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發布,對民營經濟未來發展賦予了更多的導向性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哈爾濱市的民營經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在哈爾濱的整體經濟當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同時,聚力打造“七大都市”的奮斗自標,對于哈爾濱市整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一、哈爾濱市民營經濟取得的成效
近年來,哈爾濱市民營經濟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一是鼓勵科技創新。鼓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科創賦能,民營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在打造“創新引領之都\"中挖潛能強動力,實現了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例如,哈爾濱同創普潤集團有限公司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新材料項目的投產即“滿產”。二是大力開拓市場。鼓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擴大開放合作,在打造“向北開放之都\"中搶市場拓渠道。民營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提升產品競爭力。如哈爾濱敷爾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不僅受到國內市場的認可,還能夠遠銷海外,顯示出強勁的國際競爭力。三是出臺政策支持。哈爾濱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包括《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知識產權獎勵補助資金實施細則》《哈爾濱市支持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若干措施(試行)》等,為民營企業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四是優化營商環境。哈爾濱市政府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通過簡化審批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等措施,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便利條件。五是投人資金支持。為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哈爾濱市出臺了多項資金支持政策,如\"24條\"和\"18條\"政策措施,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實實在在的資金支持。六是吸納優秀人才。哈爾濱市重視人才引進,通過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吸引高層次人才來哈爾濱干事創業,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支持。
在哈爾濱市民營經濟持續發展的進程中,涌現了很多行業翹楚的民營企業,如建龍阿城鋼鐵有限公司以55.29億元的營業收人高居哈爾濱民營企業制造業50強榜首,展現了民營企業在鋼鐵冶煉與加工領域的強大實力。總之,哈爾濱市民營經濟的發展不僅推動了地方經濟的增長,也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這些成功案例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也是哈爾濱經濟多樣性和活力的生動體現
二、哈爾濱市民營經濟的發展現狀
(一)民營經濟總體保持增長態勢
2024年一季度,哈爾濱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481.4億元,同比增長 2.9% ,低于全市GDP增速0.8個百分點,占全市GDP比重 41.0% ,拉動GDP增長1.2個百分點,對GDP貢獻率為 32.3% 。三次產業兩增一降。一季度民營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6.0億元,同比增長 1.0% ,增速與全市持平;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3.6億元,下降 1.4% ,增速低于全市3.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1.8億元,增長 4.7% ,增速高于全市0.3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為
十大行業\"八增兩降”。一季度,民營經濟十大行業中,除工業、房地產業分別同比下降 1.5%.0.6% 外,其他八大行業均實現正增長。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建筑業、住宿和餐飲業、營利性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非營利性服務業、農林牧漁業、金融業分別增長15.2%.14.8%.10.5%.6.3%.5.1%.3.9%.1.5%.1.5% ○與全市比較,民營經濟十大行業增速\"五高四低一持平”,其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非營利性服務業增速分別高于全市8.3個、5.4個、2.6個、2.3個、1.1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業增速與全市持平;金融業、工業、住宿和餐飲業、營利性服務業增速分別低于全市3.5個、2.9個、2.0個、1.9個百分點。
(二)民營經濟需求領域整體向好
一是民營貿易較快增長。一季度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126.7億元,同比增長 5.1% ,拉動民營經濟增長1.25個百分點,重點民營零售業企業中理想智造、辰昊汽車等新增新能源汽車銷量較好,銷售額增長明顯;比優特商貿新增實體店面,同時受居民購買力提升等因素影響,零售額增長較快。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31.5億元,同比增長 10.5% ,匯良餐廳食品、華梅西餐、瑞幸咖啡等餐飲企業受1一2月份來哈游客大幅增加、新開門店增加等因素影響,營業額增長較快。二是民間投資由負轉正。一季度完成民間投資24.6億元,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 38.0% ,增速由1—2月份下降 18.2% 轉為增長 22.4% ,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8個百分點。分產業看,三次產業民間投資同步增長,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民間投資分別同比增長 866.3%.22.4%.20.2% ,分別占全市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的 11.1%.39.3%.39.7% ,分別占全市民間投資的 1.6%.24.5%.73.9% 。從重點項目看,在文景壹號、龍江學子創業園(一期)三聯藥業大輸液二期擴產等項目推動下,民間房地產開發投資、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 19.3%.25.1% ,合計拉動全市民間投資增長17.8個百分點。
(三)民營經濟積極因素加快集聚
一是市場主體規模壯大。據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統計,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市市場主體達到115.5萬戶,同比增長 4.7% ,其中,私營企業26.5萬戶,同比增長 7.8% ;個體工商戶83.1萬戶,同比增長 4.0% 。二是民營稅收貢獻突出。一季度區、縣(市)合計實現民營經濟稅收110.0億元,占全部稅收比重達 60.0% 。三是新興行業快速發展。一季度,創新能力較強的新興產業中,民營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 4.8%,15.3% ,合計拉動民營經濟增長0.7個百分點。
三、哈爾濱市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作為進入計劃經濟最早、退出計劃經濟最晚的城市之一,哈爾濱市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民營經濟相對于發達地區的民營經濟仍有著一定的差距,存在著一些現實問題。
(一)新增市場主體數量下降
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是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2023年全市共有市場主體114.4萬戶,同比增長 5.4% 。其中,私營企業26.2萬戶,同比增長9.0% ;個體工商戶82.4萬戶,同比增長 4.6% 。新登記市場主體16.7萬戶,同比下降 16.7% 。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4.7萬戶,同比增長 19.0% ;個體工商戶11.7萬戶,同比下降 26.2%2024 年一季度,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0萬戶,同比下降 0.5% ,日均(工作日)登記市場主體651戶。其中私營企業1.0萬戶,同比下降4.0% 。分月份來看,主要是3月份當月新登記數量下降較大,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9萬戶,同比下降4.2% ,其中私營企業0.5萬戶,同比下降 8.4% ;個體工商戶1.4萬戶,同比下降 2.8% 。
(二)主要產業支柱性作用不強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在民營經濟當中也起到主導作用。全市民營經濟的工業企業在2024年一季度,全市1267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中停減產企業共648戶(停產110戶、減產538戶),停減產面 51.1% ,其中黑龍江五方肉業有限公司、蒙牛乳業(尚志)有限責任公司、哈爾濱鴻展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產值分別同比下降 64.8%.29.0%.16.3% 民營房地產業延續2023年低迷態勢,增加值下降 0.6% ,負向拉動民營經濟0.1個百分點,其中商品房銷售持續下滑,一季度全市民營房地產銷售面積6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4.8% ,占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比重由2023年的 84.2% 回落至 64.0% ;實現銷售額48.5億元,同比下降 5.6% ,占全市商品房銷售額比重由2023年的81.8% 回落至 59.5% 。可以說主要產業民營經濟總體發展情況并不理想,沒有起到支柱產業的重要作用。
(三)規模小、實力弱、競爭力不強
從工業的統計數據來看,2024年一季度,全市民營規上工業企業1267個,同比增長 5.6% ,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個數的 84.9% ;民營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 3.9% ,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 44.7% ;民營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 1.4% ,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的 32.5% ;民營規上工業銷售產值同比下降 2.5% ,占全市規上工業銷售產值的 43.9% ;民營規上工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2.0% ,占全市規上工業營業收入的44.2% ;民營規上工業資產同比增長 4.9% ,占全市規上工業資產的 40.0% 。整體的規模與南方發達城市的企業規模相比較,差距較大、實力不強,整體的綜合競爭實力偏弱。
(四)政策落實不到位
盡管哈爾濱市為了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但政策落實力度不夠,導致一些優惠政策未能有效實施。其中包括稅費管理不規范、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現象尚未完全杜絕,以及貸款擔保體系發展相對滯后,資金短缺成為阻礙非公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普遍感受到稅費負擔重,尤其是餐飲行業,綜合稅率較高。此外,企業還反映出口退稅程序多、手續煩瑣、辦理周期長等問題。
四、促進哈爾濱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哈爾濱正處在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政策疊加的紅利釋放期、發展動能的加速集聚期,挑戰與機遇并存,優勢與潛力巨大。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一)堅定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
要堅持引進外來戰略投資者促發展的決心堅定不移,對待企業不分內外、一視同仁的態度堅定不移,要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在全市蔚然成風。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真心實意對待民營企業,全心全意支持民營企業,千方百計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環境,讓民營企業安心投資、專心創業、舒心發展,這樣才能增強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二)加快促進民營工業提質增效
一是加大企業幫扶力度,對五方肉業、蒙牛乳業、鴻展生物能源等648戶停減產企業積極幫扶,“一企一策\"幫助企業解決市場訂單、資金、用工等生產要素方面的實際問題,促進停減產企業盡快復產穩產。
二是加快推動民營工業升級步伐,深人實施省千企技改專項行動,錨定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 25% 以上目標,聚焦食品、醫藥、裝備、化工等傳統產業,持續推動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加快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推動傳統產業優勢再造。全面提升國家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示范效應,加大宣傳和兌現企業技改配套獎勵政策,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搶抓全國5萬億級設備更新需求重大機遇,全力以赴支持民營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增效益,賦能工業新質生產力提升。
三是加力培育企業增量,持續落實好工業三年倍增計劃,全面跟蹤服務2023年以來擬投產項目和工業臨規企業達產達效,力爭更多民營企業升規入統,增添民營工業發展后勁。
四是持續壯大工業存量,樹立“服務好現有企業就是最大的招商\"理念,落實好國家、省、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做好政策保障和精準服務,并“因企施策”,圍繞現有民營工業企業的資本、技術、土地、勞動力、管理、數據信息等方面提供要素保障,支持企業升級改造,通過數字化賦能提升產品層次,擴大產能,鼓勵企業上新產品、新項目、新生產線,提高市場占有率,做大做強現有民營工業企業。
(三)加速服務民營經濟質量提升
一是釋放政策紅利。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持續優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法治、市場、社會環境,落實好黑龍江省振興發展民營經濟“45條”《哈爾濱市民營企業促進條例》《哈爾濱市支持民營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若干措施(試行)》,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不斷調動企業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生產活力,激發企業發展動能。二是提高服務效能。為私營經濟發展創造公平、高效的環境,出臺實施鼓勵政策以促進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優化市場結構。引導扶持企業發展,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小微企業的發展。同時完善民營企業參政議政制度,建立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機制,形成尊重、關心、鼓勵、支持、保護民營企業的良好社會氛圍。幫助解決經營成本、金融、稅費負擔等問題,提升抗風險能力,促進哈爾濱市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四)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
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們要把發展民營經濟擺上重要位置,進一步轉變作風、優化環境,通過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善待企業家、尊重企業家、支持企業家。弘揚企業家精神,鍛造優秀民營企業家隊伍,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為創業者點贊、為實干者加油的濃厚氛圍。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在打造“七大都市\"的發展實踐中成長壯大、大顯身手,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是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物質支撐。哈爾濱未來要構筑向北開放新高地,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會為加快哈爾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奮力開創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山.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3(4):92-98.
[2]羅天彪.民營經濟領域弘揚企業家精神的路徑探析[J].中國市場,2023(36):82-85.
[3]建設高水平民營企業家隊伍全力推動新時代民營經濟新飛躍[J].政策瞭望,2024(2):23-26.
[4]吳抒洋.新時代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挑戰與路徑探究[J]活力,2024,42(5):193-195.
[5]蔡晨.民營經濟提質增效與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探析[J].經濟師,2024(4):26-28. (責任編輯:姚麗張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