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對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為此幼兒園要加強各個方面的教育教學,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為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人才奠定基礎。音樂教育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對培養幼兒音樂素養,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提高對音樂教育活動的認識,并在其中有機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豐富音樂教育活動,給幼兒帶來更多的活動體驗,在提高音樂教育活動成效的同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幼兒園教師要做好音樂教育活動的設計,為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創造良好的條件,激發幼兒學習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積極性,幫助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一、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對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幼兒園教學活動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載體,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直接影響著學前教育的成效。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有效傳承,需要教師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從而以積極的態度開展具體工作,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價值以及其對教學活動開展的促進作用。
(一)促進幼兒園教學改革的深入
幼兒園教育要與時俱進,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求,教學活動也要隨著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學的有效性。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能為教師教學提供新穎的音樂教育內容,豐富幼兒的音樂體驗,使幼兒在多元化的音樂教育活動中產生更多的獲得感。幼兒園教師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學習,增加相關的知識儲備,提高傳統音樂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加強對幼兒情況的了解,選取合適的內容和方式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引導幼兒在不同的形式中學習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為了增強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幼兒的適配性,幼兒園可以整合資源,因地制宜開發園本課程,為幼兒成長提供更多的助力。
(二)培養幼兒愛國主義情懷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包含較多的內容,涉及時代、民族、地域,是我國音樂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的結晶和積淀。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內含較多的愛國元素。基于此,幼兒能從音樂教育活動中感受到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脊梁、民族氣韻等,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從而產生家國情懷。可見,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適時地融合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給幼兒提供了學習歷史的機會。在參與音樂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理解和認同,產生了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了文化自信。這無論對我國先進文化的建設,還是對幼兒的成長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三)拓展音樂教育資源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高效開展離不開豐富的音樂教育資源,音樂教育資源對音樂教育活動開展會有較大影響。為此,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拓展音樂教育資源,為新時期音樂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資源支持。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豐富了音樂教育資源。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獨特性會吸引幼兒參與音樂教育活動,既能使幼兒能拓寬音樂學習視野,又能使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除此之外,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還能使幼兒學習到其他方面的知識,如歷史知識、民俗知識、地理知識等。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融入音樂教育活動,一方面豐富了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另一方面還能優化音樂教育活動的形式,進而逐步構建起具有較強融合性的學前教育體系。
二、幼兒園教學活動融合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需要遵循的原則
由以上內容分析可知,幼兒園教學活動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具體實施中,教師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并落實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推動幼兒園教學活動的高質量開展,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價值。
(一)要遵循融合滲透原則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的融合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教師持之以恒地實踐與探索。教師可以將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有機融入音樂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幼兒在參與活動時能學習到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感受傳統音樂。這樣可以提高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相融合的有效性。音樂教育活動還可以融合體育活動。例如,在開展五禽戲或太極拳等體育活動時,為幼兒播放合適的傳統音樂,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幼兒在沉浸式的體驗中完成學習任務,達成教學目標。本次的音樂教育活動既融合了體育活動,還滲透了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豐富的教育活動內容,熏陶了幼兒的思想品行。這不僅促進了幼兒的健康成長,還提高了教育活動的價值。
(二)遵循傳承發展原則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和任務。為此,在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融合滲透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教師應遵循傳承發展原則,實現幼兒園音樂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相互促進。在開展音樂教育活動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現代音樂文化的不同,激發幼兒積極學習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另外,教師在選取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時需要統籌考慮,根據音樂教育活動目標和幼兒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作出科學選擇,確保其符合幼兒發展需求和認知水平,從而更好地發揮出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教育價值。
(三)遵循幼兒主體性原則
在幼兒園的任何教育活動中,幼兒都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根據幼兒成長需求組織教育活動,真正發揮出教育活動的作用。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要給予幼兒較大的自主性,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融入合適的內容。這樣可以使幼兒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傳統音樂的獨特魅力,在聆聽欣賞中引發情感共鳴,促進幼兒各個方面能力的發展,為其長遠發展作好鋪墊。另外,教師還要為幼兒打造開放性的平臺,為幼兒創造多種實踐機會,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在興趣的驅動下能夠身心愉悅。教師需要將幼兒主體性原則貫徹教學活動的始終。幼兒主體性原則是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教學活動中有效融合的前提條件。
三、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傳承策略
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文化價值和教育價值。幼兒園教師既要借助教育教學活動來傳承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探尋有效策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幼兒園教學的深度融合。
(一)創新課堂構建,引導幼兒感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隨著我國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要持續更新,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了依據和指導。幼兒園教學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組織,創新課堂構建。為此,教師發揮各種信息技術的作用,為幼兒打造不同以往的課堂。一方面增強課堂對幼兒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激發幼兒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在課堂中與教師做好配合,從而加快教學進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要想構建新穎的課堂,教師就需要豐富教學方法,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改變幼兒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印象,拓展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幼兒園教學中的表達路徑。音樂教學是融合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主要方式,教師要把握幼兒具有較強好奇心的特點,創新教學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音樂教學的融合。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其中樂器是一種重要體現。葫蘆絲、簫、笛等是傳統樂器,具有獨特的音色,能給人帶來美好的欣賞體驗。這些樂器離幼兒生活較遠,教師可以優化設計音樂教育活動,為傳統樂器的融合創造良好條件,促進幼兒對傳統樂器的認識。基于幼兒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幼兒播放傳統樂器表演視頻。這種直觀的方式能刺激幼兒感官,集中幼兒注意力,提高幼兒專注力,使幼兒感受傳統樂器的魅力。在幼兒欣賞傳統樂器表演后,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幼兒思考,如“視頻中的樂器你覺得它像什么?你在欣賞過程中獲得了怎樣的體驗?”這些問題的提出從視頻出發,有利于幼兒發散思維,提高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然后,教師為幼兒提供兒童版的傳統樂器,鼓勵幼兒根據視頻進行演奏,開展自主研究和探索。教師應給予幼兒一定的自主探索時間,為幼兒詳細講解傳統樂器的演奏方法,加深幼兒對傳統樂器的印象,感受傳統樂器演奏的魅力。
(二)豐富呈現方式,增強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感知
幼兒園教學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需要教師不斷創新呈現方式,豐富教學方法,增強幼兒對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感知,使其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價值,進而主動學習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這對教師業務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出了較高要求,為此教師要加強各個方面的學習,充分應用各種資源,為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教學中的融入做好鋪墊。對于當代幼兒來說,學習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存在一定的難度。例如,幼兒難以理解傳統音樂的內涵和價值,無法對傳統音樂進行正確審美等。在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應用多媒體圖片、視頻、音頻等形式,把傳統音樂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給幼兒,打破幼兒對傳統音樂古老、抽象的認識,帶領幼兒獲得愉悅的審美感受,體會傳統音樂的價值。例如,在教學《小老鼠打電話》時,教師從網絡獲取相應的視頻并播放給幼兒,使幼兒能快速進入到情境中,感受歌曲表達的感情。為了拓展音樂教學內容,教師融入《小老鼠上燈臺》的傳統歌謠,并搭配鋼琴曲,使幼兒感受小老鼠在當時的緊張和小心翼翼。然后,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小老鼠打電話》和《小老鼠上燈臺》中小老鼠的不同形象,指導幼兒認識到偷東西是一種不好的行為。這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德育價值。
(三)優化幼兒園一日活動,借助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培養幼兒良好習慣
幼兒園一日活動有不同的內容,教師要優化一日活動,為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融入創造更多的契機,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幼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一日活動中要加強幼兒良好睡眠習慣的培養。例如,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午睡時間,教師為幼兒播放《陽關三疊》《春江花月夜》等舒緩的古典樂曲,使幼兒在音律和諧沉靜的氛圍中快速進入睡眠狀態,縮短入眠時間,提高午睡質量,從而為幼兒高效參與教學活動打好基礎。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午睡活動中,融入傳統音樂對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使幼兒在對傳統音樂的感知中認識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傳承。另外,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洗手、吃飯等環節都可以融入傳統音樂或者傳統童謠,使幼兒在其中提高規則意識和道德素養。
(四)深化家園共育,推動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親子活動的融合
幼兒成長受到家長的高度關注,幼兒園要認識到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傳承的背景下深化家園共育,為親子活動的開展打造多元化的平臺,助推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親子活動的融合。教師要建立與家長密切的溝通關系,一方面使家長認識到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鼓勵家長與孩子開展各種類型的親子活動,積極與幼兒園作好配合。教師還要從家長那里獲取資源,如有些家長從事傳統音樂文化工作,教師可以邀請家長到園組織相關的親子活動,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使幼兒接受良好的傳統音樂文化熏陶。教師可以組織家長參加“小小音樂家”的親子活動,為親子活動創設濃厚的傳統音樂文化氛圍,使幼兒在親子活動中積極實踐和創造,獲得更多樂趣和成長動力。
四、結語
新時期學前教育要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合適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涉及各個領域,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具有獨特的價值和魅力。幼兒園教師要對當前的教學活動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其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促進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幼兒園教學中的傳承。幼兒園還要借助家園共育推動這項工作的深入,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育人價值,為幼兒全面發展奠定基礎。