉義兵,吳桐.民族地區推普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背景審度、內涵確證和實踐路徑——基于共同富裕的目標指向[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03):34-43.

[9]王春輝,高莉.論語言與共同富裕[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4(04):25-34.

[10]陳麗湘.語言賦能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與實踐路徑[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4(04):44-51.

[11]肖航,黎順苗.語言助力邊疆民族地區共同富裕的途徑和策略[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4(04):35-43.

[12]王麓淙,劉金林.民族地區推普推進共同富裕的機理與效應研究[J].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1(02):104-114.

[13]陳志其,譚震林.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地區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政策變遷研究[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4,16(06):26-37.

[14]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EB/OL].(2021-06-10)[2024-04-06] .https://www.gov.cn/gongbao/2021/content_ 5621189. htm.

[15]李宇明.語言是文化的鴻溝與橋梁[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6):34-42.

[16]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6.

[17]馬戎.漢語的功能轉型、語言學習與內地辦學[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6(05):1-17.

[18]王春輝.論語言因素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J].江漢學術,2018,37(05):92-100.

[19]龐學鈺.“漢語哲學”三問[N].光明日報,2024-11-04(015).

[20]趙蓉暉.語言社會功能的當代理解[J].中國社會科學,2017,(02):159-171.

[21]愛德華·薩丕爾.語言論[M].陸卓元,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95.

[22]瑪格麗特·米德.文化與承諾:一項有關代溝問題的研究[M].周曉虹,周怡,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23]習近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N].光明日報,2021-03-06(1).

[24]馬克斯·韋伯.馬克斯·韋伯社會學文集[M].閆克文,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2.

(作者單位:中共樂山市委黨校)

猜你喜歡
語言文字國家語言
語言文字運用題的變與不變
小題精練(四) 語言文字運用
小題精練(三) 語言文字運用
語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累積動態分析下的同聲傳譯語言壓縮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我有我語言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中国毛片网| 老色鬼欧美精品| 一级成人a做片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国产女人|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国产午夜精品鲁丝片|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影音先锋亚洲无码|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制服丝袜91在线|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中文无码影院| 精品午夜国产福利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韩国福利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成人国产免费|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国产黑丝一区|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天|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中国国产一级毛片|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日本午夜三级|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成人午夜在线播放| 九一九色国产| 婷婷亚洲最大|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性欧美在线|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 国产精品网址你懂的|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亚洲熟女偷拍| 欧美另类一区| 亚洲成人黄色网址|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免费无遮挡AV| 理论片一区|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美女国产在线| 日韩精品毛片|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波多野结衣二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亚洲欧美天堂网|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 亚洲天堂777| 福利视频一区| 美臀人妻中出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美女免费|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很黄的网站在线观看|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亚洲精品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