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陸靜,鄭州大學現當代文學研究生畢業,資深媒體人。在《奔流》《百花園》發表小說,在《詩人》《星星詩刊》《美文》《海南日報》《工人日報》等發表詩作及散文,在《南方周末》《人民日報》《南方人物周刊》《中國青年》《中國婦女》等發表報告文學二百多篇。出版有詩集《無語黃昏》、散文集《給過往的光陰命名》、報告文學集《人生采訪》等。其中,散文集《給過往的光陰命名》獲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
折斷
海南·南國
在花朵堆砌的頌辭里
我看到一棵棵大樹
被攔腰折斷
還露著白生生的骨茬子
一如旺長的夢想
被生活之手折斷
曾經的枝繁葉茂和挺拔身姿
就這樣
被一場叫摩羯的臺風取冠
被鳥鳴丟棄于污泥
而陷入一場五彩斑瀾的黑
我攜帶北中原的橫風與干爽
默默走近他們
用干燥溫暖的手
撫摸那些疼痛
揭去樹身至今流淌著的淚水
依著那折斷的樹身坐下
望向江水
什么也不說
荒漠了許久的詩箋
便有了潮聲!
南國的竹林
南國的那片竹林
在通往江邊的路上
被臺風摩羯吹毀
而樓上琴聲悠悠
不似當年《廣陵散》
我每日仍去江邊散步
踱此,像又穿過那時的竹林盛景
綠云蔽日,鳥啾環翠
竹挺拔如“人字”
相互支撐,相互暉映
清風入懷,日升林梢
讓人常想起“蓬萊文章”
俊爽剛健
南國雖攬八方才俊
春去秋來
卻無人雅筑銅雀詩臺
竹搖兩三載風光
世積亂離,風衰俗怨
緣事而發或感于哀樂
南國人畫竹寫竹
以藉談笑
如今竹林折斷倒伏
猶如世間蒼桑
回首處
《短歌行》里
恰似建安悲涼!
被折斷的燈籠樹
那時的燈籠樹
提著一樹紅彤彤的燈籠
站在小區的樓下路邊
花圃里
它們一樹繁花的樣子
讓許多人駐足、驚喜
我也在人群之中
那些燈籠樹
被一場叫摩羯的臺風
折斷摧毀
遮天蔽日的花冠
被風暴捋去
枯枝倒掛
骨屑漫撒四野
此刻
我站在曾駐足觀花的地方
看折斷與枯萎
腦海里盡力還原
他們一樹繁花的盛景
清風徐徐
云煙閃過
身邊的綠蘿
不緊不慢地綠
那樹折斷的骨茬子里
重又涌出一簇簇的綠
花開余生的夢想
在那一團團的新綠里
藏著驚喜!
“啤酒哥”雕像
穿過“圣天使橋”
一眼就看見你
在南渡江邊的花團錦簇里
左手端著冒泡的啤酒杯
笑迎人群的姿勢
灑脫而令人激情澎湃
西部牛仔的放達
與江邊自由的風
迎面吹來
站在這尊雕像前
我忘了時間
陰霾低沉的天空突然晴闊
心里一團團瘀積的愁緒里
突然有破土而出的幼芽
有新花向陽而綻
那溫暖與光明
快樂與曠達
一如生命中的指引和徹悟
無論你是花晨月夕的遲暮
還是風華流沙的青壯
蘭因絮果,滄桑年倦
都將被這種倉央兮措
伊人夕岸的坦蕩與快樂照亮!
日升南渡江
起初是一幅油畫
從大片黑褐里一點一點
升起一抹一抹的紅
雪霧涌波
從天際一點一點蕩漾托舉
半個咸蛋黃露出來
煙波一層一層剝離
我站在江邊
腦海里浮現出莫奈的《日出》
行人手機里傳來巴赫的《安魂曲》
白霧籠罩著樹和島嶼
濕地上的牛群醒來
幾只白鶴銜著白霧的一角起飛
為遠近的綠植揭幕
從印象到本真
萬物都在還原,尋找出口
金紅色的魚鱗云臨江
巨輪升起
一葉小舟攜著風
在漾金漾紅里
劃過來又找過去
南渡江的黎明曙色
正輕嗅每一朵花
露珠在樹葉草尖上晃動
與所有的光一起輝映!
流水知音
海南,南國
云朵蓬松
暖風如撫
有人臨江吹奏《梁祝》
深情里如泣如訴
而流水不語
川流不息
綠枝婆娑
陽光照耀花朵的盛年
有人彈琵琶,有人彈古箏
古老與現代穿梭于樂曲
在指間流淌
而潮汐不語
有了礁波漫溯
有人一路雄豪
裹攜著日升的牧場和天山高寒
來南國
持過牧鞭的手持麥克風
在南渡江邊唱《塞北的雪》
音域寬闊,高亢嘹亮
一路撩星月大海
也撩塞北詩章里的風雪
許多人匯聚南國
發出不同的音響
而流水不語
只為這深情與嘹亮
涌一襲襲軟白富貴的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