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旅融合持續深化發展的宏觀背景下,本文聚焦于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運營管理及其經濟效益增值策略,展開深入探究。首先,概述了文旅融合的基本內涵、發展趨勢及其作為新時代旅游業發展重要方向的地位。接著,詳細剖析了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定義、核心特點,以及文旅融合對該類項目的深遠影響,揭示了兩者間的內在聯系與相互促進關系。在此基礎上,文章從項目定位與戰略規劃、產品與服務創新、品牌建設與營銷推廣、運營團隊建設與管理等維度,系統探討了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運營管理策略。最后,提出了促進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經濟效益增值的有效途徑,包括優化成本控制、構建多元化盈利模式、推動產業融合與協同發展、提升游客消費體驗與滿意度等,以期通過這些策略的實施提升項目經濟效益。
關鍵詞:文旅融合背景;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經濟效益增值
一、文旅融合與主題文化旅游項目概述
(一)文旅融合的內涵與發展趨勢
文旅融合作為文化和旅游兩大領域的深度交融與創新,旨在將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旅游體驗之中,既促進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又提升旅游的品質與內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游客對旅游的文化內涵和體驗性需求不斷增長,文旅融合因此呈現出多元化、深度化、智能化的顯著趨勢。多元化趨勢體現在文旅融合不斷拓展至新興文化領域,如數字文化、網絡文化等,為旅游注入更多新鮮元素;深度化趨勢則強調對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與展示,讓游客在旅游中深刻感受到文化的魅力[1-2];智能化趨勢則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為游客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旅游體驗。
(二)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定義與特點
主題文化旅游項目是指以某一特定文化主題為核心,圍繞該主題進行旅游資源整合、產品開發、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的旅游項目類型。這類項目通常具有明確的主題定位,如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藝術文化等,通過打造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與服務,吸引具有相同興趣愛好或文化需求的游客群體[3]。
主題文化旅游項目具有以下顯著特點:其一,主題鮮明。項目從名稱、景觀設計、活動策劃到服務內容,緊密圍繞特定文化主題進行打造,使游客能夠清晰地感知和體驗到主題文化的獨特魅力。其二,文化性強。這類項目以文化為核心吸引力,注重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展示,通過融入豐富的文化元素,提升旅游產品的品質和附加值[4]。其三,體驗性突出。項目強調游客的參與和互動,設計豐富多樣的體驗活動,如手工制作、文化表演、民俗節慶等,讓游客在親身體驗中深刻感受文化的魅力,增強旅游的趣味性和記憶點。其四,創新性要求高。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主題文化旅游項目需要不斷創新,包括主題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等,以滿足游客日益多樣化的需求[5]。
(三)文旅融合對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影響
文旅融合為主題文化旅游項目帶來了諸多積極影響。在資源整合方面,文旅融合打破了文化資源與旅游資源之間的壁壘,使主題文化旅游項目能夠更加充分地利用各類文化資源,豐富項目的內容和形式。例如,一些歷史文化遺跡可以與周邊的自然景觀、民俗文化等資源有機結合,打造出具有綜合性的主題文化旅游項目,從而提升項目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在產品創新方面,文旅融合為主題文化旅游項目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6]。通過將文化元素與現代旅游需求相結合,開發出具有創新性的旅游產品,如文化主題民宿、文化創意體驗游、沉浸式文化演藝等,滿足了游客對個性化、差異化旅游產品的需求。在市場拓展方面,文旅融合有助于提升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借助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項目能夠吸引更多游客的關注,拓展客源市場。通過文化和旅游的協同營銷能夠提高項目的市場推廣效果,增強品牌競爭力[7]。在產業發展方面,文旅融合促進了主題文化旅游項目與其他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例如,主題文化旅游項目可以帶動餐飲、住宿、購物、交通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實現產業協同發展,促進地方經濟增長。
二、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運營管理策略
(一)項目定位與規劃
項目定位對于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成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需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文化資源特色及項目自身的實際條件。市場調研作為首要環節,旨在全面掌握目標游客的需求、偏好及消費能力,從而精準確定市場定位。例如,針對年輕文化愛好者群體,項目可明確定位為時尚且互動的文化體驗項目。在此基礎上,項目應深入挖掘并創新性地利用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獨特資源,這些資源是構成項目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通過創意轉化,可以打造出具有獨特吸引力的旅游產品[8]。項目規劃過程中,應遵循科學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則,全面涵蓋空間布局、功能分區及旅游線路設計等方面。合理的空間布局不僅有助于提升運營效率,還能增強游客的游覽體驗。功能分區應緊密圍繞項目主題和游客需求進行設定,如設立文化展示區、體驗活動區及休閑娛樂區等。旅游線路設計則需確保連貫性和趣味性,使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能夠深入體驗項目的主題文化。
(二)產品與服務創新
產品與服務創新是主題文化旅游項目保持持續競爭力的核心所在。在產品創新方面,應不斷推出具有新穎性、獨特性的旅游產品。一方面,可以結合文化主題,開發出一系列文化創意產品。例如,以某一歷史文化為主題,設計制作具有紀念意義的文化飾品、手工藝品等。這些產品不僅可作為旅游紀念品進行銷售,還能有效傳播項目的主題文化。另一方面,創新旅游體驗產品,通過引入現代科技手段,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打造沉浸式的文化體驗項目,讓游客仿佛穿越時空,親身感受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服務創新方面,應始終以游客需求為導向,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具體而言,一是要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的文化素養和服務技能,使他們能夠為游客提供專業、熱情、周到的服務;二是要引入智能化服務設施,如自助導游系統、在線預訂系統等,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出行和游玩體驗;三是要密切關注游客的反饋意見,及時對產品和服務進行優化和改進,不斷提升游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三)品牌建設與營銷推廣
品牌建設是主題文化旅游項目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的重要手段。要打造具有影響力的品牌,首先需明確品牌定位,結合項目的主題文化和市場定位,塑造出獨特的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包括品牌名稱、標識、口號等要素應具備簡潔易記、富有文化內涵和吸引力的特點。在品牌傳播與推廣方面,應充分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宣傳。通過傳統媒體進行廣告投放,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借助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抖音等,發布項目的相關信息、文化故事、旅游攻略等內容,吸引粉絲關注,增強品牌的互動性和影響力;通過舉辦文化活動、參加旅游展會等方式,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美譽度。在營銷推廣方面,應制定多樣化的營銷策略[9]。一是實施精準營銷,根據目標游客群體的特征和需求,制定針對性的營銷方案,提高營銷效果和轉化率;二是開展合作營銷,與旅行社、在線旅游平臺、周邊景區等進行深度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拓展客源市場;三是利用事件營銷,策劃具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主題節慶等,吸引媒體關注和游客參與,進一步提升項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運營團隊建設與管理
運營團隊是主題文化旅游項目成功運營的堅實保障。在團隊建設方面,應積極吸引和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人才。團隊成員應涵蓋文化研究、旅游規劃、市場營銷、運營管理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才,確保項目在各個環節都能得到專業的支持和指導。在團隊管理方面,應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具體而言,一是要制定明確的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使團隊成員能夠清晰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二是要建立績效考核制度,對團隊成員的工作表現進行定期評估和反饋,根據評估結果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懲罰,激勵團隊成員積極工作、不斷進取;三是要注重團隊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團隊精神,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項目的成功運營提供有力保障。
三、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經濟效益增值的途徑
(一)優化成本控制
優化成本控制是提升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經濟效益的關鍵路徑。在項目規劃與建設初期,就須嚴格控制成本。具體而言,應合理規劃項目的建設規模和投資預算,避免盲目擴張和資金浪費。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把控工程質量和進度,確保建設成本控制在預算范圍內。進入運營階段后,更需精細化管理各項費用。一方面,要合理配置人力資源,避免人員冗余,并通過培訓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從而降低單位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要建立規范的采購制度,通過集中采購、招標采購等策略,降低物資采購價格。同時,還應積極采用節能設備和技術,加強能源管理,切實降低能源消耗費用。
(二)多元化盈利模式構建
構建多元化盈利模式對于提升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經濟效益至關重要。除了依賴傳統的門票收入外,項目應積極探索多種盈利方式。例如,可以開發融入文化元素的創意產品,如文化飾品、手工藝品、圖書音像制品等,通過銷售這些產品增加收入。同時,還可以根據項目主題打造特色餐飲和住宿服務,提升游客的消費體驗,拓寬收入來源。此外,舉辦文化活動和商業演出也是吸引游客、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徑。通過邀請知名文化團隊或藝人進行表演,不僅可以收取門票費用,還可能獲得贊助支持。針對特定客戶群體,如學生團體、企業團隊等,還可以開展研學旅行、拓展訓練等特色活動,實現盈利模式的多元化。
(三)產業融合與協同發展
產業融合與協同發展是拓展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經濟效益空間的有效策略。一方面,可以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如與影視、動漫、游戲等產業合作,將項目元素融入文化產品創作中,通過文化產品的傳播提升項目知名度。同時,借助文化產業的市場渠道,開發相關衍生產品,實現產業間的協同發展。另一方面,還可以與農業、工業等產業相結合,打造鄉村文化旅游、工業文化旅游等新項目,拓展旅游產業的邊界[10]。例如,將農業種植與文化體驗相結合,開發采摘、農事體驗等旅游產品,將工業生產過程與旅游參觀相結合,打造工業旅游示范點。此外,應加強與周邊景區、酒店、餐飲等企業的合作,構建旅游產業集群,通過資源共享、客源互送、聯合營銷等方式,促進產業協同,共同提高區域旅游經濟效益。
(四)提升游客消費體驗與滿意度
提升游客消費體驗與滿意度是實現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經濟效益持續增長的根本保障。游客的消費體驗和滿意度直接影響其消費行為和口碑傳播。因此,項目應從多個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游客體驗。首先,要優化旅游產品設計,增加產品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游客能夠深度參與旅游活動,充分感受主題文化的魅力。其次,要提高服務質量,從游客進入項目區域開始,提供全程、優質的服務,包括熱情的接待、專業的導游講解、周到的設施服務等。最后,要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包括整潔的衛生環境、安全的游覽環境、舒適的休閑環境等,讓游客在愉悅的氛圍中享受消費過程。同時,應建立游客反饋機制,及時了解游客的意見和建議,對項目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改進和優化。通過定期開展游客滿意度調查,對游客滿意度進行量化評估,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實現項目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
四、結論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主題文化旅游項目的運營管理與經濟效益的提升緊密相連。研究顯示,通過精確的市場定位、科學的規劃、創新的產品服務、加強品牌營銷以及專業的團隊運營,主題文化旅游項目能夠顯著增強其市場競爭力。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應優化成本結構、構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促進產業間的融合,提升游客的整體體驗。要使項目在經濟效益上達到最大化,必須在運營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精益求精,確保在文旅產業中實現持續和健康的增長。
參考文獻:
[1]焦馨可.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演藝與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市場瞭望,2024(4).
[2]余念一.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研究——以遵義市為例[J].西部旅游,2021(10):93-95.
[3]王倩,丁欣蓉,李嘉誠,等.基于數字城鄉文旅融合背景下定制劇本游的實踐研究[J].現代管理,2024,14(8):2016-2021.
[4]蓋政艷.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資源與服務優勢利用策略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4,44(3):36-38.
[5]何天平,李杭.文旅融合背景下微短劇業態的效益轉化與產業賦能[J].文化藝術研究,2024,17(4):57-64.
[6]蔡文靜.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信息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以新化縣為例[J].甘肅科技,2022,38(18):71-74.
[7]展嶸.經濟復蘇背景下文旅運營管理人才隊伍梯次建設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24(3):181-184.
[8]黃愛蓮,馮瑤.文旅融合背景下邊境地區民族文化旅游保護性開發研究——以廣西崇左為例[J].廣西經濟,2022,40(6):13-17.
[9]馬志芹.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產業與旅游經濟互動發展路徑[J].財訊,2024:34-36.
[10]祁城蓉,唐震聲.文旅融合背景下影視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研究[J].旅游縱覽,2023(3):95-97.
(作者簡介:何蕓,貴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