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統性變革探索中,澎湃新聞通過重組組織構架、推動采編改革、優化考核體系、強化AI賦能,在復雜的媒體生態體系中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改革動真格、真變革、做實事、求實效。在采編改革方面,澎湃新聞以內容聚焦倒逼資源優化配置,以工作室模式重構內容生產流程,以評價體系優化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在優化考核體系方面,搭建智能評價系統,實行全員浮動考核,強化獎懲機制。在優化經營體系方面,獨立責任主體,獨立財務核算。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澎湃新聞力求探索出一條主流媒體既有內容傳播力、品牌影響力,又有技術賦能力、商業變現力、市場競爭力的良性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為什么要變革
澎湃新聞于2014年7月22日正式上線,是上海報業集團主管主辦的全國第一個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全面轉型的產品。經過11年的選代進步,傳播力、影響力在國內新型主流媒體中居于領先地位。
面對傳播技術、媒體格局、輿論生態的不斷變化,與其他主流媒體一樣,澎湃新聞的新聞生產、內容傳播、商業變現也不斷面臨挑戰,顯現出諸多問題和短板,從而深刻認識到,不改革,問題和短板就無法解決,生存和發展就會面臨危機。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上海報業集團的統一部署下,澎湃新聞于2025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正式發布系統性變革方案,啟動上線以來最大規模優化調整。
澎湃新聞本輪變革既是對中央決策和上級部署的堅決落實,也是按照上海報業集團系統性變革“一媒一策”的具體要求,深人分析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實際情況,基于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的自覺行動。
二、怎樣變革
澎湃新聞將組織架構整體優化為三大板塊:管理、采編、經營。在具體推進上以預算管理為基礎,以采編改革為重點,以考核體系優化為抓手,用AI賦能作為推手。澎湃新聞提出要動真格、真變革,力求探索出一條主流媒體既有內容傳播力、品牌影響力,又有技術賦能力、商業變現力、市場競爭力的良性可持續發展道路。
本輪變革以構建強大的媒體核心競爭力為目標,以構建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評價體系為標尺,以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全媒體經營模式為基石,不僅是內容產品的選代、管理架構的調整、考評體系的優化,更是對媒體認知的再深化,是企業運行內核的再重構,是一次真正的系統性變革。
(一)以內容聚焦倒逼資源優化配置
內容取向從“大而全”全面轉向“專精深”。圍繞專業垂類和重大主題,發力優質原創內容,聚焦時政評論、國際新聞、輿論監督、融媒產品等核心內容,澎湃新聞將原有的13個涉及新聞采編的中心整合為6個采編中心,一次性關停新聞客戶端20個欄目和15個社交媒體平臺賬號。
新的組織架構中,時政與評論中心主要針對重要時政報道、重大政策解析、重大主題策劃、重大輿論引導等,集中配置時政、評論等專業資源。深度調查與直播中心充分實現全鏈條整合、人力高效協同。要聞和內容運營中心統籌管理客戶端和第三方平臺賬號的運營。財經與視覺中心保留原財經中心和視覺中心主要職能,同時強化對原視覺中心的業務策劃和日常管理。
(二)以IP工作室模式重構內容生產流程
以“微粒化”的品牌運營適應不同用戶對于信息的個性化需求,調整組建更多更扁平化、垂直化的IP工作室。如首批集中推出時政湃、浦江頭條、新引擎、24小時LIVE、紀錄湃、美數課等24個垂直IP工作室,激發工作室主理人統籌生產、審發、傳播、運營的積極性、能動性,探索數字新聞生產、審發、運營新模式。
為什么要做IP工作室?澎湃新聞本輪優化調整,就是要通過IP工作室的建設,淡化傳統條線思維,從“大而全”轉向“專精深”,進一步構筑專業“護城河”,并實現管理機制的扁平化,提升決策和協同效率。這些工作室擁有更強的內容獨立運作能力,各自負責特定領域的內容生產、傳播和運營,使得內容生產更加專業化和精細化。
(三)以評價體系優化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重塑采編考評體系,發揮“指揮棒”和“度量衡”作用。重點搭建智能評價系統,實行全員浮動考核,強化獎懲機制。全面強化對各級管理人員考核,并根據年度考核動態優化。一線采編人員強化激勵,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用流量和效果說話,向產生影響力的作品和優秀人才傾斜。同時鼓勵給予年輕采編人員更多的選擇和機會。
(四)以技術引領實現數字化賦能
全面強化AI賦能,重點是全面切換啟用SUPAI后臺,充分利用AI工具和能力,實現“自主化、產品化、后臺化、全員化”。不是以AI全面替代,而是用先進技術深度賦能全員全流程。
(五)以運營模式轉變完善自我造血機能
經營板塊整合為“澎湃在線”和“派生萬物”兩個獨立責任主體。聚焦主營業務、主營行業、主營方向,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深度賦能媒體、政企機構的智能化升級和機制優化,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結語
在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探索上,澎湃新聞邁出了堅定步伐,推進了一系列具體舉措。下一步還將通過持續不斷地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不斷強化作為主流媒體的核心價值,強化在輿論場上的核心競爭力,解決在內外管理協同上的問題,解決良性可持續發展上的短板,全力實現主流媒體核心競爭力的新突破、可持續發展的新突破,打造互聯網新型主流媒體、全鏈條內容生態服務商、美好數字生活的賦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